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点名我市这个“小村”!重新定义了。。。
如果说历史是一条波澜壮阔的长河,那么古村落就是其中的小小浪花。在河南孟州西虢镇,有个莫沟古村,曾经破窑洞遍布,差点从地图上被抹去。如今,承载乡愁记忆的莫沟村声名远播,人们更喜欢叫她“老家莫沟”,而慕名而来的游客也把她当成心中的“莫沟老家”。
工业围村
拆还是不拆?
年过半百的吉爱能是一名地道的农村妇女,大半辈子的农村生活中,面朝黄土背朝天已成为习惯。平时农忙在家种地、农闲外出打工的她从没想过自己熟悉的家乡会在千百年来一成不变的岁月里掀起任何波澜。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和大多数村庄一样,莫沟渐渐变成了老人和儿童留守的“空心村”。身处工业集聚区,在四周蓬勃兴起的工业企业包围之下,莫沟村俨然成了产业发展的“绊脚石”。岭区可耕地有限,传统农业发展面临瓶颈;生活不便,年轻人出去便不愿再回来;医疗设施不完善,留守的老人孩子有个头疼脑热都要外出寻诊……
2014年,莫沟村被列入整体拆迁计划。第一次听到莫沟村要整体搬迁时,吉爱能心里狠狠一揪:“老家没了,根就没了……”
就在挖掘机轰鸣声即将响起的时候,转机出现了。经过反复讨论与调研,2015年4月,孟州市委、市政府决定以产业集聚区内的莫沟村为试点,以“一修复三实现”的思路建设“老家莫沟”,探索产业集聚区内生态失衡村庄就地改造新模式。
村民们迎来了开展调研规划的乡建设计团队。不砍一棵树、不填一口塘、不扒一间房,根据区位特点和民俗特色,一张“老家莫沟”的发展蓝图跃然眼前。
乡村修复
逆势生长
莫沟依山傍水,空间层次明显,设计团队对莫沟村分上中下三个层级实施了修复改造。上层空间修复以现有民居为主,开设茶馆、酒吧、咖啡厅和手工作坊;中层主要修复遗存的183孔元末明清窑洞,发展民宿旅游;下层则重点改造汶水河水系,形成了岭湖相依、树水相伴的乡野风情。
最初开始进行的村庄修复,算起来是“赔本”的买卖。但一笔笔支出花出去,道路、公交、自来水通了,光纤、物流、天然气来了,莫沟实现了公共服务由城市向乡村的延伸,不再是现代社会中的孤岛。
这笔“赔本”的买卖不仅带来看得见的变化,村民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了转变。院落中,没有了蚊蝇滋生的传统旱厕;街道上,没有了污水横流;大门旁,没有了大大小小的垃圾堆。资源,能循环的分类回收,能分解的回归大地,连成堆的碎砖瓦片,都重铺做了路面。
这座曾经行将消失的村落,一天天在改变。如今走进莫沟,泥土垛墙、青砖瓦房,碎石步道、水岸蜿蜒,窑洞民居错落,四时景色各异。
融入城镇化的
乡村振兴
“城市和乡村,工业与乡土不应被对立起来,乡村振兴也许就是一次对乡村价值的重新定位。”西虢镇党委书记吴毅说,随着莫沟一天天变美,这个曾经濒临拆迁的小村庄如今成了乡村休闲观光、触摸耕读文化、找寻老家记忆的热门旅游目的地。今年“十一”期间,莫沟共接待游客15.13万人次,整体营业额达199.8万元。
“现在回过头再算这笔账,莫沟村改造各类项目资金加起来大概2000多万元,而当初如果整体搬迁的话,则要花费更多。”西虢镇副镇长苗小忠说,乡村振兴与城镇化、工业化融合发展,成本在降低,乡村却在不断升值,村民得到的是实打实的红利。
如今招商引资,莫沟村的名字就已足够吸引人。2019年,莫沟村引入社会资本近4000万元,在汶水湖上架起了玻璃栈桥,村庄内建起了环村火车道。全年接待全国各地游客100万人次,旅游收入超1500万元,村集体收入286万元。年底,村民人均分红达到1700元,美富共融的美好生活正在一步步成为现实。
新华社记者 王烁 报道
图片均为焦作日报资料图
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本公众号大部分文章版权均属孟州文广旅局所有,任何媒体、网站、单位或个人在转载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孟州文旅”,违者本公众号将依法追究责任。
二、本公众号所转载的文章资讯信息等,其版权均归原机构或原作者所有;附带版权声明的文章资讯信息,其版权以附带的版权声明为准。由此造成的任何法律纠纷本公众号不负任何连带责任。
三、本公众号推送的文章大部分属原创作品;转载文章搜集自互联网,编辑人员均已注明转载出处,部分转载文章没有注明的,即转载时没有发现“信息来源”、“作者”等,绝非故意漏写。
四、孟州市文化广电和旅游局声明:任何浏览者在任何时间浏览本公众号任何信息,即表明已阅读本公众号版权与免责声明。
Hash:00ac20b45065b9a40c420c222782ac91e5723326
声明:此文由 百代文宗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