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就是龙游官村村!

秀水民居古渡口

南山官道宿人家

水田农具江南

烟袅乡村丽江

这里是龙游山水宜居村落——官村村

东华街道官村村

官村,距龙游县城7.5公里,东与上圩头接壤,南与溪口镇冷水村毗邻,北与方坦村连接,西与龙洲街道后田铺村隔江相望,距离世界文化遗产姜席堰仅有一江之隔。官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据史料记载早在唐代这里就有人聚族而居,称“官村里”,历史上为灵山江上重要的水运码头,是龙南地区重要集镇之一。

名字由来

官村历史悠久,唐代时称“官村里”,在以水运交通为主的年代,为灵山港上一个主要码头,去往松阳遂昌等地的商旅均于此歇息。彼时,此处商贾云集,酒肆、作坊、旅舍齐全,灯红酒绿,市场繁荣,素有“小丽江”之雅称。史料载,南宋年间,姜家马府墩村出过一高官马天骥,绍定二年进士,后拜端明殿学士、同签书枢密院事。因多年勤于政务,身心劳累,向皇上奏请回家短时休养。年节时分,诸多公文需其批阅。每日,必经之路官村渡口集聚众多官员人马,故得名官村。

千年古樟,庇一方百姓

村中心位置矗立着一株宋代古樟,经历了800多年风雨的洗礼,古樟树依然郁郁葱葱、屹立不倒,荫庇一方百姓。古樟树边,一景观公园,塘水清澈,亭廊典雅。村民门口花坛格桑花儿迎风摇曳。村外原野,青山叠翠。白鹭时而飞翔,时而栖息树顶。田间觅食鸟儿,在牛背上歇息,悠然自得。鸟鸣声铺满村庄大地。村庄靠山面江,巍峨南山青青翠竹,延绵不绝,层层黛色如水墨泼染,一纵两横的小溪流水哗哗与白毛红掌的鹅群相映成趣。

小桥流水人家

村子大部为山林地带,有官村山、南山、窑山等山峰,多个小型水库散布林间。村庄北侧有灵山江沿村流经,寺坞溪穿村而过,水流潺潺。溪上古拱桥,年代久远,已不可考,古韵犹深。溪岸边,较多圆柱、菱形状青石,上刻佛像、龙之物,栩栩如生,实为商人出船祈福所用神物。村内外用以灌溉的大小水系,形成天然的“小桥、流水、人家”江南乡村。

沿村边山路而行,上山步道两旁草木葱郁,古树林蔽日遮天,尽显盆地丘陵之美。登上山顶,四方景色一览无遗。这便是有名的南山,当地有一神奇传说。公元前1046年,周灭商。姜子牙奉师命封神。一位随姜子牙多年的肖姓谋士,早在封神封官前云游四方。当地相传,肖谋士经官村一带,见村子四面环山,江如丝带,便隐居官村南山。后姜子牙忆起此人功勋,便一路寻得此地,在南山上封官。今日侧观南山,颇似封官台。当地老辈人中有游官村、走官道、看官花、登官台步步高之说。

如今,官村村以“灵江观堰 水秀官村”为形象定位,突出南山和水景观优势,积极对接项目,被定位为龙游县近郊以现代农业为主导的山水宜居村落,着力打造“小桥、流水、人家”的村落形象。

走在下行自然村,可以歇坐在凉亭、可以漫步于小溪边,可以看到青石板护栏、花坛、路边景观灯带及道路硬化等配套建设都已经完成。

古桥+长廊

官村村以含笑、银杏桂花等彩色树种为主体,完成游步道、村主要道路及文化广场景观绿化工程。粉刷赤膊墙4537平方米,并将“官村十景”以墙绘形式采用上色处理,再现官村古贾文化、官德文化。

美丽庭院

依托贯穿村庄的寺坞溪水系资源优势,打造溪石小品景观,并对星宿流水、老樟树景观两个节点进行改造,优化村庄整体形象,彰显地方文化。

国庆官村去哪玩

“官村八景”了解下?

星宿流水

星宿流水是以道教的二十八星宿石像及周边的流水景观组成。据村史记载,高官马天骥曾在此处大兴土木建设这一星宿流水,后因官村遭受日军侵扰,星宿流水被损毁,故在此地复建。

烟霞寺坞

官村的地理位置和环境同云南丽江十分相似,依山而建,顺水而设,村中白墙黑瓦徽派建筑,庭院布置和房屋细部装饰丰富而细腻,素有“小丽江”之雅称。

古桥望月

官村石桥飞驾于寺坞溪上,古桥倒影水中,水中可望明月,月下人影双双,桥身历经千年风雨沧桑,踏步已有用石碑修补的痕迹。传说这座古桥还见证了一段书生和船娘的爱情故事,从村庄古籍留下的诗词可印证。

枫香官道

官村历史上是民间商贸通道上的重要集镇,经官村——举岭——上塘岭之路,是龙游县城前往龙南山区主要商道、官道。现在的官道还原了旧时的青石板铺路,并以鹅卵石围绕点缀。

香火福樟

这是一株宋代的八百年古樟树,树叶间飘来阵阵芳香,沁人心脾,令人心旷神怡,据老辈人讲,这株古樟还有辟邪消灾之功用,家里有人患病,到古樟下点上一炷香,顶礼膜拜,祈求保佑,而且十分灵验。

舟离古渡

官村距离世界文化遗产姜席堰仅有一江之隔。曾经是灵山江上最重要的水运码头,泊满了来往的船只与竹筏,还有连绵数里的木排或竹排。

久久窑藏

走进官村东侧的窑山上,陶片碎瓷层层叠叠夹杂在黄土坡里,依稀可见,相传这里有99座元、明窑址。此处的古窑址现已列为龙游县文物保护单位。

龙商驿站

官村是重要古道的必经之地,向南是崇山峻岭,向北是大畈平路,官村恰好在这个连接点上。来来往往的“松阳担”的挑夫,在南面任职的官员,传递官府文书和军事情报的信使都走这条道,于是官村便有了驿站。

通讯员 | 王馨

部分资料来源 | 美怡龙游 掌上衢州

Hash:d816cf53babd6e72143259bfe2d08b7e35971861

声明:此文由 龙游广电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