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级旅游景区
婺源江湾景区大鄣山卧龙谷李坑篁岭村婺源文化与生态旅游区长溪村桃溪村清华彩虹桥婺源博物馆大鄣山严田古樟民俗园江岭梯田理坑婺源五龙山婺源月亮湾清华镇官坑村庆源村
古徽州汪口村,一处因水而生,依水而荣的商贾村落,18个溪埠与18 条街巷见证曾经之兴盛繁华
婺源曾经作为旧徽州一府六县组成部分,由于长期受到徽文化的影响,保留有相当多的徽派建筑和风俗文化,但是让它开始走进大众视野。婺源,在徽文化的地理上,已经是古徽州的边缘地带;在徽文化的典籍中,她又是一方重镇。有人说,婺源是“封闭的山,开放的水”。在万山丛蔽中,除了徽饶古道等有限的陆路通道外,河流成为了这里最为活跃的商业经脉。 汪口村,因水而生的水运商埠,使之成为商品的中转站和集散地,明清更是繁荣一时。
汪口,婺源县江湾镇一个千年古村落,位于婺源东部,古时又称"永川"。据《永川俞氏宗谱载》,歙县篁墩俞昌迁婺源的第九代孙,宋代朝议大夫(正三品)俞杲于宋大观三年(1110),由附近陈平坞(已废),迁到今汪口村后的郑婆坞(现俞林标宅前),再由郑婆坞逐渐向河边扩展。因这前碧水汪,故名"汪口"。始迁者为期后裔如水绵长,又名"永川"。 汪口村,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留有古徽州文化传统的古村落。
汪口村三面临水,江湾水、段莘水在此交汇, 明净如练的河水由于村对岸葱郁的向山的阻拦而呈"U"形弯曲,形成村前一条"腰带水"的三面环水的半岛。由于四周群山环抱。 汪口山多耕地少,婺源旧志曾载:“婺居徽饶间,山多田少,西南稍旷衍,东北多依山麓,垦以为田,层累而上,至十余级不盈一亩。”所以,江自南向北,向山--段莘水--官路正街商市--村庄民居依次形成了汪口"山--水--市--居"的村落整体形态。
汪口作为古徽州婺东重要水道,历史上水路交通十分便捷。南宋兴起的“草鞋码头”是婺源东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 遥记当年沿河边有18个溪埠与18 条街巷相对应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足以见证这一水运古商埠曾经给汪口带来的数百年兴盛繁华。
汪口徽派古建筑星罗棋布, 建筑型制非常丰富,村落空间的布局近似网形,以一条官路正街做“纲”,十八条直通溪埠码头的主巷道连着错落有致、纵横发展的小巷,将民居织成一个个“目”。村中东西向的主街道——官路正街,全长670米,青石板铺地,商铺夹道。兴盛时遍布全村的商号有120余家,官路正街现存的古商铺建筑还有66幢,经营范围十分广泛。
汪口古村落建筑保存下来的有俞氏宗祠、一经堂、懋德堂、大夫第、述德堂、慎知堂、生训堂、守训堂、积善堂、养源书院、存舆斋书院等计265幢,建筑占地面积达27000多平方米。
其中,最不容错过的莫过于东关大桥附近的俞氏宗祠。宗祠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候补县丞俞应纶为祀始迁祖俞杲,带头捐银并集族人助资,创建俞氏宗祠“仁本堂”。道光四年(1824),茶商俞澄辉捐银一千两重建。建筑内部木质构建精美华丽,其精湛的雕刻技艺,被古建专家誉为艺术宝库。
汪口村为徽州府城陆路经婺源至江西饶州的必经之地,又系婺源县城连通东北乡水路,货运到乐平、鄱阳、九江等处之码头。明清时期,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景象繁华。虽经千载沧桑,但留下的历史遗迹诸多。
"徽商"为汪口古村落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使这个古村落成为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徽商"留下的遗迹,汪口村依托水路交通有利条件发育成为一个因水兴商,以街为市的"商埠名村",在为数不多的皖南徽州商业交通型古村落中,具有独特的典型意义。
