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通道:处处“魅”景步步“侗”情

皇都侗文化村 何洪伟 摄

这是一方让你放飞心灵、恣意徜徉的文化圣地。

这是一方让你纵情山水、自由呼吸的生态净土。

这是一方让你全域旅游、寻梦家园的美丽乡村

通道侗族自治县位于湖南西南边陲,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的侗族聚居区腹地,是湖南省成立最早的少数民族自治县之一,素有“南楚极地,百越襟喉”之称,享有“侗族文化活态博物馆”“绿色海洋”“红色圣地”的美称,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张桂国际旅游走廊”、“大桂林国际旅游圈”、“湘桂黔渝文化旅游黄金线路”的重要节点。

通道侗族自治县也是全国绿化模范县、全国生态示范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全国文化百强县、全国最佳休闲旅游县、中国大学生最喜欢的旅游目的地、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县、中国最具潜力的十大县域旅游县、湖南省旅游强县、湖南省全域旅游示范县、湖南省特色县域经济(文化旅游)重点县。

今年国庆节,湖南通道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通道县)在皇都侗文化村推出2020全新打造的大型侗寨山水实景演出让世界侗听《戊梁恋歌》,让四方游客亲临体会侗家人“饭养身,歌养心”的文化氛围。

整场演出舞台背景为原生态侗寨,演员为勤劳朴实、能歌善舞的侗家儿女,旁边是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普修桥,配合绚丽多彩的灯光、跌宕起伏的剧情,让观众陶醉其中,流连忘返……

从中,我们感受到了通道文化旅游的独特魅力,看到了通道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的蓬勃气象。

坚持旅游兴县

加快文旅融合发展

横岭古侗寨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窗口。

通道侗族文化资源特色独具,民俗风情深厚淳朴,人文景观古朴典雅,自然风光秀丽怡人,是目前全国侗民族特色保存最为完好,人居生态环境质量上乘,极具旅游开发价值的自治县。近年来,通道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生态立县、旅游兴县、文化强县”发展战略,着力推进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文化和旅游融合已迈入发展快车道。

“我们着力抓好文旅产业顶层设计,在‘旅游兴县’征途上,围绕大局定位,明确以全域旅游为目标和载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举全县之力推进旅游‘二次创业’。”通道县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该县通过编制《通道县全域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明确全域旅游资源开发、产业融合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思路方法。围绕全域旅游示范区建设,相继出台《百里侗文化长廊旅游规划》、《龙底景区旅游规划》等一批控规详规,皇都侗文化村、通道转兵纪念地、芋头古侗寨、龙底漂流等重点景区项目规划,以及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将全域旅游理念和部署落到景区、落到项目、落在实处,力争全县上下一盘棋。

同时,该县着力强化服务体系建设,构筑高效便捷的旅游交通网络,不断完善文化服务功能,持续增强旅游配套服务。目前,除了包茂、武靖等两条高速公路过境,通道县还联合争取张吉怀铁路南延桂林高速铁路过境,5条县道升级为省道,旅游可进入性明显增强。全县农家书屋设备和图书配送工作全覆盖,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设施、体育健身设施设置率和覆盖率均达到100%,公共文化服务的受益率达96%。通过引导全民参与旅游服务经营,旅游商品生产销售、旅游星级饭店、特色民宿等服务设施增长迅猛。

该县还积极扩宽文旅产业投融资渠道,通过加大财政投入,用好用活政府融资平台,引导民间投资和招商引资,实施侗族风貌治理和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建设皇都侗寨、芋头侗寨、通道转兵纪念地等景区以及侗苗风情、生态丹霞精品线路,实施皇都侗族风情街、非遗传承基地、横岭菊花产业园等引资项目建设,创建格莱蒂斯等4家3星级旅游饭店,旅游经济型接待酒店发展到98家。

据了解,通道县还切实加强人才队伍建设。通过举办文化专业培训班、挖掘侗族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人才和乡土人才、非遗传承人的传承培训和县职校招生培养文化旅游人才;长期与湖南大学、湖南工艺美术学院开展文化创意合作,针对非遗文化研发侗族文化特色旅游商品;与湘潭大学签订合作协议,对旅游经营管理在职人员提供专项培训,并帮助通道旅游发展建言献策。

丰富文旅业态

打造精品旅游线路

在“旅游兴县”征途上,通道县不断丰富文旅业态。

该县一批文化旅游企业紧紧围绕侗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致力于文化创意旅游商品开发,目前已开发出8类126种文创旅游商品系列,延伸了旅游产业发展链条,填补了短板。侗寨景区深入挖掘侗族歌舞、曲艺和民间传说故事,编排适合游客欣赏的文艺演出节目,目前构建了皇都室内歌舞演艺、“让世界侗听”皇都实景演出、“邂逅神秘古侗寨”芋头游园式文化演艺产品等文化旅游产品。

