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级旅游景区
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沙坪坝区,距重庆市中心16公里。以山、水、林、泉、洞、云、雾等自然景观和“清丽、幽深、古朴、旷达”的风格被誉为“山城绿宝石”。在2002年被评为国家AAAA级景区,2003年被评为国家森林公园。
歌乐山因“大禹会诸侯于涂山,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有马蹄井、龙泉井、聪明泉、巴文化雕塑长廊等众多融入神话传说充满灵气的巴渝人文景点;有“歌乐灵音”、“云顶烟云”、“狮峰幽岩”等几十处秀美清幽的自然景观,历来为巴渝游览胜地。历代文人骚客,达官名士都爱到此探幽揽胜。抗战时期,郭沫若、冰心、老舍、臧克家等曾在山上留下众多名文佳句;蒋介石、林森、冯玉祥等也在山上设有官邸,并留下大量题刻,歌乐山因此具备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歌乐山森林公园(20张)作为中国首座森林体育公园,歌乐山森林公园近年推出了歌乐飞降、歌乐攀岩、欢乐林、圆圆林森林攀爬、空中探险迷宫、森林越野卡丁车、越野山地自行车、红岩险道等众多体育休闲项目,而且在2003年还评为了中国第一座森林体育公园。歌乐山森林公园还建成了重庆市第一个歌乐山陪都文化陈列馆,将体育健身、娱乐休闲与丰富的文化溶为一体,展现出歌乐山体育休闲旅游的无穷魅力。
体育健身项目
【歌乐飞降】此项目脱胎于登山运动员的训练科目,为借助钢索,挂带自高急降而下的一项活动。“歌乐飞降”为目前全国固定站坡度第一的高山速降,全长310米,高差55米,游客参与既可领略在莽莽丛林中呼啸而下的惊险刺激,又可同时鸟瞰森林公园美景。
【歌乐攀岩】攀岩是人类挑战极限,征服自然的一项新兴体育活动,素有“壁上芭蕾”的美称,极受青年人和登山爱好者青睐。歌乐攀岩场有天然攀登道和参照国际标准修建的人工攀岩道共12条,难度各异,为目前西南地区最大的室外攀岩场,不仅适合游客个人参与,还是单位组织团体活动和举办大型正规比赛的最佳场所。
【森林越野卡丁车】总长800余米的独特山地车道,惊险刺激,在丛林中飚车飞驰,强劲的马力带给你充分的驾驶乐趣,最时尚的运动带给你最前卫的感受。
【空中探险迷宫】是重庆市唯一的空中栈道和森林攀爬相结合的森林探险迷宫,栈道总长300米,设13个关口,全程跌宕起伏、蜿蜒曲折,游客置身其中,犹如空中来去林中穿梭,在寻径探路的同时,闯关夺隘,挑战自然,战胜自我,一定会获得质朴的快乐。
【山地自行车】这里设有专业车道和普通车道,能让你在密林中充分体验惊险与刺激。车技娴熟的你怎么能错过的绝好车道?快来吧!
【红岩险道】探险类游乐项目,建于狮子峰脊上的攀登道,游客在攀登途中,在体验惊险、刺激的同时,更能充分地体验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红岩精神。
【歌乐生态登山道】新建的6条『歌乐生态登山道』中,有专为儿童设计的『成长阶梯』登山道,有爱情主题的『同心道』,有围绕歌乐山美丽传说的『仙乐峰登山道』,有感悟人生的『人生路』……这6条『歌乐生态登山道』的起点、终点及沿线都设置刻有科学健身、科学登山知识的标牌;沿途若干的休息平台都设有休息座椅以及突出深化每条登山道主题的相关项目。
休闲度假项目
【狮子山观景台】狮子峰因一峰独秀,历来就是歌乐山俯瞰远眺和聆听“歌乐灵音”的绝佳之处。风景秀丽的歌乐山观云台,近可观歌乐美景、嘉陵夕照,远可眺北部新区、渝中半岛;站立平台,文化名区、六所高校一览无 ,一江如带,山城雄卧,渝州胜景尽收眼底,如果清风徐来,可听见声如管弦如丝竹的松涛声,如遇劲风则山谷中松风齐鸣,如惊涛拍岸,如万马奔腾,这便是有“巴渝十二景”之称的“歌乐灵音”。
