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智慧教育  赋予学生关键能力 ——访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周鹏程

本文原刊于《教师教育论坛》杂志2016年第4期,欢迎转载!

人物简介

周鹏程,管理学博士,湖北历史特级教师,现任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校长,兼任中国中学生体育协会田径赛分会副主席、湖北省教育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第二届理事会副理事长、湖北省中学历史学会理事及世界史学会理事、武汉市历史学会副理事长。

编者按

华中师范大学第一附属中学(简称“华中师大一附中”),身处华中,却闻名全国,蜚声国际。面对席卷全球的教育信息化浪潮,上任不久的校长周鹏程并没有对学校过往的荣光做过多停留,而是积极探求未来社会需要的人才标准,力求以智慧教育引领学校未来发展。作为名校的领路人,周鹏程睿智风趣,思维敏捷,不仅仅是学科教学专家,更是华中师大一附中教育发展创新道路上的推动者。30年多年的教育经历,周鹏程见证了基础教育领域的历次变革,却仍然坚守纯粹教育的责任与使命。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教育情怀凝聚整个精英教育团队,为学子插上理想的翅膀,也将引领华中师大一附中对中国优质高中教育进行更好的诠释。

记者:智慧教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有学者认为智慧教育是整合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通信等先进信息技术的增强型数字教育,是对数字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智慧教育的实质就是数字教育。您作为教育实践工作者,是否赞同这种观点?您是如何理解智慧教育的?它在校园中的现实表现是什么样呢?

周鹏程:我不同意智慧教育就是数字教育的观点。智慧教育需要依托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但信息技术也只是智慧教育的一种手段和方法。智慧教育的本质是超越知识,走向智慧的教育,与智慧人生紧密相关,这是智慧的核心。现在有不少教育工作者认为,智慧教育就是“智慧”+“教育”,他们把智慧教育看作是“智慧”与“教育”之间的简单相加,这种观点也是片面的。智慧教育的本质目的在于培育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帮助学生获得智慧,最终走向智慧人生。

真正的智慧教育在校园中的现实表现首先反映在智慧校园的建设上,即依托新一代的信息技术,通过教育信息化改造硬件设施或提升质量,让学生学习更加便捷,所以信息化校园建设是实现智慧教育的基本条件。例如,目前学校与华中师范大学国家数字化学习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展开紧密合作,共同研制微课程。这种微课程是智慧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并不是纯粹针对知识点而设计的。假设某一节课的内容包括三个或四个知识点,但我们在做微课程时,绝对不会把这三个或四个知识点全部涵盖进去,而是会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比如学生在自学过程中能够掌握其中一两个知识点,那么这一两个知识点就不需要被制作为微课程。对于另外几个学生通过预习不能学会的知识点,我们就融合知识点背后所涉及的思维点来制作微课程。通过微课程的学习,学生在上课之前,完全可以把这些问题弄明白。在谈到这里,别人可能会产生疑惑:学生学会了全部的知识点,那么第二天的课堂应该怎么教呢?我们的做法是:把第二天的课堂教学聚焦在学生的深度学习上。这种课堂就是高效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的学习就是高效学习,与此同时,教师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思维的训练上。这样的学习就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知识学习,它是源于知识且高于知识的学习,旨在培养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学生一旦获取了这些能力后,就会走向智慧,变得更“聪明”。

智慧教育在校园中的另一个现实表现是,教师要能够融入这样一个信息化的环境,同时能够使用信息化的技术、手段和方法开展教学。所以学校在开发一些新的产品的时候,一定会做到与教师的工作、学习紧密结合。所谓新一代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教育的深度融合,其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教学本身面临的困难和需要,如果这样的话,教师运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积极性就会变高。就像上面谈到的例子,因为微课可以解决第二天教师上课的效率问题,所以大家都愿意使用它。除此之外,教师要主动更新观念,不抵触、不排斥信息技术。乔布斯曾有过这样的疑问:“为什么计算机改变了几乎所有领域,却唯独对学校教育的影响小得令人吃惊?”对于这种问题,我的看法是:信息技术没有引起当前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化,教师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硬件设备,需要的时候偶尔使用一下,一旦信息技术引起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化的时候,它对课堂教学的影响就会非常深刻。如果现在教师不主动更新观念和接受信息技术,当信息技术引起课堂教学结构的根本性变化时,这些教师就会“落后”于时代发展的步伐,无法融入现代教育环境,甚至会被淘汰在教育信息技术变革的大浪潮中。所以作为学生生命成长的“引路人”——教师,就应该在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起始阶段主动更新观念,自觉地把信息技术运用到课堂教学中,探索出一条适合校情、教情和学情的融合之路。