通道还挖掘了申世遗侗寨民俗风情体验、农耕体验、“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产品等深度互动项目,开发了研学旅行养生度假、科考探险等新业态,策划了通道转兵纪念馆、晒口库区、兵书阁和文星桥旅游环线,县城打造了沿河两岸休闲、旅游购物、文化体验等旅游产品。

走进今天的通道,处处是“魅”景,步步是“侗”情。在这里,“红色圣迹”、“生态休闲”、“民俗风情”交相辉映,“红”、“绿”、“古”3条精品骑行徒步线路将通道旅游串联起来,有机构成一幅现实版的中国侗乡“清明上河图”,被誉为“都市旅人的后花园”、“中国和谐社会的原始版本”。

■民俗精品 悠悠古韵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芋头古侗寨 吴满亮 摄

底蕴深厚的侗民族文化,无疑是通道的天赐之魅。

在通道,侗族语言、服饰、歌舞、饮食等13个方面习俗,保存十分完整,独具特色,魅力迷人。全县有侗族芦笙音乐侗锦织造技艺、侗戏等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3项,有侗族大歌等省级“非遗”保护项目7项,有“非遗”项目代表性国家级传承人3人、省市级传承人34人,通道县是文化旅游部命名的全国唯一的侗锦织造技艺国家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

在通道,侗族建筑技艺神奇精湛,芋头侗寨古建筑群等6处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横岭鼓楼等9处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芋头、坪坦等2处侗寨入列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兵书阁村等28个村寨入列中国传统村落,通道侗族村寨于2012年入列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录,是国家向联合国重点推荐的十个申遗点之一。

依托底蕴深厚的侗民族文化资源,通道精心打造“神奇古寨”民俗精品线路。

从通道县城出发,途经芋头古侗寨—皇都侗文化村—横岭古侗寨—坪坦古侗寨—高步侗寨—中步侗寨,全长约24公里。在这里,俯瞰侗乡古寨,寨门鼓楼巧夺天工,风雨桥群聚纳风水,恍惚间穿越醉美时空、梦回素雅明清;在这里,领略侗族风情,侗族大歌唱响天籁,芦笙舞蹈势冲云天,与淳朴好客的侗乡人载歌载舞;在这里,体验侗家生活,油茶苦酒香醇诱人,合拢长宴美食荟萃。

是的,兴建于明朝洪武年间的芋头古侗寨是“百里侗文化长廊”的起点,有“侗乡小布达拉宫”、“侗族建筑的实物博物馆”的美名;公认为“世外桃源”的国家4A级景区、国家乡村旅游名村、湖湘特色文旅小镇——皇都侗文化村,福桥卧波,芦笙悠扬,歌舞醉人,油茶飘香,苦酒香醇,合拢宴多情;坪坦河畔的诗意侗寨——横岭,背靠青山,三面环水,取势纳气,前照后靠,体现了人与自然的高度和谐;“百里侗文化长廊”的核心区域——坪坦乡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堪称“侗族建筑艺术活态博物馆”……在这里,你将品味到浓郁醉心的民族风情,将惊叹于侗族文化的悠悠古韵。

■绿色精品生态宜人

在通道,自然生态美景如画。

通道全县森林覆盖率达75.55%,被国家气象协会授予“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以万佛山、独岩、将军山和神仙洞等为代表的“丹霞”地貌是少见的地质奇观,构成了当地自然观光的基本景观要素。

这里有国家自然遗产、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世界自然遗产提名地、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地、中国四大峰林之一的万佛山,有万佛山·侗寨国家风景名胜区、玉带河国家湿地公园,有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皇都侗文化村和芋头侗寨,有国家AAA级旅游景区神仙洞、横岭侗寨和龙底生态景区,还有九龙潭国家级水利风景区、宏门冲原始次森林、恩科亚热带沟谷雨林

依托神奇的自然风光,通道精心打造“生态丹霞”绿色精品线路。

从万佛山集散中心出发,途经江寨—神仙洞—将军山—万佛山,全长约16.8公里。沿途亲密接触唯美自然、舒怀静听“万亩松涛”,即可悠然见南山,也能让心灵惬意呼吸、自由舒展。这里林海莽莽,曲径通幽,山水如画,气候宜人。万佛山、神仙洞丹霞地貌奇观、龙底河漂流大峡谷、宏门冲原始次生林、恩戈亚热带沟谷雨林、九龙潭瀑布群落等自然景观相映成趣,是不可多得的避暑休闲、健康养生胜地。

■红色精品熠熠生辉

在通道,红色文化影响深远。

1934年12月12日,中央红军长征途经通道时,中共中央负责人在恭城书院召开紧急会议,史称“通道会议”。会议采纳了毛泽东提出的改变原定计划,转向敌人力量.

