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建筑之源流

作者∣阎铁成

重读郑州∣第五篇:古代建筑之源流

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是历史发展的橱窗,直观、无声地诉说着其所在的那个时代的绚丽风华。中国建筑是世界上具有独立体系、独具特点的伟大创造,深深影响着世界东方

远在新石器时代,中国木构建筑就已经开始萌芽,经过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初期,逐步形成一个独特的建筑体系。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创造出了许多类别,许多杰出的作品。

郑州人在这一历史过程中的每个阶段都表现出了天才的智慧,建造并保留下许多不朽的建筑经典。

从9000年前唐户半地穴式居所到7000年前大河村“木骨整塑”房屋,从4300年前古城寨廊庑式宫室建筑到3400年前小双桥夯土高台宫殿,从2000年前礼制建筑汉三阙到1500年前宗教建筑嵩岳寺塔,从700年前科技建筑观星台到400年前教育建筑嵩阳书院,从官式建筑中岳庙到民间府邸康百万庄园,郑州地区历史建筑遗存跨越时代之长、种类之丰富、价值之巨大、数量之众多,为全国所少有,构成了一部实例中国建筑史。

它以中国建筑活动的源起、初创制度和形制典范的肇造、9000年建筑作品遗存的传承有序、累累遗构的多彩与丰富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独享其尊,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占有一席之地。

◤建于3600年前的郑州商城城墙遗存

原始社会的新旧石器时期,是中国建筑的萌芽时期,人们在利用天然崖洞作为居所之后,于实践中创造了用木架和草泥建造简单的穴居和浅穴居,逐步又发展为地面的房屋,形成聚落,进而又营造护卫聚落的城池。

在这个时期,郑州不仅留存有原始人类居住的洞穴——织机洞,而且在房屋的创建和形成过程中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早在距今9000年前的裴李岗文化时期,郑州人已稔熟地穴式房屋的建造,郑州唐户遗址,一次发现63座房址,其中有三开间的“豪宅”,这是中国9000年前规模最大的民居群之一。

距今7000年左右,土木建筑的房屋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出现,郑州的民居建筑再创新术,大河村遗址民居所使用的“木骨整塑”建筑法不仅使房屋冬暖夏凉,而且坚固异常,至今还有一米多高的墙体矗立在地面,为全国同时期所仅存。

当部落发展进入争战时期以后,郑州人筑造了中国北方迄今发现时代最早的版筑城池——西山古城,如今人们还能看到那开创性的伟大创造。特别是古城寨廊庑式宫殿的出现,标志着中国建筑正在以自己的风格独立于世。

夏商周三代,中国建筑进入奠基发展时期。庞大的城池、宏伟的宫殿、壮丽的木构,建筑形式和技术日臻成熟。

这一时期,郑州人建造了规模庞大的夏、商王朝都城,夯筑了小双桥高达十米的巨大宫殿基础,烧制了原始的板瓦,铸造了精美的青铜建筑构件,设计建造了奇特的瓮城,熟练运用了排叉柱营造技术,在许多方面引领建筑潮头,开创营造先河,树起了中国建筑史上的第一座丰碑。

◤建于123年嵩山少室阙

从战国至两汉,在三代建筑发展的基础上,中国建筑作为一个独特的体系基本形成。这一时期遗存下来的建筑实物除大量城池外,还有墓葬、石阙等。

郑州打虎亭汉墓、汉三阙是杰出代表。打虎亭汉墓有画像石墓和彩色壁画墓,两墓墓室巨大,结构复杂,反映了汉代高超的建筑技术,特别是其中的浅浮雕画像石和浓墨重彩的壁画,生动反映了汉代社会生产、生活、礼仪等各个方面的场景,是这一时期最广阔、最丰富的的社会风俗画卷,为全国汉代墓葬中所少见。

被称为汉三阙的太室阙启母阙、少室阙,不仅是汉代保存最完好的双阙,而且均是庙阙,为汉代石阙中仅存的公共礼制建筑,体现了汉代社会的礼制思想和建筑理念。

南北朝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的时代。由于统治者利用佛教道教作为精神统治的工具,因而这一时期宗教建筑特别是佛教建筑大量兴建,出现了许多巨大的寺、塔、石窟和精美的雕塑与壁画,这些作品是当时工匠们在中国原有建筑艺术的基础上,吸收一定的外来影响而创造的新辉煌。

