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阳地区的十大旅游景点,哪些景点在你家附近呢?

衡阳市十大旅游景点

1、南岳衡山 AAAAA

推荐1

南岳衡山为我国五岳名山之一,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境内,七十二群峰,层峦迭嶂,气势磅礴。素以“中华寿岳”、“五岳独秀”、“文明奥区”著称于世。现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和国家AAA-旅游区。年接待中外游客300余万人次。中华寿岳南岳寿文化源远流长,《星经》载:南岳衡山对应星宿28宿之轸星,轸星主管人间苍生寿命,南岳故名“寿岳”。宋徽宗在南岳御题“寿岳”巨型石刻,现仍存于南岳金简峰皇帝岩。康熙皇帝亲撰的《重修南岳庙碑记》首句即为:“南岳为天南巨镇,上应北斗玉衡,亦名寿岳。”再度御定南岳为“寿岳”。历代史志也常以“比寿之山”、“主寿之山”等敬称历代南岳衡山。《辞源》释“寿岳”即“南岳衡山”,南岳因而誉称“中华寿岳”。历史悠久南岳始封于唐虞,是古代帝王巡狩祭祀的地方。相传尧舜禹来此祭祀社稷、巡疆狩猎;大禹曾在此杀马祭告天地,得“金简玉书”,立“治水丰碑”,现留下白马峰、金简峰和禹王城等古址。古今往来,李白杜甫韩愈柳宗元朱熹、王船山、谭嗣同、郭沫若、田汉、陶铸等历代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政治家和文人骚客慕名而来,在南岳留下了3700多首诗、词、歌、赋和375处摩崖石刻.

2、罗荣桓故居 AAAA

推荐2

罗荣桓元帅故居位于衡东县荣桓镇南湾村的南湾街,是中国著名旅游“黄金通道”“井冈山--南岳衡山”的必经之地,距南岳衡山约70公里。有“楚南第一景”美誉的“锡岩仙洞”,离这里仅有3公里之遥。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上独特的古代民间建筑风格,这里成为南来北往游人争相驻足的著名景点。南湾街是一组以青石板街道联成的清代古建筑群,罗荣桓元帅的故居--黑田罗氏异公享祠居于街道的西北端。该祠是1914年由罗荣桓同志的父亲罗国亘先生为纪念其十二代祖先异山公而经手建造的祠。建筑面积540多平方米,占地700多平方米。罗荣桓卧室陈列的储柜、板床、抽屉、梳洗台、书柜、梳妆盒、双影镜、床头小方桌等都是罗荣桓同志用过的原物。火炉屋陈列的火桌、碗柜、坐凳等亦系原物。陈列的原物还有祖母卧室的古汉床、抽屉盯、土纺车等。健身房是罗荣桓同志兄弟练武的场所,陈设有桩板、石锁、石担、刀、枪、棍、耙、剑、戟等民间武术器械。辅助陈列室,是利用厨房、猪牛栏、碓臼屋等四间杂房改建的。

3、南岳大庙

推荐3

南岳大庙,为我国五岳神庙之一,位于南岳古镇。大庙坐北朝南,周围红墙环绕,四隅角楼高踞,规模宏伟。唐初名司天霍王庙,唐开元年间,司马承祯建南岳真君祠。南岳大庙位于南岳镇北街,是我国五岳庙中规模最大,总体布局最完整的古建筑之一。大庙为宫殿式建筑,颇似北京故宫风貌,占地9.8万m2,与泰安岱庙、登封中岳庙并称于世,在国内外有较大影响。庙有九进:棂星门、盘龙亭、正川门、御碑亭、嘉应门、御应门、正殿、寝宫、北后门。其中正殿规模最大,是主体建筑。正殿又称大殿或圣帝殿,高24m,有石柱72根,象征南岳七十二峰。檐下的腾龙飞凤和大门上的木雕极为精美。大殿四周石柱间嵌着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刻制的双面汉白玉浮雕144块,殿前石阶(丹墀)中嵌着一条洁白的石龙,昂首曳尾,妄欲腾空飞去。屋顶上的各种彩陶,廊壁上的各样彩绘,都非常精致。大庙四周围以红墙、角楼高耸,溪涧山泉,绕墙流注。东侧有8个道观,西侧有8个佛寺。庙内碑刻数以百计。

