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电波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旧址将改建为陈列馆

为抗战鼓与呼,传递前线的最新消息……抗战中,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近日,记者从沙坪坝区文管所获悉,位于该区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旧址将改建为陈列馆,对外免费开放。

近日,记者来到位于沙坪坝区下土湾6号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电力厂旧址(下称:电力厂旧址),探寻这一抗战遗迹的“前世今生”。

乍看之下,电力厂旧址是一处有些沧桑的砖石结构建筑。走进它的内部,才发现别有洞天——此处分为两层楼,一楼相对空旷,原本为发电机发电用的车间。二楼则视野开阔,钢筋梁架清晰可见,跺一跺脚,楼板纹丝不动。

“这座电力厂始建于抗战时期,楼板用当时稀缺的钢筋水泥筑成,所以才这么结实。”沙坪坝区文管所所长郭小智介绍,1938年,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从南京迁到重庆,曾是盟军在远东唯一可利用的短波电台。为了保障这一重要设施的安全,电台重要部门分设城中各地。其中总部及播音部设在上清寺,信号发射台位于小龙坎,收讯台在歇台子,而土湾则是电力厂。电力厂好比电台的心脏,广播电台的运转要依靠它提供动力,因此修筑得格外牢固。

“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我们发现了电力厂旧址。当时这里比较破败,看不出是抗战遗迹。”郭小智回忆。

为弄清这座建筑的来历,沙坪坝区文管所多方调查,并派出专人远赴南京第二历史档案馆,最终找到了当年修建电力厂的承包商与国民政府签订的合同,根据合同里的建筑图纸,确定了电力厂的“身份”。

据了解,2013年至2015年,沙坪坝区完成电力厂旧址外墙防风化处理和文物保护抢救工程,现在正在筹划布展工作。电力厂旧址布展后,将作为中国国际广播电台陈列馆对外免费开放,再次焕发活力。(记者 申晓佳)

Hash:6b954c1d496a77e9f3bc409cd91788bc73868abe

声明:此文由 中国新闻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