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行攻略丨没走过古城的那些老街巷陌,你就等于没来过泉州!

“寻常巷陌不平常”,老街巷里有文章。可以说,泉州城事的“老到”,非古城的那些老街巷陌莫属。

一条条深浅不一的小巷,延伸出一桩桩荡气回肠的城中轶事,满缀荣光韵脚。从西街小巷开始探路老城旧事,步履一直延伸至城南老街巷,在街角巷陌一个不经意的抬头,便能遇见光阴成就的丰富蕴藏。

可以说,没走过古城的那些老街巷陌,你就等于没来过泉州!

资料图

街巷中拾遗,渐次唤醒老城旧事

自由行线路:象峰巷—三朝巷—古榕巷—旧馆驿巷—井亭巷—钟楼中山路—通政巷—金鱼巷—万寿路—聚宝街—道才巷—青龙

推荐理由:游转古城历史悠久的老西街、中山路与城南片区,穿街走巷,用一种晃晃悠悠的旅行节奏,深度感受内秀的古泉州。

交通指南:骑行+徒步

第一站:象峰巷

附近景点开元寺

附近美食:西街孟氏食品

从蓄满记忆的老西街开始,探路古城旧事,步履一直延伸至纵横巷陌,西街小巷里从来不缺历史的蕴藏。开元寺紫云屏背后有一条古味小巷,因巷子建成时形似象鼻,故称“象峰巷”。走在巷中,只需一个抬头即可瞧见东塔真身。

65号是一处历史悠久的铁炉庙,为五代清源军节度使留从效在泉州冶铁的遗址。庙中当年供奉的香炉,相传是留从效冶炼泉州第一炉铁所用的冶铁炉。庙宇主供释迦牟尼、观音,同时供祀吕洞宾、三夫人,此间佛教与民间信仰共存,传承着源源不断的香火。

第二站:三朝巷

行走在三朝巷,前有古榕巷,后有象峰巷。斜阳时分,尤觉巷韵的纤秾与简古。南宋时因此巷立有一座“三朝元老”的木牌坊,用以表彰历史上少有的历官三朝的留从效六世孙留正,巷名故为“三朝元老巷”,简称三朝巷。

34号是一座有着200多年历史的古大厝,里间布局古香古色。其屋顶是用不到0.5厘米厚的黑瓦片砌成,这种黑色瓦片在泉州传统民居中极为罕见,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走至三朝巷,势必要到有口皆碑的三朝名茶老店里坐一坐,品上一杯清香四溢的铁观音,旅行的劳顿都尽数化在那醇厚的茶香里。

第三站:古榕巷

行至三朝巷尾,即可进入藏纳丰厚的古榕巷,其巷名由来或与巷中原有的古榕宫及宫对面的一棵数百年大榕树有关。

游转于古榕巷中,无处不是岁月厚重的沉淀,巷东有“火烧衙”旧址、富甲一方的李五故居“世锦芳留”;中段有“天旌孝子祠”清代举人黄朝阳文魁宅与清光绪年间举人龚丕畴文魁宅;巷西则有林则徐过泉州必登门的清进士许邦光府第。还有不得不提的是位于56号的南外宗正司遗址,为南宋时皇室宗亲的管理机构,现仅存建于明代水陆寺的一汪池水及一尊宋代石像“文宫翁仲”,苍华古朴。

古榕巷里说繁华,辗转于巷中,名人宅第与历史遗址俯拾即是,仍依稀可见昔日泉州达官商贾大户人家的几分荣光与显达。

第四站:旧馆驿巷

附近景点:天室池、元代驿站、明代染织房遗址

附近美食:西街亚佛润饼

旧馆驿当为西街延伸出来最明媚的一笔,巷子原为泉州古代驿站的所在地。走在巷子里,一路很是清幽怡人。

“旧馆驿龚”古宅干净幽深,高大的桂花树至今已有26年历史;古宅不远处,一排面宽狭窄却纵深修长的木构建筑群,因远看如同一条狭长的“手巾”而得名,紧闭的木门上,春联字字墨色饱满,句句文气酣畅,倒也让想一窥内景却不得的访客看到另一种“风景”。两座民居之隔的董杨大宗祠,承袭明清闽南古建筑风格,雕梁画栋,恢弘壮观,是全国唯一的董杨联宗祖祠。