然而这一时期又是中国历史上大动乱的时期,许多建筑荡然无存。郑州地区罕有的完整保存下来巩义石窟和登封嵩岳寺砖塔两处建筑。

巩义石窟寺现存石窟5个,各类佛像7743尊,碑刻题记256方,诸佛造像端庄恬静,各类飞天形态飘逸,莲花藻井绚丽精美,伎乐队列生动完备,尤其是18幅帝后礼佛图,不仅场面浩大,雕饰细腻,而且为全国现存石窟中所独有。

登封嵩岳寺砖塔是我国目前现存的最早砖塔,也是仅存的北魏时期地上砖石结构的建筑。这座建于北魏永平二年(公元509年)的密檐式砖塔,历经1500年风霜雨雪、地震雷电,至今仍完美的屹立于嵩山之麓,向人们展示郑州人卓越的艺术创造和建筑技能。

作为中国现存年代最久的佛塔和世界上最早的筒体结构建筑,是中国建筑艺术与西域建筑艺术融汇创新的见证,代表了东亚地区同类建筑的初创与典范,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建于509年的嵩岳寺砖塔

隋唐时期开始进入中国封建社会鼎盛时期,强盛的国力和开放的对外交流,使这一时期的建筑达到了新的艺术和技术水平,其风格既倔强粗壮,又柔和精美,不仅显示隋唐建筑是中国封建社会前期建筑的高峰,也证明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筑已经发展到成熟的阶段了。

唐代建筑,全国留存不多,木构殿堂仅有八处,砖石佛塔尚有不少。而郑州地区是保存唐塔最多的地区,有15座之多,唐塔中模仿木构之砖塔、单层多檐塔、单层墓塔诸类型均能在郑州找到实例。这在全国当属无二。

郑州所存唐塔不少为唐塔中之精品,反映了大气精美的唐代建筑艺术。净藏禅师塔,是中国现存最早、也是唐代唯一的八角形仿木结构亭式墓塔,其仿木结构之全面、雕工之精细,堪称唐塔第一。

法王寺唐塔是唐代密檐式砖塔,外廓为抛物线型,通体为白灰敷皮,挺拔秀丽,独领风骚。法如禅师塔、同光禅师塔等以雕工精湛、纹饰华丽的塔刹而成为唐塔中石雕佼佼者。

此外,特别值得一书的是,郑州保存有唐代建立的天文观测建筑——测景台,这是仿西周周公测量日影、验证时令的“无影台”而建,由青石雕制,台座为圭,石柱为表,建成后,僧一行、南宫说等唐代著名天文历法大家都曾在此进行过天文观测活动。这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天文观测仪器。

◤建于公元10世纪的北宋皇陵

五代宋金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顶峰,经济社会的极大繁荣,也使建筑的艺术形象趋于典雅优美。

特别是为了规范和促进建筑的发展,郑州人李诫在总结前人的基础上,编写了《营造法式》一书,成为中国古代的一部建筑法典,奠定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基本规制,极大地影响了以后中国建筑的发展方向。

郑州这一时期留存下来的建筑实物有木构大殿、有石雕经幢、有近三十座各类佛塔,还有规模庞大的北周、北宋皇陵,成为全国宋代建筑遗物最丰富的地区。

少林寺初祖庵大殿,是《营造法式》颁布之后建造并保存下来的建筑实物,在中国建筑史上具有标志意义,其雄浑的建筑风格,尤其是殿身石檐柱表面浅浮雕精美的卷草、莲荷、人物、飞禽、伎乐等,殿内龛柱上鼓浮雕握杵执鞭的武士、游龙、游凤、飞天等,殿墙石护角雕刻的人物、卷草、麒麟狮子等,使它成为北宋木构建筑之精品。

由七帝八陵及近千座王公大臣墓组成的北宋皇陵是中国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三大陵墓群之一,其规制严整的陵园布局、构筑讲究的仿木构砖石地下宫殿、大气洗练的石刻神道群像是北宋建筑的完美写照。此外,登封清凉寺大殿、荥阳“佛顶尊圣陀罗尼经幢”等也是这一时期建筑的代表之作。

