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的炮台,竟是如此威武霸气!
平远炮台位于北仑戚家山街道金鸡山东北麓山腰,建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三合土夯筑,平面呈曲尺型·,长20米、高5.3米。
曾置克虏伯21公分口径后膛炮一尊,1936年抗战前夕撤平远炮台,将大炮移至钳口门镇远炮台,2007年由文物部门将炮台底座移至蔚斗小学旧址收藏。
现平远炮台仅存一堵三合土残墙。1996年11月,作为镇海口海防遗址一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宏远炮台是北仑区现存的规模最大的一座炮台,位于甬江南岸笠山上,是甬江口的屏障。笠山高30余米,巨大的三合土炮台和钢筋混凝土炮台融为一体,气势极为恢宏。
炮台呈圆形,占地面积269平方米,直径16.5米,高6米,壁厚2米。东南开炮眼,西北设洞门,高5米,宽3米,台壁以蒸熟糯米搅拌黄泥垒砌。原置德国造火炮一尊,早拆除。与南岸金鸡山下的"平远"炮台隔江对峙。现台顶毁圮,台壁屹立。
从1937年抗战初期到1940年四年时间内,日军多次对宏远炮台进行空中轰击,我炮台对日空军进行奋力还击,取得了很大战绩。
如1939年6月7日,日机6架飞临甬江口,在上空盘旋几圈后突然向宏远炮台俯冲,企图偷袭。高射炮射手们早已警觉,操炮跟踪瞄准,向第一架日机连发爆炸弹8发,日机尾部冒出浓浓黑烟,坠落在甬江口距岸约800米的海面上,飞行员跳伞后被我军守备团士兵包围,举枪自杀。
靖远炮台始建于1880年,用三合土夯筑。炮台平面呈凹字形,原设炮眼5孔,长45米、宽9米、高4.4米,各炮室用墙壁间隔.。有营房5间。
清光绪十年(1884)置阿姆司特郎80磅前膛炮4门,瓦瓦司80磅后膛炮1门,为当时镇海口海防建制最大的炮台,在中法战争镇海战役中发挥作用。
目前,5间营房和各炮室间隔墙已全部被毁,炮台内部破坏严重,炮台外部轮廓比较完整。1996年11月,作为镇海口海防遗址一部分,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镇远炮台
在北仑区小狭江口,笠山南侧,面临大海。1880年用三台土建筑,平面呈凹字形,长52.6米、宽9米、高4.8米,设炮眼5孔,在中法战争镇海之役起过作用。炮台毁坏严重,1989年12月,列为镇海口海防遗址之一。
镇远炮台建于嘉庆二十年(公元1815年)设炮位四十个,安排放大小生铁炮四十门,还有房、神堂、药局、兵房等。现存的镇远炮台的露天炮位均有暗道相通。
清光绪十年(1884)置瓦瓦司80磅前膛炮1门,瓦瓦司46磅前膛炮2门,英国土炮2门,后增克虏伯12公分后膛炮2门,克虏伯17公分后膛炮1门。1936年从平远炮台移来克虏伯21公分后膛炮1门,2007年该炮台底座移至蔚斗小学旧址收藏。
戚家山营垒位于小港沙蟹岭南戚家山顶。平面呈椭圆形,周长约600米。
相传明代驻扎“戚家军”,1881年(光绪七年)总镇杨春和建块石营垒,高12米,宽34米,现断垣尚留。
1981年7月,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列入镇海口海防遗址之一。
正是因为有了营垒和这些炮台,北仑才得以在历史的战争中存活下来。如今,相对于过去和平的现在,它们安静的躺在北仑的一角,静静的看着他们打拼下来的北仑在历史的长河中茁壮成长……
安远炮台
安远炮台位于招宝山南麓乌龙岗下。清光绪十年(1884年)中法战争镇海战役之前,“安远”仅是座小炮台,配有弹重80磅的阿姆斯特朗前膛小炮三尊。光绪十一年(1885年)秋正式始建,由同知杜冠英督造。为安置21厘米口径的克虏伯新式后膛钢炮,光绪十三年又重新扩建,次年告竣。1981年7月,列为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9年12月12日,列为浙江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镇海口海防遗址之一。
炮台呈圆形,内径16.5米,高6米,壁厚2米,设前后炮门,前炮门朝东面海,后炮门朝西面江。原置德国造火炮一尊,早拆除。炮台中心置圆形旋转铁轨,大炮可沿铁轨前后旋转。
Hash:a87992ea3d217bf2bcd0fa82869982c9f0209f60
声明:此文由 宁波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