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碣石山的秀美风光

碣石山的秀美风光(四)

仙影沧浪。“仙影沧浪”,指的是昌黎县城西关附近的小西山石岩景色。

其景原取小西山下的莲塘月色,名“方塘莲月”。

小西山,是对小东山而言的,简称“西山”。其由3座颠连峰峦组成,呈西北至东南走向,以东南山包居首,海拔88米;这3座山峰由西望之,山形似一龟、一螺、一蚌,故又称其为“三怪山”。小西山的首峰山石磷峋,西南部位石岩怪奇,悬崖叠立,如澜似浪,颇有汹涌排空之势。更为奇特的是,峭壁上有石痕形似人,相传为神话中的仙人韩湘子羽化成仙时辞乡所遗的身影,被称作“湘子影”。在民间传说中,八仙中的韩湘子是昌黎人,被迷恋碣石山仙境般的景色的张果老度化成仙,在由西山的结庐之地升天时,留下了辞别家乡的身影。“湘子影”的传说,与小西山南麓的两个温泉池塘有关。这两个池塘由“冬流水”流过来的温泉水储成,东边的池塘水清如镜,西边的池塘水却混浊无比。据传,韩湘子在一个骄阳似火、酷暑难当的日子,解下道袍,下池洗浴。他先进西边池中,见池水混浊,又跃到东边池中,只见池水清洁无比,碧波荡漾,顿觉心神畅爽,一下触动神机,不禁尘念皆清。正洗得痛快,忽见远处一辆牛车载着几个女子自东而来,他急忙登岸,戴上道冠,穿上道袍,一手提着采药花篮,一手拽把青草,隐身峭壁之下,当时日光辉映,他这头戴道冠,身穿道袍,衣袖东指的身影,就永世影印在了峭壁之上了。明朝时,当地人为这个不忘故里、造福桑梓的“仙人”在峭壁下修建了一座小楼,称“湘子楼”。

▲小西山风景

“湘子影”附近的峭壁上,至今仍遗有古人题留的一些石刻。

古人有诗赞此景:“影留石壁喜丹成,一曲沧浪歌有声。省识神仙同孺子,莫嫌清浊太分明。”

两山门峙。“两山门峙”,指的是“碣石门”一带的独特风光。

出昌黎县城北行不远,即豁然可见有两座山峰分居东西,对峙如门,夹成碣石山的天然门户——“碣石门”。

碣石门,古称“石门”。夹成“石门”的两座对峙而立的山峰,山形较圆,均貌似馒头,被称为“馒头山”,或称“馒首山”。东馒头山较高,海拔152米,在昌黎县城北偏西1.7公里处;以山上有“千佛影”,东部峭壁曾在辽、金时镌刻有观音菩萨石像和十八罗汉等石像,又被称为“千佛山”。西馒头山,在昌黎县城西北偏北2公里处,海拔116米,以一些山岩石面泛白,且多可制成板材,又称“白石山”“板石山”;其东南山崖之下有一石台,古称“钓鱼台”。东、西馒头山之间原为宽有半里许的河谷,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及其毗连的诸峰雨季流泻的山水,均经由这里涌出山间盆地;而由昌黎县城通往碣石山里的道路,也从其间形成的关口穿过。据1933年版《昌黎县志》记载,由碣石山主峰仙台顶东部峭壁上的龙潭洞涌出的泉水,在香山西麓“水流一里,入地五里,至龟石桥复出,为地桥”;为此,明朝中期昌黎进士杜谦作有《昌黎石桥》诗:“鳌驾山来碣石间,两山雄峙作重关。地桥水自龙津出,仙馆人从鸟道还。”

▲东西馒首山周边风景

“两山门峙”之景,古人疑为秦始皇北巡碣石时刻铭纪功的“碣石门”。秦始皇令人刻下的《碣石门铭》,并非刻于碣石山顶,而是刻于碣石之门户,也不是像在别处那样先立石后刻字,而是直接镌于山岩之上。如今,秦始皇的《碣石门辞》铭文复刻于千佛山西部峭壁,形成了“始皇铭迹”之景。

