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百年风雨报国路 逐梦扬帆再启航

金秋十月,天朗气清。

渤海之滨、白河之津,一座巍巍学府迎来了她的百年诞辰。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民族心、民族魂,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首先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2019年1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天津南开大学考察调研,对这座爱国奋斗、公能日新的百年学府给予高度评价。

肇端于民族危亡,诞生于“五四”风雷。从1919到2019,历经百年风雨的南开大学,从一所名不见经传的私立大学,奋斗成为家喻户晓的知名学府,其独树一帜的“公能”校训、其沉潜务实的南开气质、其“知中国服务中国”的学术传统、其“爱中华复兴中华”的宏伟志向、其矢志卓越的青春精魂,赢得了世人的尊敬。

百年南开史,浓缩了中华民族的精神与气节。百年来,她爱国情怀不变、育才初心不改、青春精魂不灭。值百年新纪,她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迹上破浪前行。

1.历百年沧桑 爱国情怀不变

建一所世界一流大学,培养“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一流人才,是南开人的兴学强国梦。

梁启超说:“唤起吾国四千年之大梦,实由甲午一役始也。”自1840年败于鸦片之战起,清政府屡战屡败,割地赔款、主权沦丧。1894年,中日甲午之战,曾经名震东亚的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清王朝苦心经营的万里海防轰然洞开。西方列强随即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华民族迫近亡国灭种的危险境地。

1898年7月,在北洋水师通济轮上服役的张伯苓随船送清政府官员去威海办理接收和移交手续,目睹了“国帜三易”的屈辱场面:接收时先降下太阳旗,后升起黄龙旗;仅过一日,降下黄龙旗,改悬米字旗。国耻锥心,使得立志报国的张伯苓愤而解甲归田,也成就了一次历史性的相遇——当年11月28日,38岁的严修聘请22岁的张伯苓到家馆任教。在国家危难、民族存亡之际,他们发出共同的感慨:“国家积弱至此,苟不自强,奚以图存,而自强之道,端在教育。”自此,一位晚清大儒,一位水师行伍,从变革私塾“严馆”入手,相继创办了实行新式教育的南开系列学校,由此开启了育才为国、教育兴国的百年传奇。

1919年,在风雷激荡的五四运动中,南开大学应运而生,爱国斗争的洗礼,使她深深植下了爱国主义的基因。“勿志为达官贵人,而志为爱国志士。”这是校父严修对所有南开学子的期冀,也是南开大学爱国报国的初心。

五四运动期间,南开首届学生周恩来在天津领导爱国运动,遭反动军警拘捕。虽然学校被迫让他退学,但严修特设专项奖学金,资助其出国留学。即使是后来得知周恩来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严修仍然一如既往予以资助。严修和张伯苓创办南开就是要培养“爱国志士”,在他们眼中,周恩来始终是南开“最好的学生”。后来,周恩来在延安与天津英文报刊《华北明星报》记者的谈话中曾说:“我在天津南开读中学、大学,这个学校教学严格,课外活泼,我以后参加革命是南开教育影响的。”

建校百年,南开历史上有名可考的烈士有36位,马骏、于方舟、陈镜湖、何懋勋、刘毓璠、袁永懿、郭永怀……他们挥洒下热血与生命,谱写出南开人爱国奋斗、可歌可泣的壮丽篇章。

南开自建校之初就笃定“私立非私有”,要求南开人心存大公,报国为志。南开大学也是“以解决中国问题为教育目标的大学”,学术目光从未离开过时局天下。

20世纪二三十年代,面对日寇步步紧逼,南开人成立东北研究会,开展东三省实地调查研究,编写大学、中学、女中、小学通用的教科书《东北地理教本》,揭露日本军国主义图谋东北的野心。“不到东北,不知中国之博大。不到东北,不知中国之危机。”1927年张伯苓带领师生到东北考察时说的这句话,被印到《东北地理教本》之中,警醒国人。

1928年,南开经济研究所立足国情,发布享誉中外的“南开指数”,这一非官方经济指数,不仅成为当时政府决策的重要参考,也为国际学术界提供着研究中国经济的权威数据。以何廉、方显廷为首的南开经济学人还创办《大公报·经济周刊》,撰文揭露日本转嫁经济危机的做法。

