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党报22人重走万里茶道聚焦上饶“第一镇”天下晋商曾经在这里生活过
9月13日至14日,秋雨绵绵。来自山西晚报社的“弘扬晋商精神 重走万里茶路”采访团一行22人,翻越武夷山,先后到达铅山县石塘镇、河口镇,寻访中蒙俄万里茶道遗迹遗址。
采访团成员在河口镇合影
中蒙俄万里茶道全长13000多公里,其开拓和经营的主力军是以晋中商人为代表的山西商人。本次重走晋商万里茶路采访活动,是由中共山西省委宣传部、中国晚报工作者协会指导,中共晋中市委、晋中市人民政府、山西日报报业集团主办,中共晋中市委宣传部、山西晚报社发起并承办。
山陕会馆旧址
采访团一行将沿着昔日晋中商人开辟的国际商道,走访沿途每一个城市节点,探究晋商贩茶制茶的遗迹,寻访新晋商、新企业代表,追溯万里茶道内涵,探寻“诚实守信、开拓进取、和衷共济、务实经营、经世济民”的晋商精神。
采访团在明清古街
上饶作为万里茶道重要节点,是采访团自福建武夷山出发后的第一站。当年晋商贩茶,挑夫自武夷山分水关入赣,到达的第一个大镇正是如今的中国历史文化名镇铅山县石塘镇。在当地村民卢志坚带领下,采访团走访了石塘河老码头等地,并在古镇中寻访到当年晋商乔家东家掌柜住过的院落,以及山西会馆(关帝庙)旧址。
晋商住过的房子
随后,采访团来到“万里茶道第一镇”河口镇,该镇既是江西古代四大名镇,也是中国历史文化名镇。这里曾是销售本地纸、茶、铜、铁等产品的重要市镇,同时也是赣、闽、浙、粤、鄂、豫、皖、湘等八省的商品集散地。明清时期,每年初春,浙皖等茶叶代理商便纷纷来到河口迎接晋商,在这里签约一年的茶叶贸易,仅清乾隆时期,河口从事茶叶加工的人多达3万之众。除了茶贸易,河口所在的铅山县也是重要产茶区,所生产的“河红茶”,被西方人誉为“茶中皇后”。
铅山博物馆馆长在讲解
河口镇明清古街,雨后格外清新,站在二堡街的青石板路上,一道道斑驳的车辙痕迹,一排排林立的明清风格钱庄、票号、药店……似乎都在述说着古镇往昔的繁荣。铅山县博物馆馆长钟文良向采访团详细介绍了古镇古街情况,并带领采访团参观了这里的山陕会馆旧址。尽管年代久远,但门楼上的字迹依然清晰可辨,令采访团成员倍感亲切。
采访铅山县茶叶协会会长张明正
山西晚报社社委刘子平介绍说,山西省晋中市是晋商故里,其中以祁县、平遥、太谷、榆次等几个县区的乔家、渠家、常家等为代表的早期晋商,凭借其吃苦耐劳、不畏艰险的精神,不远万里从福建、江西、湖南等地运输茶叶至俄罗斯,并最终发往欧洲各国。他们以勤俭智慧创造了晋商晋业帝国的辉煌,同时也带动和促进了茶路沿线各地经济的繁荣。他们通过频繁的商业行动,把原先因地理阻隔的人们联系在一起,构建了新的文明交流体系。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石塘镇
谈到铅山之行的印象,刘子平感触颇深:“上饶文化底蕴深厚,尤其是古迹保存的完整性让人印象深刻,这些遗迹遗址见证了晋商与饶商的合作历史,是两地人文和商业交流的宝贵财富。这次重走万里茶路,除了寻访沿线各重要节点的茶路遗迹遗址、寻找新晋商,更重要的是希望以此助推新时代茶产业、茶文化发展,进一步弘扬‘万里茶道’品牌。”
石塘镇山西会馆旧址
据介绍,此次活动将跨越国内共8个省份,途经中、蒙、俄三国38个城市。接下 来 ,采访团将前往湖南、湖北、河南、山西、河北、内蒙古,并从伊林(现二连浩特)进入蒙古国境内,沿阿尔泰军台,穿越沙漠戈壁,经库伦(现乌兰巴托)到达中俄边境的通商口岸恰克图,穿过俄罗斯境内,经莫斯科,最后抵达圣彼得堡。
来源:上饶晚报
晋商博物院开放,来太原府东街101号重走万里茶道 万里茶道
每天免费接收山西最新消息
12月28日,太原市府东街101号朱红色的大门前排起了长长的队伍,严寒挡不住民众终于可以一探究竟的热情,这里是山西督军府旧址。
