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踪:晋东南高平地区国保文物建筑

中国古代建筑宝库—晋东南古迹密集区

晋东南地形图

晋东南就是山西(晋)的东南部。晋东南是个构造盆地,太行、王屋、中条、太岳四山环绕;晋东南是个文明巢窠,蕴育出女娲补天精卫填海、愚公移山、羿射九日、神农稼穑等远古神话;晋东南是个文化坩埚,道教佛教、基督教、天主教、伊斯兰教离子共存;晋东南是个古建博物馆,中国现存国保级早期木构建筑334座,其中96座集中在潞泽方寸之间(以上是国七之前历史数据);晋东南是个行政专区。

1、羊头山石窟:位于高平市神农镇羊头山顶,据记载始建于北魏孝文帝太和年间(477——499年),原名定国寺,北齐时改名宏福寺,隋末寺废,唐武则天天授二年(691年)重建,并改额清化.今清化寺建筑已不存,尚留石佛三尊、明碑一通和殿堂遗址,但寺周北魏至隋唐时期窟龛造像和石塔仍依然如故。

羊头山石刻造像和石塔,是羊头山历史遗物中的精华所在。它的分布,有的在山巅,有的在山腰,有的为窟,有的为龛,原有规模及顺序已不可考,现状可分为九区。较大窟龛二十二个,小型佛龛八十多个,窟洞平面多为方形。还有千佛碑一通,皆魏至唐物。山巅山腰雕石塔六座,唐制,高度4——6米不等,平面方圆两种,高者七层,密檐式,低者两层,楼阁式,形制古朴,手法简洁,为他处所少见。

2、崇明寺:位于高平城东南15公里的河西镇郭家庄村圣佛山东麓,崇明寺坐北面南,两进院,创建于北宋开宝四年(971年),历代屡有修葺。现存建筑有山门、中佛殿、后殿、钟鼓楼及东西配殿、两庑等。中殿为宋代早期建筑,后殿为明代建筑,其余建筑为清代遗物。

中佛殿,又称雷音过殿,面宽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顶,筒板布瓦盖顶,琉璃脊饰,明间辟双扇板门,次间置直棂窗。举折平缓、斗栱硕大,出檐深远超过了五代时期的平遥镇国寺万佛殿,规制仍沿袭着唐、五代风格,较之宋代中、后期柔和秀丽、典雅劲健的风格有较大差别。

3、开化寺:位于高平市陈区镇中部的舍利山麓,创建于晚唐昭宗时期,现存大雄宝殿,重建于北宋熙宁六年(1073)到绍圣三年(1096)。大雄宝殿是开化寺内的主体建筑,青石殿基。单檐歇山顶,琉璃剪边。面阔三开间,当心间辟门,两次间置直棂窗。

大雄宝殿内的壁画是我国现存唯一北宋时期大型寺观壁画,以说法图为中心,以佛教经变故事为分主题绘制在90平米篇幅内,画师为郭发,绘制于北宋元祐七年至绍圣三年(公元1092-1096年)间。

4、仙翁庙:位于高平市寺庄镇伯方村,始建年代无考,明嘉靖十七年(1583年)重修。现存前部为山门、钟鼓二楼,后中部有乐亭、仙翁亭、仙翁殿、东西配殿和走廊。

仙翁庙里的壁画,画笔流畅,势仗雄俊,画法简洁明快。衣带、皇罗伞、旌旗尤显飞动,画像眼神凝聚力非常强,眼神有活现之感,此画非一般工匠之笔。壁画没有被重彩的记录,仍原泽原貌、古仆典雅。

5、铁佛寺:位于高平市城东南5公里米山镇米西村,据正殿青石门墩上题记“金大定二年(1167年)七月十三日铸造铁佛,修铁佛寺”,坐北朝南,主要建筑有南殿、铁佛殿、东西配殿、厢房等,构成四合院布局,现存为明代遗构。铁佛殿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平面长方形,单檐悬山顶,七檩前后廊式构架,柱头斗栱五踩双昂。殿内保存有泥塑27尊,为明代作品。