南开大学应用化学研究所与天津永利碱厂、利中制酸厂等民族企业密切合作,打破了日本在华北地区对酸碱工业的垄断。

1935年9月17日,在新学年“始业式”上,张伯苓向全校师生提出了三个振聋发聩的问题: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聆听演讲的师生高声作答,爱国斗志愈益振奋。

对这所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大学、爱国抗日的基地,侵略者恨之入骨。1937年7月29日凌晨,日军野蛮炮轰南开学校,妄图“去其史、灭其魂”。一时间,“桃源仙境界”变成一片废墟。当年,张伯苓在接受采访时说:“敌人此次轰炸南开,被毁者为南开之物质,而南开之精神,将因此挫折,而愈益奋励。”被迫南迁的南开,与北大、清华合组西南联合大学,刚毅坚卓、弦歌不辍,为中华民族存续文明火种,谱写了中国高等教育史上的光辉篇章。

战争时期,不乏南开人投笔从戎,奔赴沙场,为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平年代,一批批南开学子继承先辈传统,携笔从戎,投身国防。党的十八大以来,已有近40名南开学子应征入伍。2017年9月,阿斯哈尔·努尔太等8位参军入伍学子收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习近平总书记勉励他们,“希望你们珍惜身穿戎装的机会,把热血挥洒在实现强军梦的伟大实践之中,在军队这个大舞台上施展才华,在军营这个大熔炉里淬炼成钢,书写绚烂、无悔的青春篇章”。

2.经百年砥砺 育才初心不改

张伯苓曾说:“南开学校系因国难而产生,故其办学目的旨在痛矫时弊,育才救国。”痛矫时弊,就必须革新中国;育才救国,就必须大力培养既能爱国为公,又能建国创业的一代新型人才。

为社会所熟知、被学界所激赏的南开校训,并非创校之初所拟定,而是在30年办学实践的基础上凝练而来。1934年10月17日,张伯苓在南开学校建校30周年纪念会上正式宣布,南开学校以“允公允能,日新月异”为校训,致力培养学生“爱国爱群之公德”与“服务社会之能力”。

此校训独树一帜,令人耳目一新。它直指彼时“愚、弱、贫、散、私”的社会时弊,意在通过南开教育治民族之大病,造建国之人才,同时,鼓舞南开人自立图强、奋斗不息。“公能”校训就像一座灯塔,指引着南开教育事业和全体南开人的前进方向,自信而笃定。

为了实践“公能”育人理念,张伯苓总结出一整套培养学生成才的训练方法。其中包括:重视体育;提倡科学;团体组织;道德训练,尤其是强调学生必须有爱国的精神和爱国的本领。

在南开,除了大师云集的学术报告、科普讲座,生动活泼的知识比赛、社会实践,开风气之先的民主治校外,体育和话剧都成为化育新人的有效途径。

在“强国必先强种,强种必先强身”体育思想和“德智体三育并进”的教育理念指导下,学校形成了浓厚的体育运动氛围,涌现出了“南开五虎”篮球队为代表的一大批实力雄厚的运动队和成绩优异的运动选手,夺奖无数,威震远东,带动了天津乃至中国现代体育的兴起。张伯苓更是被誉为“中国奥运第一人”。

早在1908年,当西方话剧刚刚传入中国的时候,南开学校就开始编演话剧,改良风气、针砭时弊,一直延续了40余年,演出中外著名剧目和自创剧目264个,声震华北,名扬国内,相继培养出曹禺、黄宗江、张平群、鲁韧(吴博)等众多戏剧家。

正是在这种以爱国主义为核心要素的全面发展的育人理念下,学校形成了“爱国、敬业、创新、乐群”的优良传统,使人才培养质量始终保持一流,涌现出以周恩来、吴大猷、陈省身、曹禺、刘东生、吴文俊等为代表的一大批优秀人才。他们中间,既有杰出的政治家、科学家,也有卓越的教育家、艺术家。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在办学指导思想上,继续重视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强调基础理论教育,坚持“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改革开放以来,南开大学继续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弘扬优良传统,逐渐形成了培育全面发展人才的新模式。

