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美食」莘县古城鸳鸯饼,你吃过吗?

九派新闻官方帐号

文/记者 蒲二利 图/商景豪

翻开历史的记忆,黄河决溢、迁徙改道,自河南滑县向东北孕育出一条新的河道,几经演变,形成了现在的金堤河。这条流经豫、鲁两省的河流,给两岸人民带来了肥沃的土地,也滋养着农业文明。

位于金堤河畔的莘县古城镇,农业文明孕育了丰富的饮食文化。“烧鸡糟鱼鸳鸯饼,牛舌呱嗒小北门”,这句广泛流传于古城镇的顺口溜,就是当地饮食文化的生动写照。其中的鸳鸯饼,可追溯到三百多年前,因成品两两相扣、成对售卖而得名。

年轻人重拾老手艺

相传,清代郑板桥在莘县古城任县令时,品尝到了鸳鸯饼,大为赞赏,赠诗赞誉“一碧青葱肉中藏,二面千层口中香。三生犹得佳肴味,四季鸳鸯美八方。”如今,制作鸳鸯饼这项传统手工技艺已在当地青年崔增手中得以继承和发扬。

鸳鸯饼上炉开蒸

崔增是古城镇西街村人,家里世代擅长制作鸳鸯饼。“我是闻着饼香、吃着鸳鸯饼长大的。”崔增说。在古城镇,崔增家的鸳鸯饼是“招牌产品”。在崔增的记忆里,母亲经常在黄昏时分做好一提篮子鸳鸯饼,盖上厚厚的小棉被,提着一盏马蹄灯,走街串巷叫卖。一个提篮、一盏马蹄灯,伴着幽幽的饼香,这也是古城镇许多人美好的成长记忆。

随着年龄的增长,崔增逐渐生出保护、传承这项技艺的想法,并且越来越坚定。

2008年,崔增还在北京一家企业上班,下了班,他经常去吃煎饼果子,觉得煎饼果子好吃,名气又大,心里就有了回家发展鸳鸯饼产业的打算。“我当时就想,人家煎饼果子就能卖到全国各地,我们家乡的鸳鸯饼这么好吃,为什么不能试试?”崔增告诉记者。

崔增的母亲第一个站出来反对:“你上个班多好,一个大男人,哪能干这活?”虽然母亲一开始不同意,但是架不住崔增坚持。没过多长时间,崔增就返乡回家,正式和母亲学起了鸳鸯饼制作。

传承之中重创新

鸳鸯饼看似简单,但是制作需要经过9个环节、21道流程。做了大半辈子鸳鸯饼的母亲,每天手把手指点崔增,从选料到蒸制,每一个环节都严格要求。几个月后,崔增“出师”了。

鸳鸯饼的馅料已调制好

2009年,崔增在古城镇菜市场租了一个小店面,扩大了鸳鸯饼的销售。 崔增告诉记者,鸳鸯饼饼皮多达8层,皮薄筋道,馅料香而不腻、味美鲜香,回味绵长。正是这种历代传承的地道口味,使崔增的店从开门起就一直顾客盈门。

在莘县文化部门的推荐下,莘县鸳鸯饼成功入选聊城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崔增也被评选为莘县鸳鸯饼制作技艺第四代传承人,他对鸳鸯饼的理解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要以发掘、传播鸳鸯饼饮食文化为己任。

古城人都知道,鸳鸯饼吃起来筋道、鲜香,可作为小吃,它的保质期像其他的日常饭菜一样短,不便携带。另外,它纯手工制作的技法也注定,无法让远道的家人以及亲戚朋友随时分享。因此,鸳鸯饼一直藏在“深闺”中。

虽然注重传承,但崔增并不墨守成规。受速冻产品启发,自2009年起,崔增尝试制作半成品,采用了泡沫箱加冰袋的设计,大大延长了鸳鸯饼的保质期,扩展了鸳鸯饼的销售范围。逢年过节,这种速冻的半成品尤为受欢迎。在不久前的中秋节国庆节期间,崔增店里每日销售的速冻鸳鸯饼多达一二百箱。他还在传统鸳鸯饼制作技艺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健康理念,创新多种风味组合,以适应顾客不同口味的需求。

将鸳鸯饼进行装箱

走出去是最大的梦想

崔增的事业小有成就,但在他看来,传承、推广鸳鸯饼制作技艺比赚钱更重要。自2009年起,崔增就不断开展各类培训,引领带动更多人制作鸳鸯饼。仅古城镇的鸳鸯饼店面,就从当初的两三家发展到了现在的近三十家。现在,经他培训过的人把小吃店开到了开封濮阳哈尔滨等城市,让鸳鸯饼的饼香从这个小镇飘向了远方。

除此之外,崔增还带着鸳鸯饼制作技艺多次参加省、市、县组织的各类文化活动、展销活动,产品深受顾客喜爱,先后获评“齐鲁名吃”“地方特色名吃”“传统名吃”“金牌小吃”等荣誉称号。2020年,莘县古城镇鸳鸯饼制作技艺成功入选第五批省级非遗名录。

沙县小吃柳州螺蛳粉,这两个现象级的小吃,如今也是崔增努力奋斗追赶的目标,崔增说,他想把这个传统美食带出聊城、带出山东,让更多人品尝、了解鸳鸯饼,并将尽自己所能做好鸳鸯饼的传承与推广。

来源:聊城晚报

编辑:侯明明

校对:马 麟

审核:任玉伟

Hash:6b1e5a43caea0c79bc449b47a8c3648230f7a31a

声明:此文由 九派新闻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