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个历史地名再现仪征3000年沧海桑田

近日,扬州市民政部门公示了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涉及自然地理实体、行政建置区划、街巷园林古迹及纪念地等四类共276个地名。这其中,仪征市就有150条入选,占总数一半以上。

...................................................

仪征南门附近有一个池塘,上面漂浮着绿藻,几只小鸭子游来游去。据了解,以前有居民在里面淘米洗衣服,后来还有食品公司在里面养鸭子。看起来,这是一个再普通不过的池塘。

...................................................

然而,熟悉当地情况的文史学者介绍,这块地方叫“大码头”,看似其貌不扬,实际上大有来头。原来,以前仪征是运河重要的通江出入口,交通非常便利,所以从隋唐起,仪征就是漕运、盐运的中转地。

在宋代,仪征被称作“真州”,江南六路的漕粮都集中到真州,然后运往开封,漕运量最高峰的时候达到800万石一年 ,占全国漕运量的三分之二以上。依托运河,真州经济发达、文化繁荣,被誉为“风物淮南第一州”,这块地方就是当时的通江出入口,曾经有成百上千艘帆船在此集聚。

明清两代到民国初年,大码头都是仪征最繁华热闹的地方之一,清代有学者描述它“列樯蔽空,束江而立,望之隐若城郭”。后来,随着时光流逝,大码头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2019年,大码头地段拆迁,它的面貌才比较完整地浮现了出来。

...................................................

由于运河和长江水位有落差,中间有一道坝相隔。以前,漕船要进运河,都是通过人力把船和货物运过坝,再装船继续运输,费工费时,而且浪费严重。为解决这一运输难题,古人设计了“真州复闸”,用两道或多道闸门克服水位落差比较大的问题,保证船只正常通行,在我国航运史上是一次重要的技术革新,这些闸门的名字均被列入扬州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目录。

...................................................

扬州市第二批历史地名保护名录中,仪征共有150条入选,占总数一半以上,这些重要的历史地名就像一个个索引,对于历史文化的传承和历史遗迹的保护,将发挥重要作用。

仪征博物馆,记者看到陈列的神墩遗址出土文物,展示了商周时期的许多重要器皿,有助于了解3000多年前人们的生活和生产状况。

除了神墩以外,在仪征东北区域,还密集分布着虎山、磨盘山甘草山等商周遗址,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等文物,这是在江苏地区商周时代考古中少见的。保存较完整的聚落遗址,对了解仪征西周、春秋时期的文化面貌有重要意义。

由于年代久远,有些遗址已经遭到部分破坏。有学者表示,在漫漫历史长河中,有许多旧址古迹会在风吹雨打中慢慢消逝,因此,建立地名保护名录,将这些地名承载的历史文化一代代传承下去,就显得格外重要。

民政部门表示,被列入保护名录的历史地名在城市建设和旧城改造中,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随意摈弃、废止原址地名,要优先延续、保留、规范使用历史地名。同时,对部分极具历史价值的地名还将采取设立保护标识的方式加以保护和宣传。(作者:支旭召)

来源:学习强国,版权归原作者/平台所有

Hash:3c2e6854e5521415b6f75e93e372fcc456f1d61a

声明:此文由 白沙天地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