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开的团结之花——天祝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纪实

中国甘肃网官方帐号

原标题:盛开的团结之花

——天祝县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纪实

扎西尼玛 蔡泽成 李卫泰

“团结是不变的初心,

幸福是永远的追随。”

“和谐融入锅庄舞中,

感恩唱在酒曲歌里。”

一条喜讯传来,23万华锐儿女欢腾起来——

天祝藏族自治县被命名为第七批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12月9日,当这条喜讯从祖国首都传来时,天祝各族干部群众无不欢欣鼓舞,他们唱起歌曲《千年华锐》,表达内心的喜悦和自豪。这是天祝23万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成果结晶!

天祝,作为由敬爱的周恩来总理命名的全国第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先后五次获得“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称号,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硕果累累。

进入新时代,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天祝儿女团结一心、砥砺奋进,共同开创了经济发展、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宗教和顺、人民安居乐业的大好局面。

民族团结进步“基因”已经融入华锐各族儿女的血脉之中,成为华锐大地蓬勃发展的“密钥”。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天祝,是一片历史文化厚重的热土。翻开历史,一个个生动感人的爱党爱国和民族团结故事历久弥新。

抗战时期,天祝籍老八路董振明出生入死,英勇作战,全身13处受伤,多次荣立军功,成为天祝各族人民保家卫国的典范。

解放战争时期,天祝爱国人士张全才等组织各族各界群众致敬团,赴兰州慰问解放军,受到驻兰部队热烈欢迎。

抗美援朝期间,天祝各族群众在物质极度匮乏的情况下,积极捐献牲畜、物资和现金,折价旧人民币17.2亿元,仅40天时间就捐献“天祝号”战斗机一架。

一个个跨越时空的标志性事件,至今给人以感动和震撼,只因道出了一个朴素的真理:民族团结是各族群众的生命线,只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才能凝心聚力,奠定繁荣昌盛的基石。

进入新时代,天祝县委、县政府谋长久之策,行固本之举,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作为常态化工作,主动融入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一廊一区一带”行动,持续把“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根植于各族干部群众思想深处,广泛凝聚团结奋进、一心向党的强大合力。

思路清,方向明。天祝县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紧盯“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总目标,紧扣“两个共同”主题,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根本方向,以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总揽民族宗教工作,秉持“重在平时、重在交心、重在行动、重在基层”的理念,按照人文化、实体化、大众化总要求,坚持民族团结进步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高质量发展一体 谋划、一体推进,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各民族共建共治共享,努力打造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示范县、藏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民族文化繁荣发展的新高地、河西走廊民族团结进步的展示窗。

目标定,干劲足。天祝县把正方向,坚持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根本方向;强阵地,建强网络宣传阵地、实地宣传阵地“两个阵地”,在全社会不留死角地加强民族团结宣传教育;讲故事,讲好“各民族一起走过、各民族一起生活、各民族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一起追梦”的民族团结进步天祝故事;促融合,促进各民族共富共建共治共享,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抓同创,推进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和现代化同步、公共服务同质、法治保障同权、精神家园同建、社会和谐同创,促进各族群众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2019年元旦,在天祝县城团结广场上,一万名各族干部群众迎着朝霞,身着盛装,升国旗、唱国歌、跳锅庄,感恩祖国、感恩党。而在距离县城70多公里的赛拉隆乡吐鲁沟村,一群藏家儿女也拥簇在鲜艳的五星红旗周围,挥舞着哈达,表达对伟大祖国的浓浓祝福和无限热爱。

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我们的村庄,生长在金强河边,一户紧挨着一户,一家依靠着一家,手挽手啊,肩并着肩。我们是华锐一家人,风里你替我关上门窗,雨里我帮你收拾麦场,邻里守望一家亲,相互友爱幸福多……”天祝原创歌曲《德润万家》每天在雪域高原传唱。

这是天祝县道德储蓄所的主题曲。今年8月8日,全省首家道德储蓄所在打柴沟镇启动运营。这家储蓄义务、友爱、孝顺、诚信、勤俭的“银行”,成为激发群众崇德向善、互帮互助的“助推器”。

