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和刘氏庄园

义和刘氏庄园

义和刘氏庄园位于涪陵区义和镇朱砂村,时代为清末民初。2019年,义和刘氏庄园被重庆市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三批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义和刘氏庄园,义和刘氏庄园简介,义和刘氏庄园-涪陵区义和刘氏庄园旅游指南

3A级景区村落里,4A级景区旁,每月只要500元就能拥有一方“院子”!这个周末一起去海盐“丰义院子”体验全新生活方式!​

城里有房,乡下有院,

是城里人的田园梦。

前有安吉两山乡居,

后有临安柳溪湾、天目观山月。

这些年来我们大杭州一直在

为大家寻觅住在乡村的机会,

圆大家回归田园、探寻诗与远方的梦想。

这次,我们跳出大杭州一路向东,远离人声鼎沸和车水马龙,寻找“长在风景里的院子”。

白墙黛瓦,依水而建,择田而居。坐拥AAAA级景区南北湖和3A级村落景区。“长在风景里的院子”——欢庭·丰义院子就是我们的目的地。

丰义院子坐落于3A级景区村庄嘉兴海盐丰义村。从地理位置来讲位于杭州和上海中间,去哪里都方便。开车从杭州出发,沿杭浦高速南北湖互通下,全程一个小时多点,就能到达。

沿着宽阔整洁的村道继续前进,如果看到一组白墙黛瓦、古色古香、充满江南水乡独特韵味的建筑群,犹如一幅水墨画般隐秘与田野间,那么心灵旅行的目的地也就到了。

看视频:

白墙掩映,树影斑驳,走进丰义院子就像踏入与外界隔绝的结界,在这方小天地中,安静、整洁、简单、质朴是最直观的感受,走过青瓦石板,路边偶尔有鲜花点缀,猫猫狗狗懒散地打滚,让我们赶路的急躁心情一下子慵懒了。

“宅中有园,园中有屋,屋中有院,院中有树。这就是丰义院子最好的阐述。”还来不及走进房子继续幻想,浙江联众休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洪珊的声音就把我们拉回现实。

联众休闲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致力于乡村休闲产业发展。自2004年起,联众通过自建、收购、合作、租赁等经营方式,将乡村闲置资源转化成为新农村建设下的“联众模式”,欢庭·丰义院子正是来源于此。

“其实,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院子。”一边参观,洪珊一边给我们介绍,很多中老年人有院子情结,他们或小时候住过,或希望老了回归乡野生活。所以,丰义院子的初衷就是给这些有活力的,有情怀的退休老人们一个抱团养老的空间。

这些院子即开放又私密,几户人家有拥有共用的公共空间,喝茶、聊天、打麻将;种菜、烧饭、广场舞……在这里,大家可以组成“新的家庭”,开启全新的生活。

此外,住在这里,联众还会不定期举办各类文化乐活动,举办歌唱比赛、组织旅游等。

目前丰义院子有2幢庭院民宿、13栋度假院子,大约60套房,几乎都是家家有院,户户有田的风景院子。

在13栋院子间穿行,可以看到橘子树、香泡树、无花果树、桃树……这些都是原来农户们留下的。而且院子沿河而建,青山、碧湖、清泉、稻田、花海、茶园,虽地处杭嘉湖平原,却有独特风景。

除了有院子,有这么好的景致,设施完善、品质生活也是特色。丰义院子本身就地处3A级景区村落丰义村中,村貌整洁有序,出则繁华,入则宁静。步行3分钟能到达丰山景区,开车5分钟到达集市,10分钟到通元镇。农贸市场、超市、幼儿园、信用社、卫生所,咫尺可达。

住乡村,医疗是问题,联众还将在院子入园口的三栋房子里,配备医疗的监护、检测设备;设置健康小屋,为每位入住的人建立健康档案,关注大家的身体和心理的双重健康。

看到这里,大家对丰义院子有了大概印象了吗?相信急性子的朋友已经想怎么才能住到这里。

“丰义院子是以出租的形式,长租30年,主力户型60—80㎡, 价格在20万至30万元,按户型大小、地段位置,定价也不一样。”洪珊说,如果按照一套房20万元30年来算,每年的成本大约是6666元,一个月的租金也就是555元。

前两天,有上海的客人就买下沿河的一整栋房,附带很大院子,目前,还有不少小套也已经有主人。

活动来了!

想要一方院子?周末和我们走起!

生活城市之中,难免感慨,谧境难寻,草木稀疏,想不想拥有一方院子,回归温暖生活?这周末,机会来了!联众集团将组织有兴趣的市民去参观这“长在风景里的院子”。

2、拨打电话:85051436

(今天上午9点半到下午4点半);

3、拨打丰义院子咨询电话:85775009。

联众工作人员将会线上为你解疑答惑。

若报名成功,届时联众将收取每人60元的活动费(包含来回车费、中餐费、景点游玩),回程时,每人还将收到一份伴手礼。

The End

▌声明:本文转发自我们大杭州

义门陈氏英才辈出:义门客家陈氏人文精英概况,看看都有谁?

义门客家陈氏,源自虞舜,始于妫满,封于陈国,迁于齐,相于汉,发自太丘,衍于颍川,帝于南朝。派衍江州义门,发祥福建汀州,播迁神州大地。中原汉民五次大迁徙,两宋之际义门客家诞生,谱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新篇章。据全国各地义门客家陈氏族谱及相关史料记载,现辑录历史上及现当代对国家、社会、宗族有重大贡献的义门客家代表人物,以砥砺鞭策吾族裔孙后昆。

随着客家话在宋代的最终形成,义门客家陈氏隆重登上了中国的历史舞台。自宋代以来,义门客家陈氏秉承“耕读传家、崇文尚武、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爱国爱乡”的客家精神,以致群星灿烂,英才辈出,光耀义门,大振家声!

