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理古城,来了还想来的历史文化名城,特色美食让人垂涎欲滴

媒体人,焦响平,凉山州公路管理局,本地资讯创作者,旅游领域创作者

蚕子在桑叶上行走,小编在地球上旅游,嗨,大家好,我们又见面了!

四川西南部有一个与云南禄劝县隔江相望的小县城,这里四季如春,气候宜人,人们赞誉称它为“小春城”。

它就是凉山彝族自治州所辖17个县市的会理县。2011年被国家列为历史文化名城, 成为中国第118个、四川省第8个、凉山彝族自治州第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15年评定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

西昌出发沿国道108线一路向南,翻越道道山梁、绕行座座村庄,3个小时行程180公里左右可到达这座古老而又年轻的城市。

一到会理古城,视野开阔起来,这样的坝子在凉山来说实属少有。多山、峡谷的凉山多数县城都建于滑坡、断裂带上,自然灾害十分频繁,危及百姓安全。想要找一块如此大的平地,还真是办不到。

会理古城是在一个平原上建起来的县城,平稳而宽阔,让人一下就喜欢上了。

理县,因"川原并会、政平颂理"而得名。历来是川滇两省交界的军事和经济重镇,是川滇两省商旅物资的集散地,古代南方丝绸之路从县境南北贯通达100多公里,而会理县城是这条古道的重要驿站,素有"川滇锁钥"的美誉。

走进古城,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城墙虽有整饬,但岁月的年轮已经在这里留下了深深的印迹。垛子上有残缺的砖块,墙城根上有塌陷的窟窿。

城墙有四方,东、南、西、北各有城门进出。在古城中游玩可知原来的会理县城并不是很大,城门之间说说笑笑20分钟就能走完。

如今的古城被扩展了不少,四道城门已经被围在城中,不是历史意义上的进出之门,而成为游人观赏会理县城的景观平台,已是一景。

井字形的街道沿城墙而建,由步行街商业街、美食街组成,商铺和民宅相融一处,都觉方便。

这里的百姓幸福指数极高,有的世世代代在此生息繁衍没再迁移;游客来此也是好评如潮,说气候、环境、民风、美食都是宜居的理想之地,甚至起了动心来 会理买房久居的念头。

如果你是节气来会理,那你就会在不经意间赴一场宴会,会找到儿时那激动人心的场面。

端午节和冬至,会理都要在古城东城巷里举办坝坝宴。端午节是吃药膳,冬至吃羊肉汤锅。300张大桌沿城门一字排开,红桌布铺面上,一口铜制火锅置放中间,各种药膳、羊肉沿火锅摆满一桌。3000人同时开饭,这场景蔚为壮观,可收录进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

这是会理人的传统,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

会理的美食不是一、两次坝坝宴就能厘清楚、道的明,它的一道道精美的菜肴已经渗透到每家每户的灶台间、餐桌上。现如今又将这些佳肴摆上了街边,让前来游玩的游客可一饱口福。

资格的美食摊还是在老街上的巷子里,一个不起眼门面、几张木制板凳,食客却围了不少,这就是地道的特色美食。

来会理这几道特色小吃是必须要去品尝的:羊肉粉、砂锅粉、鸡丝饵块、抓酥包子、熨斗粑、卷粉、葱葱卷(簿片)、油茶稀豆粉等。

会理古城不仅历史长久,美食诱人,而且它还是一个红色革命基地。1935年5月12日,中共政治局在会理县城郊铁厂举行扩大会议,史称会理会议。会理会议是长征中一次重要的会议,它统一了中央红军的战略思想,进一步巩固了"遵义会议"的成果,是"遵义会议"精神的延续。

这是当年红军入川后经过的第一个县城。如今"会理会议"旧址在水库中央的小岛上,上面有一块"会理会议"纪念碑

会理古城越来越受到旅游爱好者的青睐,因为它的历史文化,因为它的民风淳朴,因为它的美食佳肴,还因为它值得你去观赏、品鉴。

2011年11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将会理列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2011年,会理县成为中国第118个、四川省第8个、凉山彝族自治州第1个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部分图片寻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Hash:fd2818b4a96129319550321adf8687499263169f

声明:此文由 蚕子桑叶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