自古以来, 汪口人在这里耕读并举,儒商结合,繁衍生息。名人和著述徽商“亦儒亦商”的风习,朱子故里崇尚教育的传 统浸濡、影响了村人。 汪口村素来重视教育,自宋至民国,建有“存舆斋书院”、“四宜轩”、“心远书屋”、“岩筑山房”、“养源书屋”、“国民小学”等许多教育馆舍与机构,使汪口村成大器者比比皆是。自宋清代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其中:有进士5人,举人2人,大夫7人,七品官以上之文武官员36人,学士10人,著作33卷。故有“书乡”之称。
参考文献:方志江西、江西历史名村文化档案等,图片源自网络,版权归原创作者所有
婺源汪口俞氏宗祠,雕刻精美占3个全国第一
汪口景区
婺源,这些年似乎一直跟油菜花绑定在一起。每年的春天,大批的观光客奔向婺源,看那些一年一次的田园花开花落,抑或是以白墙灰瓦作为背景色的油菜花,在微风中的摇曳与悸动。
对于这些油菜花的短暂关注,反而超过了它背后徽派建筑沉淀多年的厚重的历史。
俞氏宗祠进了大门,就被满满的精致木雕所震撼
▶汪口村俞氏宗祠,一尘不染,蛛网不结,无燕筑巢
俞氏宗祠,一座规模并不很大的家族宗祠,位于婺源汪口村。这一版建于清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由在京为官的族人俞应纶回乡省亲时带头捐资兴建。
俞氏宗祠有三绝:无须拂拭,却一尘不染;雕梁画栋,却蛛网不结;面水背山,却无群燕筑巢。皆是因为整体建筑均为古樟材质,燕虫自避,百邪不侵。
该宗祠中轴线为歇山式,坐西北朝东南,平面呈长方形,宽15.6米,纵深42.6米,周遭高10米的砖墙。占地面积665平方米,是一座以细腻的木雕闻名于世的祠堂。
宗祠为三进院落,由山门、享堂和寝堂三部分组成;布局严谨,结构精巧,工艺精湛。凡斗拱、脊吻、檐橼、梁枋、省替、驼峰等木构件均精琢细雕;采用深雕、浅雕、透雕、圆雕等多种雕刻技法。各种图案形态逼真、细腻繁复、寓意深刻、栩栩如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被国内古建筑专家誉为“古建筑艺术宝库”。
山门门首为在民间却很少木结构五凤门楼;门楼上题写着“生聚教训”四字匾额,取之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的故事:勾践被吴王夫差俘虏后,每日卧薪尝胆,并定下了“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计划,用十年的时间使人口多起来,并教育训导人民提高素质,强大国力。借这四个字在这儿,代表俞姓族人希望自己的子孙兴旺、繁荣富强的一种美好愿望。
俞姓的起源追溯到黄帝时期的一位大臣,上溯4000年
正门上方的木雕别名“福如东海”:中间是一对凤凰,面向着太阳,称“双凤朝阳”;往上一层是一群大象,称“万象更新”,再往上一层是浪花朵朵,称“风平浪静”,浪花之上是倒挂的蝙蝠,寓意着“福到门前”。
俞氏宗祠享堂两侧的对联是“万石家风当为孝悌、百年事业乃在诗书”,反映了以孝为本耕读人家的精神,享堂从上至下分别悬挂着乡贤、父子柱史、仁本堂的匾额。
最下面一扇落地屏风,上面镌刻着一则圣旨,封俞应纶两州刺史兼征讨大都督。
▶宗祠的雕刻,前后20年才完工
支撑长廊的吊柱,原本两边各雕刻一石狮子,狮子的头部顶住花托,支撑起长廊与屋檐的重量。很可惜,这狮子的头部在文革时被破坏了,砍下的狮子头有50斤重,被当作柴火给烧掉了。
宗祠的后面部分称为寝堂,有两层结构,以往高高坐在上面的是宗族中的族长或辈分很高、声望很高的老者。楼上部分供奉宗族列祖列宗的牌位,楼下有两副画像,是这一支汪口俞氏的先人俞杲夫妇二人的画像,台几上的三个牌位是俞杲自己和他的爷爷与父亲三代人。
据说,当时俞氏族人在建此宗祠时,附近的江湾村也建造了一座宗祠,规模比较大,占地十亩。于是俞氏族人发誓:不与江湾比大小,只在细处下工夫。所以整个宗祠内部的雕刻前后花了20年才完工,由此我们以想象出它的精细。
中国的姓氏文化,是炎黄子孙世代传承、永续的非常重要的纽带。尤其海外华人,更是将姓氏宗亲文化作为血脉相连的桥梁。
