《史话曹妃故里》史海钩沉——南盐的前世今生

南盐的前世今生

“南盐”,是南堡盐场的简称。南堡盐场与南堡,分属两个不同的区域管辖.南堡镇为滦南县下属的一个建制镇,而南堡盐场则是一个省属大型企业。南堡经济开发区,更是一个省级开发区。名为南堡,是借用当时地域较近的乡镇名字而命名。与柏各庄农场借用相邻的柏各庄镇作名字,是一个道理。“南盐”也称河北省第一劳动改造总队。1991年前,又称河北省地方国营南堡新生盐场。是一个以产盐为主,盐、化工、水产养殖综合发展的大型劳改企业。鉴于盐场肩负改造罪犯的职责,机构设置有其特点。所设下属七个分场,除化工厂外,其余6个分场,对外又称支队;分场下设工区,又称大队;工区下设工段,又称中队。

一分场,又称一支队,由在押犯人晒盐;二分场,又称二支队,为该场主要的制盐分场之一;储运场,又称三支队,是本场所产原盐的集运、储存、放销场所;四分场,又称四支队,是该场原盐生产的头道工序,专门从事纳潮、扬水、制卤,为一二两个制盐分场提供晒盐卤水。占地面积200万公亩,约为全场总面积的四分之三;五分场,又称五支队,是自成系统的制盐分场;六分场,该分场是南盐的后勤生产、服务单位。

南堡盐场位于唐山曹妃甸区南堡经济技术开发区,始建于1956年,是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自行设计、施工、建设的。集纳潮、制卤、结晶、储运四大集中式的新型盐场。全场占地面积约270平方公里。场区西、南濒临渤海,北与曹妃甸相连,西北与黑沿子、张庄子、尖坨子为邻。在与渤海相接的南部,间有滦南县的南堡、北堡两个渔村。

南堡盐场的前身为越支盐场,一向以产量大、质量优名冠长芦盐区。到了清未,盐场开始衰败,于民国三年(1914)裁撤,盐滩并入芦台场,名为北堡滩。民国十四年(1925)7月,盐滩被裁废,遂为当地士绅所占。1943年,侵华日军对冀东抗日根据地进行封锁 ,解放区缺少食盐。时滦县地下党组织,组织千余人在北堡开滩20余副,所产盐辗转运往北部山区,供应解放区军民。1946年,晋察冀边区长芦盐务管理局成立后,发动群众在北堡、黑沿子、尖坨子一带,开办简易盐滩94副,面积约10万公亩(公亩是一个国际土地面积的计量单位,我国曾在一定时期使用其做盐田统计面积。1公亩=0.15亩),年产盐约200吨。后遭两次海啸冲击,大部分盐滩被冲毁。1950年1月,因北堡地处偏僻、交通不便,长芦盐务局根据中央有关指示精神,明令北堡、黑沿子、尖坨子一带的大小盐滩裁废转业,仅留3副盐滩继续生产,面积4775公亩,称北堡盐场,年产盐二三千吨。从1958年起,北堡盐场为滦南县管辖,滩区面积不断扩大,至1970年代中期,总面积8万多公亩。1978年8月,经国家计委同意 北堡盐场有偿划给唐山地区盐化厂用于扩建盐田。1983年,盐化厂并入南堡盐场,现为南盐五分场制卤区的一部分。

“南盐”的建立,始于1955年5月。时河北省劳改局委托汉沽大窝棚盐场(也称河北省第二劳改总队),组成勘察小组,到当时为丰南县、滦南县所辖的沿海地区黑沿子、尖坨子、北堡、南堡、嘴东,以及柏各庄农场一带进行实地勘察。调查显示,该区域内有180多万公亩滩涂,可供开发盐田。1955年10月,国家计委批准,建立南堡盐场。1956年3月10日,南盐组织机构宣布正式成立,隶属于河北省公安厅。17日,从第二劳改总队调进第一批罪犯400余名。1956年11月,经过反复论证,最后盐田确定为“三大集中(集中纳潮、汲扬、贮存)”的滩形结构,产品由铁路外运。场部建在张庄子和尖坨子之间,年产原盐86万吨,是为第一期工程。1970年改归唐山行政公署领导。1974年,又归属于河北省公安厅。1983年11月,由省公安厅划归省司法厅管理

1976年唐山大地震,南堡盐场遭到巨大破坏。1978年2月,结合震后复建,国家投资2073.52万元,企业自筹1875万元,对盐场进行大规模挖潜改造和扩建。1982年,推行管道洗盐,实施了水利管道输盐新工艺。1983年,盐场先后投资860万元,兴建面积为2.86万公亩的对虾养殖场以及配套的虾苗孵化室、饵料加工厂、冷库等一系列附属工程,使盐场成为盐、化、养综合发展的大型企业。1984年11月,扩、挖、改工程经国家验收后,于1985年1月交付生产使用,新增生产能力53万吨。至此,全场原盐年生产能力达到173万吨,成为全国乃至亚洲最大的海盐生产场,是世界上仅次于墨西哥黑勇土盐场和澳大利亚丹皮尔盐业公司的世界第三大盐场。盐场总占地面积270.1万公亩,其中生产面积261.6万公亩。

原盐属于远距离运输的大宗商品,其外运分为陆运、陆水联运和皮带机直送用盐单位三种方式。起初为火车运输,南堡盐场建有该区域最早的专用火车线,称汉南线(汉沽—南堡运盐专用线),连接京山线、沈山线、京承线、津浦线、京广线等,原盐运往全国各地。

汽车运输为较近距离运输,主要销地是津京冀三地。1984年到1991年,曾在唐山火车站设有运盐货位,先用汽车将盐运到唐山车站,再装火车运往东三省。

陆水联运。1963年,南盐的盐产品开始经由天津新港外调。南堡至新港为火车运输。先是将包盐运到新港码头倒散,1986年改用专列车厢装运散盐,基本上是一天一个专列,当年运盐34万吨。1987年专列停运。有时,也用汽车将盐运到新港码头,全部销往南方各省和出口国外。内销盐一般在上海港转口,或转装江轮运到宜昌以下长江各口岸,或转装火车经沪杭、浙赣两线,运至浙江 江西的用盐单位。

皮带机直送用盐单位。从1990年开始,给唐山碱厂直选工业用盐。其办法是用20台皮带输送机,全长1408米,进行纵横、交错排列,组成一套输盐装置。在驳盐沟边设两处卸盐码头,将驳至卸盐码头的原盐,撩到皮带输送机上。然后两股盐合成一股,向唐山碱厂的化盐罐流去。在入罐前,盐流经过核子秤,记下输盐量。驳盐季节,随驳随送;停驳期间,仍用这套设备从专为碱厂准备的盐坨上输盐,日输盐能力3000吨,成为南盐主要的销盐运输方式。“南盐”的发展,某种程度上,是我国新时期盐业发展的缩影。

作者:李庆玺

Hash:f9773834b1363c2ee2a121eaf867b8a962d273d2

声明:此文由 曹妃甸区文联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