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雪峰 | 一座龙潭山,半部东北史
一座龙潭山,半部东北史
文 | 赵雪峰
龙潭山,位于东北名城吉林市东郊,壁立于松花江东岸,以巍峨挺拔、山势峻美、景色幽静、树木葱茏及山顶的高句丽山城遗址而名闻关东。“龙潭胜迹久争传,半有真凭半涉仙”,孽龙锁“龙潭”、“金龙”打洞的传说为龙潭山增添了几分神秘色彩;努尔哈赤、康熙、乾隆等诸多“真龙天子”留在山上的故事和遗迹增加它的文化内涵。更因为东北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夫余国(公元前2世纪-公元494年)的前王城就建在龙潭山下,龙潭山被司马迁载入《史记》。
因了那美丽的龙传说和故事,我几次登上龙潭山,在坍塌的故垒上、幽深的古洞里、百年古树旁、千年古道边,寻访龙的踪迹,阅读那些关于龙的文字。
当尘封已久的历史画卷打开,五光十色的当年底片,展现在我们面前。
龙潭山,古时因山上多鹿而得名“鹿山”。女真人来到山下生活后,因发现山的东北侧的一条小河里盛产一种小鱼,此鱼因逆鳞,人不敢食而闻名,所以称其为尼什哈山。“尼什哈”,满语意为“小鱼”。
高句丽(公元前37年-公元668年)时期,高句丽人在龙潭山山顶建城堡,有士兵驻守。城堡东北角处因地势低洼,有泉水涌出,积水成潭,戍守城堡士兵便利用山泉修建了贮水池。
不知是哪一年的哪一天,忽然天昏地暗,电闪雷鸣,从天上降下一条孽龙,落到潭里。这条孽龙在龙潭山上兴风作浪,贻害百姓。后来,一位得道高人将孽龙制服,并把它用大铁链锁在潭底。从此,这个潭便有了名曰“龙潭”,亦俗称水牢。
龙潭有足球场般大小,四壁用整齐的长方形花岗岩石块砌筑而成。潭水呈墨绿色,碧水漫漫,深不可测。有资料记载:“龙潭大旱之年不干涸,连月阴雨亦不盈溢”,更增添了它的神秘色彩。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因“孽龙”锁潭,这一潭绿水更增添了灵气,月下龙潭也便美不胜收:皓月悬空,池水潋滟,池中水影空灵,四周林木清幽,月影浮于水中,再配以松涛山色,景色十分幽谧,素有“龙潭印月”之美誉。这里也因此成为“吉林八景”之一。
世上没有孽龙,也没有真龙,但却有自喻为“真龙天子”的帝王们。因了他们,龙潭山的传说更加神秘,文化色彩更加厚重。
龙潭东南角原有株古桦树,高可参天,两人不能合抱,轩昂挺直。传说,这株古桦树曾护佑了后金开国太祖努尔哈赤。
明朝中后期,位于松花江中游海西女真乌拉部,在距龙潭山北30公里的地方筑城建都,建立了疆域广大的部落国家--乌拉国。
为抵御外敌的进攻,乌拉国在松花江沿岸修建了五座城堡,其中之一就是重筑了高句丽人留下的龙潭山山城,当时称“俄漠城”,“俄漠”即“水泊”。水泊当指“龙潭”。努尔哈赤为统一女真,率他的儿子皇太极等诸将,攻打乌拉国。因为俄漠城战略位置重要,努尔哈赤先攻打此城。汗王亲自带兵猛攻,却中了乌拉军的埋伏。建州军四处逃散,单枪匹马的努尔哈赤落荒而逃,后来甩掉了追兵却迷了路,不知不觉中钻进俄漠城。只见乌拉兵执刀挟矛漫山遍野,为了不被发现,他见水潭旁有一株大桦树,树下蒿草灌莽,甚是隐蔽,便藏匿其中。吉人自有天助,众多的乌拉兵从他身边走过却没发现他。等到夜深人静,努尔哈赤从桦树下溜走,重整兵马终于灭了乌拉国。
努尔哈赤确信此次化险为夷,是有神明相助,因此,他对庇护自己的尼什哈山和那棵树,心存感激,念念不忘,并传之后人,有机会要报恩。后来乾隆皇帝为了感谢大桦树隐蔽太祖之恩德,东巡吉林乌拉,御封大桦树为“神树”,并谕旨当地官员,每年要与龙潭同日祭祀。
