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门乡村丨梅州 村名昭来处 烽火献丹心

乡村名片

梅州

梅州村位于龙门县西南部,永汉镇以北3公里处,南昆山东麓,为梅州水库移民村。全村共有村民488户,总人口1962人,下辖南一、南二、南三、南四、竹一、竹二、郭一、郭二、朱屋、三丫圳、新寮、新塘、新车、吕屋、梅州、黄屋山、竹河等17个村民小组。

梅州村为龙门西南部高山与东部丘陵的过渡地带,平均海拔500米,常年平均温度23摄氏度左右,属南亚热带气候,雨水充沛,生态环境良好。全村总面积10平方公里,山地多耕地少,其中耕地面积只有500亩,山地面积约1.7万亩,主要种植水稻柑桔、杩桗等经济作物,畜牧业以鸡为主,养殖业以鱼为主。梅州党支部、村委会连续多年被县、镇两级评为先进支部、先进村委。

梅州水库,惠泽四野。

龙门为粤中古邑,历史悠久,人文厚重。明代弘治九年(1496)建县以来,迄今已有520多年。在龙门众多古村落中,有很多比龙门建县早数百年,与这些古老的村落相比,永汉镇梅州村显得格外年轻。

“一行谁栽十里梅,下临溪水恰齐开。此行便是无官事,只为梅花也合来。”这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在梅州游览时写下的诗篇。现在永汉梅州村大部分村民是清朝中期自粤东嘉应州(今梅州市)迁徙而来。当时的梅州,山间溪畔,驿外桥边,漫漫十里皆是梅花,这也成为梅州以“梅”为名的原因之一。一路艰辛迁徙到永汉之后,他们不忘来处,常怀故土,将村子命名为“梅州”,水库移民之后,依然如此。

1976年冬,梅州水库开建,当时的梅州村称梅州生产大队,辖有梅州、新寮、吕屋、朱屋、竹河、三丫圳、黄屋山、郭屋、南冚等9个自然村(生产队)。水库修成之后,原址被淹,举村搬迁,重建了如今的梅州村。

几度迁徙,仍以故土为名,足见梅州村人对守护和传承历史文化根脉的重视和深情。

 梅州南冚

秉德循礼张 红色岁月长

在水库移民之前,重视宗亲文化的梅州村人,几乎每姓都有族谱。但举村迁移时由于时间匆忙,村民们在忙乱中离开家园,很多村民小组的族谱因此散轶。

族谱是记录本族世系的史书,也是后人究根溯源、起名排辈的依据。梅州村村民对此十分重视,其中,南冚村民小组是龙门西南部张氏的发源地之一,经过多年细心收集整理,于2021年3月将族谱重新修缮完成。

永汉镇梅州水库。

在族谱中,张氏族人对南冚充满了赞誉,村子原位于梅州水库内东南方,背靠“简山冚”,故名“南冚”。南冚四面环山,西面南昆山,绵延起伏;北面太顶山,伏似雄狮猛虎,仰天长啸;南面是将军山,如英雄擐甲挥戈,指挥千军万马;东山日出,云蒸霞蔚,有贵人峰高耸,安和慈祥;再有文笔峰、官椅山,钟灵毓秀

南冚村张姓祖先因北方战乱,南迁福建上杭,属于南宋中宪大夫张化孙一支。张化孙有遗训八句:“清河系出源流长,卜吉移居闽上杭。百忍家声思祖道,千秋金鉴慕宗祊。承先孝友垂今古,裕后诗书继汉唐。二九苗裔能禀训,支分富盛姓名扬。”这首诗第一句点明南冚张氏的郡望堂号,迁徙历史;第二句用了《千秋金鉴录》两个典故,为族人树立榜样;第三句则强调继承传统美德的重要性;最后,表达了对子孙的无限期许。至今,南冚张氏仍秉德循礼,将其奉为圭臬。

明朝中后期,随着人口流动加剧,张衍分支迁往粤东嘉应州(今梅州市)石段头。清乾隆二年(1737),张衍后人、张龙之子张腾云移迁龙门南昆山竹坑开基。若干年后,张腾云自己开基南昆山富浪塘,勤劳创业,成为当地有名的富庶人家。1746年,张腾云再次开基南昆中坪。