“两山门峙”,形成的是进碣石山的第一道关隘,元朝时昌黎县的著名学者张勖在东馒头山的摩崖上题镌有“蓬莱第一关”一行大字。昔日川行两山之间的急流河,古称“绳水”,每到雨季,群山之上的洪水犹如脱缰野马,狂奔而下,汇入急流河,穿过这里,直扑昌黎县城西关一带,注入饮马河,流向大海。旧时,人们以此河为患,在进山路旁的一块岩石上刻下“止水”两个大字,并在两旁镌有“水行故道,龙归旧渊”“永为民利,毋为民殃”咒语,但刻石空立,水患依然,直至20世纪50年代后期,昌黎人民在“碣石门”筑起了一条长342米、高15.3米的大坝,拦出了一个人工湖——果乡水库,才变水害为水利。时至1985年夏,嵌在碣石群峰之中的璀璨明珠——果乡水库,被冠名“碣阳湖”,辟为旅游风景区,与“碣石门”一起成为碣石山游览区迎接游人的第一个景点。如今,到碣阳湖景区游览,可尽情观赏“两山门峙”之景和千佛山西壁上新镌的“碣石门”与秦始皇《碣石门铭》等秦篆刻石,可立于水库大坝之上尽情观赏碣石山壮丽的山光水色,也可到碣阳湖中游泳、划船,并可到其湖畔垂钓,找寻天然野趣。

井峪松风。“井峪松风”,指的是通往碣石山群峰又一道如屏似障的峰峦的最高峰——老绝顶的井峪一带的峡谷景色。

在碣石山的崇山峻岭中,有两座水岩寺,一座为下水岩寺——即如今在碣石山主峰仙台顶南麓的宝峰台上重修一新的水岩寺,另一座为上水岩寺,本名“休粮寺”,藏匿在老绝顶的顶峰前的高高坡台上。在古代,人们一般称下水岩寺为“水岩寺”,而称休粮寺为“上水岩休粮寺”。由如今被誉为“葡萄沟”的西山场村东向北行,进入的就是通向老绝顶的井峪。井峪为与凤凰山颠连的大平顶和老绝顶前的坡岭(其南部突起的山峰名“宵小城”)之间的峡谷,谷中两侧山岩壁立,到处是峭岩怪石,其地往昔松林密布,景色幽深,故被列入昌黎八景,名“井峪松风”。令人遗憾的是,如今井峪松林在上世纪80年代初的一次松毛虫灾害后,几乎荡然无存,很难再领略“松风千载清氛远”的境界,亦无“松风满谷落香葩”之景了。据说,井峪因沟谷中曾有一井水旺不竭而得名。

▲“井峪松风”的入口处

顺沟中崎岖的石径向老绝顶迤逦而行,处处有奇景妙境相伴,颇有意趣。行至老绝顶的顶峰前高大的坡台,井峪被分成两道涧谷,景色均极绝美,绕行其上则可登上那山崖之上的坡台,凭吊休粮寺的遗址。

蔡树洼与隐仙庵。蔡树洼,是碣石山中一个山场,也是一个小小的自然村落名称。其地在昌黎县城西北偏北3公里许处,位于“碣石门”西北方向的衡山东麓。那一带峰峦环拱,秀丽天成,显得较清静、幽雅;山洼里长有不少橡树(当地人称其为“蔡树”),植被繁茂,自然情趣浓郁。蔡树洼之所以名噪一时,除当地有着诱人的山光水色之外,主要是因20世纪伊始,那里建起了一座颇有神秘文化色彩的道教宫观——隐仙庵。