【歌乐山观光索道】是重庆市第一条旅游观光索道。它直接通向素有“渝西第一峰”之称的歌乐山主峰云顶峰,索道长900余米,运行速度1米/秒,全程共需时间17分钟。人们坐在索道吊篮上即可观赏满山葱郁繁茂的森林风光,又可俯瞰嘉陵江及沙区、江北区、渝中区城市景观。
评价
歌乐山森林公园位于沙坪坝区中部,距市中心16公里,总面积3000亩,主峰海拔693米,为重庆近郊群峰之冠,素有渝西第一峰的美称和"山城绿宝石"之美誉2001年被评为国家"AA"级旅游区,2002年正式被国家旅游局评为"AAAA"级旅游区。
歌乐山因"大禹治水功成召众宾歌乐于此"而得名,自然风光集山、水、林、泉、洞、云、雾为一体,清丽、幽深、古朴、旷达。众多历史景点和神话传说赋与歌乐山无限灵气。古代文学大师们到此探幽览胜、赋诗刻石,写下众多名文佳句。
其他
歌乐山,属缙云山的一只余脉,它以抗战时期的陪都遗迹和白公馆、渣滓洞监狱而享誉全国,特别是随着长篇小说《红岩》在全国范围内的广泛流传,歌乐山更成为一座英雄的山脉。这里松柏苍翠、林壑幽美,以优美的自然风光和山中陪都遗迹林园,及山脚下的歌乐山烈士陵园共同成为了人们假日休闲、追寻历史的好去处。歌乐山风景区由主峰中心景区、蒋介石官邸“林园”和重庆烈士陵园三个景区组成。山脚下的烈士陵园景区有中美合作所、白公馆、渣滓洞等历史遗迹,这一景区纵横10多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单位,每年接待海内外游客200万人次,也是重庆市最为著名的景区。若逢阴晦天气,游客在这里又可领略到另一番不同的“云顶烟云”。重庆是一座雾都,而歌乐山常年多雾,山高云低,云烟弥漫,游人置身山顶,只见乱云飞渡,云涛奔涌,虽不比峨眉山的茫茫云海,但“半山烟云半山松”的景致倒也使人如临太虚。
歌乐山在哪 歌乐山的位置
歌乐山位于重庆市沙坪坝区,距离重庆市中心16公里。歌乐山又名歌乐山国家森林公园,这里松柏苍翠、林壑幽美,整个景区是由歌乐山、“林园”和歌乐山烈士陵园三个部分组成,是市民休闲、放松、避暑的好去处。
那歌乐山怎么去呢?大家可以乘坐公交210路到歌乐山索道下站,然后转乘观光索道,直接进入森林公园 ,或者是乘江北北汽城201路、三峡广场280路、石桥铺278路,到歌乐山森林公园站下车就可以了。
那关于歌乐山在哪这个问题,小编就说到这了,这里环境优美,还有攀岩、空中探险迷宫、越野山地自行车等图与休闲项目,非常适合周末或者节假日健身游玩。
聂长江:歌乐山,历史的悲壮
"免费订阅
作品欣赏
重庆歌乐山翠霭浓浓,遇风雨万簌齐鸣,丛林清响。古人会意,称之为歌乐山。歌乐山烈士陵园,昔日“国民党军统集中营”和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所在地。
为了瞻仰歌乐山革命先烈,6月9日清晨,我参加完战友女儿婚礼,从重庆大足区搭顺风车90多公里来到渝北区看望从老家来帮表弟照顾小孩的三姑妈,并请表弟当导游登歌乐山拜谒革命先烈。
当表弟驾车快到歌乐山时,突然,狂风骤雨,风雨阻挡不了我们的行程,来到歌乐山停车场车位已满,原本用身份证上网预约免费参观,胸前佩戴工作证的女子迎上来说,每人50元包车接送并讲解,为了路上免得淋雨,我和姑妈、表弟坐上了面包车。
老天在哭泣,暴雨如注,我们虽撑着雨伞,斜风飘雨一会儿就打湿了衣裤。登歌乐山的人们仍然人流如潮,入口处排着长队,大家刷身份证一一进入。
我们迎着风雨艰难地一步一个台阶攀登着,而台阶上的暴雨似小瀑布哗哗地往下泄,我们来到了松林坡。松林坡位于白公馆监狱旧地后山,因遍布松林而得名。抗战时期,为躲避日军空袭,戴笠在此为蒋介石修建别墅,因蒋介石很少来,便成戴笠的别墅,中美合作所存续期间,此处为中美合作所的“松林宾馆”。1946年3月戴笠死后,此处被军统局辟为祭祀戴笠的祠堂。
1946年8月18日,原四川省委书记罗世文,川西特委军委委员车耀先殉难此地;1946年10月15日至11月2日,西安事变发动者张学良将军被囚于此地,并从这里被押送台湾,永别大陆;1949年9月6日,西安事变另一发动者杨虎城将军、儿子杨拯中、幼女杨拯贵及《西北文化日报》社总编宋倚云夫妇、儿子宋振中(“小萝卜头”被杀害时年仅8岁)等6人殉难在此地;1949年11月27日、29日,部分关押在白公馆、渣滓洞、新世界看守所的政治犯数十人先后殉难在于此地及附近。
