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临泉馓子,是临泉人过年念念不忘的味道!

馓子,一种用糯粉和面扭成环的油炸面食品。馓子,用面粉制成,细如面条,呈环形栅状。油炸面食。古代称“寒具”,是寒食节食品。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就详细记载了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寒具的制作方法。历代又有“粔籹”、“细环饼”、“捻头”等名称。用水和面,搓成细条,扭结为环钏形状,油炸而成的。馓子,酥脆香甜,口感好,现为日常点心。在安徽阜阳临泉县,每逢春节或者其他节日,则以此祭祖并互相馈赠。刚炸出来的馓子也是最好吃的,虽然说在别的地方也都能吃到馓子,可总归觉得有点不一样,可能这就是家乡的味道吧!

阜阳临泉馓子

馓子在皖北人民生活中占有十分重要的位置,过年招待客人可以馓子加上萝卜、大肉一起煮汤,吃羊肉时可以加入馓子,也可以把馓子和青菜一起炒,让人难忘馓子的美味。在小编看来,馓子既有面的筋道,也有油的芬芳,不荤不素,老小皆宜,既是农家小吃,也能进入高级餐厅,这种传统面食市场前景广泛,绝非任何方便面等食品所能替代的,遗憾的是,加工馓子的规模企业还很少,馓子进入国际市场仍需一些食品加工企业的努力。小时候总喜欢一大早陪着爷爷去买馓子,到了那,就站在旁边,看老师傅将缠绕的面线一条条放进油锅中,滋啦滋啦的,不一会就炸好一捆捆金黄的馓子。站累了就蹲在路边,等待着自己的那份。

阜阳临泉馓子

在当今崇尚健康的时代,馓子似乎有些油腻,然而在以前缺吃少穿的年代,它却是稀罕之物。记得小时候,每到年关。每个家庭的主妇都要忙碌起来,去加工那金灿灿、油汪汪、香喷喷的馓子。馓子是油炸出来的,先用水和许多面粉,里面加入适量的盐;和面不能太硬也不能太软,然后用手搓成长条,上面淋上豆油在陶盆里一圈一圈地盘好,这应该是醒面的过程;等上几个时辰,将地锅里的豆油、猪油烧开,这边一人拿两根加长筷子,另外一人在筷子上绕醒好的面粉长条,拿筷子的人将上面的面粉长条挣了几下,这些长条都变成细细的面丝了,然后一对折成拱圆形放在油锅里,这些细丝就在油锅内吸收油脂和热能了。

炸馓子是个特辛苦的活,热气、油烟气会笼罩住这些勤劳的家庭主妇身上,但她们为了自己的家人却没有怨言,她们沉津在欢欢喜过大年的喜悦之中。不一会,馓子就会变得金黄,不再有面粉的白色,这时馓子就可以出锅了。家庭主妇用捞罩子(一种铁制大漏网)将馓子捞出控控油放在提前准备好的大簸箕内,稍微冷却后就可以享用了。

阜阳临泉馓子

馓子能干吃,也能加上开水泡着吃,往往碗里飘着许多油花,既能充饥也能补充体内的脂肪,让贫困时期的孩子也能保证充足的营养。在过去,无论是外出求学,还是出外务工,馓子都是父母亲人给自己的最好食物,让人永远无法忘怀。“纤手搓成玉数寻,碧油煎出嫩黄深。夜来春睡无轻重,压扁佳人缠臂金。”大文豪苏东坡的《寒具诗》为馓子做了最好的诠释,愿馓子永远陪伴着大家,伴大家度过日益富足的新明天。阜阳临泉馓子,是临泉人过年念念不忘的味道!小伙伴们,你吃过阜阳临泉馓子吗?

延伸 · 推荐

阜阳芥菜丝,清脆爽口,你吃过吗?

皖西大白鹅,你吃过吗?

春节临近,六安金寨手工糍粑,柔韧爽滑,香甜可口,你吃过吗?

金寨传统美食红豆腐”,你吃过吗?

六安金寨手工挂面,你吃过吗?

Hash:8439c52d9864cd419c862dd9a7be76ef070e3ecb

声明:此文由 花弄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