宋元明清四代义门客家代表人物主要有:

宋代汀州太守、义门客家汀州庄陈氏始祖、光耀义门世家的耀祖王陈魁公,为义门客家陈氏的繁衍发展竖立了历史丰碑;

南宋义门客家名将、江西石城县人陈敏,戒马一生保家卫国,抗击金兵威震敌胆,充分显示了客家人爱国爱家、英勇奋斗的优良传统;

宋代潭州太守陈梅山上杭籍);

明代开国功臣、光禄大夫陈秀甫(广东五华籍);

明代中宪大夫、韶州府正堂陈英俊(广东梅州籍);

明代平瑶都督陈阳满(广东清远籍);

明代山西道监察御史陈详(上杭籍);

明代抗倭名将陈璘(广东翁源籍);

明代大理寺正卿陈扬美(平和芦溪籍);

清代北洋海军抗倭名将陈金镛(桂明)(上杭籍);

清代名臣、乾隆年间的东阁大学士陈宏谋(广西桂林籍);

清朝三元及第”状元陈继昌(广西桂林籍);

清代威镇边豸的安远将军陈元(上杭籍);

清代两广巡抚陈琼润(广东河源籍);

赣州府太守陈万和(永定籍);

清嘉庆年间国子监琉球教习陈锦湖(永定籍)

等等。为国家的发展与民族的振兴作出了巨大贡献,书写了永垂不朽的历史篇章。

世界客家名人辈出,彪炳《辞海》为名人世家者,有江西修水(古称义宁)陈宝箴一族,世称“义宁陈氏五杰”或“义门客家江西陈氏五杰”。他们是:中国改革维新运动的先驱陈宝箴,“维新四君子”、“近代同光体诗派领袖”陈三立,国画大师陈衡恪,史学泰斗陈寅恪,中国植物园之父陈封怀。

陈宝箴(1831—1900),祖籍福建上杭,清咸丰辛亥举人,被光绪帝称为“新政重臣”的改革者,他是唯一坚定支持戊戌变法的湖南巡抚。

陈三立(1853—1937),陈宝箴之子。光绪壬午科举人,己丑科进士,授吏部主事。1895年至1898年,陈三立在湖南辅佐其父推行新政。在整顿吏治、革新文化教育、罗致维新人才等方面多有建树,赢得了极高的社会声誉,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并称为“维新四公子”。“戊戌变法”失败,陈三立与其父一同被革职。从此一心肆力于诗,是清末民初“同光体”诗派的代表人物,享有“吏部诗名满海内”之誉,为近代著名爱国诗人,有《散原精舍诗》、《散原精舍文集》传世。

陈衡恪(1876—1923),陈三立长子,陈衡恪诗书画印兼善多能,才华横溢,在金石书画界享有崇高声誉。是吴昌硕之后、齐白石之前承先启后的著名书画大家。

陈寅恪(1890—1969),陈三立三子。陈寅恪是我国现代史学界的一代宗师。他学识渊博,精通历史学、古典文学和佛学等,通晓11国14种文字,尤精梵文、突厥文、西夏文等古文字的研究。

陈封怀(1900—1993),陈衡恪次子。创建了庐山植物园南京中山植物园武汉植物园,历任庐山植物园主任、中山大学园艺系教授、中科院华南植物研究所所长,为我国植物园创始人之一。

客家人,在中国近代历史进程中占有重要地位。客家,一个因中国古代历史上三次大规模战争制造的中原南迁汉族难民形成的汉族第八大民系,发动了中国近现代史上三次革命运动——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中央苏区土地革命及其二万五千里长征,成功地挽救了灾难深重的中华民族!

义门客家陈氏后裔积极参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革命。客家人洪秀全所点燃的太平天国革命烈火,曾燃遍大半个中国,几乎颠覆了满清王朝在中国的统治;太平天国的领袖人物及其最初的基本群众,几乎都是客家人。

义门客家太平天国三将领:

陈得才(?-1864),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桂平人,陈玉成之叔父。祖辈先居福建上杭县,南宋时迁居广东韶州府翁源县,清康熙年间,他的祖辈从广东翁源远徙广西。

陈玉成(1837-1862),太平天国的中枢名将、英王,广西藤县人。十四岁参加太平军,为童子兵。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历任左四军正典圣粮、检点、冬官正丞相、正掌率、前军主将,封成天豫、英王,先后从西征军两次攻克武昌,转战庐州、芜湖,解镇江之围,击破清军江南大营、江北大营。

陈坤书(?-1864),太平天国将领,广西桂平人,浑号“陈斜眼”。1854年为太平天国副侍卫。转战皖、苏参与破江北大营十年,随军占安徽广德,封求天义,投入摧毁江南大营之役,守苏州

义门客家陈氏后裔踊跃参加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孙中山不仅以其多年的革命实践最终结束了专制王朝在中国的数千年统治,更以其高瞻远瞩的理论贡献而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和现代化运动的伟大先驱和导师。孙中山不仅是属于客家,而且是属于整个中华民族,属于全世界。辛亥革命的参与者中,客家人也占了相当大的比重。义门客家后裔对革命做出了重大贡献。

1911年4月27日(宣统三年三月二十九),著名的辛亥“三二九”广州起义,牺牲后掩埋在黄花冈的七十二烈士中,客家人士就有34位,其中陈氏8人:广东人陈春、陈潮、陈文褒,福建人陈可钧、陈更新、陈与焱、陈清畴、陈发炎。

广东梅县丙村人陈敬岳,同盟会会员,红花岗四烈士之一。

赫赫有名的一代北伐名将、爱国将领陈可钰将军,义门客家广东省清新县石潭镇人,被称为“铁军军长”。

义门客家陈氏国民党杰出将领,积极参与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的中流砥柱

陈友仁(1875-1944),祖籍广东顺德

陈铭枢(1889-1965),义门客家广西合浦曲樟人,

陈济棠(1890—1954),义门客家广东防城港人,有南天王之称。

陈见田(1894—1948),原籍广东梅县,阳山县黎埠镇凤山村人,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毕业。