当旅游成为人们生活的必需品之后,这种血脉同宗的大学堂,将成为下一代启蒙的最佳课堂。
文章编辑| 婺小源 图文来源 | @好摄的老贺
古徽州汪口村丨一处因水而生,依水而荣的商贾村落(视频片)
▲ 商埠遗风-汪口(视频片)▲
有人说,婺源是“封闭的山,开放的水”。在万山丛蔽中,除了徽饶古道等有限的陆路通道外,河流成为了这里最为活跃的商业经脉。
汪口村,因水而生的水运商埠,使之成为商品的中转站和集散地,明清更是繁荣一时。
汪口,婺源县江湾镇一个千年古村落,位于婺源东部,古时又称"永川"。据《永川俞氏宗谱载》,歙县篁墩俞昌迁婺源的第九代孙,宋代朝议大夫(正三品)俞杲于宋大观三年(1110),由附近陈平坞(已废),迁到今汪口村后的郑婆坞(现俞林标宅前),再由郑婆坞逐渐向河边扩展。因这前碧水汪,故名"汪口"。始迁者为期后裔如水绵长,又名"永川"。汪口村,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具有徽派建筑特色、留有古徽州文化传统的古村落。
汪口村三面临水,江湾水、段莘水在此交汇,明净如练的河水由于村对岸葱郁的向山的阻拦而呈"U"形弯曲,形成村前一条"腰带水"的三面环水的半岛。由于四周群山环抱。汪口山多耕地少,婺源旧志曾载:“婺居徽饶间,山多田少,西南稍旷衍,东北多依山麓,垦以为田,层累而上,至十余级不盈一亩。”所以,江自南向北,向山--段莘水--官路正街商市--村庄民居依次形成了汪口"山--水--市--居"的村落整体形态。
▲烟火汪口▲
▲鸟瞰汪口▲
汪口作为古徽州婺东重要水道,历史上水路交通十分便捷。南宋兴起的“草鞋码头”是婺源东部重要的商品集散地,遥记当年沿河边有18个溪埠与18 条街巷相对应人来人往,熙熙攘攘,足以见证这一水运古商埠曾经给汪口带来的数百年兴盛繁华。
汪口徽派古建筑星罗棋布,建筑型制非常丰富,村落空间的布局近似网形,以一条官路正街做“纲”,十八条直通溪埠码头的主巷道连着错落有致、纵横发展的小巷,将民居织成一个个“目”。村中东西向的主街道——官路正街,全长670米,青石板铺地,商铺夹道。兴盛时遍布全村的商号有120余家,官路正街现存的古商铺建筑还有66幢,经营范围十分广泛。
汪口古村落建筑保存下来的有俞氏宗祠、一经堂、懋德堂、大夫第、述德堂、慎知堂、生训堂、守训堂、积善堂、养源书院、存舆斋书院等计265幢,建筑占地面积达27000多平方米。
其中,最不容错过的莫过于东关大桥附近的俞氏宗祠。宗祠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候补县丞俞应纶为祀始迁祖俞杲,带头捐银并集族人助资,创建俞氏宗祠“仁本堂”。道光四年(1824),茶商俞澄辉捐银一千两重建。建筑内部木质构建精美华丽,其精湛的雕刻技艺,被古建专家誉为艺术宝库。
汪口村为徽州府城陆路经婺源至江西饶州的必经之地,又系婺源县城连通东北乡水路,货运到乐平、鄱阳、九江等处之码头。明清时期,这里店铺林立,商贾云集,景象繁华。虽经千载沧桑,但留下的历史遗迹诸多。
"徽商"为汪口古村落建设提供了物质保障,也使这个古村落成为已经退出历史舞台的"徽商"留下的遗迹,汪口村依托水路交通有利条件发育成为一个因水兴商,以街为市的"商埠名村",在为数不多的皖南徽州商业交通型古村落中,具有独特的典型意义。
自古以来,汪口人在这里耕读并举,儒商结合,繁衍生息。名人和著述徽商“亦儒亦商”的风习,朱子故里崇尚教育的传统浸濡、影响了村人。汪口村素来重视教育,自宋至民国,建有“存舆斋书院”、“四宜轩”、“心远书屋”、“岩筑山房”、“养源书屋”、“国民小学”等许多教育馆舍与机构,使汪口村成大器者比比皆是。自宋清代以来,文风鼎盛,人才辈出。其中:有进士5人,举人2人,大夫7人,七品官以上之文武官员36人,学士10人,著作33卷。故有“书乡”之称。
鸟语鸡鸣传境外,水光山色入图中
来中国最美的乡村,婺源
感受这个兼具水光山色和浓郁商埠遗风的古村落吧
文章编辑| 徐磊翔
图片来源| @网络网友
文字来源丨@行走观察
视频来源丨@众恒映画 @ 婺源民政
【免责声明】部分图片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