第五站:井亭巷

附近景点:明代庄国祯侍郎第、1915艺术空间(洲紫新筑)

附近美食:康庄裴巷满煎糕

穿过旧馆驿,走在与古榕巷相接的井亭巷,于巷中的玉泉井与塔堂亭旁追忆历史积厚的华年,思量这源于“一井一亭”的巷名的个中由来。

井亭巷的“华美”在于与时间顽抗后留下来的那些古朴的、天然的、鲜活的碎片——城心塔、玉泉井,还有少见的明代古建筑“侍郎第”,每一处都厚重得令人震撼。藏身在71号民宅院落中的玉泉井,井水清冽甘甜,井边有一块数米长的青石板,是历史遗留的古物。而与玉泉井一墙之隔的城心塔,也称“定心塔”,建造于明万历年间,旧时傲立于古城的中心点,是古代泉州城中心的标志。

第六站:钟楼

附近景点:西街

附近美食:蓝氏钟楼肉粽、东街钟楼肉粽

沿西街行至不远处,便可看到古城地标性的古建之一——钟楼这一座欧式建筑,它处在中山路与西街交汇的十字路口,是古城越活越容光焕发的证明。

这座1934年就被安装的巨大机械钟装置,高十余米,钢筋混凝土结构,状似亭又似楼。整座建筑物结构简洁,线条明朗,至今仍在分针走秒,勤恳报时。琉璃灯影下,远远望去,老钟有如一名少女临街而立,颇有几分林下风致的淑静。

第七站:中山路

附近景点:陈光纯故居

钟楼往南,便进入中山中路路段。作为历史上中西合璧的商业街建筑典范,中山路古韵与现代并存,林荫绿盖下,雅致非常。沿着蜿蜒一方风景的中山路,可遇见一整街的历史风采。

漫步其中,沿街具有南洋风建筑风格的廊柱式骑楼道路两边一字排开,古朴壮观。古街集中了宋代以来各个时期的珍贵建筑,有大上海理发店、原为施琅后花园所在地的基督教堂、秀才读书的泮宫、花桥慈济宫等历史风物,老而弥坚。街的南段,行人似乎都在享受放慢了的时光,铺展着一轴泉州市井风俗长卷。

穿行于沿街两排店铺熙攘的骑楼长廊下,或偶尔切换到路中林荫树下漫步,注视骑楼立面雕花纹饰的精巧与雅致,实在是再悠闲不过。

第八站:通政巷

附近景点:黄凤翔尚书府、龚宅、傅家古厝、黄宗汉故居

东起中山中路,西止于会通巷,这条全长不足两百米却素有“文武一条巷”之称的通政巷,明清以来,多家大户居住于此,屋宇连绵,文风几许,依旧述说着旧时荣光。

位于通政巷4号的苏廷玉故居,仍留存着旧时深宅大院的沧桑与典雅。古宅经过修缮改造后,摇身一变成为如今传播闽南文化的一个驿站。在这座近两百年历史的古宅里,仍可寻到一座小姐绣楼,归属苏廷玉侄女的闺阁,是泉州地区现存唯一的梳妆楼。

巷子深处拥有百年历史的王氏宗祠,曾是泉州市木偶剧团旧址,随着剧团的搬迁,今以“木偶艺术体验馆”继续着木偶文化的传承。每周二、四、六下午,可估摸着时间来此观看一出木偶公益性表演,感受古老回溯的澎湃力量。

第九站:金鱼巷

附近景点:府文庙、泮宫、泉州市舶司遗址

附近美食:东来菜头酸、海丝金凤元宵圆、鸡腿

顺着“金鱼世第”的流传佳话,在府文庙泮宫牌楼对面,即可在熙来攘往的中山路找到金鱼巷这一条古朴悠远的巷子。依着似有若无的修缮原则,历时一年微改造后的金鱼巷,揽入老韵与新生,新颜俏丽。