张腾云在龙门子嗣兴旺,娶原配夫人罗氏生七子:定芳、达芳、琏芳、缵芳、缉芳、绍芳、继芳。嘉庆九年(1804),定芳、达芳、绍芳、继芳四兄弟留居南昆山中坪,琏芳、缵芳、缉芳三兄弟移居龙门永汉梅州南冚开基,繁衍生息。

南冚张氏族谱中有一首《龙公论辈诗》:“龙公启后号腾芳,文并元明清世昌;嘉庆渊源流远盛,荣华富贵发其祥。”诗中记载祖先发源地、家族的迁徙历史、代表人物以及辈分排序,后代以此诗安名,便可以辨亲疏,分昭穆。

自定居龙门之后,南冚张氏人才辈出,有登仕郎、国学生;有张华,曾留洋新加波,后考入虎门陆军军校;有太平绅士张明瑚、张明汉;新中国成立初期,涌现出张振、张石木、张华民等爱国志士和乡贤。从辛亥革命起,南冚村在张明瑚、张明汉的倡议下,在本村建书塾教书育人。

据张氏后人、南冚老围理事会会长张文忠撰写的《南冚村革命斗争简史》介绍,南冚村是解放战争时期的游击队根据地,曾被粤赣湘边纵队东江支队第三支队第一团团长李绍宗誉为“小井冈山”。1945年2月,李绍忠在南冚开展革命武装活动,发展南冚村人张振参加抗日学社,点燃了南冚革命之火。

自那以后,从1947年冬至1948年间,龙南区武工队在南冚发展了党员张烦、张华民、陈运来等。1948年1月在南冚村建立党组织,张烦任党小组长。党组织积极发动群众参军参战,宣传革命真理,组织武装斗争。

1947年9月,南冚成立武装中队,张振受上级指派任中队长,张石木任副中队长,发动组织了有五十多人、四十支枪的游击队。南冚村有十多名热血青年参加游击队,游击队转战“增(城)龙(门)从(化)博(罗)”各地,直到新中国成立。南冚村民群众热情支持革命,曾筹集1500斤粮食支援王达宏领导的东纵游击队,同时为游击队做饭、运水运粮,搞后勤工作。

张姓的发展史,是梅州村众多姓氏发展的一个缩影,虽然大家来自四面八方,但是对脚下这片土地,有着同样真挚而深情的爱。

梅州水库

安澜滋绿野 惠泽千万家

在水库移民之前,梅州村地理形态如同一口“锅”,因此以前也称这里为梅州洞,这个地名在当地十分深入人心,梅州村水流丰沛,集南昆山溪流之水的梅州河由梅州洞中心穿过。

由于地势低洼,梅州洞有133平方公里的集雨范围,每年都因“石锁”(地名,今天的水库主坝位置)形成的瓶颈而阻碍洪水消退,造成梅州洞积水成灾,严重威胁下游永汉河、增江河沿岸低洼地带居民和广梅汕铁路(石滩段)的安全。

为充分利用梅州洞来调节南昆山洪水,缓解梅州洞下游洪水威胁的压力,从根本上改善包括永汉等中下游地区(当时有7个公社,135个大队,总人口21.5万人)的防洪条件,保障人民的生命财产,同时为36.3万亩耕地提供防洪、灌溉,经过详细论证和勘探,最终在1976年动工兴建梅州水库。梅州洞的9个自然村于1976年冬迁移到梅州水库外边,梅州水库于1980年建成投入运行。

梅州水库总库容8147万立方米,控制集水面积133.9平方公里,占增江流域面积的4.2%,属东江流域的增江(三角洲)中游支流重要的水利工程。水库主要包括主坝、西面1条副坝、东面3条副坝、西涵、东涵、隧洞、溢洪道、电站等。梅州水库溢洪道设置于主坝左侧山坳,分三孔,由弧形钢闸门控制,校核洪水位时,可泄流量一千多立方米/秒。实用堰后接陡坡,陡坡末端设鼻坎挑流消能。溢洪道设闸室一座,上游交通桥一座,下游机耕桥一座。完善的设施和丰富的功能,令梅州水库成为惠泽四方的宝库。