▲二十世纪30年代拍摄的昌黎县翠屏山南麓蔡树洼隐仙庵(始建于清光绪年间,1973年拆毁)。

隐仙庵建在蔡树洼村北的一个坪台上,坝墙高筑,地高场阔,显得颇有气势。

隐仙庵的主建人为清朝末期永平府一带出名的全真教道士方贯通。方贯通,名理兴,昌黎城关人,曾在卢龙县仙景山修行多年。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方贯通应昌黎知县乐观韶约请,“慨愿募资,承修城西湘子桥、文星桥及流水沟之坍废石路”;后来在1895年的“乙未岁饥”和1900年的“庚子兵燹”时,其“皆随时救济,不遗余力”。在清光绪三十年(1903年)前后,方贯通归隐故里,募得抚宁县圈子营郭姓善士——郭宗逵所购山场,在蔡树洼结庐,建起了隐仙庵。方贯通在主建隐仙庵时,颇具匠心。当地并无山洞,他让工匠背依一道山崖峭壁,用拱券之法砌顶,建成5间洞府,名为“朝阳洞”。朝阳洞内宏敞壮丽,艺术精奇,正中祀有万云真宰木位,每晚奉诵皇经,铃声、木鱼声叮当悦耳。洞的里墙砌有石碑多方,刻有多篇碑文。洞左有门通往洞顶,洞顶后面的山崖上修有凉亭一座,名“立鹤亭”,为昌黎县知事吴鹤皞所建。洞前左方建有纠督室,室名是摹仿朱熹笔法书写。朝阳洞前平台中央建有正房5间,是道士休憩的地方;往东不远处有门,上书“息游”两字,拾级进门为依山势而建的一个跨院。院内坐北朝南建有5间较清秀的房屋,名“云霄阁”,为游人稍作休息的地方,可品茗角棋,放眼远眺。此外,在隐仙庵西边的峭壁斜坡上,凿有一个直径1.35米的圆形池坑,池旁刻有“仙露池”3字。其地有山泉流过,池内玉液满盈,可洗浴。后来,在方贯通和另一道士李诚善去世后,在山门的西面建有两观,一为方贯通坐化处,一为李诚善坐化处。方贯通的坐化观内悬有抚宁县著名画家许碧山绘制的方贯通羽化之前的画像,其相貌逼真,堪称名笔。

在修建隐仙庵时,方贯通等人“凿石疏泉,莳花种树”,使其地鸟语花香,幽雅异常。隐仙庵建成后,游人争相前往,使之很快就成了碣石山中后来居上的游春胜地。

隐仙庵建成后,曾汇集十几名道士修行。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春,昌黎知县乐观韶为隐仙庵撰写了一方卧碑,尽记方贯通生平事迹及建立隐仙庵的经过。

中国成立后,隐仙庵的道士先后还俗,其地的房屋被辟为小学的教室多年。朝阳洞等建筑因年久失修,多处坍塌,于20世纪70年代前期拆毁,云霄阁尚存,但改作了民居。

碣石山风景秀丽,美不胜收,只有深入其中,才能真正领略到它的美,作为昌黎人,第一要了解的,就是碣石文化,这样才算一个真正的昌黎人。当然,碣石文化不仅仅包含这四个方面,由于昌黎文化系统相互包容,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所以,我们在讲昌黎文化的时候,尽量将其条理分辨清楚,以免造成其中的混乱。比如,革命先驱李大钊就与碣石山的五峰山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我们在这里不讲,留待“红色文化”一节中,再仔细讲解。

在碣石文化里,大家也要记住几个关键点:第一,碣石山从秦始皇登临开始,一共有九个帝王登临,尤其是魏武帝曹操,并在碣石山写了《碣石篇·观沧海》;第二,碣石山有古十景,要知道它们大概的具体位置都在哪里。(完)

文图:肖沛昀

编辑:占超

Hash:9de18cf6ec992ffe1b0bf9f7597e33af4394c656

声明:此文由 这里是昌黎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