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健本草堂谈论~中医理论古

1、古中医治病用药的原理之一:水火阴阳论

天地造化之机,水火而已矣。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火性炎上故宜

使之下,水性就下故宜使之上。水上火下,名之日交。交则为既济,不交则

为未济。交者生之象,不交者死之象也。故太旱物不生,火偏盛也;太洗物

亦不生,水偏盛也。腹之以阳光,潘之以雨露,水火和平,物将益滋,自然

之理也。人身之水火,即阴阳也,即气血也。无阻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

以化。然物不生于阴而生于阳,譬如春夏生而秋冬杀也。又如向日之草太易

荣,潜阴之花卉善萎也。故气血俱要,而社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

阳在滋阴之上。是非昂火而抑水,不如是不得其平也。此其义即天尊地里,

天倡妇随之旨也。若同天于地,夷夫于妇,反不得其平矣。又如,雨肠均以

生物,睛阳之日常多,阴晦之时常少也。俗医未克见此,而汲汲于滋阴,战

故于温补,亦知秋冬之气,非所以生万物者平?何不以天地之阴阳通之?

翻译:天地造化水火相交,按现代地球进化理论可知原始大气含有水蒸汽、氢气、氨气、甲烷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等气体,但没有氧气,在高温、紫外线、闪电、陨石冲击波这些能量的作用下形成氨基酸、核苷酸、碱基、嘌呤、核糖等原始生命的需要的化合物。

宜平不宜偏,宜交不宜分,是说水火关系,两者都很重要,不可以把它们两个分开来。

火性炎上故宜使之下,水性就下故宜使之上。意思是火在下烧往上窜,水从上面往下流。古人看到了水火的表现,但没有理解火往上窜是因为空气对流,热空气密度小,往上升,带动火苗往上窜,水往下流那是万有引力中重力的作用。两种现象都是力作用的结果。

煦之以阳光,濡之以雨露,水火和平,物将蕃滋,自然之理也。

同样古人之看到阳光雨露促进万物生长的现象,至于光合作用和水在新陈代谢中的作用,古人是不了解其中的科学原理。

人身之水火即阴阳也,即气血也。古人进行类比,以气血类比水火。古人怎么就没有想到植物以及某些动物它们可是没有气血啊!学习动植物分类以及解剖,古人没有正确认识动植物的生理结构。

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这是辩证法的观点,物质循环变化。

然物不生于阴而生于阳,譬如春夏生而秋冬杀也。古人看问题片面了,水生动物,阴生植物,可需要在有水的环境下才能生存下去,同样动物在冬天也要出生,有些植物要在秋天播种经过霜冻才能在来年春天开花结果。

又如向日之草木易荣,潜阴之花卉善萎也。只看到自然界的部分生命的表面现象,还没认识到绿色植物需要在太阳光的作用下合成有机化合物的原理。

故气血俱要,而补气在补血之先,阴阳并需,而养阳在滋阴之上。不得不佩服中国古人文言文很美,诗歌一样。意思是,气血俱要和阴阳并需就是一个意思,两者都很重要,因为互相循环,补气(水,阴),补血(火、阳),玩玩文字游戏,朴素的辩证法而已。

是非昂火而抑水,不如是不得其平也。

意思不能用大火来压抑水,如果那样就是水火不平衡了。古中医理论里的动态平衡论。

天尊地卑夫倡妇随之旨也,把这种人伦的男尊女卑也引入到中医的气血论,你是否要打个“呵呵”,搞笑吧,男女平等呢?

若同天于地,夷夫于妇,反不得其平矣。意思是如果天地夫妇地位相同,反而不平衡了。

雨旸均以生物,晴阳之日常多,阴晦之时常少也。这句话蛮好的,比如我们搞宣传的,就应该多宣传正能量,负能量也需要但要少一些,虽然雨水和阳光都有利于生物生长,但晴朗明媚的日子要多一些。

俗医未克见此,而汲汲于滋阴,战战于温补。意思是庸俗的医生没有能看到自然界这种辩证法的关系,要么滋阴要么补阳,没有深刻理解滋阴补阳之间的转换关系。

秋冬之气非所以生万物者乎?何不以天地阴阳通之。意思是何不用大自然的规律阴阳的关系来解释古中医用药治病的原理呢?

2、古中医用药治病的原理之二:富贵贫贱治病有别论

尝读张子和《儒门事亲》,其所用药,惟大攻大伐,其于病也,所在神

奇。又读《薛立斋十六种》,其所用药,惟大温大补,其于病也,亦所在神

奇。何两公之用药相反,而收效若一耶?此其说在《内经·微四失论》曰:

不适富贵贫贱之居,坐之薄厚,形之寒温,不适饮食之宜,不别人之勇怯,

不知比类,足以自乱,不足以自明。大抵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

力:富贵者膏梁自奉,贫贱者藜藿苟充;富贵者曲房广厦,贫贱者陋巷茅

茨。劳心则中虚而筋柔骨脆,劳力则中实而骨劲筋强;膏梁自奉者脏腑恒

娇,藜藿苟充者脏腑恒固;曲房广厦者玄府疏而六淫易客,茅茨陋巷者滕理

密而外邪难干。故富贵之疾宜于补正,贫贱之疾利于攻邪,易而为治,比之

操刃。子和所疗多贫贱,故任受攻;立斋所疗多富贵,故任受补。子和一生

岂无补剂成功?立斋一生宁无攻剂获效?但著书立言,则不之及耳。有谓子

北方宜然,立斋南方宜尔,尚属边见。虽然贫贱之家,亦有宜补,但攻多

而补少;富贵之家,亦有宜攻,但攻少而补多。是又当以方宜为辨,寒受为

别,老壮为衡,虚实为度,不得胶于居养一途,而概为施治也。

翻译:何两公用药相反,而收效若一耶?一位大功大伐(猛药有杀伤力的药),一位大温大补(滋补类的良药),怎么治病效果一样呢?