梅州水库的主要功能为“防洪、供水、灌溉、发电”,是治理增江重点骨干蓄水工程之一,与龙门天堂山、派潭两宗水库及一批中小型蓄水工程连成一个增江蓄洪、调洪体系。运行40多年来,拦蓄洪水80余次,拦蓄洪水总量15亿立方米,灌溉和水环境调节水量1.6亿立方米。2018年台风“艾云尼”带来特大暴雨引发洪水,梅州水库将850多立方米/秒的洪峰削减在库内,将2000多万立方米的洪水拦截在库内。为保护增江沿岸60多万人民生命财产及广梅汕铁路的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外,梅州水库不仅为永汉镇群众提供生活水源,还为广州市提供备用水源;水库蓄水也用于灌溉和水环境调节,为永汉地区农田无偿提供灌溉用水和环境调节用水,同时用于发电,提供清洁能源,为节能减排作出贡献。

当年,梅州村村民为水库的建设作出了牺牲,如今,村民也成为水库工程的受益者。梅州村水库功能强大,保障有力,风景更是旖旎秀丽。晴时,一泓深碧不扬波,云影天光映青螺;雨时,一水微茫,烟波浩淼,别有胜景。水库的堤坝上成了村民散步休闲的好去处,徜徉其中,令人心旷神怡。

 拳拳赤子

文心铭历史 凝聚乡土情

铭记历史,才能更好地开创未来,久经迁徙的梅州村人,正一点点努力地恢复历史记忆。梅州水库退休干部、梅州村南冚村民小组的长者张灶荣便是其中的佼佼者。他熟悉梅州村的掌故,为此他还整理了一份详细的资料,记载梅州村变迁的历史。

据张灶荣介绍,建设梅州水库时,整个龙门县隶属于广州市管辖。梅州水库由广州市财政负责出资,增城县派出人力兴建,龙门县成立移民组负责移民搬迁。当时移民组对梅州水库移民搬迁提出了“分散插队、移居萝岗李伯凹、移居增城三江”等三个选点建议方案。

梅州村的老一辈人认为如果分散插队的话,“梅州大队”将不复存在;如果迁去萝岗李伯凹的话,没有耕地,靠耕山收成不多,以后生计难以维持;如果迁去增城三江的话,虽然耕地较多,但人生地疏,终究还是故土难离去。最后一致表决认为,还是移居于原址梅州洞的附近为好,虽然耕地全部被水淹没,但还有库区周围的大片山地,可以耕山。最后,移民组接受了这一方案,并规定以梅州河为界,居住在西南边的梅州、新寮、吕屋、朱屋(牛淹潭)等4条自然村迁至“新塘排”(今梅州村委会)一带;居住在东北边的竹河(竹头围、河唇围)、三丫圳、黄屋山、郭屋、南冚等5条自然村迁至“石塘排”一带。

因南冚围人多村大,原先所选取移民点面积不大,居住不下整个南冚人。于是南冚老一辈党员干部就带头开始自由组合选点,形成村组名分别为南一、二、三、四村的现况。虽然南冚一分为四,但整个南冚同根同源,秉德循礼,共同传播舞狮、锣鼓镲、十八桩功夫等传统文化遗产,和睦相亲。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梅州村奋勇争先,制定了永汉镇首个村规民约《文明村“五好条件”》。随后,村里不断完善各项规定,如今又先后制定了《梅州村卫生保洁制度》《村容村貌六要》《文明户“十个自觉、十个没有”》等,使村民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了讲卫生、懂礼貌的好习惯,也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工作的热情。

在村委会门口,贴着一副惠州书法协会会员、梅州村村民张文忠的自撰联:“梅开吕朱,春满新村连郭屋,家家同集福;竹映南冚,和谐上圳并山溪,户户共迎祥。”联中嵌入梅州村各村民小组的名字,展示梅州村崇文重教、传承传统优秀文化的精神,是梅州村共17个村民小组邻里敦睦、和谐发展的体现。

