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四世同堂第二章(上)祁老太爷30岁买下的豪宅

《四世同堂》第2章,近7000字。

时间点:小说1937年7月

主要内容:介绍祁家房屋所在的“小羊圈胡同”及周围的邻居。

第一章,老巴用了在原文中间夹入批注的方法,虽然有利于对照原文来看批注,但是对于一些概括性的评论就不好直接插入了。因此第二章我尝试采用“全部原文放在后面”的方法。

第二章字数并不算太多,但涉及的内容非常重要和琐碎,因此分为两节来点评。第一节单独讲述小羊圈本身的地理位置和祁家的房屋,第二节评论祁家的邻居们。

下面开始评了。

首先,小羊圈胡同,现在已经改名叫“小杨家胡同”,也是老舍先生的故宅。它的位置,书中写得非常明白,也可以从现在地图上查到。其位于北京护国寺的边上。用一张现代北京地图可以看出,小杨家胡同(小羊圈胡同)的街口位于赵登禹路上,距离地铁平安里较近。其胡同口朝西,西北是西直门,东北是后海,东南是北海

此外,多说一句,小杨家胡同北面还有一条胡同,叫走“百花深处”。想起来没有,陈升的《北京一夜》里面怎么唱的,“不敢在午夜问路,害怕走到了百花深处”。当然,这个咱就不多聊了。北京城的故事太多了。

根据后面描述的位置,祁家大院“斜对着街口”,同时“南院墙外是一家老香烛店的晒佛香的场院,有几株柳树。”,那么应该位于葫芦胸的东南位置。其所处位置是这样的:

据考证,之所以当时叫“小羊圈胡同”,并非因为它以前真是羊圈,而是说它的形状挺像羊圈。

再根据文中描绘,祁家院子的格局是这样的:

这样一块院子,地方确实不大,格局确实不够整齐,然而,毕竟这是祁老爷子自家的房子啊。在自家这房子里面,祁老爷子可以尽情地安置自己的儿孙,空地上可以种花种树,可以让孙儿、曾孙们玩耍。看着自己的子孙越来越多,逐渐填满房子,对老一辈人来说,算得上无尽的幸福了吧。

(老舍出生:小杨家胡同8号北屋东间)

按原文,祁老人在这里已经住了四五十年。姑且按四十五年计算,那么祁老太爷大致是在他30岁左右的时候,也就是大约1882年左右购买的这房子。从小说来看,祁老太爷并不是李四爷那种纯粹下苦力的人,他应该稍微认识几个字,年轻时也精明,通过做小买卖之类起家。尽管如此,一个中下层的小买卖人,能够在30岁左右就买下西城的一处房子,也是很厉害了。

当然,这就必须说到,古代由于人口密度、市政建设等诸多原因,房价比现代是便宜得多的。网上可以找到几个零散的例子:

(1)乾隆十二年(1747年),北京内城西北角太平湖东(新街口),七间半房子85两。

(2)乾隆十三年(1748年),北京内城新帘子胡同(长安街南,新华门和平门之间),四间瓦房70两。

清朝由于大量美洲银子涌入,造成银子价格比宋朝便宜得多。整体来说,清朝一两银子从购买日用品来说,大约相当于200元左右。尤其例子(1)中的房子就在新街口,和小羊圈很接近。当时只要不到100两,相当于现在约2万元。假设从乾隆前期到光绪年房价变化不大,那么一个省吃俭用工作10余年的小生意人,攒钱买下一个小院倒并不稀奇了。

下面是第二章前半部分原文

祁家的房子坐落在西城护国寺附近的“小羊圈”。说不定,这个地方在当初或者真是个羊圈,因为它不象一般的北平的胡同那样直直的,或略微有一两个弯儿,而是颇象一个葫芦。通到西大街去的是葫芦的嘴和脖子,很细很长,而且很脏。葫芦的嘴是那么窄小,人们若不留心细找,或向邮差打听,便很容易忽略过去。进了葫芦脖子,看见了墙根堆着的垃圾,你才敢放胆往里面走,象哥仑布看到海上有漂浮着的东西才敢更向前进那样。走了几十步,忽然眼一明,你看见了葫芦的胸:一个东西有四十步,南北有三十步长的圆圈,中间有两棵大槐树,四围有六七家人家。再往前走,又是一个小巷——葫芦的腰。穿过“腰”,又是一块空地,比“胸”大着两三倍,这便是葫芦肚儿了。“胸”和“肚”大概就是羊圈吧?这还待历史家去考查一番,而后才能断定。