忽必烈灭宋,统一中国,建立了元朝,但所采用的仍是汉族文化,这一时期的建筑除了延续汉制以外,随着各民族文化交流,喇嘛教的传入和伊斯兰教的普及,其建筑元素也随之融进塔、寺、雕塑等方面的建设之中,呈现若干新的趋向。

郑州地区保存的元塔在50座以上,风格多姿多彩,有叠涩密檐塔、石构喇嘛塔、砖石亭阁塔、石雕幢式塔、方柱体式石塔、碑体式石塔等等,展现了多元文化融合的丰富理念。登封会善寺大殿是嵩山地区保存的体量最大的元代建筑,古制淳厚,具有重要科研价值。

郑州所遗存的元代最重要天文建筑是登封观星台,这座由著名科学家郭守敬主持建于元代至元年间的天文建筑,是我国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好的天文台,在世界上也属现存最早的天文建筑之一,中国著名的历法《授时历》即以此为中心测量制定。此台至今仍能验证天文现象,是中国卓越天文学成就纪念碑式的建筑。

◤始建于秦(公元前221-前207年)重修于明清(13世纪-20世纪)的嵩山中岳庙

明清以降,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官式建筑已完全程式化、定型化,装饰琐碎繁缛,民间建筑类型质量则有新的创造,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建筑的最后一个高峰。郑州地区保存的明清建筑数量庞大,类型众多,蔚然大观

中岳庙是五岳中现存规模最大的明清官式建筑群之一,宏丽庄严,有“小故宫”之称。“禅宗祖庭”少林寺是明清佛寺建筑的代表,寺内塔、坊、门、亭、楼阁、殿堂等建筑齐全,展现了河南地方建筑流派的风采。建在北宋原址上的嵩阳书院,是中国明清书院建筑格局的代表,院内周柏唐碑,彰显书院不同凡响的“底气”。

百万庄园是中国北方最具代表性的地主庄园,自明至清,延续数百年,由6个不同功能分区33个庭院组成的庞大庄园内楼、阁、亭、坊、影壁、窑洞、地库、寨墙、码头等一应俱全,石雕、砖雕木雕精美绝伦,集中反映了中原地区民居建筑的杰出成就。

此外,郑州城隍庙登封城隍庙郑州文庙、郑州北大寺刘镇华庄园、巩义“文魁坊”等也以自己独具的风采在中原古代建筑群中占有一席之地。

悠悠乎上下9000年,郑州人以自己的卓越创造在每个时期都留下了独具风采的建筑作品,为中国建筑史留下了一座独特的建筑实例博物院。

其价值和意义是,在一个7440平方千米的区域内,能够向人们展示绵延9000年的建筑作品,这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当属唯一。

