碣石纵横谈 |古海蚀平台与海市蜃楼之景
现在,昌黎城东近处有着十分明显的海蚀地貌。在海拔41.7米的乐寿山(位于昌黎县城东北1公里处)和海拔92.5米的东山(一名围山,俗称小东山,位于昌黎县城东北1.5公里处),有着两级古海蚀平台。这两级古海蚀平台,一级在建有乐寿亭的乐寿山顶的北面坡岭上(海拔35至40米),一级在东山之巅(海拔90米处)。这表明,这两个地方都曾为海平面。此外,在东馒首山、西五峰山和碣石山主峰仙台顶等山峰上,也发现有痕迹相当清晰的不同等高线的古海蚀平台和海蚀岩,有的地方还有古贝壳层。看来,碣石山的确曾被海水围困或浸在海中,并曾为挺立于巨海之中的岛山。只是,这绝非是近一两千年的事情,最起码也要追溯到上万年和几万年以前,甚至更加遥远的年代。
▲ 东山乐寿亭北面坡岭上的古海蚀平台
新中国成立以后,考古工作者在昌黎县城东北偏北6.5公里的杏黄山(海拔131米)、西北偏北5.5公里的行龙山(海拔320.7米)等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周围的山岭上,先后发掘出了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杏黄山位于昌黎至抚宁的公路西侧,东临源于仙台顶,经长峪谷北流,东拐转南的东沙河,西北与正明山(一名正面山,海拔377.6米)伸延下来的坡岭颠连,南面亦有一道源于西五峰山的季节性河流。在这里采集到的暴露遗物有石斧5个,夹砂红陶13片;夹砂红陶火候不高,胎型厚薄不一,有的物件有纹饰,但模糊不清。行龙山为仙台顶西南方向的峰群中的一道坡岭,其上顶为大栏石(海拔478米),其西临大沙河(上源在仙台顶后坡),南濒饮马河,昌卢公路在其南麓穿过。在其地发掘出石器4件、陶片12块。此外,前些年还有人在凤凰山(海拔204米)和仙台顶前边的香山(海拔241米)以南的坡岭上等处,发现了新石器时代的遗物。时至上世纪90年代初期,考古工作者又在在昌黎县城东北2.1公里处的渟泗涧村西北的响杨树沟一带发现一处旧石器文化遗址,先后发掘出有700件刮削器、凹缺刮器、尖状器、雕刻器、琢背小刀等采用锤击法和压制法制成的石器,依据地形、地貌、地质和石制品的性质,可推测其地质时代当为晚更新世晚期,文化时代应为旧石器时代晚期偏晚。根据这些发掘出来的文化遗物的主要特点,可以推断,其地很可能是旧石器时代末期在碣石山区进行狩猎等活动的原始人类的一个居住营地附近的石器制造或加工场。这些新、旧石器文化遗址的相继发现,足以说明碣石山一带至少在上万年前就成了人类先祖赖以生存的栖息之地;也表明在大禹治水时期,碣石山的坡岭上已经分布有一些从事原始农业、渔业、畜牧业生产的聚落。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旧石器的文化遗址,大多坐落在山坡或坡岭上,表明那时的海岸线就在碣石山下近处,山下的滨海地带不适宜居住。海水是逐渐退出碣石山的,其间不知历经了多少时间,从新、旧石器文化遗址的分布情况看,退离碣石山当在旧石器时期的晚期,或是新石器时期。碣石山下曾为海水笼罩,或曰海底,在地势较高的平原地带存有一些遗迹,如在碣石山西麓的苓芝顶,在碣石山西5公里外的杨古泊、刘古泊、蛤泊(原属昌黎,今属卢龙)等村的一些地方,均发现了掩埋不深的海蚌层,其中海拔20米以上的苓芝顶村,原名“海洋村”,“海洋村”因村址到处存有海蚌层而得。此外,从杨古泊、刘古泊、蛤泊等村名中,也可得知,那一带 古代均曾为浅海或潟湖密布的地带(如今海拔均在20米上下);另外,这些村庄附近还有一些村名带有与水有关的“深港”、“埝坨”等统称。这些浅海或潟湖的消失,估计不会超越上万年,或是仅仅过去了几千年;不然,是不会留下这些地名的。