此后,每年春秋两季,清朝在吉林的文武官员都要到龙潭山祭礼“龙潭”与“神树”。至民国时,祭祀活动才废止。今天这棵树已经老去化为泥土,它的后代也只剩下一柱残桩了。但游人们每至此,都要对“神树”进行一番拜谒,许下一些心愿,求得“神树”保佑。
龙潭上方光绪皇帝御题挹娄泽洽牌匾
神山、龙潭、神树给没给百姓带来恩赐未见记录,大清国的几位真龙天子们在这里的活动却载于简竹。
清朝入主中原后,先后有4位皇帝、10次东巡到东北地区,史家称之为“东巡祭祖”。开此先河的是清圣祖康熙。康熙曾两次来到吉林这偏远之地。
据《吉林通志》和《吉林外纪》记载,康熙二十一年(1861),历时八年的“三藩之乱”被平定。次年二月二十一日,康熙帝特谕吉林乌拉将军巴海:“今以云南等处底定,躬诣盛京告祭三陵,意欲于扈从人等喂养马匹之暇,观看乌拉地方”。“乌拉地方”,即今天的吉林市老城和距吉林市30公里的乌拉街满族镇。
据传说,在吉林乌拉,随行的大清国钦天监监副(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康熙的外国师傅南怀仁,察看了吉林的地理形胜后,向康熙讲述说:九龙山(今吉林北山)有九龙之象,尼什哈山有如巨龙伏卧。吉林城确是藏龙卧虎之地,“日后定会出帝王”。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南怀仁的话,引起康熙皇帝的警觉,他命吉林乌拉将军速派兵凿毁九龙山的数座山峰。铲断有帝王之兆的龙潭山的山城城墙,挖断那里的龙脉,以破吉林乌拉之帝王风水。据民国1913年版的《鸡林旧闻录》载,“七门岭有两峰对处为‘过龙脉’,亦凿断之,以破其兆”。康熙皇帝命人凿断的地方就是今日龙潭山的一处景观----“断岭”。
挖龙脉成“断岭”,清朝的正史没有记载,所以,也有传说之嫌。
“断岭”位于龙潭山的半山腰处,也是龙潭山山城之门。细观之,“断岭”处两侧的山峰相距十几米远的样子,有人工挖凿的痕迹。但是不是康熙皇帝命人挖的,让人生疑:天下像龙脉的山峰多了,皇帝挖得起吗?下这么大的工夫,把一个古城墙连同城墙下面的山脉挖通,是不是要挖一条进山的山道?
乾隆十九年(1754),乾隆皇帝模仿祖父康熙也东巡到吉林乌拉,而且登临了龙潭山。
为了迎接乾隆的到来,吉林将军傅森做了近一年的准备:造渡松花江御船,建龙王庙、关帝庙等。据《吉林通志》记载:“龙凤寺佛殿三楹、龙王殿三楹、客厅三楹、更衣厅五楹、禅堂三楹、西配房六楹、钟鼓楼各一,乾隆十九年,高宗皇帝驾幸吉林,御书‘福佑大东’匾额悬正殿。”意在福佑吉林这块土地,保佑东北满族老家幸福安宁。
为了皇帝上山方便,把古城墙扒开了一段,修路一条,直达龙王庙前,并在山坡上建“雨暘时若”牌坊一座,以示隆重。
为表达自己对太祖努尔哈赤在此征战的敬意,乾隆选择步行上山。龙潭山留下了他走过的“御道”。乾隆走累了,曾小憩于一棵榆树下。见榆高虬劲,绿冠荫蔽,乘阴纳凉甚是清爽,悦而言道:“榆冠葱茏,胜吾黄罗华盖,真乃华盖大将军也!”于是,后人便将此树取名“华盖榆”。一棵普通的老榆树,只因为沾了点皇家气,便身份倍增了。
时值金秋,龙潭山红叶满山,绚丽多彩,面对此情此景,乾隆帝龙心大悦、诗兴大发,即兴赋《尼什哈山》一首:“吉林城东二十里,尼什哈山巍岌屹。渡江览景一登峰,红绿清秋错如绮。精蓝大士乃白衣,何代普陀飞至此,天池澄湛万山巅,翠樾倒影波中美。旱不知竭涝不盈,亦不飞流落涧底。地灵雩萦固其宜,兆粟维鱼谁所始。”
登上山顶南天门后,乾隆俯视着山下“大江弯弓”的美景,又即兴赋《松花江》一首:“滚滚遥源出不咸,大东王气起龙潜。劈空解使山原折,接上那辞雾雨添。两岸参差青嶂印,一川萦缪碧波恬。地中呈象原檐鼓,石辨支机孰是严。”
龙潭山龙凤寺观音殿内的乾隆皇帝御题福佑大东牌匾外景
