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四大钟鼓楼,哪个更霸气?

今年寒假期间,因侄女婚事而有酒泉之行,高速国道,迢遥千数里,一路趋车而行,因便得以观瞻河西走廊上几处现存完好的钟鼓楼建筑,它们依次是永昌钟鼓楼张掖鼓楼、酒泉钟鼓楼,连同此前多次观瞻过的陇西钟鼓楼,合称“甘肃四大钟鼓楼”。此外,省内较有代表性的钟鼓楼还有武威钟鼓楼、靖远钟鼓楼等。

钟鼓楼是中国古代主要用于报时的建筑物,是钟楼和鼓楼的合称。钟鼓楼分为两部分,即基座和楼阁。就其分布区域而言,一种建于宫廷之内,一种建于城市中心,而自然以后者居多。宫廷之内的钟鼓楼始于隋朝,止于明朝,除了报时之外,还可作为朝会时节制礼仪之用。城市中心的钟鼓楼早为专用报时建筑,而古代城市大多实行宵禁,早晚击鼓以为启闭城门、坊门的信号。此外,唐朝寺庙内也设置钟鼓,元明时期发展为钟楼、鼓楼相对而建,专供举行佛事之用。根据史料记载,国内现存相对完好的代表性钟鼓楼主要有北京钟鼓楼、西安钟鼓楼泸州钟鼓楼四川)、茂名钟鼓楼(广东)、银川钟鼓楼、酒泉钟鼓楼(甘肃)、安阳钟鼓楼(河南)、盖州钟鼓楼辽宁)等,其中始建于明代洪武年间的西安钟楼鼓是现存钟鼓楼中最为古老、最为典型的实例。

一、酒泉钟鼓楼

酒泉钟鼓楼(东)

酒泉钟鼓楼(当地俗称“鼓楼”),耸立在今酒泉城最为繁华的市区中心,是古肃州城的标志性建筑。该楼始建于东晋穆帝司马聃永和二年(前凉永乐元年,即公元346年),原系前凉张氏政权(公元320~376年,一说公元314~376年)的酒泉郡太守谢艾主持重修的酒泉城(时称福禄县城)之东城门。明太祖洪武二十八年(公元1395年)扩展城垣时,将原东城门留存于城中央,改为鼓楼,上部建有木楼,安置大鼓,并派驻戍卒打更。亦称为“谯楼”“谯城”,即为守城戍卒打更巡逻、报时预警、防寇报警的地方,与万里长城西端的嘉峪关城遥相呼应。明代初期,先开通了南北两个基座洞门,遂具今日之雏形。明代中后期,又开通了东西两个基座洞门,鼓楼逐渐演变成肃州城中心。自鼓楼向北,开北大街,在后坑子北侧(今北关十字)开设北门;向南,开南大街,在晋南门以东设驿(即递运所,今南关十字西北角);开西大街,但依前朝旧制未辟西门;而鼓楼以东为东大街,东大门所在今已不详。清代雍正三年(公元1725年),在整修城楼时,以砖包砌鼓楼台基。清代同治四年(公元1865年),鼓楼毁于兵燹。现存酒泉钟鼓楼,是清代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重修的。

酒泉钟鼓楼通高27米。基座平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高8米,周长112米(底边长28米)。鼓楼为木架结构塔形楼,一楼每面三开间,墙体中镶擎柱十二根,外有檐柱二十根,楼内有四根粗壮的通天木柱通贯三楼;二楼每面有12个雕花窗扇,嵌在十二根撑柱之间,外有走廊栏杆,东西两面分别悬挂有“声震华夷”“气壮雄关”巨幅匾额;三楼为单间、单檐,四面开窗,四角高挑,外有回廊护栏;楼顶装饰有聚宝瓶。基座门洞的四个砖券门楣上部,镶嵌有突出壁面的仿木砖雕廊檐,其下各有一幅浮雕画,东为“二龙戏珠”,取“东向大海”之意;西为“丹凤朝阳”,取《山海经西方有“丹穴之山,五色而多紫”之典;南为“河图洛书”,引用大禹治水的传说,相传禹曾到过河西,导弱水黑河)至合黎山,入流沙(今内蒙额旗境内),导黑水至三危(今敦煌)入南海,故作此画以颂扬大禹治水的功劳;北为“八仙庆寿”,取“祈望人寿年丰”的寓意。浮雕下面是门额,分别题有“东迎华岳”“西达伊吾”“南望祁连”“北通沙漠”(其中“伊吾”指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沙漠”指今内蒙内自治区巴丹吉林沙漠)。这十六颗大字,具体形象、言简意赅地点明了酒泉城(古肃州城)的地理位置及其河山襟带的优越形胜。券洞中心为八卦结顶,悬置有伏羲八卦板一块,起着指示天文方位的作用。