记者:周校长,刚才您在谈到智慧教育在校园中的现实表现时也提到,教师要“主动更新观念,不抵触、不排斥信息技术”。那么,您认为教师应该需要具备哪些素养和能力才能适应智慧教育发展的需求?

周鹏程:了解、掌握和使用新一代的信息技术是教师迎合智慧教育发展需求过程中应具备的基本素养。所以学校会经常组织一些培训,帮助教师掌握运用信息技术的一些基本方法和技能。

其次,教师要具备广泛的学科素养。学科素养是我国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不同于专业素养,我们也不能简单地将它与学历等同起来,错误地认为一个人的学历越高,其学科素养就越好。智慧教育的本质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等,这对教师的引导能力和宏观把控能力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如果教师没有学科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就没有办法创造性地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这个层面来看,教师在学科素养上高出一般的人,并需要不断地学习和提升,而不能仅仅满足于备好课、把课教好。

最后,教师要创新教学方法,找到有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作为校长,我不主张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使用一些固定的教学方法,当然对新教师而言,固定的教学方法有利于他们迅速熟悉教学环境,提升教育教学实践素养;但对“老”教师而言,固定的教学方法可能会禁锢他们的思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实际上,教学方法应该是百花齐放的、千姿百态的。所以我主张每个教师都应拥有自己的教学法,每位教师的教学法可以跟别人的不一样,但要保证它“行之有效”,能让课堂充满智慧和魅力。学生在这种教师的教育之下,就会逐渐变得非常聪明、智慧,他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就远远不止于知识本身,而是一种智慧的人生。

除了上述三个方面之外,教师还应该具备将技术、教学法、学科内容进行整合的知识,即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知识(TPACK)。TPACK被美国学者科勒和米什拉认为是“使用技术进行有效教学的基础”。也就是说,一个教师要想在一个整合技术的教学环境中有效地进行教学,这个教师必须拥有比较丰富的TPACK。当然TPACK并非技术、教学法与学科内容知识的简单组合或叠加,而是要将技术“整合”(即“融入”)到具体学科内容教学的教学法知识当中去。这就意味着教师对TPACK的学习、应用,不能只是单纯地强调技术,而是应当更多地关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教与学理论”及方法。只有这样,教师才能适应未来社会,帮助学生走向智慧人生,否则只能成为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者”。

记者:课程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载体,校本课程的特色和水平是一所学校办学特色和校长课程领导力的重要体现。据我们了解,贵校的校本课程不仅体现了国际化的视野,也展现了较高的质量和水平,受到了社会的高度评价。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学校校本课程的特色呢?在您看来,校本课程是如何体现学校的办学理念的?

周鹏程:对于校本课程,我们走的是多元化、精品化的建设思路。学校的校本课程主要由光谷课程、院士课程、人文讲堂、校友讲坛、大学先修课程以及PBL课程和社会综合实践课程等组成。有人说这些课程让华中师大一附中给人感觉不像中学,而像大学,我想说的是,我们当然不是大学,但是我们希望从大学教育中有所启示,给学生们更多的空间和时间,更高的起点,更多的选择。

光谷课程是学校最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之一,它是立足学校地处光谷这一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区域优势开发的。2015年应同学们的强烈要求,光谷课程改为年级公选课,所有对生物、医学、光电光缆、信息、能源等专业感兴趣的同学都能选修光谷课程,课程内容也延伸到文学天文学、清洁能源、环境学、工程学等各个领域。课程主要选择既贴近现实生活又聚焦科技发展前沿的知识。为了揭开光谷那些高科技企业家的神秘面纱,让学生们对他们有更深入的了解,我们常常会邀请他们到学校来与学生们进行零距离的接触。这些企业家和专家无疑是时代的弄潮儿,他们的传奇创业经历和人格魅力对培养学生不断挑战自我、锐意创新的精神起到了非常好的启示和引领作用。