薄弱的贵州前进的正确主张,避免了3万余中央红军全军覆灭,是“实现红军长征伟大转折的开端”,通道由此成为中国革命的好运转折之地。1930年—1934年的4年间,先后有中国工农红军红七军、红六军团、中央红军途经通道,红军的足迹遍布通道县域,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文物和生动感人的红军故事。

依托红色文化,通道精心打造“重走长征路”红色精品线路。目前,通道全县与红色旅游有关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市县级文化保护单位8处,通道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湖南段的重点建设区域,入列了国家第二批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分县名单。通道转兵纪念地已建成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是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和湖南省党性教育基地。

这条线路从国家4A级景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湖南省党性教育基地——通道转兵纪念馆出发,途经张家寨—粟冲—花界—占字—兵书阁村,全长8公里,沿途溪水潺潺,植被丰富,花海浪漫,苗寨歌鼟,还有集桥、亭、阁、殿为一体的古建筑兵书阁。

重走长征路,让我们追寻红色印迹,感受红军精神的力量,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在这里,红六军团小水战斗牺牲的先烈们演绎了一曲先于狼牙山五壮士的英雄壮歌,矗立于险峰群间的纪念碑,萧克将军亲笔题写了“红军精神永存”;芋头“一盏马灯的故事”,诉说了红军与侗族人民深厚的“军民鱼水情”。一处处催人奋进的红色圣迹和感人至深的红色往事,让红色基因代代传承,长征精神在新时代熠熠生辉。

文旅产业逞强

凸显辐射带动效应

2019年,通道县文化旅游限上企业9家,限上企业营收比上年增长23.08%;以侗锦织造为主营业务的非遗文化企业营收比上年增长71.1%,以文化创意工艺品开发为主营业务的企业营收比上年增长21.01%,以旅游接待、研学旅行为主营业务的旅游企业营收比上年增长20.65%;全县实现接待各类游客47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达到28.2亿元。

2020年上半年,通道县文化旅游企业发展到227家,其中文化娱乐企业32家、工艺制造企业6家、旅行社(包括在通道设立的旅行社分社)9家、星级旅游饭店6家、乡村旅游经营实体110家、旅游特色民宿62家、景区经营单位2家;文旅企业劳动就业人数3.5万人,占全县劳动就业人数的24%。

“今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们在努力抵御万佛山景区闭园、新冠疫情不利影响下,预计全年全县接待各类游客508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0.7亿元,与‘十二·五’末比较,仍然分别实现年均增长13.6%、16.6%。”通道县相关负责人自信地表示。

在通道,我们看到了文旅产业迅猛发展的强势,也看到了文旅产业发展的辐射带动效应。

带动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发展。该县坚持农业与旅游基础共建共享,依托万佛山·侗寨国家风景名胜区,高品质发展休闲农业,打造铁皮石斛兰花菊花荷花、绿色蔬菜观光体验等基地,建成了省级农业科技园区。

带动传统工业向旅游工业发展。该县以促进旅游发展、巩固生态优势为目标,农副产品精深加工、中药材加工、旅游商品生产等加快,开发了一系列极具侗族特色的旅游商品,如侗锦、芦笙、银饰、木工艺品、七彩泡椒、土特山货等。

万佛山景区

带动了城镇化与现代服务业的融合发展。旅游市场的需求,直接拉动核心景区及周边城镇信息、金融、商贸、房地产等服务业快速发展。

带动了就业和农民增收。通道大力推进景区带村、产业融合等扶贫模式,在文化旅游扶贫带动下,7千余户贫困户参与旅游及关联产业,“十三·五”期间共帮助2.57万贫困人口成功脱贫,人均年收入增长800元以上,景区内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0%以上。

采写后记:

风情无限,魅力无限。

这就是通道,一方融山、水、文化为一体的独具民族特色的热土。

通道旅游资源丰富,种类齐,组合好,特别是原生态侗民族文化、自然生态风光、古朴人文景观三大板块交融相汇,独具魅力,由此形成的“浓郁异质文化差异感”对于寻找理想旅游目的地的人们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文化承载历史,旅游展示文化。今天,“旅游兴县”已成为通道全民共识、全民行动。今天,通道正在奋力打造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依托神秘的民族文化、神奇的自然山水、神圣的红色胜迹,通道抢抓国家实施“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两大历史机遇,加快推进文旅融合发展步伐,必将焕发更加绚丽的光彩,必将成为怀化乃至湖南旅游极具潜力、极富活力的发展高地。【文/吕克兵 何君林】

Hash:a99d63d8d342734ac5f90cfe764e6e2280e298b3

声明:此文由 海涯文化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