祁家的房便是在葫芦胸里。街门朝西,斜对着一棵大槐树。在当初,祁老人选购房子的时候,房子的地位决定了他的去取。他爱这个地方。胡同口是那么狭窄不惹人注意,使他觉到安全;而葫芦胸里有六七家人家,又使他觉到温暖。门外呢,两株大槐下可供孩子们玩耍,既无车马,又有槐豆槐花与槐虫可以当作儿童的玩具。同时,地点虽是陋巷,而西通大街,背后是护国寺——每逢七八两日有庙会——买东西不算不方便。所以,他决定买下那所房。

房子的本身可不很高明。第一,它没有格局。院子是东西长而南北短的一个长条,所以南北房不能相对;假若相对起来,院子便被挤成一条缝,而颇象轮船上房舱中间的走道了。南房两间,因此,是紧靠着街门,而北房五间面对着南院墙。两间东房是院子的东尽头;东房北边有块小空地,是厕所。南院墙外是一家老香烛店的晒佛香的场院,有几株柳树。幸而有这几株树,否则祁家的南墙外便什么也没有,倒好象是火车站上的房子,出了门便是野地了。第二,房子盖得不甚结实。除了北房的木料还说得过去,其余的简直没有值得夸赞的地方。在祁老人手里,南房的山墙与东房的后墙便塌倒过两次以上,而界墙的——都是碎砖头砌的——坍倒是每年雨季所必不能免的。院中是一墁土地,没有甬路;每逢雨季,院中的存水就能有一尺多深,出入都须打赤脚。

祁老人可是十分喜爱这所房。主要的原因是,这是他自己置买的产业,不论格局与建筑怎样不好,也值得自傲。其次,自从他有了这所房,他的人口便有增无减,到今天已是四世同堂!这里的风水一定是很好!在长孙瑞宣结婚的时候,全部房屋都彻底的翻盖了一次。这次是祁天佑出的力——他想把父亲置买的产业变成一座足以传世的堡垒,好上足以对得起老人,下对得起儿孙。木料糟了的一概撤换,碎砖都换上整砖,而且见木头的地方全上了油漆。经这一修改,这所房子虽然在格局上仍然有欠体面,可是在实质上却成了小羊圈数一数二的好房子。祁老人看着新房,满意的叹了口气。到他作过六十整寿,决定退休以后,他的劳作便都放在美化这所院子上。在南墙根,他逐渐的给种上秋海棠,玉簪花,绣球,和虎耳草。院中间,他养着四大盆石榴,两盆夹竹桃,和许多不须费力而能开花的小植物。在南房前面,他还种了两株枣树,一株结的是大白枣,一株结的是甜酸的“莲蓬子儿”。

看着自己的房,自己的儿孙,和手植的花草,祁老人觉得自己的一世劳碌并没有虚掷。北平城是不朽之城,他的房子也是永世不朽的房子。

现在,天佑老夫妇带着小顺儿住南屋。五间北房呢,中间作客厅;客厅里东西各有一个小门,通到瑞宣与瑞丰的卧室;尽东头的和尽西头的一间,都另开屋门,东头是瑞全的,西头是祁老太爷的卧室。东屋作厨房,并堆存粮米,煤球,柴火;冬天,也收藏石榴树和夹竹桃什么的。当初,在他买过这所房子来的时候,他须把东屋和南屋都租出去,才能显着院内不太空虚;今天,他自己的儿孙都快住不下了。屋子都住满了自家的人,老者的心里也就充满了欢喜。他象一株老树,在院里生满了枝条,每一条枝上的花叶都是由他生出去的!

在胡同里,他也感到得意。四五十年来,他老住在这里,而邻居们总是今天搬来,明天搬走,能一气住到十年二十年的就少少的。他们生,他们死,他们兴旺,他们衰落,只有祁老人独自在这里生了根。因家道兴旺而离开这陋巷的,他不去巴结;因家道衰落而连这陋巷也住不下去的,他也无力去救济;他只知道自己老在这里不动,渐渐的变成全胡同的老太爷。新搬来的人家,必定先到他这里来拜街坊;邻居有婚丧事设宴,他必坐首席;他是这一带的老人星,代表着人口昌旺,与家道兴隆

在得意里,他可不敢妄想。他只希望能在自己的长条院子里搭起喜棚,庆祝八十整寿。八十岁以后的事,他不愿去想;假若老天教他活下去呢,很好;老天若收回他去呢,他闭眼就走,教子孙们穿着白孝把他送出城门去!

(本文首发今日头条,签约号巴山夜雨涮锅)

Hash:9aca75c28f5a80e3996b065b23cbd2e4802e7234

声明:此文由 巴山夜雨小涮锅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