郑州市重要古代建筑一览表

编号

名称

位置

时代

级别

1

大河村民居遗存

郑州市金水区柳林镇河村南

新石器

国保

2

古城寨城墙

新密市曲梁镇大樊庄村古城寨

新石器

国保

3

郑州商代都城城

郑州市老城

国保

4

郑韩故城城墙

新郑市城区

东周

国保

5

荥阳故城城墙

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古荥村

战国

国保

6

汉霸二王城城墙

荥阳市广武镇汉王城村、霸王城

秦末

国保

7

少室阙

登封市少林办事处少室山东

东汉

国保

8

太室阙

登封市中岳办事处中岳庙村南

东汉

国保

9

启母阙

登封市嵩阳办事处太室山南麓万岁峰下

东汉

国保

10

打虎亭汉墓

新密市牛店镇打虎亭村

东汉

国保

11

中岳庙

登封市中岳办事处中岳庙村

汉至清

国保

12

嵩岳寺塔

登封市嵩阳办事处嵩山村西北

北魏

国保

13

巩义石窟寺

巩义市河洛镇寺湾村

北魏至清

国保

14

嵩阳书院

登封市书院街道办事处嵩山峻极峰下

北魏至清

国保

15

净藏禅师塔

登封市少林办事处积翠峰下会善寺西

国保

16

法王寺塔

登封市嵩阳办事处太室山南玉柱峰西

唐至清

国保

17

会善寺

登封市少林办事处太室山南麓积翠山峰下

唐至清

国保

18

永泰寺塔

登封市少林办事处太室山子晋峰下

唐、金

国保

19

超化寺塔

新密市超化镇超化村超化寺西南塔

省保

20

炼丹庵

登封市嵩山太室山玉柱峰东断崖下

市保

21

二祖庵塔群

登封市少林寺西南少室山钵盂峰

唐至清

县保

22

少林寺

登封市少林办事处少林寺村

唐至清

国保

23

少林寺塔林

登封市少林办事处少林寺西

唐至现代

国保

24

观星台

登封市告成镇告成村北

唐至清

国保

25

荆王石塔

新郑龙湖镇荆王村东

县保

26

慈云寺塔

巩义市大峪沟镇民权慈云寺

国保

27

宋陵

巩义市城区西南一带

国保

28

法海寺塔

新密市城关南街村法海寺内

北宋

省保

29

千尺塔

荥阳市贾峪镇塔山行政村阴沟自然村西南大周山

北宋

国保

30

寿圣寺双塔

中牟县黄店镇冉家村东

北宋

国保

31

凤台寺塔

新郑市城关乡烈壃坡村东北

北宋

国保

32

初祖庵

登封市少林办事处少林寺西北

北宋

国保

33

崇福

登封市嵩阳办事处太室山南麓万岁峰下

北宋至明

省保

34

熊耳桥

郑州市管城南关街熊耳河上

北宋

区保

35

三祖庵塔

登封市嵩阳办事处太室山南麓卧龙峰下

省保

36

清凉寺

登封市大金店镇少室山清凉峰

金至清

国保

37

南岳

登封市大金店镇大金店村

国保

38

冯沟中岳行宫

登封市颍阳镇冯沟东岭

金至清

县保

39

东赵玉皇阁

郑州市惠济新城街道办事处东赵村西北角

元至民国

未定级

40

无缘寘公禅师塔

荥阳市贾峪镇洞林寺行政村寺河自然村西岗

省保

41

龙泉

登封市石道乡龙泉寺

明、清

省保

42

卧佛寺

新郑市区西部双洎河东

省保

43

兴佛寺

巩义市河洛镇七里铺村东

省保

44

蔡庄文魁坊

巩义市芝田镇蔡庄村

省保

45

大隗洪山庙

新密市大隗镇陈庄行政村洪山庙村

明、清

省保

46

大隗真武庙大殿

新密市大隗镇大隗村

未定级

47

马固王氏宗祠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马固村东北

市保

48

王楼护村碉楼

登封市石道乡王楼村西

市保

49

卢医庙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上街村

明、清

市保

50

老庙

巩义市新中镇老庙村

市保

51

水月寺

新郑市辛店镇岳庄村东南

市保

52

赵公桥

巩义市紫荆街道办事处北官庄村

市保

53

惠济桥

郑州市惠济区大河路街道办事处惠济桥村

市保

54

鉴忠堂宝谟楼(接旨亭)

新郑市新建路办事处向阳街西接旨胡同

市保

55

崔氏石坊

登封市大金店镇文村崔氏坟茔

市保

56

桥沟老君庙

巩义市大峪沟镇桥沟村

县保

57

平定

巩义市涉村镇寺坪村

县保

58

五岳庙

巩义市西村镇李家窑村

县保

59

鲁庄望乡楼

巩义市鲁庄镇鲁庄村

县保

60

弓寨弓家大院

郑州市惠济区新城街道办事处弓寨村

未定级

61

新寨郡马府

新密市刘寨镇新寨村南

未定级

62

杨庄三古楼

登封市唐庄乡杨庄村

未定级

63

蔡庄赵家楼

巩义市芝田镇蔡庄村

县保

64

穆寨玉仙圣母庙

荥阳市槐林高村镇穆寨村

县保

65

密县城隍庙

新密市老城西

明、清

省保

66

后仓关帝庙

郑州市中原区须水镇后仓村

明、清

市保

67

列子祠

郑州市管城区圃田乡圃田村北部

明、清

市保

68

重阳观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观沟村北

明、清

市保

69

李家门中岳行宫

登封市石道乡李家门村西南

明、清

市保

70

济渎庙

登封市石道乡张家门村北

明、清

市保

71

清微宫

登封市大金店镇三王村北

明、清

市保

72

苏寨民居(含家庙)

