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墓

汤和墓

汤和古迹园位于蚌埠市龙子湖区曹山南麓,占地54.19亩,依山傍水,环境优美,风景秀丽。其墓是依山开凿而建的长方形石坑砖石结构的多室墓,墓长10.3米,宽5.8米,深6.2米,由前室、后室和一侧室构成。墓前有神道,原长225米,现长160米。神道两侧有石像6对:望柱1对、战马及侧立牵马士1对、跪羊1对、坐虎1对、文臣1对、甲士1对。神道前端立一块高6.35米的神道碑。

墓主汤和,字鼎臣,生于公元1326年,死于公元1395年,享年70岁。濠州(今安徽凤阳)太平乡东湖村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同村老乡,引路兄长,忠实战友,得力助手。明朝开国元勋。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十一月十一日,朱元璋大封功臣时,汤和被授二十八侯之首——中山侯,位列六公之后,排名第七。公元1378年,汤和被增补封为信国公。死后被追封为东瓯王,谥襄武,史称东瓯襄武王。

1973年蚌埠市博物馆对汤和墓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墓虽已遭多次盗扰,发掘时仍出土了100余件珍贵文物,其中包括蚌埠市镇馆之宝——元青花双兽耳大罐;1986年,被省政府公布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开始,对墓室和享堂进行重建,陆续恢复,修缮了石像生、神道;2003年,两侧偏殿建成,使园区初具规模,产生了很好的社会效应;并在偏殿策划布展了《汤和史迹陈列》;2005年起,向社会实行免费开放,每年接待游客约2万人次,青少年观众约1万人次,取得到了很好的社会效益。

“艾”上端午丨安阳汤阴这个地方很有“艾”

“艾”上端午

□李晓伟

时间透过茂密的树叶,留下稀疏的光影,漫溯了我伫立张望的季节。作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节日,端午节承载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向往,越来越焕发出时代的“味道”。时光也在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中蔓延,染绿了艾田,弥漫了艾香。

汤阴作为“北艾”之乡,地处豫北平原,环境条件良好,非常适合艾草等中药材生长,中药材种植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具有仙艾之称的“汤阴北艾”是汤阴地标性中药材。据县志记载,扁鹊庙旁旧植有艾草数百亩,号称“艾园”,因地处坡岗,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适中,为艾的生长提供了适宜条件。所以,扁鹊庙旁的艾草枝繁叶茂,品质优良,非同别处,颇负盛名。“汤阴北艾”因其药性足,位居我国“四大名艾”之首。又因“汤阴北艾”有9条叶脉,故也称“九头仙艾”。

自古以来,艾草就因其药效极佳广为人们喜爱。《诗经·王风·采葛》载:“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宋代苏颂的《图经本草》则记载:“艾叶……今处处有之,以复道(今伏道)及四明者为佳。”因艾草有理气血、逐寒湿、止血、温经、安胎的神奇功效,明清时曾被列为贡品。明代官员也曾作词咏艾,立碑记事,谓“汤阴艾园之艾,疗效奇特,药用第一,尊称为仙艾”。艾草本身就是一种草药,有芳香化湿的作用。清代美食家袁枚曾将艾草做成青团来食用,还在《随园食单》中写青团的做法:“捣青草为汁,和粉作团,色如碧玉。”可见艾草之魅力无处不在。

艾草不仅与百姓有不解之缘,与汉献帝还有一段渊源。相传东汉末年,汉献帝得了一种奇怪的嘴疼病,请来当时最擅长针灸的神医华佗为他医治。华佗说:“这个病须寻九节艾才能医治。”汉献帝命人将诏书遍地张贴,后来被看守扁鹊庙的人看到,马上从艾园中挑选上等的九节艾进献给朝廷。华佗用艾制成艾绒给汉献帝针灸几次后,汉献帝的嘴疼病很快痊愈了。汉献帝专门召见了献艾人,并下旨扩种扁鹊庙的九节艾。几年后,汉献帝路过汤阴,还专程到扁鹊庙看了看,并再次酬谢献艾人,叩拜了扁鹊石像,吟诗一首:“艾草芊芊,植于荡南。疗我唇兮,佑工身健。”

现在,在汤阴一带,人们采艾治病的习俗一直流传至今。因为艾草在理气血、逐寒湿、通经活络、活血化瘀、止血安胎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所以在民间妇女生孩子之后,一般都喜欢用艾草熏房间、洗浴,或者用艾灸不同的穴位驱湿散寒。因为端午前后艾草的药性最足,老百姓会在这几天收集一些艾草以备不时之需。每逢端午节还盛行家家门前挂艾草,用来辟邪驱祟。民间有女子结婚时,母亲给女儿一把艾草,寓意女子要好好爱家。

如今,汤阴的艾草正在成为农民的“摇钱树”。汤阴在全县种植艾草1000多公顷,形成了集种苗栽培管理、收购、加工、销售于一体的产业链,不仅为全县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也有效解决了农民的就业问题。

▲资料图:伏道镇艾草种植基地喜获丰收

端午节前夕,在汤阴县各乡镇,中国“四大名艾”之首的“汤阴北艾”喜获丰收,种植户利用近段晴好天气,忙着收割、晾晒,打包成熟艾草,勾勒出一派丰收田园景象。

这些艾香更浓郁的艾草在不久的日子里,将被标明产地、收割时间等信息,然后存入艾草公司的库房里,将来被制作成艾条、艾贴、艾饼、艾草枕头、精油等产品,贴上“汤阴北艾”的标签,销往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地,造福于汤阴人民,造福于全国人民,乃至世界人民……

又是一年端午节,让“汤阴北艾”为人们的美好生活带来幸福与安康,让人们“艾”上端午,爱上“汤阴北艾”,让世界充满“艾” 。

安阳日报社新媒体中心

统筹/李中华 审核/郭敏

责编/张琳 编辑/陈玥

投稿邮箱:ayrbwww@126.com

安阳网: www.ayrbs.com

版权声明

原来!汤阴标志还有这样的故事......

