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洒金桥清真古寺历经数百年依旧发挥着它的作用

西安洒金桥清真古寺,亦称清真北寺,其建筑年代久远,历史悠长,相传元明时期已存,距今已六、七百年之久。世代以来,聚居于洒金桥大麦市街、新寺巷、香米园、东举院、庙后街等街坊的回族穆斯林群众依寺而居、依坊而商地生活在这片热土上。

原古寺院落呈长方形,东西长79.4米,南北宽37.9米,占地面积3000余平方米,约合四亩半(市亩)。寺院原为一座具有古典风格的建筑群。寺大门系敞开式“八”字形门楼,红漆大门,屋檐下挂有清末书法家宋伯鲁题写的“清真寺”三字蓝底金字木刻盘龙牌匾。门楼两侧是六间双坡街房,门窗内开,分别做为阿文小学和沐浴室使用。大门内40余平米的天井式空地上,除装扮有奇石花坛外,还挺立着一棵苍劲雄伟、体形粗壮的大槐树。传说此树是第一任掌教伊麻目所载种,距今已有数百年历史,现树身2-3人合抱,高12米左右,树冠覆盖面积约80平方米,虽年久树心已空,但依然枝繁叶茂,现已由挪威“挪中文化友好协会”裴度先生捐资,并向有关部门申请做为国家保护树木。

走过天井,是青砖雕花木制红漆门扇的二门楼,门楼上方镌刻楷书“一真古永”四字,二门后坡屋檐下悬挂古人题写的“民守良规”四字牌匾。后坡南北是曲径走廊,走廊两侧便是南北两偏院,南院是满拉宿舍,北院是沐浴室及灶房等。进入二门是正院,院内有一棵巨大柏树和两棵梧桐树,正院南北是举行宗教活动和讲经的两座厅堂。正院自西经过几阶台阶,即是宽阔的月台及假山两边有大型砖雕看墙。再西即是古寺主建筑礼拜大殿。大殿为五间开,四檐进深并套建有10米深的上殿。大殿为巨柱、重檐、挑角、孔雀兰疏璃瓦覆盖,歇山式大屋顶,屋脊上装饰着鸱吻和花卉等建筑构件。大殿木质门窗及连架则是以花纹和斜十字格图形雕刻而成。从大殿正面看,既古朴典雅,又雄伟壮观。特别是大殿前檐券棚下悬挂着慈禧太后、光绪皇帝“赐予”的书为“派衍天方”、“教崇西域”金字牌匾以及历代名流书家题写的“道冠古今”、“普慈独慈”、“兴教建国”、“品学兼优"、“春风化雨”等匾额十分显耀醒目。大殿两侧码头和看墙系砖雕荷花、蔓枝和山石形状等图案,建有两座精美异常的砖雕角门。殿侧殿后空地上有四棵高大粗壮的古柏,树龄至少也有数百年。

然而,在抗日战争时期,当日本军国主义的铁蹄蹂躏中国大地的时候,古寺这一圣洁之地也未能幸免,竟然惨遭日寇飞机野蛮轰炸。1940年4月30日,两枚炸弹分别落到大门内天井(古槐之西约两米处)和大殿上殿南墙处,所幸两弹均是“臭弹”,没有爆炸,未造成人员伤亡。但由于猛烈的冲击力和巨大的震动,致上殿半毁,后殿移位。日本投降后,经坊民出资出力,并多方募捐,大殿才得以恢复。穆斯林群众对日寇的这一暴行痛恨至极,世代难忘。

现在,洒金桥清真古寺已成为一座集穆斯林坊民进行正常宗教活动、弘扬伊斯兰教、学习和宣传国家的方针政策的中心场所。

西安洒金桥清真古寺伴随着历史的脚步,走过了数百年的历程,现在,这座有着悠久历史的清真寺,继续凝聚着穆斯林的力量,发挥着它应有的作用。

查看更多西安故事,欢迎关(xia)注(zai)"我的城事"

Hash:31289eaf8630e6f716eeefc95f198bc0d41163c7

声明:此文由 我的城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