院士课程是我们学校重点建设的校本课程。学校每学期会邀请4名左右的院士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施一公、黄旭华、徐杨生、郭光灿、张勇传等院士都曾受邀来我校讲学。通过院士课程,我们能在宏观层面上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使他们对自己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和人生道路形成较为明确的规划。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这种指引显得尤为重要,只有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认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才能使学生形成判断能力,让他们作出正确的选择。

人文讲座和校友讲坛也颇受学生喜爱。历史学家章开沅、散文家张晓枫等名家都曾来过我校开设人文讲座,而易中天等著名校友也应学校的邀请回母校开讲坛。我们不是刻意为追求特色而去设计这样的课程,而是根据学生成长的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定期邀请人文领域的大家、名家和有着卓越成就的校友来校开设讲座,并通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促使其养成必备的品格。实际上,为了开设这一课程我们也邀请过很多国外人文领域的专家学者,如美国前议员拉里先生等,只要对学生的成长有促进作用,我们不会限制地域,而会面向全国,甚至从世界范围内去邀请专家来将精心打造这一课程。

大学先修课程,国外也称AP课程,就是在高中开设的大学基础课程。2015年2月,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在全国64所高中进行试点,我校是湖北省唯一的试点学校。2015年12月,我校又成为北京大学考试研究院支持建设的“中国大学先修课程”合作试点中学。目前,学校已经开设了8门课程:《微积分》、《电磁学》、《大学化学》、《中国古代文化》、《中国通史(古代部分)》、《地球科学概论》、《电路基础》和《计算学概论》。当然,这些课程主要是针对那些学科兴趣特别浓厚,或者学有余力的学生。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不仅有学习更广、更深的内容,更能激发他们的潜质,有效提升他们面对挑战和探究未知世界的自信心和思维能力。

PBL(Project-based Learning)课程是学校为培养创新人才而设计的课程,课程要求参与的同学必须拥有足够的知识储备,能开展深层次的项目学习。PBL课程的学习方式是基于项目的学习,即以学习、研究学科的概念和原理为中心,学生在现实世界中借助多种资源开展实践探究活动,并在一定时间内解决一系列问题的一种新型的探究性学习模式。该课程划分为《语言与文学》、《数学与经济》、《科学与生活》、《人文与社科》与《信息与技术》五大类。根据这些类别,学校开设了PBL实验班,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培养在某个领域有特殊才能或极具创新精神的学生,让他们通过从事专业性较强的研究来不断提升自我,同时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批判性思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社会综合实践课程是学校坚持了26年的一项特色课程。每年10~12月,我们会将高二的学生带到部队,让他们住在那里,每天清晨与部队的士兵一起跑操锻炼;之后,我们会带领学生去监狱,接受法制教育;我们也会让学生走进企业,了解企业改革中面临的困境、挑战和机遇;我们还会带着学生去农村,让他们关注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等等。通过社会综合实践课程,我们是想让学生学会关注各种社会问题,懂得关爱他人,学会感恩,知道回馈社会。

课程是学校教育的载体,只有把课程构建好,学校的教育理念才能落地生根。2014年以来,我们将“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有效沟通能力、数字化能力和生活能力)作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目标,并力求通过涵盖校本课程、国家标准课程及生本课程在内的多元课程体系,让关键能力成为每一个走出校门的学生都拥有的、受益终身的DNA。

记者:作为国际知名高中,贵校的毕业生广受欧美大学的好评,在目前国内和国际上的各种高中排名中,学校也总是名列前茅,这无疑是对学校办学质量的高度肯定。在您看来,华中师大一附中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周鹏程:学校之所以被国内外教育界认同,我想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首先,华中师大一附中虽然办学时间不长,但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确实形成了很多优良的办学传统,如把时间还给学生,把方法交给学生,把素质教育放在第一位,等等。在这样的教育理念下,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他们的素质都是比较全面的,我想这就是在国内外的各种排名中,华中师大一附中各项指标都是比较高的原因。