‖来源:住建局

近期热门视频

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座城市的魅力和底蕴所在。时光荏苒,历史更迭,随着现代化城市建设急速推进,昔日的城永远定格在了人们的记忆之中,只有城市文明的传承和城市文脉的延续依旧向我们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对于汤阴这座拥有千年历史的古城而言,虽然通过仿古设计进行城市再造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但仍无法完整体现历史发展的全部过程,幸运的是,城市LOGO的运用,将千年来数不尽的诗经文化、三圣文化、民俗文化等转化为一个个元素符号,遍布城市各个角落,让文化气息萦绕在每一寸护栏上、文化海报张贴在每一个公交港湾中、文化缩影倒映在每一盏路灯下;道板砖、指示牌、井盖细节处的城市品牌形象标识和辅助图形相互呼应,形成内涵丰富、和谐的整体,讲述着小城千百年来的动人故事,成为寄托汤阴人乡思的文化符号。

汤阴城市品牌形象标志

标志的中文字体“湯阴”,选自《熹平石经》,《熹平石经》的书法是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的典型,集两汉书法之大成,为官方隶书之标准,是最早的《周易》和《诗经》的官定儒家经本。汉高祖二年(公元前205年)置荡阴县,汉隶是汉代书法体的代表,它风格稳健端庄、浑厚大气,与其他易识别的书法体相比,更具有历史厚重感。其中“湯”字的“氵”部中最上方一点,用殷商牛肩胛骨刻辞图形替换,更符合汤阴千年古县的文化气韵。“湯阴”二字中的“日”与“月”用不同颜色表现,突出“湯阴”二字中暗含的日月乾坤。

标志中的随形印章是“龟背”形状,汤阴古县城便是依据龟背形状及纹路建造的“龟背城”。印章形状中的“羑”字为殷商甲骨文,代表羑里城,文王拘羑里,在汤阴。“羑”字作为名词仅指地名“羑里”,作为动词“进善也”解释为引导事物越来越好。

“汤阴”英文字体,是根据后母戊大方鼎上的“饕餮纹”,经过专门设计组合形成的符合汤阴文化气质的字体。

中国·河南”其中间的“点”是“九头仙艾”图形化的表达。汤阴扁鹊庙碑文记载:“汤阴之艾,出于扁鹊之茔者,谓之仙艾功倍于他艾”。

将三圣抽象化为山峰,配以八卦符号巧妙的融入河水纹;“还我河山”代表岳飞对祖国统一、家国和谐的坚定意志,将其手书“河山”二字烙印其中,拓印羑里城御碑“祥云纹”趁于下方,寓意吉祥如意,形成一个完整的图案纹样,最终以汤阴著名的剪纸艺术作为表现形式。(文/图:李超)

隐藏在细节里的汤阴文化

汤阴高考工作!县委书记宋庆林提出这些要求...... 大范围!汤阴6月9日—11日停电通知 最新!汤阴水幕电影播放时间

近期热门视频

更多精彩视频,尽在汤阴融媒视频号,欢迎关注~

主编:刘玮 责编:郭锐 王红 编辑:孟小曼

点分享

点点赞

点在看

安阳市汤阴县伏道镇扁鹊庙景区举办艾草文化旅游节

河南汤阴伏道镇2020年艾草文化旅游节现场 供图 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

国际在线河南频道消息:端午到,艾香飘。6月24日,“北艾飘香·端午情浓”——河南汤阴伏道镇2020年艾草文化旅游节扁鹊庙景区广场开幕。

本次艾草文化旅游节内容丰富,包括中医研学游,“拍抖音视频·送浓浓艾意”抖音大赛,“向爱出发·收获美丽”——“艾草九仙子”古装抖音秀,情景剧《扁鹊见蔡桓公》演出,艾产品展示及体验,古井亭景点古琴表演等活动。

活动现场四大名医义诊打卡点 供图 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

这些富有创意乡村旅游促销活动,吸引了众多安阳市区和周边地市的游客来扁鹊庙景区观光旅游。

现场游人选购艾制品 供图 安阳市文化广电体育旅游局

近年来,汤阴县伏道镇积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大力弘扬汤阴“三圣文化”之“医圣扁鹊”和中医药传统文化,努力提升“汤阴北艾”的知名度、美誉度和影响力,积极引导农民群众种植艾草,并通过种植艾草帮助困难农民脱贫致富,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目前,伏道镇艾草种植面积有5000余亩,艾草种植带动脱贫的群众有488户。同时,汤阴伏道镇以扁鹊庙为载体,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推动汤阴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文 何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