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桥和白塔

莲花桥和白塔

莲花桥和白塔位于江苏省扬州市。

莲花桥于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两淮巡盐御史高恒为迎奉高宗弘历二次南巡而建。因建于莲花埂上,故名,又俗称“五亭桥”。咸丰间桥亭毁于兵火,光绪间重修,1933年邑人募资又重修。1949年后,数度整修。

桥南北跨瘦西湖上,上置五亭,用28根大红圆柱支撑,下列四翼,正侧共15个券洞,南北总长5799米,青石砌成。五亭皆绿琉璃瓦顶,亭与亭之间有石梁相连,婉转若游龙,另龙泽、滋香、浮翠三亭有单孔石桥与石岸相接,珠栏画栋,照耀涟漪。

桥基平莲花桥,结构独特,造型优美。桥身为拱卷形,由三种不同的卷洞联系,桥孔共有十五个,中心桥孔最大,跨度为7.13米,呈大的半圆形,直贯东西,旁边十二桥孔布置在桥础三面,可通南北,亦呈小的半圆形,桥阶洞则为扇形,可通东西。正面望去,连同倒影,形成五孔,大小不一,形状各殊。

莲性寺白塔建于1784年,又称喇叭塔,清《野史大观》中有一夜造塔之说。塔仿造北京北海白塔而建,塔高30余米,塔基为砖石雕花方形,上为塔身,呈古梅瓶状,顶盖覆以华盖,正中竖葫芦形铜顶。

莲花桥和白塔属于瘦西湖园林群,是瘦西湖的核心建筑。建筑恢弘而不失灵秀,融南秀北雄为一体,真正使扬州园林有“园林之盛,甲于天下”之誉。

2006年莲花桥和白塔作为清代的古建筑,被国务院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威凉州白塔寺新年旅游开门红

辞旧迎新、金鸡送福。2017年春节武威凉州白塔寺景区内游人如织、人头攒动,迎来了新年旅游开门红。

前来参观的游人、烧香祈福的香客接踵摩肩,热闹非凡。节日里的景区也是“处处有年味”,除景区内外装扮一新的“春节派头”外,景区大门口,各类小商品琳琅满目,异彩纷呈,令人目不暇接;各种地方风味小吃棉花糖、冰糖葫芦面皮子等美味诱人,随风飘香,让人不忍前行。

春节期间,景区全体职工放弃休假坚守岗位,确保景区旅游秩序井然,环境整洁,无旅游投诉,无安全事故。

武威凉州白塔寺是西藏正式回归中国行政版图历史见证地

中秋季节,9月21日下午走进武威白塔寺。地处武威凉州区武南镇白塔村的国家4A级景区白塔寺,是西藏正式回归中国行政版图历史见证地。

公元1247年,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应蒙古汗国皇子、西凉王阔端的邀请,在凉州白塔寺成功进行了历史性的会谈,即“凉州会盟”,颁发了《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从此,元朝中央政府正式对西藏实行行政管辖,西藏正式回归中国行政版图,这是西藏地方回归中央王朝统辖的开端。

而白塔寺也就此成为了见证这段不朽历史的千古名胜。

凉州白塔寺:“白塔祈百福 民族一家亲”主题灯展开始啦

1月17日,凉州区第三届“白塔祈百福、民族一家亲”白塔寺春节大型艺术灯 亮灯仪式在白塔寺景区隆重举行。

本次灯展从1月17日(腊月二十三)开始,至2月8日(正月十五)结束,历时23天。本届灯会分《醉美凉州》、《盛世欢腾》、《民族团结》、《丝路放歌》、《和谐吉祥》等五个篇章35个主题灯组,通过呈现凉州历史文化和时代风貌,展现节日气氛和各民族交流交融、共建美好家园的情景,展示丝路风情和凉州特色传统文化,共同祈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摄影/郝生元、李源林

来源:武威文体广电旅游

1、本公众平台致力分享有价值的内容,转载引用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部分源自互联网,存在无法核实真实出处,如涉及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2、本公众平台所刊载的广告推广、产品图片、广告词文字、活动链接等均为商家提供推广,不代表本号观点。如有疑问请联系商家进行咨询,如有违规、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