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安清江浦:文旅为媒 续写运河名城壮美史诗
缘聚淮安,幸福平安。最新消息,2019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秋晚会主会场落户淮安,将在淮安大运河文化公园隆重举行。
千年运河水,澹澹依旧,烟波浩渺。得名于1415年开埠的清江浦,作为淮安市唯一的中心城区,坐落于三千里运河黄金分割线上,是大运河文化带融南汇北的中心节点。夜色里,华灯初上,运河之边,共赏一曲纯正悠扬的淮剧腔调。
繁华不只为追忆,以史起以新续。熠熠生辉中,古运河默默讲述“运河之都”的全新故事。正值第二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决战之年,淮安清江浦区坚持全域旅游核心理念,主动对标高质量发展新要求,紧贴大众旅游时代新需求以及清江浦区情实际,以“三链联动”“三心汇聚”“五系融合”为重点,再现流淌的文化史诗,致力于打造全域旅游的创新样本。温柔婉转的时光深处,奔腾千里的运河水与淮安城相融共生,文化之水、富民之水、生态之水正畅流不息,在清江浦的新时代图景里,勾勒出万物有灵的诗意水墨画。
求新思变 打造全域旅游格局
作为淮安历史遗存、文化元素富集的区域,清江浦区坚持在“全”上着眼、在“域”上发力,着力构建“三三五”全域旅游的生动样本。三链联动即以水为轴线,围绕全域布局打造古淮河生态链、里运河文化链、大运河产业链;三心汇聚即针对清江浦为淮安核心区的优势,打造淮安全域旅游的集散中心、服务中心、保障中心;五系融合即构建全域旅游组织领导、协调联动、产品打造、服务提升、营销推广五大体系。全域旅游创建已纳入区改革突破年重点事项专题推进,旅游业成为清江浦区发展的重要引擎,呈快速发展态势。
四时俱可喜,最好新秋时。在钵池山公园的夜幕下,流连于悦动的音乐喷泉秀,与腾空的水精灵共舞;或漫步于古淮河生态公园,摇曳生姿的绿植,似乎在诉说秋天的童话;又或是沉浸于梦幻神奇的中国西游记博览馆、雄姿初现的运河文旅集聚区……差异发展,移步换景。各具特色的景点诉说着动人的故事,给人耳目一新的独特体验。“三三五”思路已深深融入清江浦全域旅游发展的智慧蓝图里。2018年,全区接待境内外游客850.23万人次,实现旅游业总收入115.32亿元,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达11.8%,直接带动GDP增长2.3个百分点,接待游客量及旅游收入均居全市首位。
亮点不断,节节攀高,清江浦区交出了一张漂亮的成绩单。这份荣耀离不开区政府为创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而付出的扎实努力。出台全域旅游发展奖励办法,激活旅游消费,制定旅游人才引进激励政策,举办全域旅游专题培训,不断提升旅游从业人员能力和素质。该区成立以区委、区政府主要负责人为组长的全域旅游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域旅游创新工作推进会,签订目标责任状,先后出台《清江浦区全域旅游创建实施意见》《清江浦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任务分解表》等文件,将创建任务纳入到全区年度目标考核。制定全域旅游发展规划,通过一核、两区、两带的总体布局,勾画出清 浦旅游发展的动人画卷。
文脉常新 寻访运河文化记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大运河是流动的文化,是展示中华文明的金名片。运河旧梦,淮水奔流。运河流淌着的不只是奔流千里的水路,还有绵延不绝的城市文脉,这也成为了清江浦区旅游发展不可或缺的金字招牌。淮扬菜飘香千年,王瑶卿、周信芳、郎静山等名家辈出,清晏园、楚秀园、清江大闸等一批运河水利遗产美轮美奂。枕着奔流不息的运河水,里运河文化长廊串联起清晏园、清江浦记忆馆、清江浦楼、中国漕运城等重点景区以及散布其间的几十处名人故居、名胜古迹、宗教遗迹、古巷民居,为游客呈现了精心烹制的运河文化盛宴。
