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河道文明探寻》| 姚家坝翻坝——沟通上塘河与钱塘江的节点

河流是杭州历史的现实见证,是保存古代灿烂文化最丰富的长廊、博物馆与百科全书。

运河(河道)丛书》共9本:

《杭州河道历史建筑》、《穿花泄月绕城来》、《杭州河道诗词楹联选粹》、《口述杭州河道历史》、《杭州河道文明探寻》、《中东河新传》、《杭州河道社区》、《杭州河道故事与传说》、《亲历杭州河道治理》

这九本书全方位、多角度地展示了杭州运河与市区河道的前世今生,希望人们能从书中各取所需,追寻、印证、借鉴、取资,让杭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更加享誉世界!

《杭州河道文明探寻》

在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冲刷之后,曾经的河道面貌变得有些模糊,但只要耐心寻觅,那些横跨河上的古桥、荒废的古渡、水利和文化的遗迹,甚至那些消失的地名都可以钩沉起一段段的历史。本书从这些载体入手,看一看河道不一样的风情。

姚家坝翻坝

姚家坝位于余杭塘栖镇镇政府驻地东约0.1公里的沈半路东侧,东濒上塘河,西邻七古登,南为绍兴路。其聚落形态呈带状。据清乾隆《艮山杂志》载:“沈塘东有姚家闸,闸旁有小坝”。民国年间七古村姚姓人重建。1955年改建成排灌站,仍称姚家坝,村以坝名。现住有50多户居民。

旧时,由于上塘河水位较之运河水位偏高,落差常年有1.2-1.5米左右,为了防止上塘河水都流向运河,所以筑坝相隔。姚家坝就是这样一个河坝,其主要作用在于沟通运河和上塘河,同时又有排涝抗旱之用。在20世纪80年代末,杭州三堡闸通航之前,钱塘江与内河进出船舶大都不是通过现在的运河,而是通过上塘河。上塘河航运功能很强大。来往船只很多,来往人口就多,因而在坝附近就会有商铺店家,而坝旁也逐渐形成了一个小的农村集市,周地农民多来此交流物品,也形成了一道往来船只在此 “翻坝”的独特场景。

翻坝的原理是坝槽用黏土(俗称清紫泥)夯实,两边用石头砌坎,并在两边安装人力绞车,将粗壮结实的麻绳在船稍角上套住后,两边各有6-10人(以船只大小为定)齐力旋转绞车,大家唱着号子,齐心协力将运河(俗称下河)的船只,经泥坝拖往上塘河(俗称上河)。而从上塘河到运河的船只,只要用钩子钩住船梢,两边4-6个人向泥坝拖,即可顺利过坝。

姚家坝是连接上塘河与钱塘江的节点,它不仅方便了内河航运,保持了上塘河的水位,还在某种程度上促进了附近百姓生活的改善,可谓造福百姓的好工程。

END

Hash:c2b8ea8c9ba494bdf635a53e1116f3fbca4a8bcc

声明:此文由 杭州河道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