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城香樟半城湖(足迹·达人带你游)(组图)
马 悦摄
图:滕王阁。
人民视觉
江西南昌,古称豫章、洪都,有“昌大南疆、南方昌盛”之意,王勃在《滕王阁序》中称其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
满城樟树四季常绿,赣江穿城而过,过去、现在和未来隔江相望。行走在南昌城,我们仿佛时空穿梭,感受着这座城市的不同历史韵味。
第一站:品汉唐风韵
如果时间可以穿越,你最想回到哪个朝代?如果在南昌,第一站当然要选汉朝。
西汉海昏侯国展览设在江西省博物馆,位于南昌市中心城区,地铁公交都能直达,交通很方便。作为目前发现的结构最完整、布局最清晰、保存最完好的汉代列侯墓园,西汉海昏侯墓出土了金青铜玉器、竹简、木牍等各类汉代珍贵文物。
如果想近距离感受汉代风情,别急,那就等待汉代海昏侯国遗址公园吧,这个原址重建的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目前正在筹建当中,将最大限度地还原汉代文化与建筑特征。
与江西省博物馆毗邻,是一个古建筑群,包括南昌市图书馆、“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滕王阁。
重新改造后的图书馆,古色古香,红墙绿瓦、雕梁画栋。而如今我们所见的滕王阁,已不是最初唐朝建成的那一座。滕王阁前后重建了29次,最近一次重建完成于1989年,草图由建筑大师梁思成亲手绘制。
滕王阁不仅是一座建筑瑰宝,还是文学殿堂和书法宝库,这里的诗词集锦和名家字画,都是不可错过的。
去滕王阁,最好选在傍晚时间,这时登高望远,才能看到“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美景。夜幕降临时,还可以欣赏《滕王夜宴》,乘坐赣江游轮,一览赣江两岸美景。
第二站:忆烽火年代
八一广场、八一起义遗址群
1927年8月1日,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爆发,南昌城作为“军旗升起的地方”,被誉为“英雄城”。八一广场、八一公园、八一大道、八一体育场……在南昌,与“八一”有关的景点是不得不去的地方。
来到南昌,不管你要去向何处,都会经过八一广场。八一广场,军旗升起的地方,周边道路四通八达,这里会有很多市民活动。
以八一广场为中心,周边是南昌八一起义遗址群,包括所辖五处革命旧址——总指挥部旧址、贺龙指挥部旧址、叶挺指挥部旧址、朱德军官教育团旧址和朱德旧居。
其中,总指挥部旧址坐落在南昌中山路380号,一进门便能看见陈毅手书的“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鎏金横匾,大楼里以大量的历史文献资料、图表、照片和文物等,生动再现了南昌起义的光辉历史篇章。
南昌八一起义遗址群都是典型的民国建筑,听革命故事,访先人足迹,重温革命历史,这些都是不可错过的南昌之行。
第三站:逛现代水都
时光流转,我们回到“现实世界”。南昌素有“襟三江而带五湖”之称,最大的特点就是城在湖中,湖在城中,是名副其实的“水都”。
南昌城内四湖有东、西、南、北湖,还有青山湖和贤士湖,城外有象湖、艾溪湖,还有瑶湖、前湖、九龙湖等。春夏之交正是风光最好的时候,湖边花香四溢,草长莺飞。
你可以去八大山人梅湖景区,赏花游园,体验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湖畔的八大山人纪念馆,也是不可错过的景点。整个纪念馆建筑群青砖灰瓦,风格古朴典雅,纪念馆展出了八大山人的书画真迹。
来南昌,不可错过当地特色美食。说到南昌美食,首选之地就是绳金塔。绳金塔自唐代始建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现在的绳金塔经过改造,成为以美食为主的商业文化街区,街区内各类赣菜小吃应有尽有。
南昌赣菜主要以鲜辣为主。可以尝尝当地特色早点——拌粉和瓦罐汤。这个时节,鄱阳湖的藜蒿正脆嫩,可以试试特色菜藜蒿炒腊肉,此外还有米粉蒸肉、银鱼肉丝、牛肉炒粉等。
如果恰巧碰上雨天,那就穿上雨衣带上雨伞,出发登梅岭。梅岭素有“小庐山”之称,层峦叠翠、谷壑幽深,雨天云雾缠绕,绿意盎然,茶山和花海间,风光旖旎,是难得的美景。
到了晚上,可以夜游秋水广场,沿着江边的文化长廊散步,遥望对岸滕王阁美景,或登摩天轮,随着摩天轮的缓缓上升,一座现代化的都市,徐徐展现在眼前。
婺源这个深藏不露的村子,不仅山水秀美,还送你一条浪漫十里香樟路! 香樟
遇见紫阳 ❥ 多彩杨溪
当你第一次听说杨溪,你的脑海会浮现出怎样的关键词?是徒步休闲好去处,还是绵延的十里香樟观光,又或是沿潋溪河昆潭天然解暑浴场,还是辛勤劳作者们播种下的一抹抹乡愁?遇见紫阳,今天让我们来遇见多彩杨溪.......