张学良在幽禁期间作诗《歌乐山感怀》:抗战八年噩梦连,君在前线我在黔。而今飞渝普天庆,惟余独望歌乐山。
拜谒革命先烈,令人深思!震惊中外的西安事变已经过去数十载,历史翻过了沉重的一页,今天的世界和平已成为主流,今天的中国,正在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上阔步前进。但是,我们在充分享受和平的美好,自由的幸福时,我们要铭记,那些为争取和平、自由而牺牲的先行者。七十多年前,身为国民党高级将领的张学良、杨虎城,为促进国共合作,共同抗日,置个人的安危于度外,发动西安事变,促成了国内和平和团结抗日局面的实现。今日之中国,处在一个新的历史潮流中,时代要求海峡两岸完全从国家民族利益出发,肩负起历史责任,依循“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方针,团结海内外所有中华儿女,携手努力,促成台湾问题早日解决,实现祖国统一和民族复兴的伟业。
我们三人几乎成了“落汤鸡”,全身被淋湿,旅游面包车将我们拉到渣滓洞,其实渣滓洞原为一小煤窑,因渣多煤少而得名。1943年,军统逼死矿主霸占煤窑设立看守所,将白公馆的政治犯全部迁于此地关押,分内外两院。外院为特务办公室、刑讯室等。内院一楼16间房间为男牢,另有两间平房为女牢。当我们来到刑讯室,看到那一种种狠毒的刑具时,顿时毛骨悚然。里面阴森森的,有老虎凳、钢鞭、火刑等等。这些都是丧心病狂的特务折磨革命者的刑具。这里关押的有“六一”大逮捕案,“小民革”案,“挺进报”案,上下川东三次武装起义失败后被捕的革命者。如江竹筠、许建业、何雪松等。最多时关押达三百多人,1949年11月27日,国民党特务在溃逃前夕,策划了震惊中外的大屠杀,仅15人脱险。
烈士们对党无限忠诚,在敌人的威迫折磨下宁死也不屈服,在审讯室里,敌人恶如豺狼,他们用尽了各种酷刑,也不能动摇江姐的革命意志。敌人用特制的四楞筷子放在江姐的手指间,双手紧握筷子的两头来回猛夹,边夹边恶狠狠的说:“你说不说,不说就把你吊起来!”这时江姐高喊:“筷子是竹子做的,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
从这座时时在呐喊呼啸的歌乐山中,我深深地感悟,革命英烈有一种无私的奉献的精神,一种大无畏的精神,一种视死如归的精神!何雪松“乌云遮不住太阳,冰雪锁不住春天。铁牢——关不住战士的身子,关不住要解放的心愿”。何敬平“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把这牢底坐穿”。这一句句诗中包含着多少的情感,是英烈们用鲜血谱写了一首革命英雄赞歌!
歌乐山,一座烈士群血凝固而成的山。一座人们汲取内在精神力量的山。这座山地貌平平,不具特色。她没有华山之险,泰山之雄,黄山之奇,峨眉山之秀,她无法进入名山之列。在空间范畴中她不足挂齿,在时间意义上人民共和国的历史都无法绕开这座山,每一个走进她的人都会感受到她的份量,这座山属于历史!
作者简介
聂长江,江西上高人,现居广州工作,喜阅读静思考,闲暇书写生活中的感悟,写作成就了人生,在《人民日报》《解放军报》《空军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信息日报》《广州日报》《新快报》《深圳特区报》《同步悦读》等报刊微刊发表稿件千余篇(幅)。
《同步悦读》是一个面向全球发布的新时代微媒体。每日更新,主推原创,分享精品;不唯纯文学,只重悦读性;读好文字,听好声音,欣赏有魅力的音乐。2017年6月2日被搜狐网站正式列入合作伙伴,发表在同步的作品,除微刊阅读外,同时拥有众多的网站读者。
图文来源:网络 若涉及版权问题,敬请公众号联系
“
歌乐山避暑 你知道这些名人题刻的来历吗?