凝视脚下的金鱼图案,拾遗在这条以唐宋朝官制命名的巷子里,潜藏于巷中的李功藏故居、傅维早故居等红砖古厝,古朴而幽雅,安静地抵御着岁月的侵蚀。还可去寻那修复的近20种闽南古建的传统技艺,细细体味那幽闭在大宅门里尘封已久的往事。

金鱼巷的巷韵,文墨不足以描绘,归而总之,古巷荟萃多处历史遗迹,深藏人文细节,底蕴深厚绵长,可谓游客必到的打卡胜地。

第十站:万寿路

附近景点:天后宫德济门遗址黄帝宫、泉郡富美宫

附近美食:林记正泉茂绿豆饼、秉正堂石花膏

穿街走巷,寻访光阴的遗存,古城的城南片区也是一处怎么也绕不开的所在。从德济门遗址广场出发,沿着万寿路,步履延伸至两条南北朝向的青龙巷和聚宝街,城南老街巷的丰饶便无所遁形,豁然开朗。

从万寿路出发探访聚宝街,一路市井气息很是浓厚。万寿路123号,是明代杰出的思想家、文学家和史学家李贽的居住之地,偏居街道一隅,略显简单、朴素。正厅堂尚保持着清末修葺的建筑格局,坡屋顶、砖木结构,厅内与走廊两侧都挂着有关李贽的史料,图文并茂。

第十一站:聚宝街

附近景点:车桥头、非遗中心展馆、黄厚忠故居

附近美食:车桥头文啊水丸

沿着万寿路,在街角一家贩卖着瓦罐的有挑檐的传统铺面转弯,便到了风情大有不同的聚宝街,满眼的凤凰树,满眼的古建。

聚宝街曾是宋元时期泉州城最为繁华的地段,彼时各种金银珠宝、绸缎布匹、香料药材、茶叶瓷器等来自五湖四海的珍奇宝物都汇聚在此,因而得名“聚宝”。

于长仅400米的街中徜徉,与一座座闽南古建擦肩而过,视线透过枝叶的缝隙撞在精美的窗格上,依稀可窥见多元宗教在此和谐共存的历史缩影。街头的基督教聚宝堂洋溢着浓浓的异国风情,艳洁白色外观、尖拱穹顶、红十字架,于一片阴翳的树影里,悠然清静。

第十二站:道才巷

聚宝街与青龙巷之间,宽不足一米的道才巷,宛若一条细细的纽带,将两街巷连通起来,被比喻为“城市一线天”。

巷中两侧高墙“出砖入石”,中有一座苏家花园,曾是泉州最大、最具特色的私家花园,如今,日渐残旧的屋子也在慢慢耗尽气息。巷子一处转角的古井隐泉,四季不干,水质极佳,被称为灵气之水。

第十三站:青龙巷

附近景点:来远驿旧址

如果说,聚宝街可比为今天的“王府井大街”,那么,青龙巷便是宋元时期的“华尔街”。235米长、5.5米宽的巷子,因有青龙宫得名,自北向南延伸到南环城河。

青龙巷曾是蕃商兑换货币和商贾聚居之地,因形成于万寿与聚宝之后,故别称“新巷”。华不再扬,但悠久的历史仍给后世留下了丰富的古民居建筑遗产。

于青龙巷32号的林廉平海蛎壳厝,颇有几分遗世独立之姿,墙体底层“出砖入石”,往上砌着海蛎壳,最上层的红砖外墙却大有文章,砖与砖之间的小方格中,以小片砖叠就百出的花样。不同于林廉平民居的传统韵味,位于同一巷中的李妙森故居,透着浓烈的海派风格。宋元兴盛的商贸活动,带来的建筑工艺及材料等,也不断在影响着城南的传统建筑,这幢中西合璧式洋楼便是近代蕃客楼的典型代表。

有底蕴有生活的泉州古城古街巷

是不怕逛的

找一天时间,走一走这些老街巷

Hash:ab970fecdc4f5a5155b86e97e3a25eea16b71e2c

声明:此文由 泉州市旅游局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