曹家坦村
水车埠村
杨溪的“静”。
紫阳镇杨溪村,这个距离婺源县城不过8公里的休闲小村就像个未经粉饰的闺房少女,沿潋溪河畔的连绵十里香樟树荫蔽着她的静谧和恬淡,却难掩盖她纯粹古朴而又苍翠秀丽的容颜。走近村庄,风景秀美,潺潺溪水伴着清脆鸟鸣,让你不由得想深入这个小村一探究竟......
昆潭村
由义岭
杨溪的“十里香樟路”因近十里的路段旁绵延着110棵樟树而得名,潋溪流经西坑的一段尤其过水车埠后,呈九曲十八弯之势,两岸绿树成荫,风光旖旎,沿途古村密布,文化底蕴深厚,似“锦绣画廊”一般。 走近杨溪,沿途的村落满是安宁的气息,让人倏忽间忘却了城市的喧嚣,唯有几声犬吠鸡鸣为这小村添上不可或缺的生气。停步驻足,小小的村庄建在山坡之上,进村的道路由青石板铺就,古老的建筑沿袭着婺源徽派建筑的一贯传统,马头墙上的黛瓦映着清晨的霞光显得分外古朴优雅,放眼望去薄雾氤氲笼罩在青翠的山头,让人宛如置身于人间仙境。
杨溪的“活”。
由义岭古驿道和自行车道贯穿在杨溪,为这个静谧的村庄增添了几分活力。政府政策支持下,修复打造后的古驿道和独特的地理优势让生活在城市的户外爱好者们都愿意在闲暇时光来此小村徒步或是骑行,这因此也给杨溪这“低调”的小村落提升了不少知名度。
走上古驿道,感受古人们用脚步丈量出的蜿蜒山路,置身于村落和群山间,让人不免有些归古之感。爬上由义岭,登高远眺,群山苍翠间的生命是那样旺盛,蜿蜒的枝干散漫却又有条理的伸展着,宛如舞者那挥动着的婀娜手臂。那枝干横亘于水面,碧波里连接着青绿色的枝叶,就仿佛那树、那水已然融为一体,好在湍流的溪水和骑单车的在告诉我们这是真实的存在而不是一副锦绣山水画。闲暇时间,约上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骑上单车为杨溪锦绣画廊增添一份不可或缺的生命活力。
杨溪的“和”。
田间插秧
“农事无闲活,村庄无闲人。”初夏时节,刚下过雨的杨溪有一种别样的美,乡间小道被雨水冲刷的干净整洁。田埂上、秧田里,三三两两的插秧人正在劳作,一块块亮汪汪的水田充满着诗情画意,忽而一阵微风拂过,秧苗随风摆动,像是一副极美的油画。再往村庄深处走去,一幕幕鲜活的绿色涌进你我的眼帘,杨溪茶园里新长出的茶叶幼苗在一场雨过后显得更加苍翠欲滴,每一片树叶都好像会呼吸一般尽情地与空气进行置换。鲜绿的茶园、阡陌间的秧苗以及那粉墙黛瓦的徽派村庄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田园画面。
杨溪汪村坦古桥
杨溪就是这样一个可运动,可赏景的休闲好去处,看多了千篇一色的大家闺秀,不妨邀上二三好友择一闲暇之时来紫阳探访这个听名字就很“小家碧玉”的——杨溪村,在这里寻白日里十里香樟的郁郁青青、古驿道的古朴韵味,寻夜幕低垂时的山风徐徐,行走在潋溪河畔听昆潭流水诉说着村庄的点滴过往......