酒泉钟鼓楼的建筑形式与结构样式,与西安钟鼓楼有着很多相似之处。现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二、张掖钟鼓楼

张掖钟鼓楼(东)

张掖钟鼓楼(当地俗称“鼓楼”,也称“钟楼”),曾名镇远楼,又名靖远楼,位于今张掖城最为繁华的市区中心,东西南北四条大街交汇于此,是千里河西走廊诸市区现存最大的钟鼓楼。根据《重修甘州吊桥及靖远楼碑》记载,张掖钟鼓楼始建于明武宗朱厚照正德二年(公元1507年),由都御史才宽负责兴建。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顺治五年(公元1648年)毁于兵燹。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由甘肃提督、一等靖逆侯张勇主持重建。此后,乾隆、光绪年间曾经两次修缮。

张掖钟鼓楼完全仿照西安钟鼓楼建造,通高32 米。基座平面呈正方形,上小下大,高9米,周长128米(底边长32米),全用青砖包砌,基部衬砌石条;与酒泉钟鼓楼不同的是,在台顶砌有一米高的女墙;基座下部四面中轴线开有券形门洞。门洞平面呈十字型,与四条大街相通,可供行人和小型车辆通行。门洞顶部砌5层砖券,上面嵌有砖刻匾额,东为“旭升”,西为“宾晟”,南为“迎薰”,北为“镇远”。鼓楼为三层木构塔形楼,面阔三间,进深三间,底宽16米,皆重檐,攒尖顶,飞檐翘角,雕梁画栋,颇为典雅庄重,完全是中国民族形式的传统建筑。二楼重檐四面悬有匾额,东为“金城春雨”,西为“玉关晓月”,南为“祁连晴雪”,北为“居延古牧”。根据史料记载,清代顺治四年(公元1647年),米喇印、丁国栋反抗清廷,曾因诱杀巡抚都御史张文衡、分巡西宁道林维造、镇守总兵刘良臣等人而烧毁此楼。顺治七年(公元1650年)重建。竣工后,重檐四面悬有匾额,改题东为“九重在望”,西为“万国咸宾”,南为“声教四达”,北为“湖山一览”。康熙七年(公元1668年)再次重修后,仍题东为“九重在望”,西为“万国咸宾”,南为“声教四达”,北为“湖山一览”。

张掖钟鼓楼东南角悬有唐代铜钟一口,铸造工艺精湛,形体浑厚雄伟,铜钟外壁略呈黄色,带铁青色。钟高1.30米,直径1.10米,上细下粗,略呈喇叭形,下口六耳。钟身有三层图案,每层六格。上层其中三格为飞天,飞天头戴花冠,袒上身,着裙,赤脚,手捧花束,形象优美,颇似敦煌莫高窟壁画中的飞天风格。中层六格,其中三格是朱雀、玄武,朱雀是长颈、长腿、长尾、展翅;玄武是长嘴、长尾、展翅,作奔走状。下层六格,其中三格为青龙、白虎。这口大钟采用合金铸造,既能承受重击,又能产生宏声,可传至全城的各个角落。全钟只有图案,而无文字,亦为全国罕见。基座平台北侧立有《重修甘州吊桥及靖远楼碑》,至今保存完整。

张掖钟鼓楼雄伟壮丽,是人们观赏甘州现代化街景、五彩缤纷不夜城的最佳观赏点,也是集休闲、娱乐、旅游观光为一体的理想场所。游客置身于此,既可以猎奇览胜,寻古探幽,又可以品茶观景,清风随意,让人赏心悦目,陶然欲醉,乐而忘返。现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永昌钟鼓楼

永昌钟鼓楼(西)