立德树人以德为先。南开大学秉承校训精神,在培养师生树立“大公”情怀上下功夫。南开每年都会面向新教工、新任导师、新晋教授开展师德师风培训,组织海归人才和中青年学术骨干开展国情考察调研,努力造就“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知识、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在南开,还有一项由全校学生当“评委”的奖项——“良师益友奖”,南开的老师们把获此称号视为最高荣誉。“作为一名高校教师,我们承担的是向社会输送高端人才的使命。除了专业知识的传授,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培养更加重要。我们向社会输送的必须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红色力量’。”第7届获奖者、经济学院教授戴金平说。

南开的学风素以严格著称,学生一旦作弊事发,或是课业未过,多以退学告终。曾有一届本科生,入学时3000余人,四年后526人没有拿到学士学位。2006年,南开大学对多年未能毕业的28名博士予以结业处理,打破了中国博士生教育零淘汰率的惯例。南开大学在长期教育实践中,形成并坚守着沉潜务实的学术品格与治学风气,南开人甘于寂寞、踏实勤勉的学风、教风、校风,受到广泛赞誉。

南开注重发挥社会实践对学生爱国精神的塑造功能。1999年,南开成为“中国青年志愿者扶贫接力计划”研究生支教团项目首批实施高校,迄今已累计招募了200余名研究生志愿者赴甘肃新疆西藏等地开展支教服务,为促进西部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了自己的力量。20年来,一届又一届南开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不懈努力,在艰苦环境中丰富阅历、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在将“知中国,服务中国”的优良传统发扬光大的同时,也将爱国报国的情怀书写在了扎根人民、奉献国家的担当实践中。党的十八大以来,南开探索形成了师生“四同”(同学同研、同行同讲)的社会实践育人新模式,在鲜活生动的实践中,强化了对国家民族的情感认同和爱国报国的坚定信念。在2018年“知行南开”暑期社会实践中,5200余名学生和100余名教师组成500余支实践队深入基层,或宣讲新时代新思想,或以专业知识服务当地发展。

值南开大学建校百年,校方颁发了首批杰出校友荣誉称号。刘国光、刘新垣、蔡美彪、王梓坤、卓仁禧、匡廷云、姚守拙、颜德岳、姜伯驹等20位学界公认的顶尖学者获此荣誉。他们长期专注于科学研究与人才培养,为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作出卓越贡献。他们是新时代南开校训精神的践行者,也是后辈学子奋斗的楷模。

允公允能、日新月异,百年南开,育人初心愈加坚定。

3.跨百年征程 青春精魂不灭

作为会聚优秀青年的高地,南开始终充满朝气;作为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南开总是面向未来。

何为青春?日新月异!那是南开自强不息、愈挫愈奋的集中体现。在任何时候办大学,筹集经费都是大问题。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末,后人搜集到张伯苓3000多封信函,其中绝大部分都是张伯苓向社会各界求助捐款的内容。尤其是南开大学初创时期,相当一部分办学经费来源于军阀政要。南开学子对此一度颇有微词,张伯苓答道:“美好的鲜花不妨是由粪水培育出来的。”南开大学的财政经常是“入不敷出”,但张伯苓——这个人们眼中“不可救药的乐观者”是这样解释的:一个教育机构的账上就应该是赤字。任何学校当局如在年终银行账上还有结余,证明他是一个守财奴,因为他没有能利用这些钱办更多好事。“南开要长!长!长!日日新”“所以南开之‘南’,也许是困难之‘难’”,但南开要“越难越开”,要“硬干”“苦干”……

“所谓日新月异,不但每个人要能接受新事物,而且要能成为新事物的创造者;不但要能赶上新时代,而且要走在时代的前列。”这是张伯苓对校训中“日新月异”的明确阐释。

1928年,在南开大学曾发生过一场全国瞩目的教学改革大讨论。“先到美国去,在美国混上二三年、三四年,得到一个什么EE、ME等,于是架上一架洋服,抱着两本notebook回家来,做一个大学教员……上班捧着他自外国带来的notes一念。”这段内容来自1928年11月,发表在《南大周刊》上的一篇名为《轮回教育》的文章,作者为南开大学商科学生宁恩承。文章直指当时中国大学对西方教学机械照搬,与社会现实相脱节的现状。宁恩承的文章发出后,在南开师生间引发激烈交锋。