荥阳市广武镇苏寨村

明、清

市保

73

姚氏祠堂

巩义市鲁庄镇鲁庄村

明、清

县保

74

助泉寺

新密市牛店镇助泉寺村西

明、清

市保

75

宋家楼院

新密市刘寨镇宋寨村

明、清

市保

76

颍阳火神庙牛王庙

登封市颍阳镇西街南

明、清

县保

77

阳山三仙庙

登封市君召乡东北挡阳山上

明、清

县保

78

柏庙孙家大院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柏庙村

明、清

未定级

79

方顶古民居群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方顶村

明、清

未定级

80

马固关帝庙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马固村东北部

明、清

未定级

81

石嘴玉仙庙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石嘴村

明、清

未定级

82

谷山庙

荥阳市贾峪镇西南

明、清

县保

83

老邢祖师庙

荥阳市贾峪镇老邢村南

明、清

县保

84

马村红光寺

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马村

明、清

未定级

85

周固寺

荥阳市城关乡周固寺村

明、清

县保

86

郑州城隍庙

郑州市管城区商城路北

明、清

国保

87

郑州文庙

郑州市管城区东大街路北

明、清

国保

88

登封城隍庙

登封市嵩阳办事处西街路北

明、清

国保

89

康百万庄园

巩义市康店镇康南村

明、清

国保

90

荥泽县城隍庙

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古荥村

明、清

省保

91

玉溪

登封市唐庄乡土观村西

明、清

省保

92

超化寺

新密市超化镇超化村

明、清

市保

93

杨岭塔

新密市平陌镇杨岭村

市保

94

屏峰塔

新密市城区北青屏山

省保

95

郑州清真寺

郑州市管城区清真寺街

国保

96

王家祠堂

巩义市站街镇北窑湾村

市保

97

鲁公祠

中牟县刘集乡鲁庙村

县保

98

赵村周氏民居

荥阳市汜水镇赵村

未定级

99

周村民居群

荥阳市城关乡北周村

未定级

100

南周村民居群

荥阳市城关乡南周村

未定级

101

桃李村民居群

荥阳市城关乡桃李村

未定级

102

南峡窝民居群

郑州市上街区峡窝镇南峡窝村

未定级

103

岳氏民居

郑州市管城区南大街文化用品厂

区保

104

密县县衙

新密市城关镇西街村

国保

105

安阳宫

登封市少林办事处刘家庄村西南

省保

106

秦氏旧宅

荥阳市高村乡油坊行政村

省保

107

涉村东大庙

巩义市涉村镇后村

省保

108

刘家大院

巩义市芝田镇官庄村

省保

109

福昌寺

巩义市米河镇高庙村

省保

110

启圣阁

巩义市芝田镇益家窝村

省保

111

青龙禅寺

巩义市北山口镇北湾村

省保

112

泰茂庄园

巩义市新中镇灵官殿村

省保

113

孔氏家庙

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南大街

市保

114

古荥李氏民居

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南大街

