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帝子出家紫云寺及太子石由来

图片来源:郑国通

莆田城厢区华亭镇前柳村紫云寺,位于二十四景之一“三紫凌云”紫微山麓,是一座青山藏古寺。近年来,在乡贤倡义募集资金重建修缮,美轮美奂,钟灵毓秀,美不胜收,令人心旷神怡。此寺传说与崇祯帝子有关。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幼年在寺院当小和尚放牛,其长孙建文帝在“靖难之役”中身披袈裟扮成和尚出逃,不知所终,传说也于西南某寺出家为僧。1644年李自成攻陷燕京,崇祯帝缢死煤山,其幼子灭名,随礼部尚书莆田人朱继祚(抗清民族英雄)离开京城。以后清兵入关,坐拥天下, 朱继祚坚持反清复明事业的战斗,把帝之幼子由亲信带领逃亡。经过长途跋涉、奔波,翻山越岭,风餐露宿克服重重困难险阻,来到莆田前柳这块遥远边陲之地避难。

安顿在朱之亲戚家,此地交通闭塞,民风淳朴,安全可靠。帝子住下来后逐渐适应农村的生活,也学会了当地的语言。人们只认为他是避难的官宦子弟,其举止行为逗人喜爱,但沉默寡言。 而三天两头,他必到厝后山坡之大石头鼓上向北眺望发呆,原来心中是企望反清复明事业的胜利。白驹过隙,年复一年,帝子及至得知反清复明事业彻底无望,心灰意冷,悲欢厌世。

帝子在紫山下农村生活近十年,对周围情况也较熟悉。附近有许多寺院,大寺院人杂,于是他选择小寺出家。该寺在三紫山腰,南面向木兰溪,寺内只有一个老和尚带一个小徒弟。他就拜此老和尚为师,说是乱世失散的官宦后裔,现无家可归,愿意皈依佛门,参禅拜佛,修身悟道,无怨无悔,求师父剃度。老和尚察其至诚,即为其削发,赐法号释明。老和尚圆寂后,寺庙有释明主持。释明改取寺名为紫云寺(由于历史原因后改为僧尼主持,此是后话),并贴上一联“无清清风入我屋,愿教明月照吾床。”语意含蓄。

光阴如数铜钱,一晃几十年过去。释明禅师临圆寂之时,召他的徒弟至床前,告诉自己的身世和后事,嘱葬龟山寺和尚塔,并传其大明珠。人们始知他原来是崇祯帝子,所以把他以前常到山坡之石上向北眺望的石头称为“太子石”, 并把该山坡一带都称为太子石地名,几百年沿用至今。

前柳村境内缘何有太子石地名,史籍无记载,笔者撰写此文,目的抛砖引玉,来解此谜。

投稿人:郑靖岳,莆田市城厢区华亭镇前柳人,1960年11月出生。诸多作品在报刊、《莆田作家》、《莆田文艺网》发表,亦被各网站转载。作品《木兰溪的传说》以150名内入围国务院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光明网共同主办寻找最美地名故事。

e n d

Hash:33f9e4c4071a207b879f6ea9eec9b6f15abcf687

声明:此文由 莆田旅游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