陈方(1897-1962),义门客家江西石城人,诗文书画皆精,兼具政治经济之才。是蒋介石的贴身秘书、心腹干将和左右手。时称“江西才子”和“民国才子”,吴国祯先生曾赞之为“天下第一刀笔吏”。

陈以仁:义门客家江西石城人,黄埔军校一期,著名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国民党保密局华北办事处处长。

大庆(1905-1973)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义门客家江西崇义人。抗日名将,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

陈南桴(1906—1984),义门客家广东五华棉洋人,黄埔军校第五期毕业生,任国民党第四区空军司令部第二处处长,1947年授中将军衔。

陈忱天(1910-1955)义门客家江西于都岭背人。

义门客家陈氏共和国两位开国上将

陈奇涵(1897-1981),江西省兴国县人。

陈明仁(1903-1974),祖籍上杭,湖南省醴陵县人。

闽西是原中央苏区核心区,是红军的故乡。两万多闽西儿女在长征途中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闽西儿女用他们的热血写下了“二十年红旗不倒”的诗行。1955—196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授衔时,闽西籍有68人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1934年11月26日,中央决定,由6000闽西子弟兵组成的红五军团第34师,担任中央红军的总后卫。前后7天时间的湘江战役中,英雄的红34师除极少数突围成功,5000多人全部壮烈牺牲,铸就了中国革命史上一曲荡气回肠的悲壮战歌。师长陈树湘,义门陈后裔湖南省长沙县人,壮烈牺牲时年仅29岁。

世界客家名人、党和国家领导人陈丕显是闽西儿女的杰出代表。陈丕显是义门客家上杭南阳人。

上杭陈氏将军祠-敦本堂,出了三位共和国少将:陈海涵、陈茂辉、陈连标。

义门客家少将陈忠梅(1918-2000),永定湖雷人。

上杭籍老革命:陈中献,(1909~1998)。

陈献成(1910~年),原名冠廷,

陈阳和(1919-)1955年被授予中校军衔,荣获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勋章和解放勋章。

陈昌业(1915-)。

陈华,1978-1984年任广东省科协副主席。

陈连生,1962-1982年任北京军区后勤部医务部副部长、上校。

陈逸民,红十二军政委、中华苏维埃政府教育部部长(1934年4月在瑞金后无音讯)。

陈经,长汀人。

在大革命洪流中,光荣牺牲的闽西籍著名革命烈士有:

陈光辉(永定籍)、陈正(永定籍)、陈兆祥(永定籍)、陈笃卿(永定籍)、陈康荣(女,永定籍)、陈海贤(永定籍)、陈丹成(上杭籍)、陈必亨(上杭籍)、陈兆庚(上杭籍)、陈丹林(武平籍)、陈先多(长汀籍);等等。

江西是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的中心地域,是著名的革命老区。1927年8月1日,周恩来等在这里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创建了人民军队;1927年秋,毛泽东在湘赣边界领导了秋收起义。随后在井冈山建立了第一个革命根据地。瑞金是著名的红色故都,是中央苏维埃人民政府所在地和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江西人民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牺牲,涌现了325位开国将军,是中国出将军最多的省份(占全国将帅总数的20.l%),兴国(54人)、吉安(46人)、永新(41人)三县均为中国十大将军县之一。

江西兴国县城潋江镇坝南村陈氏祠堂出了以下三位将军:陈奇涵、陈远波、陈美福。

陈士法(1911-1992),会昌县人,上海警备区副司令员。

陈坊仁(1916-1967),兴国县人,济南军区副参谋长,山东省军区司令员。

陈力(1917-1976),宁都县人,解放军铁道兵政治部主任,铁道兵学院副院长。

陈熙(1918-1990),兴国县人,空军学院第一副院长,空军学院政委。

客都梅州籍义门客家将军。梅州是一个崇文重教、文人辈出的人文秀区,是著名的“将军之乡”。据史料记载,梅州将军纪念馆收录,自辛亥革命以来,除叶剑英元帅外,还涌现了545名国共两党将军,其中梅州籍陈氏将军36人,他们都是义门客家陈氏后裔:陈隐冀、陈茹玄、陈挹寰、陈杰夫、陈世光、陈森莲、陈郁萍、陈伟霖、陈绍鹏、陈寄云、陈宇飞(中将)、陈道行、陈仲宾、陈名勋、陈公天、陈定、陈师、陈侃、陈节、陈彬、陈淦、陈海华、陈丹青、陈毓汉、陈鞠旅、陈复兴、陈成龙、陈志坚、陈孝强、陈克宁、陈启育、陈扬建、陈贤、陈勉吾、陈添林、陈涌涛(中将)。

义门客家陈氏当代族贤

1、陈郁(1901-1974),广东宝安县客家人,1947年任东北煤矿工人干部学校(现黑龙江科技大学)校长。新中国成立初期任职共和国首任煤炭部部长。1950年任燃料工业部部长时兼任中国矿业学院(现中国矿业大学)院长。后任中共中央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广东省人民政府省长。

2、陈国良(1913-1988),武平县象洞人,副省级老红军,1929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参加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湖北公安厅劳教处处长兼武昌监狱监狱长、湖北省劳改局第一副局长,武汉内燃机厂厂长、党委书记,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等职。授大校军衔。