市保

115

东史马民居

郑州市高新区沟赵办事处东史马村内

市保

116

耿介故居

登封市西关街南侧

市保

117

龙潭

登封市中岳庙办事处龙潭寺村

市保

118

峻极宫

登封市嵩山太室山玉柱峰南麓之下

市保

119

白鹤观

登封市嵩山太室山三鹤峰

市保

120

三极圣母宫

登封市嵩山峻极峰东松树

市保

121

万嵩寺

登封市颍阳镇车窑村

市保

122

玄都观

登封市颍阳镇安寨村东南

市保

123

水峪寺

登封市徐庄镇何家门村西南

市保

124

广惠庵

登封市古轩辕关西

市保

125

龙窑

巩义市站街镇北窑湾村

市保

126

石井三官庙

巩义市夹津口镇石井村

市保

127

卧龙吴氏山庄

巩义市夹津口镇卧龙村三组

市保

128

龙兴寺

巩义市回郭镇李邵村西北

市保

129

崔氏祠堂

巩义市孝义街道办桥上村

市保

130

白窑刘氏民居

巩义市北山口镇白窑村黄瓜峪

市保

131

牛状元府

巩义市河洛镇官殿村

市保

132

神北大王庙

巩义市河洛镇神北村北500米

市保

133

白家祠堂

新郑市辛店镇辛店街

市保

134

人和寨刘氏民居

新郑市辛店镇人和寨村西北

市保

135

考院

新郑市老城区南大街考院街

市保

136

乾门史氏民居

新郑市观音寺镇林庄村乾门

市保

137

大师姑兴国寺

荥阳市广武镇大师姑村

市保

138

秦氏家庙

荥阳市高村乡油坊村东部

市保

139

云岩宫

新密市刘寨镇刘寨村西南

市保

140

郑氏祠堂

新密市岳村镇岳村街

市保

141

药王庙与老君庙

新密市来集镇李堂村北

市保

142

杨万辉故居

新密市来集镇马武寨

市保

143

报恩寺

新密市城区西大街办事处前士郭村南

市保

144

桧阳书院

新密市城关镇东街村

市保

145

郭氏祠堂

新密市新华路办事处五里店村东

市保

146

孔庙

新密市老城东

市保

147

修德观

新密市大隗镇观寨村东侧

市保

148

白龙庙

新密市平陌镇白龙庙村

市保

149

“镇远”炮台

新密市米村镇茶菴村西北风门口

市保

150

康氏石坊

巩义市河洛镇石板沟村南

市保

151

孟氏石坊

巩义市河洛镇石板沟村南

市保

152

郑氏石坊

巩义市站街镇仓西村

市保

153

魏氏石坊

巩义市康店镇裴峪村南

市保

154

站街大王庙

巩义市站街镇东站镇村

县保

155

荻坡齐天大圣庙

巩义市小关镇荻坡村

县保

156

礼泉民居

巩义市康店镇礼泉村

县保

157

北窑湾张家院

巩义市站街镇北窑湾村

县保

158

周氏祠堂

巩义市芝田镇羽林庄村

县保

159

张家祠堂

巩义市回郭镇清西村

县保

160

海上桥建筑群

巩义市大峪沟镇海上桥村

县保

161

柏林魁星楼

巩义市大峪沟镇柏林

县保

162

中王庙

新密市岳村镇中王庙村

县保

163

香山

新密市平陌镇苏岭村

县保

164

天仙庙

新密市新华路办事处杨寨村

县保

165

香峪寺

新密市尖山乡国公岭村

县保

166

华严寺

新密市牛店镇北召村西

县保

167

开暘庙

新密市西大街开暘庙坡村

县保

168

陈沟古民居

新密市来集镇陈沟村

县保

169

卢崖寺

登封市中岳办卢崖寺村

县保

170

康村九龙圣母庙

登封市中岳办事处康村北

县保

171

三皇寨(含行宫)