永昌钟鼓楼(又名声教楼),位于今金昌永昌县城四街交汇之处。始建于明神宗朱翊钧万历十五年(公元1587年)。分基座和楼阁两部分,通高24.50米。基座东西宽22米,南北长23米,高7.20米,以夯土板筑而成,四周包砖,两道拱门纵横其中,通达四街。楼阁为重檐庑殿顶,共二层三檐,下层面宽三间,进深三间,四面置格扇门,门左右置楹窗,斗拱为双翘无昂,共五踩,卷刹弧线。上层屋檐及檐柱向内紧收,面阔仍同下层。最上层为屋顶,上置宝顶。楼体四面各悬巨匾三块,匾额分别为“丽日摩云”“民淳俗美”“金阙迎恩”(东之上、中、下);“中天一柱”“怀柔西域”“玉关通道”(西之上、中、下);“文运天开”“魁壁联辉”“云锦天香”(南之上、中、下);“声闻四达”“保障金川”“威宣沙漠”(北之上、中、下)。台基拱门之上镌有匾额,东为“大观”,西为“宁远”,南为“迎薰”,北为“镇朔”。台基之上置有大铁钟一口,一层楼内置有大鼓一面。整个建筑结构谨严,造艺精湛,高耸挺拔,雄伟壮观,在甘肃省的古代钟鼓楼建筑中独具特色。

永昌钟鼓楼曾经多次维修。清初顺治年间(公元1643~1661年),参将郑续善补修。清乾隆三十二年(公元1767年),永昌知县白钟麟动员民众修缮。在此后200多年里,永昌钟鼓楼经历了多次地震。尤其是民国十六年(公元1927年)大地震后,楼体倾斜下陷,部分构件断裂脱卯,楼顶层层渗漏,时有倒塌危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经多次维修,其中1984年6月24日正式动工对钟鼓楼进行了落架重修。这次维修坚持“修旧如旧、保持原样”的原则,通天柱选用优质红松,椽材精选祁连云杉,飞头斗拱多取原件;用南山石制础,以钢筋混凝土固基;由北京琉璃制品厂重造琉璃瓦兽八卦式宝顶;由咸阳古建筑维修队彩绘;由永昌县离合器厂新铸了高1.35米、口径1.10米、重1吨的铁钟;由县木器社等单位新制了直径1.60米大鼓一面。对损坏的风铃等原件,均恢复原样。并邀请国内各地知名书法家依原文重书匾额。后又经多次重新油漆彩绘、防渗技术处理,并对钟鼓楼四面门洞加固了不锈钢金属围栏,从而有效地保护了钟鼓楼的外围安全。

永昌钟鼓楼内置钟鼓,晨钟暮鼓,声闻四达,藉以振兴文教,教化民众,历经数百年风雨浸润,是永昌历史文化的象征。整个建筑结构严谨,雄伟壮观,是河西走廊重要的古建筑之一,也是研究明清以来古代建筑艺术的重要实物资料之一。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永昌县城地处河西走廊东部,是汉唐中外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古城。从历史上看,永昌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反映在钟鼓楼这一古建筑上,它具有蒙、汉、党项等多民族文化交融一体的风格。第一,从艺术造型上看,形体是由屋顶、木构架、台基三大要素所构成,沿袭了汉朝的做法,是我国传统民族建筑风格的主要特征之一。第二,从平面布局看,钟鼓楼设在全城正中,掌管全城作息和宵禁时刻,是元朝的制度,也是蒙古族建筑的布局手法;它置钟鼓于一楼,与宋金明清时期“鼓楼在东,钟楼在西”的形制不同。第三,从建筑形式上看,盝顶式屋顶是元代常见的造型之一。明朝初年,元朝宫殿多被拆除,唯独永昌钟鼓楼上存有蒙古族风格的宝顶,这在国内的古建筑中尚无先例。永昌钟鼓楼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在盝顶之上加了一个八卦宝顶,突出了民间盛行的五行之说。第四,围栏共分三格,扶手下一空格,中有垫墩,中间一小格用木版装实,刻有卷草花纹图案,下一大格用木版装实刻有降幕云图案,系西夏宫廷建筑风格。另外,三层楼室内五片直彩的第一到第二片直彩间,置一小斗,系宋代建筑风格。第五,从油漆彩画看,柱、门、窗为深朱红色,斗拱青绿间色,即蓝升斗间以绿昂拱,绿升斗间以蓝昂拱,分别以三青三绿及绿华退晕,墨线压边。斗拱板面涂红底,画蓝绿火焰三宝珠,均为典型的明代州城彩风格——旋子彩画。总之,永昌钟鼓楼的建筑风格和艺术价值是极为独到的。