3、陈仲平(1913-1993),武平县象洞人,1929年5月参加象洞乡农民暴动走上革命道路,1949年任梅州梅县第一任县长,后又任龙岩地区第一任市委书记(地区专员)。1950年兼任武平县县委书记。1951年调入中共中央马列主义学院学习(后改称中央党校)。1954年毕业后留校担任哲学系教研室副主任。1980年被评定为教授,发表哲学论文多篇,著有《十载风云子夜中》等。

4、陈烙痕(1917-2000),广东梅县人。1936年4月参加革命工作,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5年被授予大校军衔,转业后任杭州大学党委书记、浙江省第四届政协常委、浙江省对外文委副主席等职,其事迹被收入2007年8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开国将士风云录》一书中。

5、陈耀邦(1935-),广东番禺人。教授级高级农艺师。历任农业部技术员、副处长、副局长。1986年任农牧渔业部副部长。1993年任国家计委副主任。1997年兼任林业部部长。1998年任农业部部长、党组书记。现任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农业技术推广协会会长,中国农民体育协会主席。中共十三、十四大代表,第十五届中央委员。

6、陈辉光(1938-),广西玉林人。1988年至2003年1月任广西壮族自治区第六、七、八届政协主席。是中共第十二届、十三届中央委员,十四、十五大代表,全国政协第八、九届委员,十届全国政协常委。

7、陈小津(丕显长子,1944-),高级工程师(研究员级)。历任交通青山船厂副厂长、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天津船舶工业公司副总经理、中国海洋石油平台工程公司总经理。1987年任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外事局局长,1988年任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副总经理兼中国船舶工业贸易公司总经理。1999年7月任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总经理。全国政协委员。

8、陈云贤(1955-),上杭人,曾任广东省发展银行副行长、广发证券有限公司董事长,经济学博士,高级经济师,同时还兼任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央党校及多所大学客座授,高级研究员。现任中共广东省佛山市市委常委、市政府副市长、顺德区区委书记。2006年10月任广东省佛山市委副书记、代市长。2007年1月任广东省佛山市委副书记、市长。2001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2011年起任广东省人民政府副省长;

9、陈荣书(1956-),永定人,2008年起至今任中华全国总工会副主席、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副部长级)。等等。

义门客家现当代精英

分布在全国各地、各行各业,限于篇幅,只辑录部分名录:

陈烟桥,广东深圳人,中国新兴木刻运动先驱、著名版画家、美术理论家、教育家。

陈志强(1904-1981)广东大埔人,地磁学家,中国地磁事业的创始人之一。

陈坦(1911-1989)广东兴宁人,历任铁道部党校第一副校长、副书记,铁道运输高级法院院长。

陈树功(1916-1994),广东大埔人,华南理工大学博导、教授、糖品物工学专家。陈喜堂(1931-),广东云浮人,教授级高工,二弹一星功勋人物。陈朝宗(1935-),上杭人,北京大学教授。

陈运兴(1937-),永定人,原湖南省冶金厅厅长。陈荣琚(1938-)永定人,著名书法家,北京电影学院教授,研究生导师。北京市政协委员。

陈国凯(1938-),广东五华县人,中国著名作家,中国作协理事,原广东省作协主席。

陈玉基(1940-),广东蕉岭人,清华大学毕业,高级工程师,现任国家电力公司发输电运营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能源研究会节能专委会委员,中国水电医科会触电与院前急救专委会名誉主任,中国电机工程学会安全专委会副秘书长。

陈德坤(1940-)永定人,国家水利部司长,国家级水利专家。

永昌(1942-),上杭人,北京外语学院毕业,历任北京对外友好协会协日本处处长、协会会长等职。

陈治华(1951-),广东五华县人,历任深圳市罗湖区东和实业发展公司经理;深圳市东埔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党委书记;深圳市盐田区委副书记、区长;深圳市盐田区委书记,区人大常委会主任。2009年2月,任深圳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陈建寿(1953-),永定人,原龙岩市市委副书记、政协主席。

陈立中(1964-),广东五华县人,广东工学院机械工程系毕业,2007年4月任广东工业大学校党委常委、副校长。

陈良万(1965-),上杭人,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副院长,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紫明,上杭人,原福建农学院党委书记,福州大学党委书记,教授。

陈友文,武平人,暨南大学教授。

陈紫榕,上杭人,历任空军福州医院院长,主任医师,获空军优秀知识分子、“科技功臣”等称号,文职少将。

陈森,上杭人,现任广州航空医院院长。

陈建裕,上杭人,广东药物学院教授、系主任。

陈钦培,上杭人,浙江农业厅经济作物局高级农艺师。

陈景长,上杭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高炮学院教授。

陈光荣,上杭人,山西化工厅化学矿产公司总工程师、高级工程师。

陈和祥,上杭人,厦门大学建筑与土木工程学院党委书记。

陈晨光,武平人,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山西日报社总编辑。陈启建,武平人,泉州市政法委书记。

陈任昭,男,五华棉洋人,东北师范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荣和,上杭珊瑚人,现任福建省公安厅现役军人处处长、少将。

陈添贵,上杭珊瑚人,硕士研究生,现任福建省委宣传部办公室主任。

陈宏,长汀人,国家羽毛球队队员,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国际运动健将”称号。

陈采兰,永定人,永定一中高级教师,全国先进教师。

陈文明,永定人,全国模范教师,获全国十杰中小学教师提名奖。

永定籍专家教授:航空航天专家-陈炳荣、陈初幹、陈训汀,

电力工程专家-陈榕年,陈贵灿,

热带作物专家-陈河楷,

路桥科技专家-陈贤辉,

泌尿外科专家-陈友辉,

石油专家-陈富贤,

医学博士-陈贵寿、陈逢吉,等等。

义门客家当代企业界精英

陈亦武,永定人,广州市永业货运柜码头公司、深圳永业货运公司董事长;

陈禄文,永定人,厦门威图电梯公司董事长;

