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陈献章,广东新会人,翰林院检讨,我为南海神庙代言
1400余年来蜚声海内外的南海神庙,不仅仅是因其国家祭坛的身份地位而引得朝廷重臣衔命南下拜祭海神,更因为历代迁客骚人前来游览膜拜,留下千古传诵的诗篇,一座神庙因此而成为文化宝库——这些重臣雅士,也不自觉地成为南海神庙的代言人。
陈献章(1428年—1500年)明代思想家、教育家、书法家、诗人,字公甫,号石斋,别号碧玉老人、玉台居士、江门渔父、南海樵夫、黄云老人等。还因为曾在白沙村居住,人称“白沙先生”,世称陈白沙。他是广东唯一一位从祀孔庙的明代硕儒,主张学贵知疑、独立思考,提倡较为自由开放的学风,史称这一思想派别为江门学派。
▲ 陈献章像。
从祀孔庙 独创“茅龙”
陈献章出生于新会都会村,10岁随祖父迁居江门白沙村。20岁那年的春天,在童试中考中秀才,同年秋天参加乡试,考中举人。正统十三年四月考中副榜进士进国子监读书,但景泰二年会试落第。
成化二年他再次入京游太学进国子监,被国子监祭酒邢让称赞为真儒复出,才名大震京师。然而他第二次参加会试仍然名落孙山,从此决意弃绝仕途,移志于治学。
他返回老家白沙村后,在小庐山麓之南,建了一间颇具规模的书舍,题名“春阳台”。从此,陈白沙一心隐居,专心读书,十年间足不出户。据传为了减少外界的干扰,他让家人在墙壁凿了个洞,平日里的饮食衣服,均由此洞递进。
十年的苦读,陈献章终于悟道,脱胎换骨。1465年(明成化元年)的春天,陈献章决定在春阳台设馆教学,慕名而来的学生门庭如市。其间虽然得到两广总督朱英等的推荐,上京应诏,但终因权臣作梗,仕途不顺。陈献章只好写了一份《乞终养疏》给宪宗皇帝,请求批准他回家侍奉年老久病的母亲。皇帝为之动容,觉得陈献章不但学问好,而且讲孝义,便准许他回归养母,还封赠他一个“翰林院检讨”的官衔。
陈献章从此一心研究哲理,致力讲学,培养了不少人才。后来身兼礼、吏、兵三部尚书职务的重臣湛若水以及官拜文华阁大学士卒赠太师的名臣梁储,都是他的入室弟子。其它弟子有李承箕、林缉熙、张廷实、贺钦、陈茂烈、容一之、罗服周、潘汉、叶宏、谢佑、林廷瓛等。从教十余载,陈献章的名声远播,四方学者都纷纷前来要求执弟子之礼,入学受教。不少学生得益于他的教诲,成为朝廷的栋梁柱石,“岭南学派”亦于此形成。
为表彰其在学术上的重大贡献,1585年(明万历十三年)皇帝下诏,准将陈献章从祀孔庙,追谥“文恭”。其平生著述,后编为《白沙子全集》传世。据考证在岭南地区的历史人物中,能从祀于孔庙者,只有陈献章一人而已,故他有“岭南一人”、“岭学儒宗”之誉。
▲ 陈献章著作。
由于深居乡野,买笔不易,陈献章就地取材,以山茅心束缚为笔,创制茅笔——“所居圭峰,其茅多生石上,色白而劲,以茅心束缚为笔,字多朴野之致,白沙当称为茅君,又称茅龙”。(屈大均《广东新语》)。
他晚年喜用茅笔作书,下笔挺健雄奇,自成一派。陈献章有诗曰:“茅君颇用事,入手称神工”。据他的弟子张诩的《行状》记载“天下人得其片纸只字,藏以为家宝”。麦华三《岭南书法丛谭》说,“白沙先生以茅龙之笔,写苍劲之字,以生涩医甜熟,对枯峭医软弱,世人耳目,为之一新”。凭借独创的“茅龙”书法,陈献章最终跻身于明代著名书法名家之列。
▲ 陈献章独创的“茅龙”笔。
▲ 陈献章书法。
陈献章与黄埔多有渊源。夏园人李鳌峰(又名李化龙),在南湾村西台创办了西台书院,邀请了陈献章任教,从此陈献章就与黄埔结下了不解之缘。
陈献章、谌若水、李鳌峰三人经常泛舟黄木湾,在西台挖了口井,叫“白沙井”,在牛山东侧古海触岩上开凿了不少摩崖石刻,其中最著名的一谒叫“常春岩”,字体出自陈献章手迹,至今尚存。
▲ 黄埔区南湾村陈献章手迹“常春岩”石刻。
有一次友人约他游黄木湾,陈依约而来,因船舟阻滞,到了黄木湾,朋友却已离去,为此他有赋诗一首《扶胥口书事借浴日亭韵》:
早春约我扶胥口,今日进舟黄木湾。
使君已去漫留诺,水国独吟空见山。
老去烟波真得地,晚来风日更开颜。
南海神庙里的浴日亭胜景自苏东坡首咏之后,一直到陈献章所处的明代,仍然是广大文人墨客登临咏物的好去处。陈献章也喜欢登临章丘峰游览浴日亭观日出,他的那首《浴日亭步东坡韵》,一经书写,便成为传颂名作:
残月无光水拍天,渔舟数点落前湾。
赤腾空洞昨宵日,翠展苍茫何处山。
顾影未须悲鹤发, 负暄可以献龙颜。
谁能手抱阳和去,散入千崖万壑间。
▲ 陈献章《浴日亭步东坡韵》碑拓片。
这首茅龙笔诗豪放洒脱,龙飞凤舞,有极高的诗词价值和书法艺术价值。后人把其诗和手迹凿碑于苏诗碑的背面,两诗并立于浴日亭内,这块诗碑成为南海神庙最珍贵的文化瑰宝之一。
------------------------------------------------------
声明:本文编撰推送属非商业行为,如涉及著作权问题,请著作权人或著作权持有人与我们联系,联系邮箱:3461003623@qq.com(本QQ为工作号,不加好友),我们将妥善处理。转载请注明转自“黄埔文化遗产”(ID:hpwhyc)。
Hash:ab635f8c53b14128800c9f678071bdef2dc62dfe
声明:此文由 黄埔文化遗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