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知道古镇长泾,谁还记得长泾古桥?
古镇长泾地处江南水乡,属水网地区,境内河渠纵横、港汊错杂。流经长泾镇区的为长泾河,古称泾水,由牛腰坝经长泾市集至赵家湾,长1500余米。泾水向西经由西泾河接张家港、向东通东清大河。此外,泾水河南北两侧各有凤凰浜、汤村港平行,继续向南更是有长文河即范庄浜、富贝河横贯东西。 有河即有桥,在古时以水路为主的交通年代,古桥则是当时横跨古河两岸的便捷通道了。
古镇长泾地处江南水乡,属水网地区,境内河渠纵横、港汊错杂。流经长泾镇区的为长泾河,古称泾水,由牛腰坝经长泾市集至赵家湾,长1500余米。泾水向西经由西泾河接张家港、向东通东清大河。此外,泾水河南北两侧各有凤凰浜、汤村港平行,继续向南更是有长文河即范庄浜、富贝河横贯东西。 有河即有桥,在古时以水路为主的交通年代,古桥则是当时横跨古河两岸的便捷通道了。
四房桥位于长泾泾南村四房桥村,是一座跨径不足5米的小桥。该桥为石堍平板桥,在陈店桥西里许,即今泾东村和长南村交接处,跨凤凰浜河道,原系木结构,四房桥始建于明代,桥南境为宋长泾南市之一部分。何为四房桥,据《泾里志》载:名医夏四洲第四子公表妻李氏,建旌节坊于桥南而故名。据《新编长泾志》载:清嘉庆年间,重建石桥,更名为太平桥。后来在民国时期也曾重建,现存桥墩为民国时期的桥墩,桥面原来还是巨型花岗岩条石,现已改成钢筋混凝土板桥。
汤村桥,位于长泾长东村,是跨汤村浜即汤村港的一座宋代古桥,初系木桥,因在汤姓村落之右,故名。清乾隆间易木以石,清咸丰年间,太平天国时期,被“长毛”烧掉,清同治十年里人重修石桥,民国时再修整。桥呈南北走向,该桥桥面由三组金山石麻石条构建而成,每组有3块长方形石条组成, 桥墩有南北二个、水中二个,水中桥墩有3块麻石条竖直并排连结支撑桥面石板,南北两侧的桥面呈斜坡形状,中间一组桥面为平面。
汤村桥的桥面置响板一块,蹴之有声,晚间可闻,用以报盗警。桥墩两座,呈八字形,刻有龙虎水位线,当地百姓称,若汤村浜里的河水没过汤村桥龙虎线,地势低矮的长泾南国村必定被淹了。汤村桥曾是宋长泾北市之一,后虽然重修,可随着汤村桥村庄的衰落,逐渐被遗忘淘汰。这次寻访汤村桥古桥,不见桥面石墩,只见汤村浜南岸遗落的石头古迹,另外在遗址东侧百米处,八十年代建造的曲拱形水泥汤村桥似乎也已经完成了历史使命。
长泾泾水,是长泾市河,原称直塘河。明成化年间(1465-1487),长泾习礼首富夏希明从习礼里搬迁至泾水河岸泾水村落,致力于集众开市,并疏浚泾水,同时又建造了一座石质顶尖、做工精良的石拱环洞大桥横跨泾水,名为兴顺桥,以通南北。从此两岸依水,逐渐成市,长泾即成巨镇,兴顺桥称为泾里的市桥,后又称中桥。
之后,夏希明之嗣子夏良惠,名顺,号易轩,承继家风,重商尚义,他给朝廷捐献粮食千余担拯救灾民,又捐献千金以助边关均需之用,朝廷即赐给他三品官服,为镇江卫指挥。他在泾水两侧自西泾河起向东营造商铺、庐舍,连亘数里,直达凤凰浜,聚族而居。嗣后于明弘治年间(1488-1505),在兴顺桥东百步余,建造了一座木桥,名为兴福桥(市民称为东木桥)。木桥废后,其后人夏恂甫重建,并在桥上盖一小亭,挂匾额“良惠世居”。清乾隆四十三年,张彦果易木以石,修建兴福桥。
其实在夏良惠之后,里人在泾水上又建起了两座桥,市桥之西为兴寿桥,俗名虹桥,平板石桥,清同治三年里人重修;市桥之东为兴隆桥,又名青龙桥,还有大福桥、后木桥等。泾水河上的各座古桥时何时消失的?我暂无考证,但1974年长泾镇政府为了疏浚拓宽长泾干流,将河南老街及古桥全部拆除并陆续重建成了如今的兴寿桥、兴顺桥、兴定桥和兴福桥,同时也增挖两条支流:新泾河与泾东中心河。
范庄桥,位于长泾习礼村南范庄,紧邻暨南大道南侧,跨北施家浜,即范庄浜,今长文河,是一座3米余宽的小桥。长文河是明清两朝东顺乡和西顺乡的界河,范庄是明朝时期的一个大村子,当时范庄的范家家族很大,景色也很美,“范庄烟树”曾是“舜城八景”之一。
据《泾里志》记载,范庄桥原为长文河上的一座木桥,明正统元年(1436),由里人何仲熹出资重建,仍然是木桥。到了清乾隆初年(1736),因木桥易毁,由乡民夏德修出资重建,改为石堍石板桥,均为黄石材质,造型简朴,结构坚固。桥洞全长4.5米,宽1.5米,桥石两侧刻有“范庄桥”三字,桥堍两侧各刻有桥联。清同治二年(1863)石板桥被烧断。