在时间与空间的维度上,大运河文化记忆具有丰富的传承与创新属性,赋能全域旅游产业的澎湃发展。深度开发精品旅游线路,打造以里运河文化长廊、清晏园景区为龙头的运河文化游,以周恩来童年读书处旧址、苏皖边区旧址为代表的红色研学游,以古淮河文化生态景区、钵池山景区为主体的生态休闲游,以淮扬菜博物馆、御码头美食街为重点的淮扬美食游;通过点线面相结合,串珠成链,全面拓展旅游空间。依托食博会主场优势,开展了淮安十碗面大赛、名特优产品展示展销等活动,前进路龙虾一条街、御码头美食街、工农路夜市等美食街区吸引了大批食客,极大地拉动了旅游市场需求。打造夜游里运河体验项目,在里运河核心景区开展戏曲、器乐、民歌、红歌等专场演艺活动,极大提升了游客的体验。清江浦区打好运河、美食、名人、戏曲四张牌,突出全环节策划运筹,编制文旅项目库,彰显“赏运河美景、品淮扬美食”的旅游品牌效应。
互联互通 驶向旅游经济新蓝海
清江浦区抢抓大运河文化带建设的有利契机,推进重大项目落地建设,让古运河资源在“腾笼换鸟”的进程中再次迸发新灵感,助力产业融合发展。开放、包容的运河精神焕发生机,提升百姓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城市经济发展乘风破浪。
文旅景区间相互竞争,又通力合作,共同创造经济价值。漕船盛景项目与无锡文旅签订合作协议,二期建设已经启动,千年淮盐项目被列入省政府重大项目。今年推出的“有礼运河”上线以来,人气爆满,带来新的旅游经济增长点。这些旅创产品店融旅游商品、非遗产品、咖啡阅读于一体,延伸了产品线。
清江浦区不断推动旅游+的力度,促进产业融合发展。“运河一家亲,追梦清江浦”国际半程马拉松、“梦里运河 励行致远”徒步等体育旅游,成为清江浦旅游融合新名片;旺旺食品、奥洋顺昌LED、浦楼酱醋拉开了工业旅游的序幕;以古庄牛为龙头的农业生态游,年接待游客10万多人,实现旅游收入800万元,与15年相比,当地群众增收300万元,旅游收入占比达到48%。
“运河三千里,最忆清江浦”成为流动的风景,在车站、机场、星级酒店大厅随处可见宣传图文。值得一提的是,该区践行“区域联动 部门联合、企业联手”的大旅游营销模式,开发全市首家文旅一体的移动互联服务APP“清江浦文旅云”,为游客提供线路推荐、票务预订、旅游攻略、旅游投诉等各类便捷服务,一部手机游清江浦成为现实,进一步推动了产业升级。
生态优先 书写城市魅力篇章
运河兴,则城市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财产,要统筹保护好、利用好”。自古以来,运河不断滋养着两岸城市,寄托了沿岸人民的美好情愫。人员、商品、信息的流动,不仅推动了文化经济的交流与合作,也拉近了彼此间的情感距离。文与景深度交汇,城与河和谐共生。当下,两岸城市正各司其职、相互协作,彼此学习取经,共同保护这条奔涌不息的千年运河,联结起一个又一个曼妙多姿的“绿色枢纽”。
生态为本,文化为魄,旅游为体。清江浦区在严守生态底线的前提下,将整个行政区域当成旅游景区科学规划、有序打造。2018年共完成30个地块1.6万户棚户区的改造,对115个、125万平方米老旧小区进行整治改造,食博中心、新大运河桥等地标性建筑相继建成。实施10条黑臭水体整治,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置实现全覆盖,生态文明乡镇创建率达100%。
开窗见绿,出门入景,已然成为城市发展脉络里清晰可见的现实印记。近年来,清江浦在全域旅游创建道路上不断变美、变靓、变绿。各类公共设施、道路、景观、交通载具等城乡旅游要素不断完善,旅游从业人员文明服务意识不断强化。百姓的家园逐步向休闲公园、绿色客厅、文化长廊转变,人们在共享生态福利的同时,也建立更具粘性的情感联系。城乡居民、外来游客的生活习俗、价值观念均在交流碰撞中相互影响,实现了城市文明与乡村生活、本地元素与外地风尚的融合。
这本流淌的文化史诗,见证了地方经济的不断腾飞,展现了民俗文化变迁,留住了运河人家的乡愁记忆。当前,清江浦区政府仍然保持“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清醒,求真务实,全力推动全区全域旅游的发展水平、整体形态实现新的更大跃升,加快创成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 万 晨 连 华
Hash:b584aa79b90de042a16c7c3130cabdb4ff35a522
声明:此文由 中国江苏网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