在龙潭山,乾隆弄得动静最大,排场摆得也很阔,又是祭潭,又是封神树,又是题匾,又是赋诗,为龙潭山留下一段佳话,提高了龙潭山的知名度,从此“龙潭山”名逐渐代替了“尼什哈山”名。
乾隆之后的几任清朝皇帝,嘉庆、道光都曾遵祖制东巡,但他们最远也只到达沈阳祖陵,再未北行。咸丰、同治、光绪是不是也曾想遵祖制东巡,用展孝思?我们不得猜想,但彼时的大清朝已成烂泥潭,内忧外患让他们焦头烂额,已是无暇东顾了。
光绪十七年(1891),应吉林将军希元所请,光绪帝题匾一方:“挹娄泽洽”,如今悬挂于龙潭上方牌楼之上。“挹娄”是满族早年的族称,“泽”是润泽,“洽”是恰到好处,意思是请龙神保佑满族发祥之地风调雨顺,不旱不涝,五谷丰登,国泰民安。没有亲临龙潭山,光绪皇帝却在这里留下“龙踪”。
大清朝退出历史舞台,穿越了百多年的历史的烟尘,真龙天子与龙潭山的故事渐行渐远。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天下名山无数,但有真龙天子登临者屈指可数;一座山能得两个皇帝题匾更举者寥寥;世上称龙的山很多,但能够和这么多“龙”联在一起者凤毛麟角。龙,这个中华民族的图腾和中国文化的象征,成就了龙潭山之名,丰富了龙潭山的文化色彩,更成了龙潭山的文化符号。
龙潭山上鸟瞰吉林城及松花江
“一座龙潭山,半部东北史”,登上山巅的高句丽古城的南天门,站在乾隆皇帝的登临处,俯瞰山脚下的松花江和吉林城,缓缓流淌的松花江水,像人们昭示着这北方名水的精深底蕴;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和车水马龙街道,像人们展示这北方名城的灿烂与辉煌。有“龙”的佑护,相信这山这水这城会如月之恒、如日之升,更加绚丽多彩,亘古到永恒!
▼
♡ ♡ ♡ ♡ ♡ ♡
约稿启事
地名古今”以强调原创为主。内容板块和栏目大致如下,文章字数以两三千字以内为宜。突出个人化,文字尽量讲究而有韵味。
1、我说地名|以个人视角讲述熟悉的地名历史变迁和故事,避免面面俱到,避免罗列概念。突出个人对地名的理解和历史变迁的解读。
2、倾听讲述|每个村庄、每个街巷,都有说不完的人与地名故事,每个人都是一本大书,倾听讲述,以细节勾勒岁月流逝中的、难以重现的故事。
3、我的漂泊|许多人的人生旅程,会在迁徙、漂泊中走过。用印象最深的几个地名,穿插个人的成长史、生活史,本身就是地名古今不可缺少的内容。
4、故居寻访|千百年来,每个地方都有影响历史、文化的名人,故居寻访,在寻访中解读名人,使之古今融合。同样避免面面俱到,写最能触动自己的地方即可。
5、行走天下|旅行已成为当今时尚所在。如何行走,如何把旅行化为自己生活、精神的一部分,把旅行与异地观感融为一体,既是游记,也有颇为充实、敏锐的诗意表达,这是最值得期待的行走天下。
6、回家的路|远离故乡的人,心中永远牵挂故乡。每次踏上归家之路,会是一种全新的体验。儿时的星星点点的记忆,家庭几代人的酸甜苦辣、悲欢离合,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素材。一棵树,一口井,一家人,左邻右舍,都是故乡难忘的记忆。
“地名古今”的作品,将根据相应版块予以结集出版。欢迎各位新老作者赐稿,图文分别打包发送,请发:lihui1956@vip.sina.com
♢
留存乡愁 叙说古今
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
♢
Hash:9ed3176bcbdbaa0783b5522d55a0341dfb1157a3
声明:此文由 地名古今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