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冕之王——丝绸之路申遗那些预备遗产点
我国提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丝绸之路”申报的名单中,原有48处遗产点。2014年通过的有22处,预备申遗点26处。虽然是预备申遗点,但个个都不失为优秀的世界级文化遗产。今天就盘点一下:
【河南省】
巩义石窟寺位于南河渡镇寺湾村,距市区10公里,1982年被定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北魏皇室开凿。孝文帝创建寺院,宣武帝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后来的东西魏、唐、宋时以陆续在这里刻了一些小龛。唐初改称“净土寺”,宋代改称石窟寺。坐北向南,现存洞窟5个、千佛龛1个、摩崖造像3尊、摩崖造像龛225个、碑刻题记256方、佛像7743尊。石窟多呈方形,窟中有中心方柱,方柱四周凿龛造像,龛内均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窟顶浮雕平棋,以第5窟藻井浮雕最为精美。
精品帝后礼佛图(龙门的被偷盗国外后,这是仅存的同题材精品)
著名的那对浅浮雕飞天
河南白马寺位于河南省洛阳老城以东12公里处,创建于东汉永平十一年(公元68年),为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建的第一座寺院,有中国佛教的“祖庭”和“释源”之称,近代毁于战火,现存的遗址古迹为清时所留。寺内保存了大量元代夹纻干漆造像如三世佛、二天将、十八罗汉等,弥足珍贵。1961年,白马寺被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齐云塔(金代)
【陕西省】
茂陵及霍去病墓
茂陵是西汉武帝刘彻的陵墓。位于西安市西北40公里的兴平市(原兴平县)城东北南位乡茂陵村,所在地原属汉代槐里县茂乡,故称茂陵。陵周陪葬墓尚有李夫人、卫青、霍去病、霍光、金日磾等人的墓葬。茂陵封土为覆斗形,现存残高46.5米,墓冢底部基边长240米,陵园呈方形,边长约420米。
霍去病墓在陕西省兴平县东北约15公里处,位于茂陵东,墓为山形。霍去病墓冢底部南北长105米,东西宽73米。顶部南北长15米,东西宽8米,冢高约25米。《汉书·卫青霍去病传》载:"冢象祁连山"。当地人俗称"石岭子"。墓与卫青冢并,西边是卫青墓。霍去病墓前有石人、石马相对。周围有一批巨型石雕群,作为墓饰物品,又有许多巨石,散置墓地。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将其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墓前石刻现存16件,是中国现存时代最早、保存最完整的一批大型石雕艺术珍品,为第一批禁止出国文物,入选中国美术史百大雕塑。
鸠摩罗什舍利塔位于陕西省西安市西南三十余公里户县的草堂寺内,后秦高僧鸠摩罗什舍利塔。建于唐代,此塔的造型、雕刻均极雄健精美。玉石结构,单檐亭阁式,体形虽然不大,却是一件极为精美的唐代建筑雕刻品。
法门寺地宫
法门寺位于陕西省宝鸡市扶风县城北10公里处的法门镇,东距西安市120公里,西距宝鸡市96公里。始建于东汉末年恒灵年间,寺内存唐至清代碑碣十余通,宋元以来佛经653卷,佛像106尊。法门寺地宫,全长21.4米,虽然面积仅31.48平方米,但却是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久远、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佛塔地宫,1987年清理地宫时出土各种质地的珍贵文物六百多件(组)。皇家器物,尽显大唐盛世之手工艺高峰。
大秦寺位于中国西安周至县城东南20公里的终南山北麓,距古城西安70余公里,它是历史上基督教传入中国最早的寺院之一。公元七世纪中叶,罗马基督教(聂斯托利派)传入中国内地,当时称为“景教”,因唐代时称罗马为大秦国,所以称该教为“大秦景教”,称景教寺院为“大秦寺”。现存塔据形制考证为宋代建筑,塔身为7层,楼阁式,建筑风格在全国遗存的古塔中实属罕见。