作为村中长者,张灶荣自豪地说,近年来,梅州村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重点推进移民村环境整治和特色精品村建设,着力打造宜居、宜耕、宜业的水库移民美丽新家园。全村以完善基础设施、美化人居环境、持续改善民生为重点,采取“因地制宜谋发展、整村推进不落下”的方式,不断取得新成效,全面提升了村民的幸福感。

上灯节一丁一灯辉祖祠

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十至十五为梅州村的“上灯节”,专为村里新出生的小孩庆贺,同宗祠的村民集中在宗族祠堂,接花灯、上灯火、祭祖先、请舞狮队助威助阵,悬挂花灯祈福。

梅州村的上灯习俗格外隆重,村民借此祈盼宗族人丁兴旺,借“灯”谐音“丁”的蕴意,每添一丁,便做一灯,以祈家族兴旺。祠堂祖灯的材料由竹、纸制成,上圆为灯帽,下八方为灯身、彩带,灯身印有童子拜祖(俗称客家灯),灯中间底部放一个瓷碟,碟中放一条灯芯,添上油点亮,由上灯日起至结灯日(正月十六),每天早晨都去添灯油,寓意添灯(丁)。

梅州村上灯按照习俗,挂灯时很讲究:一是按辈份挂,二是按当年新生男丁的出生月份挂。当年最先出生的挂上梁中间,然后按顺序从左到右排列挂,排完后不够位就到中厅挂灯。挂灯—摆供品—上香点油烛—拜祖,最后燃放鞭炮。上灯、贺灯当天便是一年村中最热闹的日子。当天早上10时鞭炮齐鸣,锣鼓喧天,全村男子在祠堂里集中添香,祭拜祖先。舞狮队敲击出喜庆、威武雄壮的鼓乐声,醒狮从宗祠大门口至祠堂正厅行礼数叩拜,祈求村里新生儿健康成长,家家户户风调雨顺。村民们载歌载舞,一边欣赏狮舞,一边表演客家歌舞,母亲抱着当年出生的男丁接受村里乡邻和亲朋好友的祝福。到了下午5时,在祠堂前面禾坪摆上30至50席酒席,全村人和亲朋好友共聚一堂,齐享喜庆,一起齐喝“灯”酒,热闹非凡。

梅州村迁徙次数频繁,人口也较多,因此每年上灯都格外隆重。

舞貔貅避疫演武显豪气

流行于梅州村的舞貔貅,是龙门县永汉镇当地客家人的传统舞蹈节目,俗称舞客家猫、舞醒狮。其外形象是一张猴脸,远看像一个猫头(又称猫头佛),配角有沙和尚和黄猴仔。

张灶荣在张氏祠堂前展示舞貔貅。

据梅州村的长者介绍,这种舞起源于明末清初,明代屠隆(1541-1605)《白榆集》有“粉面妖童歌十行,铁骑貔貅舞千队”的诗句,说明最晚明万历年间已有貔貅舞。经代代相传,距今有400多年历史。舞貔貅的故事起源于一个传说,相传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途中,经过峨眉山石燕洞时发现凶猛无比的貔貅。貔貅又名“辟邪”,形似狮子。在神话传说中,貔貅是能阻止妖魔鬼怪、瘟疫疾病扰乱天庭的瑞兽。当时南方客家地区发生瘟疫,唐三藏为了驱邪消灾,保一方平安,就吩咐孙悟空驯服貔貅,以貔貅瑞兽之力,消除了瘟疫。

为了感谢和纪念貔貅,从此以后,客家人用泥巴、竹子和纸张制作成貔貅头的模样,与孙悟空、沙和尚的形象组成一套精彩的舞貔貅节目。舞动时,貔貅的眼、耳、口须能分别作出扇动、开合和拂动等动作,整套节目表演约45分钟,故事完整,情节生动。伴奏的锣、鼓、镲能敲击出喜庆、威武雄壮的舞狮鼓乐。貔貅表演完后还表演几套武术套路(有梅花拳、单棍、双棍、单、双刀和大钯)。