碣石山前的海岸线退出山麓的坡地,很可能只是三四千年以前的事情。现在,在昌黎县境发现的春秋、战国时代的文化遗址,如昌黎县城北关的昌黎师范学校遗址、昌黎县城西11公里的邵埝坨遗址等,都在山前坡地(昌黎师范学校所在地海拔20米),或山前平川的高岗(如邵埝坨遗址,其地海拔亦在20米以上)。这表明,到这时,海岸线已与碣石山有一定距离,滦河的冲积扇(也应包括境内的饮马河等河流的冲积作用)正处在发育或成熟阶段,山海之间主要由沙质冲积物堆成的三角洲平原正在形成或趋于形成。但是,由于三角洲平原上的海退痕迹尚比较明显,潟湖或沼泽密布,人们仍不得不择高而居;不过,已不必像原始社会的人那样,落居到高高的山坡上去了。
碣石山成为海中岛山,大约在距今200万年前的“北京湾”时期。那时,由于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距今约4000万年至200万年)的影响,地壳下沉加剧,太平洋的海水(第四纪冰期后世界海洋水面普遍升高)从东、南两方侵入,形成了巨浪滔天的古渤海。古渤海和今渤海的形状大不一样,据地质工作者考察,那时的渤海范围比现在大得多;在那一时期,北到燕山,西到太行山,南至山东、河南都是一片汪洋,泰山(海拔1545米)、崂山(海拔1133米)等山峰都是这一巨大的汪洋中的孤岛。在地质上,称这片海洋为“北京湾”。那时,碣石山不是北京湾中的孤岛之一,就是北京湾的海底之山。若为孤岛的话,海面当在仙台顶的海拔500~600米处。后来,北京湾的海面随着地理变迁,不断下降,碣石山群峰中等高线不同的古海蚀平台和海蚀岩,便成了被称为“北京湾”的古渤海不同时期的海岸线遗迹了;而昌黎县城东近处的那两级古海蚀平台,当为距今较近的古海岸线遗迹。
碣石山曾为海中山,这是史实,只不过不知是多少万年以前的事情了。有趣的是,碣石山在远离大海之后,还常在海中出现,但已是海市蜃楼之景了。据《临榆县志》记载,明朝万历年间有一个名叫谢鹏的抚宁县教谕曾写有一篇记游文章,记述了他与同事在万历癸未年(1583年)在秦皇岛一带海边见到海市蜃楼的情景。那天上午,“海碧连空,朝暾散彩,赤光夺目”,海中“洪涛巨浪,浴日吞天”。时任抚宁县教谕的谢鹏与同事乘渔舟历甘帛,吊秦城,登岸东归时,忽听随从说:“金山海市矣!”得知金山嘴一带海面上空出现海市蜃楼之景,他忙顺随从的“遥指而望之”,只见“隐隐然,伞盖三出,中颇高,又渐小渐高,顷之蔑如也”。午饭后,随从又报:“海复市。”此时,只见“图若城郭,殿阁脊兽,异状百态,变幻无穷”,“俄兔耳峰前三山耸秀,层峦叠巘,宛如笔架形,即摩诘亦难绘也”。兔耳峰即碣石山北部的高峰兔耳山,其“城郭”自然是在兔耳山之东的抚宁县城。这是把抚宁县城一带的山光水色折射到茫茫的渤海上空了。碣石山及昌黎县城一带的景色也曾成为海市蜃楼之景。碣石山及昌黎县城一带的景色作为海市蜃楼之景出现在渤海海面上空,距今最近一次出现在1969年春天。据目击者介绍,那年春天的一天下午,正在北戴河海滨的金山嘴施工的民工突然发现西南方向的海面上出现了海市蜃楼之景。当时,海面上空雾蒙蒙的,劈面闪现出一片黑黝黝的峰峦,山上苍松劲挺,巉岩峥嵘,众山之中隆起一峰,顶尖似覆钟,如瓮鼓;渐渐地,山下又幻出一座繁荣的闹市,房屋密布,街道井然,恍惚间有一座古塔巍然耸立。熟悉这一地区地理环境的人很快就辨认出,这是碣石山及其主峰仙台顶,还有碣石山前的昌黎县城的海市蜃楼之景。只叹,那海市蜃楼之景炫目一时,很快就消失在虚无缥缈的海空之中了,仅在当地留下一个美传。
昌黎
Hash:2197c724d10af03001cc03d396227dc364a145b0
声明:此文由 昌黎文化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