4、石鼓书院 AAAA

推荐4

石鼓书院始建于唐元和五年(公元810年),迄今已有1200年的历史。原址在衡阳石鼓山,时衡州名士李宽在石鼓山寻真观旁结庐读书,宋至道三年(公元997年),邑人李士真拓展其院,作为衡州学者讲学之所。二年(公元1035年),朝廷赐额“石鼓书院”,遂与睢阳、白鹿洞岳麓书院并称全国四大书院。书院主要建筑有武候祠、李忠节公祠、大观楼、七贤祠、敬业堂、合江亭。1944年7月,石鼓书院在衡阳保卫战中毁于日军炮火。2008年当地政府仿照清代石鼓书院格局重建了石鼓书院。建于唐代衡州石鼓山(今衡阳市石鼓区石鼓山),故名。唐初,刺史齐映,建合江于山的左侧。宪宗元和年间,州人李宽筑屋山巅,读书其中。宋代太平兴国2年(978),宋太宗赵匡义为赐“石鼓书院”匾额和学田(朱熹的《石鼓书院记》:“始唐元和年间,州人李宽之所为,至国初时尝赐敕额”。《国朝石鼓志》卷一事迹篇:“案文献通考赐额在太宗太平兴国二年,与朱子记国初者合”)。宋太宗至道三(997年),州人李士真请求郡守在这里建立了正式的书院,招收生徒讲学。宋仁宗景祐2年(1035),曾担任集贤殿校理之职的刘沆,在衡州任知府。

5、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旧址 AAA

推荐5

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原位于衡阳市珠晖区江东岸晏家坪,隔江眺望是庄重雄伟的来雁塔。1951年迁移至衡阳市雁峰区黄白路165号。湖南三师,创建于1904年。始称“湖南省立南路师范学堂”,1912年改为“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三师创办后,很快聚集了一批寻求新学的有志青年。其中以蒋先云、黄静源、雷晋乾等人最为杰出。五四运动前后,他们组织了“学友互助会”和“心社”等进步团体,开始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诞生不久,毛泽东曾几次来到三师传播革命真理,发展蒋先云等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于1921年冬,创建了党在湘南地区最早的基层组织——中共湖南三师支部。蒋先云等发起组织成立了“湘南学生联合会”,张秋人、陶铸、黄克诚、恽代英、夏明翰、江华、张平化等老一辈革命家曾在这里学习或从事革命工作。湖南省立第三师范学校曾被誉为湘南最高学府。1927年,学校被迫停办。1928年春复学,更名为湖南省立第五中学。1934年又改为衡阳中学。1938年,因被日本飞机轰炸,学校迁到耒阳,次年又迁入常宁

推荐6

回雁峰 AAA

靠近湘江之滨,在衡阳湘江上的公路、铁路两用桥附近。立在回雁峰,不仅可俯瞰大桥,还可纵观衡阳城全貌。回雁峰为南岳七十二峰之首。古人一直认为,北来的大雁南飞至此处便不再南飞了,只等来年春天再飞回北方,故名。杜甫就写过“万里衡阳雁,今年又北归”。回雁峰的山门是一座石砌牌坊,过山门不远后有半山亭,再往上走,越过“百步云梯”后就可到达顶峰,峰顶有雁峰寺。据史籍记载,这座寺庙建于南北朝时期,梁武帝时称乘云寺,唐以后改称雁峰寺,它与花药寺、西禅寺、罗汉寺并称为衡阳佛教禅宗四大寺院,历代有不少高僧都曾来此参禅。在回雁峰还流传着一位古代歌0的故事。唐德宗光启年间,一个叫王幼玉的歌0住在回雁峰下,她有着艳丽的容貌和高雅的气韵,她唱的《雁归来》被人赞为“秋满潇湘浦,歌徹回雁峰。”后来她与一位叫姓柳的青年富商相爱,其间经历了很多波折,两人虽然矢志不渝却仍天各一方。一天又一天,王幼玉登上回雁峰,一边唱着柳郎写给她的诗一边等待她的心上人回来,大雁听到她的歌声徘徊不肯离去。她就这样唱呵唱,直到力尽坠下山崖。这个凄婉的故事为回雁峰更增添了几分伤感的美丽。

7、推荐7

雨母山 AAA

雨母山位于全国重要交通枢纽、中南重镇、历史文化名城——衡阳市蒸湘区雨母山镇,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全国著名宗教圣地、省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和衡阳市绿肺。雨母山,原名永华山云雾山。清雍正间,执政衡州朱道台因久旱不雨,百姓遭灾,便慕名来山,登赤松子坛祈雨,时无云无雾,因“虔诚祈拜,雨泽立降”,于是改山名为雨母山,并送亲题“雨母山”三字金匾和祭祀物品于山寺,由此形成雨母山神奇的由来。雨母山望衡西南而立,是古城衡阳神奇而秀美的城廓景区,距衡阳中心城区7公里距离,范围景区约18平方公里,核心景区约5平方公里,雨母峰海拔238米,石牛峰海拔550米,最低处海拔57米,地理座标东径112°40’,北纬26°75’。雨母湖景区范围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不到50人。雨母山于衡阳盆地中央突兀而起,山形异趣、沟壑成湖。核心景区内16座山峰,8条沟壑,4座水库,形成了18处富含人文内容的自然景点。山上53科、246种、5000余亩植被构成了雨母山天然的植物公园。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植物资源使雨母山冬暖夏凉,四季迷人。

