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城孔城老街喜迎新一轮旅游高峰 接待游客约1万人次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讯 5月1日是五一小长假第一天,安徽桐城市孔城老街迎来新一轮旅游高峰。截至当日下午4时,接待游客约1万人次。
孔城老街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有1800多年历史。开发后的老街青砖黛瓦,红木门窗,不失古朴典雅的气息。继今年春节开街后,老街青春焕发,迎来了一拨又一拨游客,人们品美食、观非遗、赏黄梅,老街又重现了往日的热闹场景。
为迎接客流,孔城老街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对景区街道、店面进行全面消毒,确保“五一”期间游客出游安全。
汪桂云 徐鑫鑫 吴春富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新闻记者 蒋六乔
编辑 许大鹏
【来源:安徽网】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Hash:4aef5619c1fc6fe8c13eb05e1134166519b6489e
声明:此文由 潇湘晨报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
相关推荐
-
吴桥杂技人皆知,这些景点未必见
吴桥县的杂技历史久远,早在1500多年前,南北朝东魏时期的墓葬中就有杂技壁画;吴桥县的杂技是大众的娱乐活动,俗称“耍玩艺儿”,有“上至九十九,下至才会走,吴桥耍玩艺儿,人人有一手”之说。吴桥县的杂技享誉天下,有资料记载,仅上世纪20年代初,吴桥杂技艺人就到过5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在异国它乡从事杂技事业的老艺人四百多人。建国后,吴桥向全国各地输送了数以千计的杂技人才。杂技界有“没有吴桥人,不成杂技
-
震惊!桐城一山村跨越三千年历史,是桐城派再兴之地、生态旅游胜地!
2018年的年末,安徽桐城市黄甲镇汪河村,建起了一组历史文化墙,在山区寂冷的空气中,平添了几分暖意,增加了一道靓色。众所周知,汪河村不仅自然景观优美,文化资源也极其丰富,涵盖了从商周以来的三千年历史,包括商周人类活动遗址、明清家族文化、桐城派文学、红色文化、抗战教育、佛教文化、库区记忆等。随着安徽省委、省政府在黄甲地区加快推进抽水蓄能电站建设,桐城市委、市政府大力打造全域旅游,
-
桐城人都想知道:“毛狗洞”传奇
桐城市区外侧有个西门山,西门山上有个望湖亭,而在望湖亭下方丈许的崖壁上,又有一个可以容身好几个人的“毛狗洞”。谁曾料想,如今这个垃圾遍地、破败不堪的巢穴,当年却是演绎了一曲人狐奇情的福地洞天。话说大宋年间,忽然某一日,桐城中街来了一个俊朗少年,他名叫裴志远,是当地一个富家大户的公子。裴志远来自龙眠山区裴家庄,自他这一辈一直往上理,上溯到八代祖宗,世世代代一直隐居山乡,从没有离开
-
夜读|桐城,何以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20年“申名”之路,只为做这一件事……
桐城市区俯瞰图11月12日桐城市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新闻回顾点这里)刷爆朋友圈二十年“申名”桐城成功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背后有哪些故事?一起跟随小编来看!11月12日,桐城市获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消息在朋友圈刷屏之时,桐城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徐彬的手机也被打爆了。在桐城的、不在桐城的桐城人都欢呼雀跃。从2001年到2021年,走了
-
安徽重要考古新发现:桐城魏庄遗址
2018年秋,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引江济淮”工程,在桐城市开展了一系列文物调查工作,并最终于桐城市北部的孔城镇晴岚村魏庄自然村发现了一处遗址,该遗址因而得名魏庄遗址。魏庄遗址周边呈冲击台地地貌,北侧有低矮的山丘,孔城河流经其南侧。2019年春,中国人民大学、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桐城市博物馆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魏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获得了一批非常重要的考古资料。
-
桐城,山谷里的那些石刻(上)
这两年,我与一些文友以及户外人,走了一些桐城的山谷,看了一些原生态的风景,也看了山谷里的一些崖壁上或者大石上的石刻。这些有的以前就已经看过,有的还是第一次看见。它们有些风化得严重,几乎不能辨别;有些字迹遒劲,不失原先的风味;有些字迹模糊,但还能大致辨认。这些石刻,虽比不上名山大川的一些名人之字或者名人之刻,但它们都有独自的风物,自是被人光顾,被人欣赏,也就多少沾了文气,有了文味。因而,它们也是有价
-
桐城历史上的这个农民,因奇遇成为少将
说起“将帅”,你第一个想到的会是什么?也许是一幅横刀立马的将军指挥千军万马的铁血画面,或是危难时刻将领与士兵共进退的感人场景,或是拔山盖世的霸王死别虞姬的柔情一幕……是的,所有的书籍和影视作品,都将我们的思维指向了诸如此类的浴血搏杀的画面。可是我不得不承认,我们家族的这个“陆军少将”,居然不是军人,其军衔更不是靠战场军功换来的。北洋军队陆军少将袁文卿,是我妈妈的曾祖父的四弟,用家乡话说,是
-
桐城南阳叶氏进士述略
01著名学者吴大琨教授指出:“在中国的历史上,家族一直在社会的发展中占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要弄清楚某一地区的文化发展情况,就必须弄清楚这一地区的一些代表性家族的情况,两者是分不开的。”(吴大琨《笔谈吴文化》,《文史知识》,1990年第11期)吴教授所说的“代表性家族”,应是指名门望族。此言确实不虚,如果要深层次了解明清时期的桐城文化,那么就不能绕开当时的代表性家族。明清时期,桐城境内张、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