昭陵
唐太宗昭陵是唐朝第二代皇帝李世民的陵墓,是陕西关中“唐十八陵”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陕西省礼泉县城东北22.5公里的九嵕山上。东距西安市70公里。1961年,国务院公布昭陵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昭陵陵园周长60公里,占地面积200平方公里,共有陪葬墓180余座,是我国帝王陵园中面积最大、陪葬墓最多的一座,也是唐代具有代表性的一座帝王陵墓。
昭陵六骏
乾陵位于陕西咸阳市乾县城北6公里的梁山上,陵区仿京师长安城建制。梁山是圆锥形石灰岩山体,共有三峰,北峰最高,海拔1047。9米,乾陵就在北峰之上。乾陵修建于公元684年,经过23年的时间,工程才基本完工。埋葬着唐王朝第三位皇帝高宗李治和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大清真寺位于西安鼓楼西北的化觉巷内,又称化觉巷清真大寺,它与西安大学习巷清真大寺并称为中国西安最古老的两座清真大寺,因其在大学习巷寺以东,故又叫东大寺。该寺院始建于唐天宝元年(公元742年)历经宋,元,明,清各代的维修保护,成为目前的格局。这座清真寺,前后分四个院落,占地面积一万三千多平方米,建筑面积五千多平方米。该寺属全国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宁夏回族自治区】
固原古城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古代丝绸之路东段北道上的重镇,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缘起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最早应是乌氏城,西汉设高平县。弘治十五年(公元1502年)置固原州,并留下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如钟鼓楼、禹王庙铁塔、文澜阁等。
固原北朝和隋唐墓地
1982年至1995年在固原县南郊发掘了9座隋唐墓葬。其中7座墓葬出土有墓志铭;除1座为梁姓(元珍)墓外,其余6座均为史姓墓。固原隋唐家族墓地的发掘与研究,对宁夏中古时期历史文化的研究以及中西文化交流有着重要的作用。
开城遗址是“丝绸之路”沿线遗留下的古遗址,是蒙元政权时期成吉思汗、蒙哥、忽必烈开设的行宫,也是一代天骄成吉思汗陨落之处。其王府,宫城区、生活区、官署区、休闲区依山而建与周围山川相融、彰显了精神的创造与现实的完美结合;是蒙元政权早期的特殊历史产物,对于元代攻金伐宋,统一中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元代诸多民族通过丝绸之路迁徙定居与融合的重要区域。
须弥山石窟,佛教石窟寺。中国十大石窟之一。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固原西北55公里寺口子河(古称石门水)北麓的山峰上,始建于北魏,西魏、北周、隋、唐继续营造,以后各代修葺重妆,成为原州(今固原)规模最大的佛寺遗址。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青海省】
都兰热水墓群
热水吐蕃墓葬群位于都兰县察汗乌苏东南约10公里的热水乡,属唐代早期吐蕃大型墓葬群,也是我国首次发现的吐蕃墓葬,共有墓葬200余座。热水墓群分布在热水、扎玛日、沙尔塘、斜歪四个村境内长约7公里的区域内,包括各类型墓葬165座。墓葬中出土的大量丝织品,有力地证明了从南北朝晚期到中唐时期,丝绸之路青海道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干线和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其地位绝不亚于河西走廊。
日月山故道
日月山坐落在青海省湟源县西南40公里,属祁连山脉,既是湟源县、共和县的交界处,又是青海省内、外流域水系分水岭和农、牧区天然分界线,平均海拔4000米左右。
西海郡故城