打柴沟镇火石沟村一农户家两个孩子走失,爷爷奶奶万分着急。当晚,该镇上千名干部群众一呼百应,村道上车排成了长龙,山坡上灯光照亮了村子,村里处处是呼叫声。最终,大家在一间日光温室管理房堆放的草帘下找到了熟睡的孩子。

除夕之夜,高二学子浦晓雯帮环卫工人连夜清运垃圾,一干就是两个多小时;公交车上,城关小学学生陈昱臻弯下腰捡起一片片纸屑;高铁上,天祝藏医院医生刘桂梅挺身而出,救治突发心脏病的旅客;扶贫路上,帮扶干部陈存忠及时将突发疾病的帮扶户送往医院救治;农户家中,帮扶干部彭生秀给留守儿童过生日;炎炎烈日下,居民大妈卢玉英为环卫工人端上茶水……在天祝县,好人好事不断涌现,各族儿女心连心、手挽手,共建幸福美好家园。

德兴,民风淳。天祝县着力构筑各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依托各种载体,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乡镇、进学校、进村组、进家庭、进宗教活动场所“八进”活动,将创建工作拓展到重点行业、窗口单位和执法部门,实现了全覆盖、无死角。精心实施“全覆盖”“精准滴灌”“文化引领”“金种子”“ 神家园”“权益保障”六大工程,深入开展“立德育苗”教育活动,坚持重在平时、抓好平常,重在交心、以心换心,以坚定共同理想信念为核心,构建“中华民族一家亲”的共同思想。

天祝县坚持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与保护、民族文化作品创新与创作,“华锐藏族民歌”“土族格萨尔”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华锐藏医藏药”“华锐则柔”等7项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大力培养使用少数民族干部,全县行政事业单位中少数民族干部占干部总数的44.9%。充分保障各民族群众宗教信仰自由权利,依法加强宗教事务管理,宗教活动场所和正常宗教活动受到保护,宗教团体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

为强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天祝县确定了“十项工作”:召开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推进会;刊发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署名文章;拍摄反映天祝县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成就的专题片;做实全省第16个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主题活动;创新民族团结进步创建载体;打造乡镇村组学校寺院等17个特色示范点;讲好“民族团结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天祝故事;树立了一批民族团结进步先进典型;县庆期间表彰一批模范集体和模范个人。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这是一个典型的不同民族通婚家庭。“我是蒙古族,我的老伴是土族,大儿媳是汉族,小儿媳是藏族,一大家子4个民族10口人。”松山镇德吉新村村民省学泰拿着全家福高兴地说。这个家庭虽然民族不同、习俗不同,但一家人互相尊重,互相包容,日子过得其乐融融、红红火火。

天祝共有藏、汉、蒙古、土等28个民族,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各族群众都和省学泰家一样守望相助、和谐相处。每到重要节庆期间,大家不分民族,都要聚在一起吃民族团结饭、跳民族团结舞,生动地诠释了“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也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也互相离不开”的含义。

天祝县以文化为媒,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去年以来,以建县70周年为契机,精心举办“春分藏乡·激情天祝”“夏至藏乡·清爽天祝”“秋分藏乡·丰收天祝” “大雪藏乡·活力天祝”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开展“百名作家记录天祝”“百名摄影家采风天祝”“百名书画家挥毫天祝”“百名音乐人唱响天祝”“百名媒体人聚焦天祝”系列文化活动,打造“书香天祝”特色文化品牌,持续开展“华锐讲坛”“读书沙龙”“我要朗读”系列活动,充分展示民族团结进步的良好精神风貌。

民族团结,贵在交流,贵在交融,贵在相互尊重。天祝县在重要纪念日和民族传统节日,举办少数民族赛马会、桑吉曼拉节、乡村旅游节和“民族团结进步杯”球类运动会、首届民歌大赛、首届特色美食节等各类展示活动会,让各民族在交往交流交融中增进兄弟般的情谊,搭建各族群众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平台,创造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