陈祖武,永定人,厦门巨图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作祥(1955-):永定人,实业家与慈善家,现任福建万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富喜(1955-),永定人,广东林业龙头企业-大埔县富华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

陈材源(1956-),上杭人,知名实业家,从事建筑行业,成立广进工程公司,在广东等地承建房屋及水利等工程。近年转至广西、江西、安徽等开采金矿,效益显著,为旧县有名的爱祖爱族企业家,对陈氏公益事业乐捐多多。

陈文辉(1956-),永定人,中国式标准化创始人,现任厦门精图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监事会主席,中华品行规范与标准化研究院院长,海峡两岸义门客家文博馆(筹)发起人。

陈景河(1957-),永定人,高级工程师,中国黄金大王,现任福建紫金矿业集团董事长。

陈柏村(1964-)长汀人,他先后创建了上海平晟建筑工程公司,苏州市春德新型建材公司,无锡市铂立建筑科技公司,北京信则城石业有限公司,北京耕耘华艺传煤公司,福建金龙华文化实业公司等实业,至今颇有成效。2002年创立福建省陈柏村慈善基金会,热衷宗亲事业、扶贫济团、资助培养下一代等社会公益慈善事业,乃闽西商儒孝子、大慈善家。

陈彬(1965年-),长汀人,高级工程师,现任长汀县政协委员,长汀智力支乡协会深圳分会会长,深圳市中诗展览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学良(1965-),武平人,现任龙岩市政协委员、龙岩市总商会副主席、武平县良宇矿业有限公司董事长。陈瑞清,武平人,现任福建雨露光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公司总投资10多亿元,公司将致力于打造成为中国LED室内照明领域的第一品牌。等等。

台湾义门客家族

台湾研究老子、庄子专家、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北京大学客座教授陈鼓应(长汀籍);

当代著名书法家、学者、社会活动家、文物鉴藏家、原台湾师范大学教授陈大络(三明尤溪籍);

旅台同胞、台湾中华书学会会长、执业会计师、书法家陈恕忠(长汀籍);

台湾中国文化学院教授陈炜光(长汀籍);

台湾客家大佬、客家终身贡献奖得主陈运栋(广东梅州蕉岭籍);

台湾新竹国立成功大学教授、谱牒专家陈运昌(广东梅州蕉岭籍);

现任台湾义门陈联谊会会长陈建荣(广东饶平籍);

现任台湾永定同乡会会长陈良荣(永定籍);等等。

义门客家著名爱国侨领

吉隆坡陈氏书院和华人铁厂之父陈秀莲(广州籍);

新加坡南洋客属陈氏公会主席、永远名誉会长陈初撰(永定籍);

印尼实业家陈永源(永定籍);

缅甸华侨文化协会主席、缅甸华侨报人俱乐部主任陈兰生(永定籍);

国际知名学者、亚洲问题专家、美东华人学术联谊会董事长陈楠庆(永定籍);

陈文华(永定籍,1962-),旅美硕士,永定加州同乡会会长;等等。

义门客家族贤精英,文能兴邦,武能定国,功纪社稷,德泽世间。他们的辉煌业绩,为中国社会的文明进步、国家的和谐兴盛作出了不朽贡献,载入史册,流芳千古,世代弘扬!

来源:网络

董克义‖ 积石山秧歌表演的仪规与礼俗

作者简介:

董克义,知名文化学者和“花儿”学者。原积石山县志编辑部总编辑。系中国民协会员、中国民协“花儿”文化委员会副主任、省民协理事、省民俗会理事、甘肃省保安族文化研究会理事和学术顾问、甘肃广播电视大学河陇文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临夏州民协主席。

秧歌源于巫术,源于傩,与育秧、插秧和耕田的劳动生活有密切关系,也与古代祭祀农神祈求丰收,祈福禳灾时所唱的颂歌、禳歌有关。据有关书籍记载,早在25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社火这一民间娱乐活动。《风俗通》记载:“百日之劳,一日之乐,集社燃火,群歌群舞,集社燃火而舞之蹈之,祈于天祷于地,以获吉也。”《续修导河县志》也载:“遇丰年,则扮演社火,即乡人傩之遗意”。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玩秧歌的主要目的是祈福禳灾、送太平祝福和欢度新春佳节。这一民间歌舞形式和乐舞文化源远流长,并不断演变发展,形成一套比较固定的表演仪规与礼俗。不同的地域,文化传统、审美心理、民风民俗等存在差异,秧歌也多姿多彩,形成各自独特的风格和表演的仪规与礼俗。同样,积石山秧歌在历史的发展演变中也形成了一套比较固定的表演仪规与礼俗。

一、请秧歌

这是一种邀请秧歌队的仪式。按照传统习惯,某庄村组织起秧歌队,和秧歌队有亲戚关系或有传统往来的村庄或个人,要提前邀请秧歌队,订下日子,到时前来表演。秧歌队根据传统的行程线路(俗称马路)和邀请的次序,订下并答复送秧歌的时间。这种邀请仪式一般在腊月进行。请秧歌是,选两位在村中有一定身份和威望的人,备好请柬(俗称请票),还要带一些礼品,到秧歌主子家去请。请柬的准备还很有讲究,写好的请柬要叠好,制成一面小三角火焰旗,并在请柬上插两根鸡毛(有的在旗杆上插一火燎过的鸡毛),意为对秧歌队送太平盼得非常急切。

请柬内容有多种写法,通用式样如下:

请柬:

近闻贵庄灯政司办起高佳社火一架,起龙飞凤鸣之舞,颂阳春白雪之歌,敬请于瑞月×日,灯鼓早降,庆贺太平。

×××村×、×、×众姓请

××年腊月××日

二、请神

玩秧歌的主要目的之一是寄托向天地神灵祈福于人间的愿望,祈福禳灾、送太平祝福。秧歌队既是一支贺新春,丰富春节文化生活的文艺队,又是代表天地神灵降吉庆送太平的队伍,正如唱词所云:“香烟冲开南天门,娘娘坐不住斗牛宫;玉皇爷坐不住灵霄殿,打发的神灵落凡尘”、“ 灵霄殿上领了旨,各庄村里送太平”等传统秧歌队的所有角色,几乎都有“神”的身份,几乎都有传奇的身世和非凡的本领。因此,积石山秧歌队正式起身表演时,第一项仪式就是请神。请神后,秧歌队的所有角色都有了“神”的身份,秧歌队才开始“借口传言的送太平”。请神也成了积石山秧歌队必须进行的传统仪规。

请神仪式,地点一般是在本村场院,秧歌队全体人员,按照各自的角色要求,装扮齐整,依次跪在喜神方向奉香,秧歌主子或指定人员唱财宝神曲或报子曲或秧歌曲请神,请毕后磕头起身,到本村庄的庙(或佛寺或道观)降香。请神时秧歌队有多少个角色,一般在唱词中或一一指名道姓,或用概括性的语言,都要请到。也有的秧歌队到本村庄的庙(或佛寺或道观)举行请神仪式。

三、降香

降香是积石山秧歌队必须进行的传统仪规,是一种敬神、娱神和祈福禳灾的仪式。三种情况下,秧歌队必须进行降香仪式。

一是秧歌队首演降香。秧歌队经过排练、彩排后正式首演时,首先要到本村庄的庙(或佛寺或道观)降香。秧歌首演的第一件事,就是到本村庄的庙(或佛寺或道观)降香,以告慰神灵。彩排后的秧歌队来到庙(或佛寺或道观)前,先表演集体歌舞,再唱一段专用于降香的秧歌曲(有财宝神的还要唱专用于降香的财宝神曲)。具体内容还要视寺、庙、观而定,供奉的对象不同,其唱词也有差异,基本要求是唱词要与寺、庙、观和庙中供奉的神、佛相关。比如到庙上降香,就唱:“庙门上,栽桅杆,青龙缠身;庙院里,栽松柏,冬夏常青。我秧歌,来降香,一点诚心;福神爷,护佑我,年保吉庆”等,以此向神、佛表达祈求消除旱涝天灾、人丁病痛、六畜瘟神、口舌是非,保佑国泰民安、人寿年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人丁兴旺、牛羊成群的美好愿望,也向神灵祈求保佑秧歌队出行顺利。然后秧歌队进入院中,双膝跪地,虔诚地焚香化黄、浇奠酒,再退出,完成了降香仪式。有的秧歌队上香完毕后,还要由庙官向神灵陪侍要卦,待要到上卦后再磕头起身,比如安集乡五山庙秧歌队。

二是秧歌队进村降香。秧歌被邀请到别的村庄表演,如果这个村庄有寺、庙、观,首先要去降香,然后再到村庄里表演。在外村降香的仪式与在本村庄首演降香基本相同,其主旨是祈求神、佛护佑该村平安吉祥,保佑秧歌队演出顺利成功等。

三是秧歌队卸将降香。卸将降香,也称“卧龙”。过了正月十五元宵节,秧歌队要卸装,结束表演,俗称卸将。卸将时秧歌队还要到庙(或佛寺或道观)里降香,再到一个指定地点或十字路口卸装,把纸做的道具烧掉,偃旗息鼓,悄无声息地散去,有的甚至连头也不回一下,这样,这一年的秧歌就算玩结束了。也有的秧歌队,卸将时不去降香,在正月十五或十六,在本村场院表演一番,吃个团圆饭,就告结束。

四、探马与送报单

探马,也叫探子,指做侦查工作的人。探马活动是一种迎请秧歌队的礼仪和仪式。邀请秧歌队村庄,在秧歌队到本村庄送秧歌的当天,要派出自己的探马,去秧歌队的村庄或村庄口,迎请秧歌队,一是表达迎请之意;二是给秧歌队带路,做向导;三是做侦查工作,将秧歌队的人数、何时能到村庄等情况搞清楚及时反馈,以便迎候和接待等。探马人数多少不等,一般2~4人。探马和秧歌队接上头后,探马唱“报子”表达来意(秧歌队中有财宝神时,探马还唱财宝神曲表达来意),秧歌队也要唱“报子” (秧歌队中有财宝神时,财宝神也要用财宝神曲对唱),你问我答,对唱一番,然后在探马的陪同下,秧歌队缓缓来到被邀请的村庄路口。快到村庄口时,探马先回去报告,村庄中接秧歌的人便迎候在村庄路口,待秧歌队一到,点燃鞭炮,迎接秧歌队,至此,探马算完成了迎请任务。

探马活动是一种迎请秧歌队的礼仪和仪式,与之相对的是送报单,是秧歌队向邀请的村庄送秧歌时的报告礼仪和仪式。秧歌队快到被邀请的村庄口时,派出使者(也叫“报子”)向被邀请村庄的迎候者送“报单”,一是与接秧歌队的村庄接洽,二是表达秧歌队送太平、送吉祥之意。使者和村庄的迎候者接上头,送上报单后,使者唱“报子”表达来意,迎候者也要唱“报子”,你问我答,对唱一番,然后使者回到秧歌队中复命。

五、讨封与封赏

讨封与封赏是积石山秧歌的一种民俗活动,也是一种传统的仪规。秧歌队在行进过程中,有的人双手持香跪或者站在秧歌队前面讨封,以祈求神佛的襄助和护佑。讨封的内容主要有求儿女、求驱邪治病药方、求钱财、求富贵、求吉祥等。讨封的方式,一是讨封者跪或者站在秧歌队前面,用唱“报子”的形式把要讨封的事项表达出来;二是讨封者跪在秧歌队前面,有人把要讨封的事项或愿望告诉秧歌队。秧歌队遇到讨封者,要根据讨封者讨封的事项,用“报子”进行封赏,并把事先准备好的具有象征意义的核桃、枣、水果糖等赏给讨封者,这项任务一般由走在最前面的太傅担当。讨封者得到封赏后,要磕头或鞠躬致谢,还要馈赠一些钱。