歌乐山景色。
由林森撰文,柯璜书写的“云山九叠”刻石。
今人补书新刻的“峰高五岳”和“歌乐灵音”。
“大禹会诸侯于涂山,召众宾歌乐于此。”的摩崖题刻中,正是对歌乐山历史的解读。
近日,连晴高温的天气让重庆再次成为名副其实的“火炉”,“到哪里去避暑”成为了重庆市民最关心的话题。虽然重庆周边的避暑胜地不少,但对于大多数上班族而言,却更热衷“就近解决”的方案。于是,地处主城,被誉为“山城绿宝石,天然大氧吧”的歌乐山,自然也成为了许多人的首选。
由山、水、林、泉、洞、云、雾等自然景观形成“清丽、幽深、古朴、旷达”风格的歌乐山,同时也是一座历史文化内涵丰富的“文化名山”,历代文人骚客,达官名士都曾到此探幽览胜并留下大量题刻。这些融历史、文化、艺术于一体的人文景观,为我们的避暑之旅提供了更为丰富的亮点与乐趣。
峰高五岳
歌乐山上最早有文字记载的名人题刻,恐怕要数明代神宗万历四十一年(1613年)进士,后为文渊阁大学士的王应熊了。王应熊出生于歌乐山下重庆府巴县土主乡,即今天的沙坪坝区土主镇。熹宗天启元年(1621年),王应熊出使四川,在游览歌乐山时曾挥毫题写了“峰高五岳”与“渝西第一峰”的赞语,时人曾将其摹刻于歌乐山的石壁上。
大家都知道,五岳指的是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南岳衡山、北岳恒山和中岳嵩山,而在五岳之中,海拔最高的华山有2154.9米,最低的衡山也有1300.2米,而歌乐山的海拔仅678米,何以担当“峰高五岳”的美誉?可是,汉语言的奇妙,就在于其不仅可以写实,也可以写意,此处的“高”,不必是客观的高,而是一个热爱故乡山川的文化名人主观的高,心中的高。
距此一百多年后的清代乾隆年间(1751至1760年),另一位进士出身的巴县知县王尔鉴登上了歌乐山,这位出生于河南并长期在北方为官的文化官员,虽然正处于仕途的低谷,却被歌乐山的美景所陶醉,不但写下了洋洋近千言的《歌乐山赋》,还将“歌乐灵音”列入了后来广为传播的“巴渝十二景”。
据歌乐山森林公园管理处副主任张军介绍,如今包括王应熊、王尔鉴在内的历代名人题刻,已经成为歌乐山森林公园一道独特的人文景观。
林柯双璧
在歌乐山上,以名人题刻为主的人文景观,可谓源远流长,薪火相传。上世纪的三四十年代,松杉翳日,万籁齐鸣的歌乐山再次名家云集,并留下了一批更为精彩的诗赋、题吟与刻石。
1937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为防空疏散,划歌乐山为中枢机关和军政要员居住的“迁建区”,有上百位现代史上的风云人物住在山上。歌乐山云顶寺一带的摩崖石刻,忠实地记录了他们当年在此地的游踪。而其中文化含量最丰富、艺术价值最突出的,恐怕要算林森与柯璜的“合璧之作”了。
出生于1868年的林森,字子超,号青芝老人。作为国民党开国元老的林森,自己的书法造诣也是很高的。他那融合了魏碑笔法的大楷,结字谨慎,整齐秀雅,是藏家们求之不得的墨宝。抗战期间,他题写的“重庆大学”校名,沿用至今;歌乐山林园里,还有他题写的“云梯”、“寸心”等极具艺术价值的刻石。然而,在目前歌乐山云顶寺遗址附近保留下来的摩崖题刻中,由林森撰文,柯璜书写后刊刻的“作品”却有多处,其中包括:“狮岩一名鼓岩”;“石狮衔石古,一击一吼震万古”;“大禹会诸侯于涂山,召众宾歌乐于此”;以及“云根”、“翠崖”等大字。当然,还有那标志性的“云山九叠”,大字之后的题记曰:“每当风日晴和,远望云山,光掩映隐隐叠叠,蔚为九数,此亦歌乐一佳景也。”落款为“青芝老人题”,印章却为“黄岩”、“柯璜”。
重庆市书协副主席张裕刚先生,其祖父与父亲和柯璜交情颇深。据他分析,当年林森与柯璜都住在歌乐山云顶寺,两个意趣相投的老朋友经常在一起雅聚,虽然林森自己的书法造诣颇高,但他更欣赏柯璜圆润豪放,遒劲浑熟的书法风格。再加之他身为国民政府主席,行事低调,而柯璜却是与政界诸多要人交谊深广的名士,这样的“组合”也就顺理成章了。“抗战时期,柯璜的书画作品还常被作为国礼馈赠盟邦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