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碣石山的神秘色彩

碣石山的神秘色彩(二)

山东沿海两次求仙未成,秦始皇仍不罢休,公元前215年,他决定径直北巡碣石,到旧燕国海滨——羡门子高等“仙人”发迹之地碰碰运气。因此,《史记·封禅书》称秦始皇此次碣石之行为“游碣石,考入海方士”。《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是年,秦始皇“之碣石”后,“使燕人卢生求羡门、高誓,刻碣石门”,也就是说,到达碣石山之后就派原来为燕国人的方士卢生下海去寻求羡门子高和高誓等仙人。

▲秦始皇入海求仙

这帮方士找来找不来什么样的“不死之药”,已不可得知;《史记·秦始皇本纪》记:“燕人卢生使入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也。’”其实,卢生等人未必不知所谓的“仙人”是怎么一回事,羡门子高等“仙人”在不在世都难肯定,但已成“故事”,不管怎样也得硬着头皮去找;为了交差,他探知秦始皇这次碣石山之行,除想“求仙人不死之药”之外,主要是要去“巡北边”,防“胡人”,就是防止匈奴犯边,为此他们谎称寻到了“仙人”给的《录图书》,上面写有一句谶语:“亡秦者,胡也。”此语正中秦始皇的心病,秦始皇得此《录图书》,忙着派兵攻打匈奴去了。

虽然在碣石山一带搞的求仙没有结果,不想,卢生等人编造的这句谶语倒应了这样一个史实:导致秦朝迅速沦亡的,不是“胡人”,而是他自己的继位者——秦二世胡亥。

步秦始皇之后尘,到山东、河北的渤海沿海地区再搞求仙活动的是汉武帝。汉武帝也是封禅说、神仙说的忠实信徒。他登基后受方士李少君等人的诱惑,特别喜欢祀神求仙。其实秦皇汉武都是了不起的优秀人物,为什么还那么相信鬼神,相信长生不老呢?其实人就是这样,达到了一定的权势,就希望能够长久保持,就希望活得长久一些。何况那时候科学观念十分贫乏,相信神仙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即便是现在社会,这种装神弄鬼的活动不是依然有市场吗?这是人性的弱点所决定的。

▲汉武帝刘彻

有一个汉武帝觐见西王母的故事特别著名: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喜欢求仙访道的皇帝,他不光是做皇子的时候经常到道观里去烧香拜神仙,就是后来做了皇帝,不能整天往外跑了,他还在皇宫里单独辟出“承平殿”来供奉神仙。天上的王母娘娘是神仙中专管赏罚的,如果她看到世上的人都不敬重神仙,不孝顺,就会降下瘟疫灾荒做为惩罚。这时候,她看到汉武帝这么虔诚,这么敬重神仙,心里头那个高兴啊,就真的显了灵。话说七月初七这天晚上,汉武帝又到“承平殿”祭祀供奉的神仙,这时候就有青色的鸟从西方飞来。这鸟长得神采奕奕的,不同于平常的鸟雀,也不怕人,就在“承平殿”里落着,也不离开。汉武帝就不明白了,这是怎么回事呢?这只谁也不认得的鸟飞来是个什么兆头呢?汉武帝手下有个大臣名叫东方朔,是个奇人,天文地理无所不晓,天下就没有他不知道的事。汉武帝赶紧派人去把东方朔找来让他认认。东方朔来了一看就说,这是青鸟啊,非清泉不饮,非柏子不食,是西王母的使者,它既然飞来了,那不久西王母也就要来了。汉武帝一听,又惊又喜,赶紧一边让人安排清泉柏子款待青鸟,一边等着王母降临。果然过了没多久王母娘娘就来了,还有两只青鸟跟在她两旁。汉武帝可高兴坏了,天天拜神仙求神仙保佑,这份诚心总算让神仙知道了,居然还亲自降临,那么从此以后一定是江山永固福寿绵长了。王母娘娘对汉武帝虔心敬神十分欢喜,于是当面就许给他开疆扩土、文治武功、江山一统的功业,保佑他江山永固。

汉武帝是不是真的见到了王母娘娘不得而知,但据《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公元前110年,汉武帝到泰山行封禅大礼之后,听信方士们“蓬莱诸神山若将可得”的鼓惑,“乃复东至海”,以“望冀遇蓬莱”。“蓬莱”在山东海边没有“遇”到,他就沿着海岸“北至碣石”。汉武帝此行,使碣石山一带沿海地区的求仙活动在时隔百年之后又死灰复燃。汉武帝搞的求仙活动,比秦始皇有过之而无不及,如召鬼神、炼丹沙、候神等名堂数不胜数。

可想而知,中国历史上这两位皇帝这么大张旗鼓的在碣石山搞求仙活动,那么碣石山还能不名声大噪吗。(待续)

文图:肖沛昀

编辑:占超

Hash:a04336ce9e20a0223549606340c465036ddfdb50

声明:此文由 这里是昌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