六、备饯

备饯是秧歌队路过村庄、单位等时的一种短暂接待和答谢仪式,备饯者需要经过一番认真的准备,秧歌队则需按规程进行表演答谢。在秧歌队路过的村庄和单位,或扎彩门,或挂彩幅,路旁和门口设香案,摆上桌子,烧香点灯(官饯除外),准备好热茶、烟酒、糖果(有的还备有菜肴),等秧歌队到来,鞭炮一响,东家一行便拄香下跪,焚黄表(官饯除外),迎接秧歌队,然后敬烟、敬茶、敬酒。秧歌队“见相作赋”,唱上几段表示吉祥祝福的秧歌曲(有财宝神的同时还要唱财宝神曲),秧歌队的各方阵按规定的套路将自己的节目表演一番。

备饯有公饯、私饯、官饯之分。

公饯一般以村庄为单位,在村口举行,体现着村庄与村庄之间的友情。

私饯一般以一户或联户为单位,在秧歌队经过的家门口或场院举行。备饯者与玩秧歌的村庄互有娘舅、姻亲、姨表亲等亲戚关系。私饯除准备好热茶、烟酒、糖果等外,还要给秧歌队中的亲戚披红。还有一种最简单的私饯,那就是秧歌队经过集镇、县城街道的商铺时,商铺为讨吉祥和向秧歌队表示欢迎之意,一般都要燃放鞭炮致意,这时秧歌队的各方阵也要按规定的套路将自己的节目表演一番表示答谢。

官饯是秧歌队沿途经过的的行政、事业、企业单位所进行的备饯活动,一般也按当地群众备饯的习俗和规矩进行,除准备好热茶、烟酒、糖果等外,大多还要送“红包”,给各秧歌队一点经费补助。

七、迎候接待

迎候接待工作是迎请村的主要工作,包括从秧歌队入村庄开始,到表演结束后送出村为止的全过程。按照传统的习俗,接待秧歌被视为迎神接驾,因此必须周密细致地安排。

搞好迎候接待,必须做好以下诸事宜。

一是要有一套系统的组织班子,有明确的分工。要选一个总负责人,一般由村庄的负责人担任,然后分几个组,如迎候、陪侍、采购、茶水酒菜、勤杂等组,各指定一名负责人,分项负责,各负其责。迎候、陪侍一般多由村中德高望重且懂秧歌规程的老年人承担,其余由全村的青壮年担任。

二是有充分的准备。一支秧歌队几十甚至上百号人,搞好接待工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要有充分的准备。诸如扎彩门、挂横幅、布置表演场地、黄表钱马、香烛鞭炮、桌椅板凳、茶具、酒具、餐具、香烟、茶水、酒菜等,要提前一一准备妥当。

三是搞好迎候。迎候包括到村口的迎候和整个接待过程中的迎候,这项任务一般多由村中德高望重且懂秧歌规程的老年人承担。秧歌队到村的当日,在村口彩门下,设香案,摆上桌子,烧香点灯,等秧歌队到来,鞭炮一响,东家一行便拄香下跪,焚黄表(官饯除外),迎接秧歌队。期间还有一个礼俗就是互问“报子”、互唱秧歌曲(秧歌队中有财宝神时,还要互唱财宝神曲),一般先主后宾,主人表示对秧歌队的夸赞和迎候之情,秧歌队(一般由太傅演唱)表示送太平、夸赞村庄的山水人文和感谢之意。然后秧歌队进村进行表演,各方阵按规定的套路将自己的节目表演完毕后,表演折子戏。折子戏表演开始后,没有表演折子戏任务的演员,被请到村中指定的人家,进行招待。

四是做好招待。招待地点,一般选在庭院宽敞,在村中有一定声望,家庭和睦,热情好客的家中进行,也有的分散到各个家中招待。待折子戏表演开始后,没有表演折子戏任务的演员,被请到村中指定的人家,进行招待。陪侍的人要陪侍好秧歌队的主席团和主要的角色,(秧歌队中有财宝神时,这时脱离秧歌队,被请到指定的人家唱财宝神并进行招待,懂财宝神规程和演唱的的人要陪侍、对唱),其他的角色也有专门的接待人员。当他们分别在院中落座,开始看茶、敬烟,随之按主次端上已准备好的主食、菜肴。每桌都由专人陪侍,添茶、敬酒、敬菜。过去农村生活困难,多上大碗烩菜,如今生活改善了,饭菜也讲究精美丰盛。表演折子戏的角色也乘演出空隙,被邀请去进行招待。席间敬酒时大多还对唱秧歌曲和财宝神曲,互相或谦辞、或恭维、或考问,其乐融融。特别是财宝神演唱,还有一整套的程序与仪规,或问答,或讨封,或赏封,喜庆祥和,妙语连珠,妙趣横生。

秧歌队的接待一般是集体接待,也有私人接待的,特别是对“财宝神”队私人接待的较多。

八、告别起身

秧歌队完成演出后,要举行告别起身仪式。秧歌队重新整起队伍,锣鼓唢呐齐鸣。首先秧歌队(一般由太傅演唱)唱秧歌曲,一是表示东道主的盛情款待;二是表示秧歌队将病痛灾难、口舌是非等不祥和祸患带出财门,扔到荒郊野外,将平安、吉祥、财富等留给东道主的祝愿。东道主也要唱秧歌曲,一是夸赞秧歌队精彩的表演,二是表示谦辞,招待不周希望原谅包涵,并祝福秧歌队回程一路顺风。其次各方阵进行退场表演,按规定的套路将自己的节目表演一番,然后打道回府。当秧歌队出彩门(财门)时,东道主和太傅等还问答“报子”(有财宝神的还要酬唱财宝神曲),主要内容为将不祥和祸患带出财门,将平安、吉祥、财富等留给东道主等,一般都有相对固定的唱词。