导航:紫阳镇杨溪村
婺源还看油菜花?这座俞伯牙后人的宗祠里,隐藏着香樟木的中国三绝 香樟
引子
婺源,近些年似乎跟油菜花绑定在了一起;每年的春末夏初,必定有大批的观光客,或跟着旅游团、或开车自驾。坐标:江岭、篁岭、理坑、庆源…..。
看那一年一度的精灵植物花开花落、看水打嫩芽的翻云覆雨;抑或再加上白墙灰瓦作为背景板,油菜花在微风中摇曳、悸动。
建筑是油菜花的背景,抑或油菜花是建筑的点缀
一支红杏出墙来
一、放飞山水间春天来了,躁动的小心脏开始怦怦悸动,是时候来一次倔强的我行我素;籍以告慰长期被生活碾压的心灵。放纵内心展翅高飞,去看山看水看花草,去领略大自然的风情万种和千般变化。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婺源油菜花田已经成为行者和摄影发烧友最得意的地方。
毫不讲理的浓郁的油菜花黄,典型的白墙黛瓦徽派建筑,错落在一片片灿烂的花海中,远处重峦叠嶂的山,眼前弯弯曲曲的水,一动一静,动静相宜。
早早的,江铃等地设置了油菜花摄影基地
宛如一首诗、一幅画,醉了时光,惊了岁月。
小桥流水人家,日出日落,天边云霞,都是旅行摄影想要捕捉的颜色。
婺源油菜花,每一处都有着不同的韵味。梯田式的油菜花、村落旁的油菜花、小溪边的油菜花……,而徽派古建则像大餐必备的小酒,为这一次饕餮盛宴配上微醺的结尾……。
然一年一次对生命脆弱的短暂关注,反而超过了它背后徽派建筑沉淀多年的厚重的历史,似乎有些本末倒置的意思。
油菜花田的傻大个
早春,婺源盛开的不仅仅是油菜花
二、徽派风味进行时高墙封闭、马头翘角、墙线错落、黛瓦白墙……,徽派建筑最基础的法度。提起徽派建筑,大家更愿意论及西递、宏村;殊不知,在不久的昨天,婺源本属于徽州的一个部分。
所以,江西婺源的徽派房屋尽管不如安徽的尽善尽美、富丽和清秀,但一脉相承的隽永、风格明确而严谨有度设计,依然是徽派建筑的基础型格。
白墙灰瓦、法度有致是徽派建筑的精髓
很多徽派建筑被拿出来做成民宿,可以一试
有人总结了徽派建筑的三大特征:
1、黛瓦、粉壁、马头墙为表型特征;
徽派的大部分古村落是齐刷刷的黑瓦白墙,飞檐翘角的屋宇随山形地势高低错落,层叠有序,蔚为壮观。
徽州宅居的“三雕”: 青砖门罩、石雕漏窗、木雕楹柱与建筑物融为一体,使建筑精美如诗如画。
房屋里的天井,通气、接天光
正好赶上贵如油的春雨,高低不平的石板地净是水洼
3、高宅、深井、大厅为居家特点;
徽州是封建宗法制度的理论基础———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宗法制度较他处更为森严而完备。建筑风格也会更规划严整,排序井然。
婺源的徽宅,比之黄山附近的精致不足
三、祠堂里见真章我们的老祖先对于家庙宗祠的重视程度,使得各地宗祠成为不容错过的高瞻仰之之地;婺源也不例外。
位于婺源县东北28公里汪口村的俞氏宗祠,尽管不是一座规模很大的家族宗祠,但却以“无须拂拭,却一尘不染;雕梁画栋,却蛛网不结;面水背山,却无群燕筑巢。”的三绝,被国内古建筑专家誉为“古建筑艺术宝库”。
汪口村的俞家祠堂,以木雕和樟木而闻名
牌楼对内的部分,满满的雕工令人起敬
俞氏宗祠,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由在京为官的族人俞应纶回乡省亲时带头捐资兴建。皆是因为整体建筑均为古樟材质,燕虫自避,百邪不侵。
该宗祠中轴线为歇山式,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长方形,宽15.6米,纵深42.6米,周遭高10米的砖墙。占地面积665平方米,是一座以细腻的木雕闻名于世的祠堂。
二进的大厅,层层叠叠、细致入微。
大门旁侧的木质“石鼓”
余家宗祠的山门、享堂和寝堂三进院落;布局严谨,结构精巧,工艺精湛。凡斗拱、脊吻、檐橼、梁枋、省替、驼峰等木构件均精琢细雕;采用深雕、浅雕、透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各种图案形态逼真、细腻繁复、寓意深刻、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这里支撑长廊的吊柱,本是两边各雕刻一木头狮子,狮子的头部顶住花托,支撑起长廊与屋檐的重量。很可惜,这狮子的头部被破坏了,当年砍下的狮子头有50斤重,被当作柴火给烧掉了。
据说,这个宗祠的木雕部分花费了一干工匠20年的时间修造而成。
这上面本来有一对重达100斤的木狮子头,现已破坏
门顶门裙用细细的雕工设计了3重历史故事雕像
文末赘述:
不仅私底下暗想——
旅游,最忌讳就是大拨轰的群体动作,脑子里空空如也、完全放松;导游说啥是啥、人云亦云;
旅游,既是放松解压、释放天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对传统文化继承和发扬的深入认知;
带着求知的心态去旅游,在行走中寻甚解,不失为知识性社会最事半功倍的求是方式吧。
观音阁不大,但是乡间对于美好的祈福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