后在石堍架设木板通行,并在木板两侧各增铺一块黄石桥板。民国三年(1914),村民按照旧制重修范庄桥,桥面换上金山石石条,当时修桥余下的一块巨石,则凿成了一个大石碾砣,记载修桥史。桥面由三块巨型花岗岩条石铺设。2003年为方便拖拉机行走,在花岗岩桥面上再铺设钢筋混凝土加固桥面。
东清河是古河道,明代称东新河,北接古运粮河谷渎港,直通长江,南通习礼塘,接无锡古运河和太湖。东清河流经长泾的地方附近有三座古桥,自南向北分别为习礼桥、南角桥和董庄桥。
习礼桥位于长泾镇东南五里左右,习礼村东,横跨东清河,旧名七里桥。习礼是唐氏的世居之地,宋靖康二年,汴梁陈州人夏石卿入赘习礼唐氏,成为长泾夏氏一族始祖。当时,东清河上原有一座木桥,以村为名习礼桥。明代景泰年间(1450-1457),有夏景序捐资将木桥改建成石堍木桥。到了清代顺治丙戌年(1646),由于年久,木桥毁坏,又有夏汝德出资将它改建成石环大桥。清嘉庆元年(1796)夏文禄倡导购石大家相助而重建,清同治二年(1863)桥毁,同治六年(1867)里人重建,光绪二十九年里人夏钟麐重修。这清朝期间,夏氏后人将石环大桥翻修成石堍石板桥,石板桥离河面高约6米,桥洞宽约3米有余,桥面宽约3米。桥面东西向隔开铺设三条大石板,中间又铺两排共10块金山石,民间称为“响板石”。到了近代,东清河很宽,而习礼桥桥洞过于狭窄,对航运和泄洪产生一定影响,习礼桥越来越不适应,于1968年、1982年、2000年2004四次重建。
南角桥位于长泾南漍村,横跨东清河。南漍村,原为南漍乡,位于长泾镇东北,系古湖堰塞成原,农渔发达。自南宋靖康开始,有太原郭姓、江西周姓因避乱而迁居于此,在宋元时逐渐成村落,明正德年间形成市集,名“南角市”。当时由于东清河之阻隔,摆渡解决村民来往。直至明朝末期,朝官顾言倡导大家出资出力,修建成木桥。后历经明清交替,南漍木桥屡废屡兴。清朝康熙丙申年(1716),村民夏永才将木桥改建成石板桥,清乾隆五十三(1788)年重建,咸丰十年(1860)南漍石板被周姓里民撬断而毁,灾后再铺木板架设,同治三年(1864)里人重修。上世纪30年代,长泾实业家宋楚才、宋楚英昆仲重修南漍石板桥。1965年建成双曲拱桥。
1978年,计划建造云顾公路,交通局拆除老桥,北移20米新建南漍桥,桥型成为双曲拱水泥钢筋桥。1994年,南漍桥再次拆除重建。
东清河流经长泾的徐家角,忽然分出一条支流向东南并入砂子港陈墅河,称为东塘河,东塘河为长泾、顾山的界河。在东塘河西岸的董庄,历来是东西行旅的要道,河上原建有木桥一座,因为桥址在董姓宅基地之旁,故村民称它为董庄桥。董庄乃是郭氏故居,清乾隆年间,董庄有郭天竣者,是个平生乐施好善的乡绅。他见河面宽阔、河桥易毁,就倡议以石代木。乾隆乙亥年(1755),他与附近慧济庵的住持园明商讨此事,得到了老和尚的支持。同时,郭天竣与乡党族人商量,大家捐出米麦若干,经过十年捐款,乾隆丙戌年(1766)的冬天开工,只用了五个月时间,石板桥就造好了,因村边有庵名曰“慧济”,桥成有惠民济渡之利,故命名为“惠济桥”。
桥全部用石构建,两岸引桥各长约3米,石桥墩3孔,全长12米,总长18米有余,中间大孔长约7米,两肩小孔均长约6米,桥面铺设9块30厘米厚的大金山条石。桥两侧有石立柱8根,石护栏板6块,高40厘米。中间桥条石两侧各镌“惠济桥”三字,小桥孔条石两侧各刻有古朴简洁的花纹图案。桥墩都用条石垒砌,成四方形下大上小的烽火台造型。桥成,立碑以志其事。碑阴面记载公彰义举村民名录,而正面则请清代学者华绅佩作铭。铭文称颂“郭子倡义”、“厥功伟矣”,“镌石表之,名并桥垂”,“后有继者,视此丰碑”。华绅佩并以此事作《董庄新建慧济桥碑记》一文。
(整理自新浪甲乙丙博客)
————「江阴吃喝玩乐」————
江阴最小资,最时尚,最IN 的餐厅,酒吧,咖啡馆和品质生活文化资讯
欢迎长按下图指纹或微信搜索“hanguo388”关注
Hash:494cdd8575accfc546b03445e8f7fa1804299e5a
声明:此文由 江阴吃喝玩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