九、回神卸将

回神卸将是积石山秧歌队必须进行的传统仪规。回神卸将大体有两种情形。

一是有的秧歌队每天表演完毕回到村庄,都要进行回神卸将仪式。这种回神卸将仪式比较简略,先在秧歌队每天动身的场院奉香;再唱一段诸如“三教神灵在上听,今日上马到如今;太平送到某某村,领了弟子返本营;来是降下千年福,去是留下万年恩;新点青香新点灯,双膝点跪在本营;众姓弟子谢神灵,香烟头上上天宫;后有所求再奉请,再领弟子送太平;叩首三拜起平身,脱衣摘帽返家中。”之类的财宝神曲或报子;然后全体磕头,最后卸妆回家。这时秧歌主子还要简单总结一下这一天的表演等情况,还要安排第二天要去的村庄及注意的事项。

二是结束这年的表演时再回神卸降,也叫“卧龙”。大多数秧歌队到正月十五或十六,结束这年的表演,举行回神卸降仪式。卸降回神地点也有讲究,有的选在寺庙旁,在寺庙里降香后举行回神卸降仪式;有的选在没有人家的大地里或十字路口举行回神卸降仪式;有的选在本村场院中举行回神卸降仪式。回神卸降仪式大体是固定的:一是进行规定的入场表演;二是表演完毕后全体下跪、焚香;三是点燃事先准备好的柴草;四是秧歌主子领着太傅等角色唱回神的财宝神曲或报子曲或秧歌曲,主要内容一是答谢各位神灵,二是恭送各位神灵回天宫,三是表示对各位神灵“来是降下千年福,去是留下万年恩”、“保佑着地方上落太平”的祈求和愿望;五是全体磕头;六是起身把纸做的道具、旧的不能再用的戏服等烧掉;七是秧歌主子作总结,并安排服装、道具的保存等事宜;最后偃旗息鼓,悄无声息地散去,有的甚至讲求连头也不回一下。这样,这一年的秧歌就算玩结束了。举行回神卸降仪式时要求秧歌队要人员齐全,不能缺少一人。

十、玩秧歌的禁忌

玩秧歌的主要目的是寄托向天地神灵祈福于人间的愿望,祈福禳灾、送太平祝福和庆贺丰收、娱乐助兴、欢度新春佳节。这一民间歌舞形式和乐舞文化源远流长,并不断演变发展,形成一套比较固定的表演仪规与礼俗,同样也形成和留下诸多禁忌。

一、年景不好或发生不幸事件是忌讳玩秧歌。遇年景不好,如遇大的旱灾、大的雹灾、大的水灾、大的虫灾等,庄稼歉收时不玩秧歌。若该年发生影响全庄村的不幸事件,如年轻人非正常死亡等,也忌讳玩秧歌。

二、忌妇女装扮秧歌身子。这是几千年来形成的男尊女卑封建习俗在秧歌中的反映。一在封建社会里男尊女卑,妇女一直处于从属地位;二是玩秧歌是到寺庙降香有祭祀仪规,而这种活动在封建社会里是禁止妇女参加的;三是在接秧歌请财神的过程中,一般都是由村庄里德高望重的中老年男性化表拄香,对秧歌、财宝神行跪拜之礼,由于过去妇女地位低下,这种场合是不允许妇女参加的。因此,禁止妇女装扮秧歌身子。不过这种现象已发生变化,近十几年来,随着思想的解放,目前许多秧歌队,也吸收女性扮秧歌身子,但限于装扮腊花、船姑娘、摇婆等角色。

三、唱吉不唱凶。积石山秧歌的唱词非常丰富,每一道仪规,每一个角色,无论是问答报子、财宝神、秧歌曲还是唱小调,既非常灵活,又形成有比较固定的唱词。这些唱词一是庆贺这一年国泰民安,人寿年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财源广进,人丁兴旺;二是娱乐,欢度新春佳节;三是娱神,寄托向天地神灵祈福于人间的愿望;四是向邻村亲朋好友送吉祥太平和新年祝福。因此,讲求“唱吉不唱凶”、“唱喜不唱忧”“唱胜不唱败”、“唱好不唱坏”,讲求谦逊、夸赞、恭维,忌讳粗俗、不吉利的语言,禁唱诸如斩、杀、死、凶等不吉利的词曲,还忌讳粗俗不雅观的动作。在问答报子、财宝神时,若遇答的不全或不对的情况时,也忌讳讥讽;有时遇到不讲理或纠缠不休的人,秧歌队封报子的人也要尽量委婉地劝说。

四、两队秧歌相遇时忌响动。秧歌队既是一支贺新春降吉庆送太平的文艺队,但它也代表的是一支出征的军队,因此传统上要求尽可能避免两支秧歌队相遇,以防两军交战。但如不巧相遇时,为防两军摩擦、交战,两支秧歌队要停止队伍前进,并保持一定的距离。这时两队的秧歌主子上前接洽,相互协商。达成协议后,双方一切响器皆停,人不出声,一队让到道路一旁,另一队秧歌队从另一旁悄然而过。如处理不慎,往往引发事端。不过近年来,由于秧歌队在春节期间到县城或州城汇演,秧歌队多,观众也多,道路也比较宽畅,为了不停止行进表演,两支秧歌队相遇时,按照靠右行的交通法规,各自行进表演,互不干涉。

(节选自董克义、齐正奎编著《积石山秧歌与财宝神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