6、游仙寺:位于高平市城南10公里宰李村西游仙山南腰间,唐大历年间创建,初名慈教寺,重建于宋淳化年间(990一994年),后历代屡有修葺。坐北朝南,环山而建,依势布局,形成北高南低的走势,自然和谐,规整对称。三进院落,中轴线上有春秋楼(下为山门)、毗卢殿、三佛殿、七佛殿。其中毗卢殿为宋代原构,三佛殿檐铺作为金代遗物,其余均为明清所建。

7、大周村古寺庙建筑群:位于高平市马村镇大周村,建筑群包括四座建筑:明代观音阁、宋至明的资圣寺、元明的汤王庙真武阁(村西门),还有宋代地道。

8、嘉祥寺:位于高平市城东北10公里的赤祥村,嘉祥寺始建于五代后周年间(951—953年),宋元明清各代屡有增修。现存建筑有观音殿、前殿、三佛殿、东西配殿、厢房等,前殿为宋代遗构,余皆明清所建。

嘉祥寺前殿亦名转佛殿,台基高0.85米,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式屋顶,琉璃脊饰,四铺作单昂斗栱,殿内四壁满绘壁画,被白灰覆盖,内容不详。殿前竖有经幢两座,皆建制于五代后周广顺三年(953年),一为佛顶尊胜陀罗尼经,一为佛说阿弥陀佛经。

9、西李门二仙庙:位于高平市河西镇西李门村附近二仙岭上,始建年代不详,金、明、清各代屡有修葺。以奉祀乐氏二仙女得名。

西李门二仙庙今存建筑三进院落,有山门、中殿、后殿、东西翼殿、客房、廊庑、偏殿及钟楼、鼓楼等。中殿建于金正隆二年(1157年),三间见方,单檐九脊歇山顶,前檐廊深一间,门窗移置于前槽金柱上,为金代遗构。

10、中坪二仙宫:位于高平北诗镇中坪村西北500米的翠屏山南麓的卧龙岗上,俗称二仙庙。创建于唐末,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重建,后历代均有修葺、增建,现存正殿最古,主体结构为金建元修。该宫坐北朝南,一进院落,东西宽80米,南北长68米,中轴线上有山门(上建倒座戏楼),正殿,两侧有东西翼楼、廊庑、配殿、角殿。

11、二郎庙:位于高平市寺庄镇王报村,创建年代不详,唐代己存,历代屡有修葺。坐北朝南,筑于高台之上,现存建筑有戏台、献殿、正殿、东西垛殿、廊房等。戏台为金代遗构,其余均为明清遗物。

二郎庙戏台形制古朴,平面为方形,面宽一间,进深四椽。在戏台正面右下方的一块束腰石上,留有这样一则铭文题记:“时大定二十三年岁次癸卯秋十有五日,石匠赵显、赵志刊。”石板右上角还刻有“博士李皋”四字,为该戏台提供了确切的创建年代:金大定二十三年(公元1183年)。

12、三王村三嵕庙:位于高平市城东南10公里米山镇三王村西北三嵕岭上,创建年代不详,唐代已有,坐北朝南,由一排三个院落组成,现仅存中院和东院。中院为主体建筑,主要有戏台、献殿、正殿、东西耳楼、厢房等。东院亦有殿宇数间。唯中院正殿建筑规模宏大,为金代遗构,其余为清代重建。

13、姬氏民居:位于高平市市区东北18公里的中庄村。建筑前檐以四根石柱支撑,青石门墩上刻有“大元国至元三十一年”等字样,其余均为木制结构。民居建于1294年,距今已有7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木结构民居建筑,尚属元代民居建筑的孤例。

14、清梦观:位于高平市城东13公里铁炉村。该观创建于1261年,坐北面南,二进四合院,布局严谨,现存主要为元明清建筑。中轴线上依次有山门、中殿、献殿、后殿,两侧有钟楼鼓楼、厢房、耳殿等建筑。

15、古中庙:位于高平市城东北神农镇中庙村(原为下台村)西北的高地上,坐北朝南,规模宏大,二进院落,东西宽41米,南北长65.4米,占地面积2655平方米。中轴线上有山门、无梁殿、正殿,两侧建厢房、配殿、山门外有戏楼及舞台。无梁殿为元代建筑,舞台为建国建筑,其余皆清代重建。

16、定林寺:位于高平市城东南5公里的七佛山南麓,定林寺建筑规模宏大,坐北面南,四进院落,寺东有上下两个偏院,创建年代不详,至迟在唐代已有此寺。雷音殿、东西配殿为元代建筑,其余皆为明清遗物。

