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城古迹祖师阁
洛宁老县城,北依凤翼,南临洛河,过去是全县政治、文化的中心。政府机关和主要设施都建在县城。县城东西长一里多,南北宽半里多,四面城墙高筑,四角设有炮台。据县志记载,城墙“周围四里一百七十步,髙二丈五尺”。城墙上,女墙“高七尺,宽一丈”。墙外城壕“深一丈,宽三丈”。四周城墙开有三个城门,东城门叫迎恩门,南城门叫中和门,西城门叫普安门。城门洞很深,城门厚重。城门洞上建有炮楼。明洪武年间,“置百户所守之”,明末,城墙多处被毁,清代,又五次重修。县城的大小近似“三里之城,七里之郭”。
洛宁县老城,被称为“书城”,至于为什么叫书城,一说,因为洛宁是中华文化发祥地之一。“洛水献瑞,神龟负书”,是“洛书”出处,所以县城被誉为书城。另一说是,县城以文庙前道路为中轴,将县城分为东西两部分,恰似一本翻开的书。南城门外的道路是笔杆,直靠在南边一座象笔架的鸟喙山。鸟喙山就是俗称的“笔架山”。而且城东南隅有一大水池,下雨时,雨水汇注入池,聚全城风水,称为“墨池”。因此洛宁文才辈出、官宦迭加,所以叫做“书城”。
不管怎么说,都说明洛宁县城很早就是一座文化之城。还真是这样,洛宁上古就有“仓颉造字”、“伶伦制管”。元时的《洛西书院》,延请名儒讲道,造就大量儒生官吏。改为学堂后,更是人才辈出,群星璀璨。直到解放初期,宜阳学生还要到洛宁上高中。洛宁当时的文化领先地位可见一斑。
洛宁县城既为文化古城,自然就有许多文化建筑。祀奉孔孟及文化先贤的文庙自不必说,魁星楼、城隍庙现在也还存在。明代四川巡抚张论建的“恩貤累代坊”,横跨于东大街,那高大雄伟、雕刻精美的形象,许多人也还记忆犹新。嘉庆二年,建在城东北隅的“张辂妻田氏节孝石坊”,形势虽小些,也还不错。其它还有几座石牌坊,分建在城内大街小巷。另外,文昌庙、关岳庙、佟高祠、锁公祠等祠庙也为数不少。除此之外,还有一座建在高台上的古建筑,那就是“祖师阁”。
祖师阁位于县城东北隅义和巷北头,依城墙而建。修建时间不详,据说在元末明初。现在东关中学的西边,原有一座立方体高台。台的高度略高于城墙。台的东、南、西三面都用砖表,北面连接着城墙。南面有用“条石”砌起的七十二级台阶,台阶两边有矮墙保护。台阶中段有一平台,供人们歇息。台阶的高端,建有阁门楼,阁门两边有护墙。台上,前有献厅,后有正殿,面阔三间,砖木结构。正殿南、献厅北,滴水之间有一段狭长空间,树立着几块石碑。献厅俗称“捐棚”,是民众献祭的地方。正殿内供奉“祖师爷”神位。
“祖师爷”,据资料显示,是道教奉祀的“真武帝君”,又称“九天荡魔祖度师”,为“先天始气,太极别体”,具有水神、司命之神的特征。民间称“荡魔天尊”、“报恩祖师”。俗称“祖师爷”。可保民众平安,让阴邪鬼怪不敢近身。明朝以后,民间广为信仰,影响极大,被尊为“华夏守护神”。
影响如此大的祖师阁,志书里有无记载呢?民国六年《洛宁县志》里,有这样一段话:“真武庙在人和巷北倚城起台。万历三年知县秦绅重修,乾隆二十九年,知县金兆琦重修”。根据县志所载“真武庙”的位置,正是“祖师阁”所在的位置。县城东北隅高台只此一处。而且民间把“真武帝君”俗称“祖师爷”,“真武庙”应该就是祖师阁的前身。
在历史的长河中,祖师阁除了供民众祭祀,祈福去灾的功能外,还在特殊时期起过一定作用。
清同治元年三月二十四日,捻军首领张乐行,率万人由宜阳入洛宁。绕过县城,先攻占王范,次日,攻破县城西门。县志“义烈”载:“难民有奔逃祖师阁上者",武生金连镳“挟双刀登阁卫之,力与匪斗。自辰至午,连杀贼数十人,匪众丛击,卒不能脱,力竭而死”。当时,祖师阁成了难民的避难之所。
民国时期,曾在祖师阁举办过“民众教育馆”。
解放初期,城关完小师生在祖师阁台阶上的照片,为我们留下珍贵记念。
后来,祖师阁曾做过东关大队部,工作员在阁上架起大喇叭,许多时政命令都从阁上发出。
文革期间,祖师阁内曾举办过“阶级斗争展览”。
上世纪七十年代,祖师阁被毁。古建筑的木架被用作别处的盖房木料。高台也成了平地。从此,在县城矗立了六七百年的高台建筑祖师阁,也从人们的视野里消失。
目前,县城面积迅速扩大,各类新建筑层出不穷,县城也会一天天变得更美好。但在这众多的建筑群中,古建筑仍在人们的视野中占有一席之地,给人们带来幸福的观感和美好的回忆。
说明:1951年城关完小师生照片由王云汉老师提供。
作者简介:金玉国,男,县城人,大专学历,1945年生,中学高级教师,洛宁县"教坛明星",曾在《洛阳日报》发表《特殊考场》等,《我的老师》获洛阳日报征文二等奖。
Hash:a44d60fae4001addcdb00d69884fab48247ca75e
声明:此文由 大美洛宁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