位于青海海晏县城西北l公里处的银滩乡,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古城址东西长650米,南北宽600米,城墙残高4米,隐约可见有四道谯门。后因风雨侵蚀,东南城角坍塌,呈三角形状,故又称“三角城”。
伏俟城
伏俟城遗址位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石乃亥乡铁卡加村西南,俗名铁卡加古城。是古代连接东西交通的重镇,最有名的古城遗址之一。“伏俟”为鲜卑语,汉意“王者之城”。古城分内外两城,内城东西200米、南北200米,外城,南北长1400米,东西残长700米,系用砾砂泥土堆积而成,这种城内有城,城外有郭以及中轴线为基础的建筑布局,反映了汉式城郭制度的基本特点,又颇具民族风格,体现了吐谷浑文化的多元性。
【甘肃省】
水帘洞石窟—拉梢寺
武山水帘洞石窟位于天水市武山县城东北25公里处的钟楼山峡谷中,现有水帘洞、拉稍寺、千佛洞、显圣池四个单元,为丝绸之路东线上一处重要的石窟寺院。始建于十六国时期的后秦,经北魏、北周、隋、唐、五代至元,历代屡有修建。其中以拉稍寺、千佛洞的摩崖题记、雕塑作品、壁画及木构遮檐最为珍贵。
骆驼城遗址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高台县城西南20公里处,骆驼城遗址分南北两部分组成。南北两城仅一墙之隔,总面积30.77万平方米,南城南北长494米、东西宽425米,北城东西长425米、南北宽210米,从整体上看又分外廊、宫城、皇城三层,外城的瓮城、马面、敌台、角墩、城垣等辅助设施一应俱全,基本完好。
“果园——新城魏晋墓群”是2001年中国国务院公布的中国第五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嘉峪关魏晋砖壁画墓是“果园——新城魏晋墓群”的一部分,位于嘉峪关市区东约18公里的新城镇,在这里分布着魏晋时期的古墓葬千余座,素有“地下画廊”之称。古墓葬出土的660余幅彩绘砖壁画,真实描绘了中国魏晋时期河西走廊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诸方面的状况,其内容包括牧畜、农耕、兵屯、狩猎、营垒、出行、驿传、宴乐、舞蹈等。
大佛寺位于甘肃省张掖城西南隅,是丝绸之路上的一处重要名胜古迹群,张掖大佛寺始建于西夏崇宗永安元年,就是公元1098年,踞现在已有900多年了。它的名称几度更改,曾称作“迦叶如来寺”、“宝觉寺”、“弘仁寺”等,因寺内塑有著名的室内大卧佛,所以老百姓叫它“卧佛寺”、或“大佛寺”。
坐东朝西,现仅存中轴线上的大佛殿、藏经阁、土塔等建筑。大佛殿面阔九间(48.3米),进深七间(24.5米),高20.2米,二层,重檐歇山顶。殿内有彩绘泥塑31具,为西夏遗物。其中卧佛长34.5米,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室内卧佛像。
马蹄寺石窟群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中国西部甘肃省的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是一处十六国时期(公元304~439年)至清代(公元1644~1911年)的石窟群。马蹄寺石窟群由金塔寺,千佛洞,南、北马蹄寺,上、中、下观音洞等七个小石窟群构成。共包括历代洞窟70余座,塑像500余身,壁画200余平方米。马蹄寺石窟群保存了自北凉、北魏、隋、唐至元、明、清的历代造像与壁画,对于研究中国石窟艺术与宗教发展史等方面,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榆林窟
1961年3月,国务院公布其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佛教石窟,敦煌石窟的组成部分。俗称万佛峡。位于甘肃省安西县城西南约70千米的踏实河两岸。榆林窟同莫高窟在内容、艺术风格、绘画形式方面一脉相承,同为娇纵姊妹窟。
摄影:王金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阿斯塔那墓地