天祝县各族干部群众都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民族团结、像珍视自己的生命一 珍视民族团结。各民族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

脱贫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我申请退出低保!”2019年8月4日,东大滩乡上圈湾村一组的微信工作群里出现一条信息:“马生才于本年8月4日,自愿退出农村低保,让给村里更需要的人。谢谢村委会多年对我的照顾和帮助。”

说起退出低保的原因,马生才的解释让人动容。他是五保户,国家每月有400多元补贴;每年享受草原奖补、养老保险、种粮补贴,算下来也有三四千元收入;今年搬进了生态移民新房,15万元的房子自己只出了7500元……最重要的是,8月4日当天,天祝县“三支一扶”考试录取名单公布,女儿榜上有名,还通过了政审,即将成为财政供养人员。“党和政府帮我走出了困境,如今我理当退出低保。”马生才斩钉截铁地说。

民生为上,脱贫为要。天祝县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全面小康一个也不能少,哪个少数民族也不能少”的谆谆教导,把加快发展作为促进民族团结进步的要义所在,下足“绣花”功夫,大力推进经济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事业建设,让各族人民享受到了改革发展的巨大红利,以发展成效巩固了民族团结进步成果。

——脱贫攻坚成效显著。全县累计投入扶贫资金23.38亿元,累计减贫14525户56180人,3878户11514人易地搬迁,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33.8%下降到0.07%,义务教育有保障100%实现,“三个一批”落实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医保参保率、缴费补贴政策落实率全部达到100%。天津市蓟州区、交通银行等东西部扶贫协作和中央定点扶贫单位累计落实帮扶资金5605.58万元。今年,天祝将实现整县脱贫摘帽。

——扶贫产业方兴未艾。大力发展牛羊鸡马菜菌藜药特色产业,引进纯洁高原、臣祥、天沪等31家龙头企业,开工建设天美白牦牛产业园、天蓟扶贫产业园等12个产业园区,创建“天祝原生”区域公共品牌,成功誉名“中国高原藜麦之都”“中国高原夏菜之乡”“中国高原食用菌之乡”,推动天祝农特产品走向更加广阔的市场,农牧民群众收入稳定增加。

——生态理念深入人心。持续整改整治祁连山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切实解决了一些生态保护建设方面长期遗留的问题,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成为全县干部群众的思想共识。全面推行河湖长制,严格水资源管理。实施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修复保护工程,营造安置区、迁出区防护林网造林2.4万亩,保护水源地55处,建成2000平方米以上的森林小游园28个。

—— 城乡建设日新月异。建设中国高原藏乡生态文化旅游城市投资5.18亿元,实施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22项,修建公园广场3个,建设跨河大桥4座,改造城市主次干道5条,打通“断头路”6条,新建改建停车场7个,改造老旧小区8个,配建城市公厕9座,改造背街小巷11条,新增停车位926个,完成绿化30.47万平方米,城区绿地率、绿化覆盖率分别达到24.13%、27.55%。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了通村道路硬化到组,农村住房安全达标,群众的生产条件和生活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强力推进拆违拆临治乱,集中拆除了县城一些临违建筑和住宅小区内的破旧围墙、平房、杂物间,腾出公共空间,实施绿化亮化美化,优化了人居环境。

“我和我的祖国,一刻也不能分割……”今年10月1日,天祝各族儿女手里纷纷拿着国旗,唱出自己的心声。一次次活动盛况被央视新闻等各大媒体报道,“幸福藏乡·感恩祖国”的崭新气象成为一道靓丽风景

站在新起点上,天祝县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甘肃重要讲话精神,巩固和深化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成果,把民族团结进步精神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不竭动力,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突出抓好脱贫攻坚、生态文明、城镇建设、文化旅游、和谐稳定、干部作风六项重点,做美生态空间、做优农业空间、做精城镇空间,奋力建设生态美、产业优、百姓富的幸福美好新天祝,争当全省藏区发展排头兵!

Hash:19a3e82dfc495abeff2f4ebe3660cb2294164dff

声明:此文由 中国甘肃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