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多民族对云南美食的影响?
云南地形错综复杂,六大水系于此纵横交汇,26个民族在这里生息繁衍。众多的民族、独特的气候和自然资源,造就了云南独树一帜的饮食文化。而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们,千百年来,又用自己的想象力和智慧,创造着关于美食的历史。
吃,看似简单,却能折射出一个地方的历史文化。而云南美食的背后,有怎样的历史渊源呢?

▲“黑皮子”其实就是曲靖当地农家风味的红烧五花肉,它色泽棕红发亮,味道肥而不腻。在大年小节、婚丧嫁娶这样的大日子,黑皮子是必不可少的。
受古代移民影响的“云南味道”
曾在西南联大求学的汪曾祺曾说过:“很多人以为昆明菜接近四川菜,其实并不一样。”1939年到昆明就读西南联大的汪曾祺,是中国现代著名作家,他在云南学习生活了7年,此后又多次故地重游,写下大量描写云南美食的散文。汪曾祺的这段话,大致厘清了云南菜的特色:接近川菜,又大有不同。
云南菜里或多或少有着川菜的影子,这和云南古代的交通有关。
元朝以前,云南通往外地的交通线主要是“五尺道”,五尺道从滇中经宣威,最终抵达四川。因此,元代以前,云南的外来人口大多是四川人,主要分布在宣威、曲靖及滇中一带。也是这个原因,云南饮食文化受川菜影晌,具有鲜辛的特点,这在元代以前大概已经形成了。
元朝继续修路,中期修通了由昆明经曲靖、贵阳、湖南、湖北至中原的官道,取代前五尺道成为云南通往外地的主要交通线。所以到明清时,来云南的移民,大多来自这条交通线上的湖南、湖北、江西等地,他们大部分定居在曲靖、昆明、楚雄、玉溪等地,所以,这几个地方的饮食,带有两湖、两广地区的特点。曲靖有道名菜,叫“黑皮子”,作为曲靖历史悠久的传统小吃,还被评为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当地逢年过节、婚丧嫁娶的“八大碗”的宴席上,黑皮子一定必不可少。而这黑皮子和湖南的红烧肉就有异曲同工之妙。

▲螺蛳是德宏地区常见的食材,如今食用的方式和古滇国时期很像。
政治和美食
除了地理交通,政治也对饮食产生着影响。
云南历史上曾经建立过滇国、南诏、大理国等几个重要的地方民族政权,这些政权的统治,对云南的饮食文化具有深刻影响。
战国中期至西汉中期,云南曾建立过一个政权叫滇国,统治着以滇池周围为中心,东到曲靖、陆良和泸西,西至禄丰,北达会泽等地,南到元江、新平一带的广大地域。
考古学家发现,古滇人的饮食以稻米为主食,也种植小麦,副食有畜禽肉类、鱼虾螺蛳以及瓜果、野菜等等,相当丰富。这么丰富的食材,生吃?答案是NO。晋宁石寨山古墓群,是滇王及其家族臣仆的墓地,古墓出土了大量青铜餐具,说明当时的滇国人,就已经使用各种饮食器具了,他们用青铜或陶制的釜、甑、罐和镬烹制食物,享用各种“土特产”。除了炊具,在各地墓葬还出土了不少青铜铸造的壶、樽、杯等酒具,看来,早在古滇国时期,饮酒风气就很盛行了。
因为滇人特别喜欢捕捞滇池的螺蛳以供食用,滇池岸边遗留了大量的螺蛳壳堆积。昆明的官渡古镇曾经是滇池的一个古渡口,就曾经挖掘出很多螺蛳壳堆积。遗留的螺蛳壳尾部大都有一个敲开的小孔,便于滇人取食螺蛳肉。至今德宏一带的少数民族取食螺蛳肉,也还是沿用滇人的办法。
南诏是彝族和白族先民在唐代建立的地方政权,统治时间有200多年;大理国在南诏的基础上建立,统治长达300余年。南诏、大理国的 一些饮食习俗,比如以稻米、小麦和蚕豆为主食和辅食,喜欢把生的肉和螺蛳拌香料吃,用烤小猪和各种野味招待客人,把蚂蚱、蜂蛹等昆虫纳入饮食的习惯,至今在一些彝族和白族地区还很多见。
不过南诏时期,喝茶时把茶叶和椒、姜、桂等香料一起烹煮的习惯,今天已经不多见了。
当然,影响云南美食的因素还有很多。
云南有26个世居民族,各个民族不同的生活区域、谋生手段,都对饮食产生着深刻的影响。举个例子,彝族早期主要从事畜牧业,而且大多居住在山上,大部分彝族人喜欢牛羊肉、玉米、洋芋等食品,爱喝玉米酒,烹饪方式以蒸、煮为主,就和山居和游牧生活有关。同时,彝族不同支系的饮食习惯,根据地区、海拔高度的差异也有所不同。所以,广泛分布于云南各地的26个世居民族,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习惯。
此外,外来各民族人口的迁徙,对云南各地的饮食文化也有很大影响。比如元代回族先民进入云南后,职业主要是从军、经商,也有一些人从事农业生产,因此普遍分布在各个城镇和重要交通线附近,所以如今回族的饮食习惯在各地城镇都可以见到。
Hash:9a9acd534c715ff02af9dc9b647fb29c286cdc3e
声明:此文由 leaf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