舞貔貅有驱疫消灾、辟邪祈福的美好寓意。在如今的粤康码页面中,如果完成新冠疫苗接种,便会出现颇有岭南特色的“醒狮”图案。据介绍,这“醒狮”的前身,便是“貔貅”,舞貔貅是梅州村人逢喜事、年节、建新房、开店铺都要举行的表演活动,它表达了喜庆吉祥的寓意和风调雨顺的愿景,也表现了当地人崇文尚武的精神。

 米饼寄寓乡愁美食

在梅州村,逢年过节几乎家家都做米饼,而且还有一个关于米饼的传说,在村中广为流传。相传古代有一位吴姓老太太,有一天,讨到了很多人家不要的锅巴,她拿回来泡上残汤吃了两天,还是没有吃完,于是将这些锅巴放到屋顶上晒干,以备日后再食用。几天后,她把日前储备的锅巴拿出来充饥,因这一天意外地讨到一把喜糖,便用糖和着锅巴吃。吃剩下的,老太太就捏做成一团,用火烤干,留作下顿再食。没想到因味道很好,从那以后渐渐地在社会上流传开了,于是人们就把这种食品叫吴老太的“粉酥”,这就成了现在炒米饼的雏形。

在梅州村,吃米饼常会有老人讲到这个故事,忆苦思甜。米饼也称年饼,顾名思义即为人们过年时的吉祥食品。以前有除夕前一家人围坐在一起,在炉火旁打年饼的习俗,据史料记载,这一习俗始于明代,至今已有几百年光景,即便是如今,梅州人家也还保留着除夕前打年饼的习俗。

梅州村的米饼味道绵厚,很受欢迎。制作时选料十分挑剔,米要用冬米,经锅炒后,色泽金黄,香气四溢;花生要用当年产的,而且其果仁要饱满结实;糖要用冰糖,配以适量的水,在锅里熬成粥样,隔夜待其冷却更佳;水最好用南昆山水,取其清冽甘甜。其次是打饼程序也十分考究,从研粉—将米粉和糖浆花生等配料搅匀—印饼—压实—烘干,每道工序来不得半点马虎,最后出来的就是精雕细琢、色香味俱佳的米饼。

这种采用南昆山水、优质大米、精选花生、芝麻等精心烘焙而成的美食,色泽金黄,有丰富的营养价值。米饼,也成了很多梅州村人寄寓乡愁的美食。

客家娘酒充满暖意的佳酿

在岭南,客家娘酒几乎无处不在,这种纯天然绿色饮品,不仅可以直接饮用,也可作河鱼、海鲜的调味品。同时,在客家习俗中,产妇坐月子、小孩满月时,用娘酒炖鸡、煮鸡蛋,食之能滋补身体,有温中益气、补气养颜及软化血管的功效。正因其对产妇的滋补功效,所以被称为“娘酒”。

梅州村的客家娘酒酿制工艺,相传起源于明末清初。梅州村王氏族人先祖来自山西,先后迁徒到福建、梅县,辗转来到龙门县永汉镇梅州村领排定居,至今有300多年历史。王氏先祖王新都,秉承了客家人勤劳致富的传统理念,辛苦劳作,常常误点吃饭。有一日,王新都准备吃饭时,一不小心将放在饭柜旁刚发霉的小麦碰撒到饭里。因念粮食珍贵,他不肯浪费,便将其储存起来准备喂畜禽,后来一忙竟忘了。事隔几天,厨房飘来阵阵醇香,因此得以发现小麦的菌可以发酵酿制糯米酒,于是流传至今,且口传身教,代代相传,并命名为“王氏客家娘酒”。

客家娘酒,这种充满暖意的乡间佳酿,在《幼学琼林》中记载:“其味香芬甜美,色泽温赤,饮之通天地之灵气,活经络之神脉,尤适健身养颜之益也。”这种淡雅的酒香,滋养了梅州村人,也温润了他们的心灵。

Hash:f52bfe192b3d3a5c28bdcca17fc30333b74b09ae

声明:此文由 大粤城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