17、良户玉虚观:位于高平市原村乡良户村村中,为金、元、明、清相继营造而成的道教古建筑群,该古建筑群坐北朝南,占地面积约1600平方米,为道教发展史上的重要建筑,现存正殿及其西耳殿、中殿、西配殿、南房、魁楼,正殿及其西耳殿、中殿为金、元建筑,其余皆明清建筑。

18、南庄玉皇庙:位于高平市河西镇南庄村东南200米的小山上。南庄玉皇庙创建于东汉,后经唐先天年、金大安年间重修,明弘治年间补修。庙坐北朝南,分为上下两院,现存建筑有山门、献殿、正殿,东西配殿、厢房、戏楼等。正殿为金代遗构,余皆为明清建筑。

19、董峰万寿宫:位于高平市原村乡上董峰村,建于元至元二十一年(1284年),明清屡有修葺。其中三教殿为元代遗构,其余均为明清遗物。庙坐北朝南,二进院,现存建筑有牌楼、三教殿、玉宇(石亭)、圣姑殿、西配殿、厢房等。

20、建南济渎庙:位于高平市建宁乡建南村翠华山巅,济渎庙是祭祀济水之神的庙宇,创建年代不详,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重修。坐北朝南,依地势逐级向上,错落有致。三进院落,规模宏大,布局完整。前有山门、仪门、前殿、后殿、左右耳殿、东西厢房、配殿等。

21、石末宣圣庙:位于高平市区东部20公里石末镇石末村中部,宣圣庙以前是供奉孔子的地方,创建于元代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后来历代均有增修。正殿,元代,建于高台之上,面阔三间,进深六椽,悬山顶,阴阳瓦,琉璃脊兽,鸱吻巨大,振翼欲飞。

22、团东清化寺:位于高平市东北10公里的神农镇上,据寺内原有残碑记载,创建于唐代,元明均有重修,三进院落,最南面的前殿称为如来殿,三间歇山顶;中殿称为三佛殿,三间清代;后殿称为七佛殿,五间元代。现存最有价值的为如来殿。为宋代遗构,面阔三间,进深六椽,单檐歇山式屋顶,琉璃脊饰,明间施板门,次间置直棂窗,斗栱四铺作单下昂。

晋东南在历史上没有共同的名称,一直分为泽州潞州、沁州三州。

泽州,在东晋时期称建兴郡,北魏永安(528-530)年改为建州,领高都、安平泰宁、长平四郡。隋开皇三年因建州在获泽河旁,而改称泽州,隋大业三年,泽州称长平郡,隋义宁元年复称泽州。

潞州、沁州还包括河北涉县及山西榆社等地方叫上党郡。

唐朝(618年)依然为泽州,潞州和沁州三州,属河东道。

五代的历史舞台上不断地走马换将,但地名一直叫泽州,潞州和沁州。

北宋时期,依然是三地分立,分别叫泽州(高平郡),隆德府和威胜军,属河东路。

金代,仍然为三地分立,金人为和北京之泽州区分,改泽州为南泽州,后升泽州为忠昌军节度,因此该时的晋东南,依然分为南泽州(忠昌军)、潞州、沁州三地。属河东南路。

元代,依然分泽州、潞州、沁州三州,属平阳路,后改属晋宁路。

明清时期,晋东南没有共同的名称,分设泽州府,潞安府和沁州。

民国时代,晋东南地区大体延用清朝的行政格局,先是在1914年撤销泽州府(今晋城市)、潞安府(今长治市)。接着潞安府(今长治市)、泽州府(今晋城市)两个府所领各县均属冀宁道、1930年,撤销冀宁道,长治市、晋城市的各县直隶山西省。

宋代晋东南历史地图

元代晋东南历史地图

国七之前历史数据显示晋城市有23处不可移动文物名列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泽州县11处,高平市9处,陵川县2处,阳城县1处。截至目前,晋城市现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6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3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12处,市级及市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总计601处, 第七批之前 的历史数量和密度仍居全省名列前茅 。

欢迎转发朋友圈

其他平台转载需后台留言授权。

二维码

Hash:ade6b41cf131d15f7add5ac5845452cd14496ca6

声明:此文由 中式营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