3年前,省政府从这里摘牌迁址,之后经过综合整治,不仅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还变身晋商博物院。
28日是开放试运行首日,这里“马嘶驼铃响”,有关晋商的长卷在一片关注热议中铺陈开来。
行政办公场所为文化让路
▲晋商博物院对外开放
“2017年9月,省政府搬迁,行政办公场所为文化让路,由太原市组织实施综合整治配套工程,建设晋商博物院,并列为省政府重点工程。”
开放当日上午,在渊谊堂前,太原市副市长张齐山介绍。
2018年3月,晋商博物院综合整治配套工程全面启动,工程拆除与历史风貌不相协调的6处现代建筑,修缮了南大门、渊谊堂、自省堂等历史建筑11处,依据相关历史文献资料修建4号楼、6号楼等仿古建筑6处,绿化面积约4.7万平方米。
目前,各项工程基本完成。
晋商博物院院长张文庆介绍,晋商博物院是一座集文物古建、园林景观、展览展示于一体的人文历史性质的博物馆,收藏有与晋商相关的账册、器物、汇票、地契、钱币等12万余件,“28日起半年内将免费向公众开放,之后将收取门票。”
万里茶道正在“动”起来
▲“万里茶道”数字长卷
晋商博物院主要分为三个区域:中区为《天下晋商》展,包括“序厅”“晋商源流”“海内称雄”“汇通天下”“万里茶道”“晋商精神”六个部分,集中展示晋商的发展历史;东区为民国生活情景展示;西区为游客休闲服务区。
提到试运行期间的亮点,张文庆道:“这次的亮点是‘万里茶道’,从‘万里茶道’的起点下梅村一直到圣彼得堡,主要是通过晋商的老器物,万里茶道的茶具、茶包装、驮帮、马帮、船帮,来呈现晋商主导开拓万里茶道的艰辛和智慧。”
此次的试运行,还有一看点是勤远楼“万里茶道”数字长卷多媒体博物馆。勤远楼原为督军府接待外宾之处,新中国成立后改建为6号办公楼,而后恢复其原有风貌。
步入这座楼阁式建筑的第二层,一幅手绘“万里茶道”映入眼帘,灯光照拂的画卷上,马嘶驼铃响,市井街道上,百姓称茶送茶,晋商马帮鱼贯而上,房屋、桥梁、船只、山峦,颇有清明上河图的美感。游客还可触及下方的“提示按钮”,文字介绍就会跃然画卷上。
“我们通过现代手段,让茶路动起来,让市民参与到其中。”张文庆说。
督军府历史有待“讲”出来
28日11时,晋商博物院正式对民众开放,当天的3000张票全部预约完毕。紧闭的大门终于开启,不少市民掏出手机拍照留念。
“山西督军府旧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除了晋商主题,对其本身蕴涵的历史文化我同样很想了解。”市民李建国来到此地,有着另外一番愿望。
有关资料显示,督军府旧址最早可追溯至北宋以前,为晋文公重耳庙。北宋太平兴国年间,大将潘美将该地作为帅府。
明永乐十九年,各省设巡抚制,山西巡抚衙门位于此处,持续明清两代。
“我想多感受一下千年府衙的氛围,但目前目前来看,除了建筑,少有这方面的呈现和展示。”李建国希望,这个缺憾未来能够弥补。
人文之门打开晋商博物院
▲“狄仁杰”打卡晋商博物院
朱红大门徐徐开启,同时,这也是山西向外界打开了一道人文之门,当日游客络绎不绝。
对于对晋商故事了解不深入的观众,此次参观是一次“知识恶补”;对于对督军府怀有好奇心的人,可能还有许多未解的疑团;还有一些人,怀有更多的期待……
面对各方声音,晋商博物院院长张文庆解释,“不到3年,这个时间还是很紧张的,做晋商咱们是从零起步,还得继续深入研究,哪个东西能反映晋商的历史。
我们甚至在疫情期间都没有休息,从民间收藏家手里搜集回来的器物需要由专业团队去把关,去甄别。咱们是试运行试开放,各方面的素材还是有欠缺的,我们会不断完善。”
预约链接:
免费预约!晋商博物院今日起对外开放,可乘地铁直达!
—END—
◆ 来源:山西新闻网 、山西日报等(如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