登封市少室山西南麓半山腰

县保

172

黄龙寺

登封市颍阳镇车窑村

县保

173

菩提寺

登封市颍阳镇车要村北

县保

174

紫云观

登封市颍阳镇冯堂村

县保

175

颍阳京城隍庙

登封市颍阳北街路东侧

县保

176

朝阳寺

登封市大冶朝阳沟

县保

177

唐庄火神庙

登封市唐庄乡唐庄西街

县保

178

玉皇庙

登封市少室山东麓玉皇沟

县保

179

东施村戏楼

登封市大冶镇东施村

县保

180

东刘碑三官庙

登封市大冶镇东刘碑村

县保

181

西施村关帝庙

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村

县保

182

唐庄关帝庙

登封市唐庄乡关帝庙村

县保

183

曲河温氏砖楼及靳氏土楼

登封市告成镇曲河村

县保

184

逍遥观

荥阳市高阳镇竹川村西北

县保

185

朝阳沟广安

登封市大冶镇朝阳沟村

未定级

186

吴庄吴氏宅

登封市大冶镇吴庄村

未定级

187

王村王氏宅院

登封市宣化镇王村老街

未定级

188

文村王氏民居

登封市大金店镇文村老街

未定级

189

小相李氏民居

巩义市鲁庄镇小相村

未定级

190

南瑶湾钟家大院

巩义市站街镇南瑶湾村

未定级

191

王村张氏民居

荥阳市王村镇王村西

未定级

192

竹川丁家大院

荥阳市高山镇竹川村北沟

未定级

193

石洞沟古民居群

荥阳市高山镇石洞沟村

未定级

194

高村寺荆氏旧居

荥阳市高村乡高村寺村

未定级

195

高村马氏旧居

荥阳市高村乡高村

未定级

196

大杨庄杨氏民居

新郑市郭店镇大杨庄村

未定级

197

郭店街申氏民居

新郑市郭店镇郭店街

未定级

198

司洼村岗查楼

新郑市郭店镇司洼村

未定级

199

北靳楼白氏民居

新郑市辛店镇北靳楼村

未定级

200

千户寨赵氏民居

新郑市辛店镇千户寨村

未定级

201

郑家村郑氏民居

新郑市龙湖镇郑家村

未定级

202

穆庄连氏民居

新郑市和庄镇穆庄村

未定级

203

大隗周氏民居

新密市大隗镇老街

未定级

204

洪山庙民居

新密市大隗镇洪山庙村

未定级

205

周渡口周氏民居

新密市曲梁乡周村周渡口寨

未定级

206

樊寨樊氏民居

新密市超化镇樊寨村

未定级

207

石桥龙王

郑州市惠济区花园口石桥村黄河大堤上

未定级

208

程家大院

巩义市米河镇双楼村

清、民国

省保

209

杨里张氏民居

巩义市大峪沟镇杨里村

清、民国

县保

210

刘延涛故居

巩义市北山口镇北山口村

清、民国

县保

211

水牛张张氏祠堂

郑州市高新区沟赵办事处水牛张村

清、民国

市保

212

大金店老街古民居群

登封市大金店镇大金店村老街

清至民国

未定级

213

胡坡古建筑

巩义市河洛镇胡坡村

清至民国

未定级

214

南河渡薄宅

巩义市河洛镇南河渡村薄沟

清至民国

未定级

215

张祜庄园

巩义市新中镇琉璃庙村南

清至民国

国保

216

莲花寺

登封市大金店镇三王庄村

民国

市保

217

周氏民居

巩义市河洛镇七里铺村

民国

市保

218

七里铺王氏民居

巩义市河洛镇七里铺村

民国

市保

219

西村万泉楼

巩义市西村镇东村

民国

县保

220

张静吾故居

巩义市站街镇北窑湾村

民国

县保

221

刘镇华庄园

巩义市河洛镇神北村

民国

国保

222

胡公祠

郑州市二七区西太康路人民公园南门

1936年

市保

重 读 郑 州

《重读郑州》

目 录

绪论 郑州需要重读

第一篇 中华文明之基石

第二篇 泱泱中国之源起

第三篇 开国立都之肇造

第四篇 城市发展之滥觞

第五篇 古代建筑之源流

第六篇 文化涅槃之天国

第七篇 创新先河之引领

第八篇 英才寄情之山水

第九篇 郑州历史大事记

《重读郑州》是作者梳理了六十多年的考古资料和成果,还原郑州的历史和文化:从旧石器时代到新石器时代,从原始部落到文明古国,人类的历史在此从未断过。本书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形式,阐释了郑州地区在全国历史文明发展进程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读郑州》一书由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主要观点在《光明日报》光明讲坛栏目刊发。本书照片大部分为作者本人拍摄,也采用了郑州市文物局文物图片库中一些未能查到作者的作品,在此一并致谢!

郑州需要重读

一起读起

郑州,需要重读

评论区见

爱上一碗面,恋上一座城:

∣∣

❶郑东新区凯利中心店:郑州市中兴南路寿丰街凯利国际中心A座一楼 订座服务电话:17737777997

金水区蓝堡湾店:郑州市东风路与文博东路交汇处南150米路东 订座服务电话:13676976298

面润!肉足!汤好!还说“美哩很”方城炝锅烩面

关注是一种鼓励|分享是传递友谊

Hash:d6bd84e3ead45918e4412ba911d3d953cbbd25bd

声明:此文由 青眼有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