8、衡阳保卫战纪念馆 AAA

推荐8

衡阳保卫战纪念馆位于衡阳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桥管理处第七组。景区内主要建筑系清代记名提督、振威将军陆成祖(1838—1891年)于光绪七年(1881年—1887年)建造,距今已有125年历史。它是典型的湘南民居风格古建筑群,依山傍水,坐北朝南,平面略呈长方形,占地面积2640平方米,房屋为砖木结构,祖屋石木构件及山墙墀头、檐下、窗额等分别施雕刻、彩绘、堆塑,内容有“丹凤朝阳”、“玉兔望月”、“福禄寿喜”、“博古八宝”及珍禽瑞兽、人物花卉、如意云纹等祥瑞图案。整个建筑装饰十分讲究,木雕、彩绘、堆塑内容丰富,工艺精湛,有的堪称艺术精品,是观赏、研究晚清民居建筑及其相关问题重要的实物资料。陆家新屋又是珍贵的抗战遗址。1944年6月27日,一小队日寇骑兵撞入这里,第二天-中央军府得知消息派了一排兵力进行围剿,双方激战达半月之久,致使陆家新屋遭受严重创伤。至今南向墙面尚保留数10处当年留下的弹痕,右侧厢房封火墙山屏上的一个弹洞,直径达1米左右,是衡阳保卫战抗日保卫战难得的历史见证,也是日寇侵华战争的罪证,它对于警示人们不忘国耻、居安思危有着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9、蔡伦竹海 AAA

推荐9

蔡伦竹海旅游风景区位于耒阳市黄市镇和大义乡境内,规划区面积近100平方公里,中心景区达66平方公里,按国家4A级旅游风景区进行规划建设。蔡伦竹海景区面积广阔,连片竹林面积达16万亩,是我国连片面积最大的竹海,有着“亚洲大竹海”、“天然大氧吧”的美誉;生态景观独特,耒水悠悠、竹海茫茫,可轻舟赏竹翠,曲径闻竹香,凭窗听竹语,登高观竹澜;交通优势明显,京珠高速公路、武广高速铁路等并辔而过,107国道、320省道和京广铁路交织成网。这里钟灵毓秀,有沉睡千年的睡美人、瑰丽多姿的天然溶洞明朝建寺的紫霞禅寺和景象壮观的大河滩喷泉;这里人文荟萃,蔡伦曾在此首传造纸技术,韩愈曾来此拜谒挥毫,徐霞客曾到此探险考察;这里风云际会,有汉相归隐之张良洞周瑜后裔之周家大院、曾国藩之征兵筹饷处;这里休闲诗意,有泉水湾休闲度假村和水上游乐区。蔡伦竹海,“竹”报平安;蔡伦竹海,“竹”福天下!

10、衡阳来雁塔 AAA

推荐10

雁塔,衡阳名胜之一,距市中心约3公里,与回雁峰对峙,寓雁有来回,故名为来雁塔,该塔兴建的目的是用以导航,类似今日的航标灯塔。塔基为垒石构成,塔身用青砖砌成。整个塔体内为楼阁式,共七层,呈八角形,高28米。塔的第一层东南设门,南向拱门上嵌有清兵部尚书彭玉麟手书“来雁塔”横额的汉白玉碑一块。从第二层起塔身逐级递缩,塔的每层皆设有对称神,开两窗四门,可凭远眺望。塔檐为叠座,下无斗拱,外壁饰石图案。拱门上有石质龙凤浮雕。塔角旧有风铃,塔上有铁顶,置相轮。整个塔的结构突出了明代的建筑特点。此塔自建成后,历经多次修缮,保存至今。现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据清乾隆衡阳县志·古迹》载:“万历辛己(1581),宗伯曾朝节倡郡人建浮屠其上……经十三载而告成。”其后,清嘉庆、道光、同治及民国年间均曾修茸,基本保持明代建筑风格。来雁塔系楼阁式砖石塔,座北朝南,七级八楞,中空,通高36米,底边长7.3米。塔置于须弥座石基上,塔基施图案雕饰。门额为汉白玉石质,中镌“来雁塔”三个大字,系清同治年间兵部尚书彭玉麟书丹。

Hash:030c5c7e52ec929aa67cfe5bdca9b810f17259f1

声明:此文由 梅山蛮看世界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