阿斯塔那古墓群,以葬汉人为主,同时葬有车师、突厥、匈奴、高车以及昭武九姓等少数民族居民,这说明当时高昌王国的主体民族是汉族,各民族之间是平等的。是当年高昌故城居民寻求死后安乐的幽静之地,在方圆10多公里的戈壁沙丘之中,堆积着密密麻麻的古冢。既有达官贵族、威武将军,也有平民百姓、下层兵士。因而又被当今学者称为“高昌的历史活档案,是吐鲁番地区的地下博物馆”。
台藏塔
台藏塔位于吐鲁番市以东约40公里,南距高昌故城约1公里。为高昌王国时期的佛教建筑。塔高20米,塔东面与北面均有佛教洞龛。西面塔壁中有洞,贯穿墙壁,作用不明,南壁已毁。由于距高昌故城较近,又是高昌王国佛教建筑,充分反映了高昌时期佛教的兴盛。
楼兰故城
楼兰古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塔里木盆地东部,罗布泊西北岸的荒漠地带。汉、魏、西晋时期古城遗址。汉代中原通西域丝绸之路南线上必经的重镇,在东西文化交流上超过重要作用。古楼兰城平面呈正方形,边长330米,总面积10万平方米。城垣残存,城分两区,建筑布局分明,城外有佛寺、烽燧等遗址。出土有汉晋时期珍贵文物多种以及汉文和佉卢文简牍。墓葬群在古罗布泊北岸。1988年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摄影:王金
尼雅遗址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南缘民丰县喀巴阿斯卡村以北20公里的沙漠中,尼雅遗址是汉晋时期精绝国故址,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至公元5世纪。1959年至今,遗址内发现有房屋、场院、墓地、佛塔、佛寺、田地、果园、畜圈、河渠、陶窑、冶炼遗址等遗迹。出土有木器、铜器、铁器、陶器、石器、毛织品、钱币、木简等遗物。1962年定为自治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摄影:金炜
库木吐喇石窟
库木吐喇系维吾尔语译音,意为“沙漠中的烽火台”,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位于新疆库车县城西南约30千米渭干河出山口东岸崖壁,分为南北两区,相距约3公里。开凿年代约稍晚于克孜尔石窟,在南北朝后期至盛唐时为最繁荣,13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后被废弃。北区的洞窟较为集中,已编号的洞窟有80个,但窟形和壁画保存较完好的不到半数。南区洞窟分散在河东岸和几条山谷内,编号的洞窟有32个,保存较好的不到10窟。石窟窟形以中心柱窟和方形窟为主。
森木塞姆石窟
位于新疆库车县东北约40公里的库鲁达格山各地。开凿的年代约在公元四世纪,略晚于克孜尔石窟,大约在公元九世纪逐渐衰败。森木塞姆石窟保存着52个编号的洞窟,其分布范围直径约800米,由于年代久远,窟体破损严重,至今尚保存原窟体一半以上的洞窟约有19个。
吐峪沟石窟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鄯善县吐峪沟乡,是吐鲁番地区目前已知开凿年代最早的石窟。吐峪沟石窟由东区、西区及霍加麻扎组成。现存石窟基本保持了原有的整体布局形态,洞窟形式丰富多样,壁画遗存反映出多种文化对高昌石窟艺术的影响,是我国佛教艺术的珍贵实例。
摄影:丁和
柏孜克里克石窟
柏孜克里克石窟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市区东北约 40公里的火焰山峡谷木头沟河西岸。窟群散布在河谷西岸约一公里范围内的断崖上,分三层修建,现存洞窟83个,其中有壁画的40多个,保存壁画总面积1200平方米。 1982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麻赫穆德·喀什噶里墓
中国新疆地区喀拉汗王朝著名维吾尔族穆斯林学者、《突厥语大词典》的作者马哈茂德·喀什噶里的陵墓。一名“哈兹拉特·毛拉麻札”,全称“哈兹拉特·毛拉·沙姆斯丁·本·辛·马哈茂德·喀什噶里麻札”。
部分资料来源历史讲坛游学公众号
Hash:452231ca55500beb28ddd4ee2be8102e8aea7e44
声明:此文由 丝路遗产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