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区,红色娄烦

娄烦县革命遗址共97处,其中重要党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28处,重要党史人物活动纪念地40处,革命领导人故居7处,革命烈士墓14处,纪念设施6处,其他墓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处,未定级别91处。

中共早期领导人高君字很早就在他的家乡进行过反帝反封建和传播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活动。民国25年(1936),红军东征娄烦,又在这里播下了革命的火种。抗日战争爆发不久,境内开始有了共产党组织。民国28年春,日军侵占静乐县城后,这里便成了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根据地。在艰苦的战争岁月中,中共领导人贺龙、王震、余秋里、李井泉、张宗逊、杨秀山、张树芝、黄新廷、张霖等曾在这里长期生活和战斗过。据不完全统计,八年抗战时期,娄烦军民抗击日军的大小战斗有500多次,在这片土地上牺牲的英烈有2000多人。著名的米峪镇战斗,就是在八路军120师358旅和当地抗日组织及民众的配合下,取得了全歼日军精锐部队村上大队700多人的胜利。当时只有4万多人口的娄烦就有4000多名优秀儿女参加了八路军和其他抗日组织。娄烦人民在艰苦的战争环境中努力发展生产,长年为1万多名抗日将士和地方干部提供粮食和衣物,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1940年1月14日,晋西北根据地会议在娄烦召开。贺龙(第三排左一)、关向应(前排左三)、滕代远(第二排左一)

解放战争时期,娄烦人民又组成支前大军,随部队参加了解放太原等地的战役。并派出一大批优秀干部开赴祖国西北、西南、华南等新区,帮助当地建立人民政权。与此同时,在境内较早地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为医治战争创伤,恢复生产作出了贡献。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娄烦人民为支援汾河水库建设,奉献出3400多公顷良田,有五分之一的人口离开祖祖辈辈赖以生存的肥田沃土,迁移到贫瘠的黄土高坡上,保障了太原市的工业用水及太原、晋中地区10万多公顷的农田灌溉和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娄烦人民识大体,顾大局,为支援国家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

米峪镇战斗遗址

◆◆

存藏于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的米峪镇战斗照片

米峪镇战斗遗址位于米峪镇乡国练村程家大院。民国29年(1940)6月,八路军120师358旅在米峪镇一带与日军第九混成旅团村上大队发生激战,日军溃退到国练村程家大院后,被358旅全歼。程家大院原为四合院布局,正面由8孔砖石窑洞和二层木结构楼阁组成。东、南、西三面均有村民土木结构的房屋若干间。由于战争因素,房屋和楼阁全部被焚毁,仅剩8孔砖石窑洞也因年久失修而有不同程度的损伤。

米峪镇战斗遗址——米峪镇乡国练村程家大院

1997年清明节,中共娄烦县委在当时战斗最激烈的战场、掩埋烈士较多的烈士岩建成烈士陵园。2000年11月27日,杨秀山将军病故,遵遗嘱将他的部分骨灰安放在烈士陵园。2003年4月,在这里建起了“杨秀山将军墓”。2005年8月,娄烦县文物旅游局又在这里建起了八路军花岗石雕像,并立有“娄烦县抗日烈士纪念碑”。2012年,县民政局又将分布在全县各地的散葬革命烈士遗骨迁葬于此。2013年,县民政局、县史志办在此为散葬烈士树碑,其中包括“部分米峪镇战斗殉难烈士纪念碑”。

米峪镇战斗烈士陵园

◆◆

晋西北会议旧址

◆◆

晋西北会议旧址位于娄烦镇旧娄烦村。民国29年(1940)2月24日,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迅速完成晋西北政权建立的指示,由中央军委总参谋长兼八路军总参谋长滕代远主持在娄烦镇娄烦村召开了一次重要会议。会议决定:成立晋西北军政委员会,贺龙为书记,关向应为副书记,甘泗淇、周士第、萧克、王震、林枫、张宗逊、李井泉、陈士榘、赵林、彭绍辉、罗贵波为委员。晋西北军政委员会统一领导党政军各项工作。这次会议史称“晋西北会议”,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山西开创的三大抗日根据地之一——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正式建立,后来改称晋绥边区。

◆◆

邦盟记者团成员路宿处

◆◆

国际邦盟记者团成员旧居位于娄烦县马家庄乡潘家庄村。民国33年(1944)秋,由美国《时代》杂志和《纽约时报》记者爱泼斯坦、合众社和伦敦《泰晤士报》记者福尔曼、路透社及《巴尔的摩太阳报》记者武道等组成的国际邦盟记者团,由方山马坊经娄烦杨湾、杜家庄、西川到达潘家庄住宿一晚。次日,记者团一行经下石村、岔儿上、灵钟山、小娄则、陈家庄,在静乐县抗日民主政府驻地韩家沟住宿一晚,第三天在静乐县委书记李国珍、八路军晋绥八分区第二支队支队长林海清的陪同下经兑集沟、社科沟翻山到席岭村住宿一晚,第四天到达二支队驻地蒲峪村,然后前往西街村和娄烦村附近观访八路军和当地民众围困娄烦日军据点的战斗场面。

◆◆

田家英旧居

◆◆

田家英旧居,位于娄烦县马家庄乡张家庄村。民国36年(1947),中共中央决定在老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原静乐县潘家庄行政村(含大圣堂、张家庄、潘家庄村)为首批土改试点村之一。陈伯达带领田家英、浦安修等土改试点工作队来到潘家庄,田家英在张家庄村的窑洞居住了7个月。期间,他得了伤寒病,在干娘李小脸的精心照顾下康复。1957年初,担任毛泽东秘书的田家英来到张家庄调研,看望干娘李小脸,在中间一孔窑洞里小住几天,挨家挨户访贫问苦。返京后,给娄烦老区发放了大批救灾粮。

◆◆

水峪事件纪念地

◆◆

水峪事件纪念地,位于湾乡水峪村。民国31年(1942)初,晋绥三地委、三专署驻扎庙湾乡水峪村。农历正月初一晚,机关工作人员在这里召开联欢晚会。凌晨,由于汉奸告密,地委机关被日军包围,地委组织部长崔一生被捕后壮烈牺牲。水峪事件发生后,村民把崔一生等革命烈士的尸体掩埋到村东南面的寺塔上。后来,其家属把遗骨移走。

崔一生烈士殉难处

- END -

来源:方志山西

编辑:老家娄烦

Hash:9470886acad407a799d818093bb77ae0def4b3be

声明:此文由 老家娄烦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