其次,我们的学生不仅养成了必备的品格,而且身心健康。从品格特点上看,华中师大一附中的学生一般责任心较强,懂得感恩,并且自信、幽默。在我看来,幽默是一种品格,也是一种品味,它不仅能使周围的人快乐,也会使自己获得快乐。此外,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的身心健康,特别设计了“2+1+1”培养方案,并通过相关课程帮助学生获得两项体育特长、一项美术特长和一项音乐特长。为什么要让学生获得两项体育特长?这是因为体育对人的发展至关重要,爱好体育的人一般来说不仅身体健康,而且懂得谦让,善于与人沟通,同时具有较好的协调和组织能力。对于高中生来说,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身体,更能释放他们的学习压力,对心理健康也是非常有益的。国外许多高校普遍认为我们学校的毕业生健康、阳光,同时善于沟通与协调,我想这与他们拥有运动爱好和习惯是分不开的。

最后一个核心竞争力就是学生具备关键能力。关键能力让我们的毕业生能较好地适应进一步的深造和学习,并且在完成学业后能较快适应社会生活,在各个领域中实现较好的发展。我们学校有个毕业生叫范犇,他是当年哈佛大学清华大学招录的7个博士候选人之中的唯一本科生,这件事情当时在美国的影响非常大。现在每年美国很多名校的招生官都会来学校选拨学生,我想学校的教育方式和毕业生的基本素质还是得到了国外教育界的普遍认可。

记者:与北京上海等国际大都市相比,地处内陆省份的华中师大一附中无疑“身陷”应试教育的重灾区,请问是什么理念支撑着以校长为首的学校管理者克服重重阻力,坚定地开展素质教育?作为身处湖北的名校,在影响和推动区域基础教育发展方面,您有什么样的思考或行动?

周鹏程:这个问题确实也是我一直思考的问题,好的学校教育或者说纯粹的教育确实需要一个好的大环境。但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需要学校、社会和家庭三方联动。学校是学生发展的主要场所,承担着学生成长的重要责任;家庭是学校教育的延伸,在华中师大一附中,我们通过开办“家长学校”的方式来提高家庭这一“教育小单位”的“育人质量”;而社会是学生成人成才的大环境,所以作为名校,我们认为学校有责任,也有义务和媒体一同来引导教育舆论,给整个基础教育带来积极影响。以湖北武汉为例,虽然地处长江中下游,拥有九省通衢的交通优势,但严格意义上来说,湖北是个内陆省,存在很多限制和束缚。作为立足湖北的一所名校,我们有责任去引导和提出中学学生培养的价值标准。2014年以来,我们开始倡导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不仅仅是在学校内部去努力践行,而且还与有关媒体亲密互动,展开研讨,从正面引导小学、初中学校和家长的教育观念。唯有如此,才能真正“破冰”应试教育。

具体来说,我们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出了一些努力:第一,坚持教育理想,办理想的教育,办纯粹的教育,努力将学校办成窗口学校,树立一个标杆。第二,尽力去帮扶薄弱学校,带动地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在如湖北恩施新疆等地都有我们定点帮扶的学校。在武汉市,我们也会尽力发挥自身优势,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发展。实际上,为回报光谷高新技术开发区对学校发展的支持,针对该区域初中发展较为薄弱的状况,我们已经与区政府达成协议,共建一所省级优质初中,目前校址已经选定,学科骨干教师也已经进入遴选阶段。将来我们的一些教育理念如培养学生的关键能力等都将在这所实验高中贯彻落实,我们有信心通过几年的努力,将这所实验初中办成引领全省初中教育发展的特色学校和窗口学校。第三,积极参与教育行政部门(例如省教育厅)以及各类教育团体组织的活动,多与兄弟学校交流和沟通,共同探讨困饶扰学校发展的难题,尽力引导一些学校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同时也向兄弟学校学习他们好的做法。就我本人而言,也会尽力抽出时间参与一些国内外的教育交流和学习活动,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详见《教师教育论坛》杂志2016年第4期

Hash:f7e6e6391cbe2196a09aeb06625a8c220a8a98f5

声明:此文由 佚名_387104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