将教育与中国国情、社会实际相结合,是张伯苓自创办南开就坚持的理念。“洋学堂不能水土不服”——1928年春,张伯苓主持制定了《南开大学发展方案》,明确提出了“土货化”的办学方针。所谓“土货化”,就是研究“关于中国问题之科学知识”,培养“解决中国问题之科学人才”,简言之,就是“知中国,服务中国”。南开由“洋”变“土”亦是“日新月异”的脱胎换骨。

大学的生命力就是其学科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大学的教育质量就是其学生适应社会需要的能力。20世纪二三十年代,南开大学设置了东北研究会、经济研究所、应用化学研究所、化学工程系、电机工程系、经济学院等直接为社会服务的系科和研究机构,被公认为独开风气之先。在改革开放初期,南开即以“人所少有,我所专长;人尚未及,我能先登”的魄力,率先创立了金融、旅游、生物化学等诸多社会急需的应用学科专业;20世纪80年代,南开大学在国内率先与加拿大约克大学联合培养研究生,创造了中外合作办学的“南开-约克模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层次管理人才。2002年参与组建中国APEC研究院,连续多年为中国参与APEC会议提供咨询报告;2018年4月,成立全国首家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研究中心;2019年9月与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签署合作框架协议,共建南开大学21世纪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南开大学正是在日新月异的精进中不断焕发出青春的力量。

青春的精神也经由一位位“南开先生”的言传身教,传递给一代代南开学子。

著名经济学家、翻译家杨敬年,70岁学习法语,88岁时撰写了20多万字的专著《人性谈》;90岁时,翻译完成74万字的经济学世界名著《国富论》;百岁高龄时,撰写出版了27万字的自传《期颐述怀》;105岁时,口述一万多字的改动,《人性谈》再版。他用一生的追求,诠释了南开人信仰坚定、百折不回的青春精神。

著名无机化学家申泮文101岁的人生中,有近70年站在讲台上,他90岁时还在给本科生上课,也因此创造了一个纪录——“中国执教时间最长的化学教师”。81岁时带领团队,历时3年研发电子教科书《化学元素周期系》。2001年该成果获国家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

中华古典诗词大家叶嘉莹,一生颠沛流离、饱经苦难,但传播中国古典诗词的初心不改,95岁高龄仍坚持为学生讲课。抢救和推广传统诗词吟诵,整理多年来的讲课录音,出版有声读物为小朋友讲授古诗词……这位瘦小的南开先生忙碌不已。

今年73岁的数学学院教授顾沛,数十年来坚守本科讲台,他的《数学文化》课备受欢迎,每次下课都会收获掌声。他作为第一完成人在5个方面连续5届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次,二等奖4次。这个国家级大奖每4年评选一次;连续20年,顾沛一直榜上有名。这在全国高校,都是绝无仅有的。

中国科学院院士、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曾获2018年度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的周其林,被媒体称为“院士教书匠”。他从到南开之日起,就承担了为本科生和研究生讲授《有机立体化学》《当代化学前沿》等课程的任务,二十年如一日。他的课条理清晰,深入浅出,即使没有有机化学基础的学生也能听得懂。虽然取得了令人炫目的成绩,周其林还是认为自己更重要的身份是一位教师。

十轶春秋万栋梁。建校百年来,南开大学共培养了各类学生二十余万人,成为中国高层次人才培养、高水平科技新和高质量社会服务的重要基地。

百年校庆之际,当年被日军炸毁的秀山堂、木斋馆连同思源堂一起在南开大学津南校区复建落成。它们承载着南开人最为珍视的精神传统,也代表这座长青的学府无声的宣誓:

百年风雨报国路,逐梦扬帆再启航。

光明日报》( 2019年10月17日 07版)

(责编:实习生(王子文)、熊旭)

Hash:900d4c69bcb5ad6f2fe6da3a2b3785d037a01bbc

声明:此文由 人民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