四、陇西钟鼓楼

陇西钟鼓楼(西)

陇西钟鼓楼,即威远楼(亦名雄镇楼),位于今定西陇西县城中心,以气势雄伟、历史悠久与造型精巧而闻名于世。始建于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距今已有近千年历史。

北宋仁宗天圣元年(公元1023年),韩琦新筑古渭寨于旧城东一里,于东北坊建一谯楼,定名“威远楼”,取“威震远方”之意。故孟卜诗有“韩公安抚来秦风,威远楼筑在渭滨。任眺自看西土月,旌旗已靖朔方尘”诸句。元世祖中统二年(公元1261年)扩建城垣时,遂将威远楼移建于城中。元顺帝(即元惠宗)至正元年(公元1341年),设置铜壶滴漏、更鼓置于其上,夜间击鼓报更,故老百姓俗称“鼓楼”。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重修,将楼阁改建为五楹,更名为“雄镇楼”,东西两面高悬巨匾两幅,即“巩昌雄镇”“声闻四达”。清康熙五十五年(公元1716年)修葺时,扩建为今存的木架结构、四面半拱飞檐的三层楼阁。清道光十六年(公元1836年)又加修葺,移置北宋所铸铜钟于楼上,无事报时,有事报警,故而又名为“钟鼓楼”。

现存陇西威远楼为砖基三层木楼,通高26米。基座由大型古砖砌成,高11米,长27米,宽17米,中间开有行人和车马路洞,路面均由大型长方石铺砌而成。木楼高15米,每层楼有24柱,三层楼都是四面飞檐,檐下共设斗拱彩绘102朵,似箭凌空,如燕展翅;而歇山式屋顶,若虎伏岗,雄伟壮观,整体建筑结构精巧,造型雄伟,颇为庄严典雅,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高度智慧与创造才能之结晶。民间广为流传有“陇西有个钟鼓楼,半截子戳在天里头”的民谣即为明证。现为甘肃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我们知道,陇西位于甘肃省中南部渭河上游,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远在史前时期,华夏先民就在这块富饶而广阔的土地上繁衍生息,留下了丰富的仰韶文化和齐家文化遗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就设置了陇西郡,为全国36郡之一。汉朝著名探险家张骞出使西域时,陇西建制为“巩昌府”,此后陇西便有“巩昌”之称。到了清朝,还在此设置过省府,统辖整个甘肃。陇西作为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之一,在中国历史上曾几度呈现出桑麻遍地、商旅如云的繁盛景象。而威远楼正是在当时为适应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需要的背景下建立的。

关于威远楼有许多故事传说。根据史料记载,1920年甘肃发生了一次大地震,威远楼周围民房大多被毁,城墙多处塌陷,而威远楼除基座略有一条裂缝外,余无任何损伤。令人吃惊的是,这条裂缝竟在日月风雨的安抚下自然愈合了。在民间还有一件广为盛传的故事,那就是1941年闰6月13这天,从太原起飞的18架日本轰炸机意欲前往轰炸兰州,但飞至兰州附近时遭遇雷雨折回,将炸弹及燃烧弹全部投到陇西(共50多枚),当巨大的爆炸和迷漫的硝烟消散之后,与威远楼近在咫尺的陇西中学(今陇西一中)及邻近的商铺、民房被炸得瓦砾一片,威远楼却安然无恙。从这些神奇传说中,不难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和那些不知名的神工巧匠们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建筑艺术水平。如今的威远楼,早已是镶嵌在古丝绸之路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人们赞美威远楼的过去,但更赞美它的今天和未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威远楼的维修工作,多次拨出专款加固基座,修复门窗台阶,仿古彩绘楼阁、门窗和壁檐,使古老的威远楼焕然一新。如今,威远楼早已为世人定期开放,参观者络绎不绝。楼内门顶各处装饰了历史名人传记、飞禽走兽及花卉山水等图案。屋梁栋柱均以仿古神工妙笔彩绘,精雕细镂,绚丽多彩。在楼台南端建有一阁,将数百年置于此地的铜钟悬挂其下,该钟重达一万二千余斤。但凡观者,莫不惊叹古人何以将如此沉重的古钟移置于如此高大的楼台之上!

Hash:5012e712ec2b912a3e1fd8eb4306d9e9c0bf44b2

声明:此文由 今日陇西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