大抵富贵之人多劳心,贫贱之人多劳力,下面大段的排比句,所以说,中医理论,应该用文学作品的角度来欣赏。

故富贵之疾宜补正,贫贱之疾利于攻邪。

中医的医生看病人也要看他家庭条件的 如果生活富贵的,就开些冬虫夏草燕窝熊掌之类的给他补正身体,至于穷苦大众经得起挨打,所以可以开些有杀伤力的药给他吃。

贫贱故任受攻,富贵故任受补。呵呵,现代医生也是这样看病的吗?不过有一点我是认同的,要看个人的体质。

故,老壮为衡,虚实为度,不得胶于居养一途,而概为施治也。但文章还是强调富贵贫贱治病理论的合理性,贫贱之家,攻多补少,富贵之家,攻少补多。我也只能“呵呵”了。

3、古中医理论之三:肾为先天本脾为后天本论

经日:治病必求于本。本之为言,根也,源也。世未有无源之流,无

之木。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自然之经也。故善为医者,必

根本。而本看先天后天之辨,先天之本在肾,肾应北方之水,水为天一

源;后天之本在脾,脾为中宫之土,土为万物之母。肾何以为先天之本?

婴儿未成,先结胞胎,其象中空,一茎透起,形如莲蕊。一茎即脐带,莲

即两肾也,而命寓焉。水生木而后肝成,木生火而后心成,火生王而后

成,土生金而后肺成。五脏既成,六腑随之,四肢乃具,百骸乃全。《仙

经》曰:借问如何是玄化?婴儿初生先两肾,未有此身,先有两肾。故肾

脏腑之本,十二经原脱,据《难经·八难》补〕脉之根,呼吸之门[原

“本”,据《难经·八难》改],三焦之源,而人资之以为始者也。故日先天之

在肾。脾何以为后天之本?盖婴儿既生,一日不再食则饥,七日不食则肠

温绝而死。经云:安谷则昌,绝谷则亡。犹兵家之的道也。饷道一绝,万

立散,胃气一败,百药难施。一有此身,必资谷气,谷入于胃,洒陈于六

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资之以为生者也。故日后天之本在脾

古圣人,见肾为先天之本,故著之脉日:人之有尺,犹树之有根,枝叶虽枯槁,根本将自生。见脾胃为后天之本,故著之脉曰:有胃气则生,无胃气死。所以伤寒必诊太溪,以察肾气之盛衰;必诊冲阳,以察胃气之有无。两脉既在,他脉可弗问也。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壮水之主(原作“源”,据《素间·至真要大论》王冰注文改],以制阳光;火不足者,用八味丸,益火之源[原作“主”,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王冰注改),以消阴翳。治后天根本,则有饮食劳倦之分。饮食伤者,枳术丸主之,劳倦伤者,补中益气主之。每见立斋治症,多用前方。不知者妄议其偏,明于求本之说,而后可以窥立斋之微耳。王应震曰:见痰休治痰,见血休血,无汗不发汗,有热莫攻热,喘生毋耗气,精遗勿清泄,明得个中趣,是医中杰。此真知本之言矣。

翻译:治病必求于本。这句赞同。澄其源而流自清,灌其根而枝乃茂。有道理。根深叶茂 源澄流清。

先天之本在肾,后天之本在脾。怎么知道的?借问如何是玄牝,婴儿出生,未有此先有两肾。所以说,先天之本在于肾。

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肾是排泄器官,血液流经肾脏过滤成尿液的排泄器官。肾和生殖器官同源。

脾何以为后天之本?盖婴儿既生,安谷则昌,绝谷则亡。谷入胃,洒陈于六腑而气至,和调于五脏而血生。而人之以为生者也,后天之本在于脾。这里古人把脾当成消化系统的器官了。

现代医学告诉我们脾是淋巴系统的器官,有存储血液和产生抗体的功能。

治先天根本,则有水火之分 ,水不足者,用六味丸,壮水之主。可问题我想知道为何六味丸有壮水的功效呢?火不足者 ,用八味丸,益火之源。问题是你得让我信服,八味丸为何物,为何有益火呢?

治后天根本,有饮食伤者,有劳倦伤者。饮食伤者,枳术丸主之,你得告诉我,枳术丸可治食伤者,你是怎么知道的?劳倦者,补中益气主之。

说的话,见痰休治痰,见血休治血……,你认为他说的对吗?你古人的意思是要治根本,这样才是杰出的医生,因为他懂的治根本。

Hash:46ba57726b70848cb52b3f98362246ba1124cc43

声明:此文由 寒翠无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