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曹妃甸】别具风味的海杂鱼

别具风味的海杂鱼

现在,不管大部分本地人还是外地客,品味曹妃甸的海杂鱼是享口舌之欢。而对于我们当地的渔民来说,吃海杂鱼的传统源于海上劳作,更有一番关乎生存、生活的深意。

渔民出海捕鱼,忙碌起来没有准时的一日三餐,饿了吃口干粮,渴了喝口凉水,就连佐餐的“盐精”也少有时间仔细烹调,潦草敷衍。“盐精”是我们当地人对下饭菜的俗称,这种下饭菜常会重盐,做法简单,吃起来爽口。比如海杂鱼是典型的一种“盐精”。我们当地有个笑话,外地人来我们当地做客,主人一家商量着:客人第一次来,一定要炖点儿好吃的“盐精”。客人闻听大骇,诧异这里的重口味和待客习俗,因为错把“炖盐精”理解成了“炖眼睛”。

船上捕捞来的大鱼大虾舍不得吃,抓上两三把杂七杂八的小鱼用海水涮洗一下,内脏和鱼鳞也不用处理,下锅就熬。有时船上淡水不充足,则直接用海水煮炖,这样随随便便熬出的海杂鱼味道异常鲜美。渐渐地,渔村的饭店就把经过改良的炖海杂鱼当做招牌菜,招待食客,久而久之,海杂鱼也就成了必点的经典菜肴。因为知道食客喜欢这道菜,店家常常会提前炖好,放在厅堂的餐台上,待客人点餐时加热。或者不加热,因为放凉的海杂鱼汤汁会凝冻,吃起来别具风味。

捕捞上来的海杂鱼名目多,样子纷呈,常见的有梭鱼、刺儿鱼、驴尾巴、青条鱼、小鲈鱼、愣蹦鱼等,选出其中三种来可以做成“三样儿鱼”。除此之外,还有鳎目尖(小鳎目鱼)、刀鱼(已经很少见,现在市价要上千元一斤)、小黄鱼小黄花鱼、黑头等等。

我们当地有一句顺口溜:一鲆二镜三鳎目,是对海鱼喜爱的一种民间排名。拉上一大网,倾倒在船上,大大小小活蹦乱跳,鳞光闪闪,常会夹杂着一些陌生品种,连当地人甚至老渔夫都叫不出名字。

家常炖是最传统的海杂鱼的做法,千滚豆腐万滚鱼,特别是家常做会炖得软烂,虽然品相值得挑剔,但闻着味道,足以让人陶醉,吃上几口更会让人欲罢不能。我们当地有句土话,叫“白嘴吃”,意思是不用就主食。海杂鱼就是可以白嘴吃的那种,一出锅,便会有馋嘴的人先尝为快。海杂鱼因为鱼小刺多,吃时要细嚼慢咽,就像茶艺,能够从中享受繁琐、细致带来的趣意。

特别是咂鱼头是件极惬意的事,随便夹起鱼头放进嘴里,不必嚼,只需双唇将鱼头抿住,轻轻一吸,那浸裹在鱼头里的汤汁便尽入口中。纵然骨多肉少,那味道也能将口舌占得满满当当。鱼尾吃起来味道更是绝妙,几乎所有杂鱼的尾巴都是可以直接吞咽的。

海杂鱼的其他做法还有很多,比如清炖、虾油煮、酱焖、干煎、清蒸……

干煎,我们这里叫做炮( bāo)咸鱼,比如常见的有炮咸梭鱼、炮刺儿鱼,还有一种更常见的是油炸鳎目尖儿,裹上面包屑炸制,形似金黄的秋叶,吃起来酥脆香鲜。

极致的美味,常常藏在乡野,隐在民间,海杂鱼就是。特别是炖海杂鱼,能在享受美食的过程中,体味到生活的真诚、朴实与美好。

作者 桑兆发

编辑 刘晓静

曹妃甸报官微原创出品

公号转载请注明出处、作者,标识本报二维码(二维码见下图)

Hash:3ab90709d715281970ab41193963540dcdab9374

声明:此文由 曹妃甸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