陵川丈河村的景观导游图

「来源: |太行子 ID:qhpin186」

丈河村的景观导游图

一、停车场

2021年3月1日,山西陵川县附城镇丈河村,在村东三岔河岸上最宽阔的地方,竖起了巨幅广告牌“大战六十天 丈河换新貌。”两个月过后,既创造出丈河速度,也创造出了丈河效益。

5月19日,在中国——山西(晋城)康养产业发展大会召开之际,丈河村迎来了大批国内外专家、学者前来观摩,也迎来了世界自行车冠军和法国的帅哥靓妹。借着此次康养大会的东风,“中国车谷,丈河山居”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如潮而来的游客在这里赏美景,品美食,购特产,忆乡愁,尽享康养旅游清新魅力。

在统筹兼顾规划的发展中,入村的路口修建了停车场,沿着礼(义)夺(火)公路,进入丈河村西北路口,明显的“丈河文旅康养示范区”标牌,“中国车谷*丈河”的标印,根基有自行车模型,竖立在岔道中心。向左是进入村中的道路,向右是新开辟的环村公路,左面对应的就是停车场。

停车场的地面原来是村中的垃圾填埋场 占据着一条50米的深沟,并配备着一套垃圾处理设备。为了适应总体规划,工程进行昼夜施工,建立起一个标准的停车场。收费室、停车位、洗手间,公厕所、太阳能立体灯光,绿化带花卉走廊,轮换岗执勤队员,观光车循环往复。为了便利游客,关注着每一个细节。

环村的通行车道,阻止了入村的货运车辆。两公里道路,在有限的时间里似修了一条挂壁公路,挖掉了一座大山,填平了一条深沟,对护路基的石壁和防泥沙的石塄,从表面观看,合起来有五个足球场大。

丈河村内的观光面积不足一平方公里,为了缓解人流的拥挤,预防各种观光事故 ,乘坐游览观光车往返车票10元。观光游览车的收费,首先是为游客着想。按照此项目的设计方案,每辆车陪备一名导游,观光的线路在15公里范围内巡回。当前的工作,仅仅是在进行临时运营。

丈河村,已经不仅仅是一个村庄 ,随着撤乡并村的发展 ,丈河村现在是由六个行政村加两个自然村组成,每一位游客乘坐观光车,在游览丈河村之后,继续观光村外的景点,随时向司机提出要求,继续向东向北的村庄延伸,司机会安全送到你目的地进行往返。

向东,你可以沿着“中国车谷”的通道去看南河村的“天路,”观看南河村的千年白皮松和古槐,拥抱庙宇的侧柏神树”, 仰视天地阁前的《都会府》,默读乾隆四十一年的《节孝碑》(烈女碑),去探险九窑十八拐溶洞,去攀爬半山腰的蝼蛄魔影。去体验痴情诗词的牧羊人,被誉为“晋城奇人”,对唐诗宋词的探讨。去品读年过花甲农民作家追求《家乡梦》出版30万字的著作,并把家乡的山山水水和代代村民写成板话诗,从中来体现乡村文化。

返到仙泉村,尝尝仙泉水。水的味道敢与农夫山泉媲美,若是你未舍弃空瓶,仙泉水不仅仅解渴,抹在皮肤上,既可消除瘀肿,还可清除恶疽。哺乳其间断奶,多饮仙泉水 奶 会迅速增多。

两山夹击的石门口,已进入香铺窑地界,路边就可攀岩探”云母洞“深浅,相距行走二十米,惊奇岩石上的青松,抚摸情人石的身姿。进入村中,听一听95岁老人,讲解解放前兵工厂在此村制造手榴弹的故事。

进入里进掌新村,一览无余的平凡,但原来的旧村,已建成一栋栋别墅,进入村庄你就会产生一种欲望,住下来像寺院一样,安安静静的过一段日子。

走着走着快到了丈河,二郎担山赶太阳的遗址就在你的面前,山峦环绕,您感觉不到山的高大,走到山根,你感到自己就是一只小蚂蚁。站在孤石河的石头上,这是二郎当年鞋内的小尘,让你想象二郎的身材到底有多高?

向北,你可以到柏崖、牛窑坡自然村,观看古朴的村庄 ,体验五十年的省级卫生村。

山是自然的山,湖是人造的水 。在法国,最美的不是城市,而是广阔的乡村。在丈河,我们已建成了法国式的最美乡村。

自然之美,人情之美 ,最后依赖的仍是一种敬重;对过去的敬重,让古老永远成为未来的启示;对自然的尊重,让山水永远纤尘不染,泽被子孙;而对自己的尊重,则让人愿意更真、更善、更美!

这是收费室公示的收费标准,入场的车辆一目了然。

停车场的进出口。

停车场内的设施场地,太阳能灯光,绿化带草坪清晰可观。蒙蒙细雨中,疏散了拥挤的车辆。

厕所、洗手间位置得当。

停在村中心“乡村振兴专家大院”门前整装待发的观光车。

明晰路标,畅通的道路,使您通行无阻。

丈河村的景观导游图

二、祖师顶下过天桥

祖师顶是 丈河村北背靠大山的一座孤峰,峰奇岩峭。天启年初,有一位得道成仙的道长在峰顶修建起庙宇,并塑起祖师爷像,因此而得名。

来到丈河村的游客,车辆进入停车场之后,看到早已等候的观光车,无需打听,客满车行,就向村中驰行。在没有导视图和导游解说的情况下,还有一条便捷的线路:

沿着公路步行50米,抬头看着公路上有一座天桥。当走过天桥,向西朝着30米距离的漫坡往上走,进入一座八柱凉亭,迈步就踏上了天桥枣红色的木质地板,有三尺高的护栏和拉纤的钢丝绳相护,过天桥就像踏着七色彩云。

望着孤峰顶上的祖师顶,原来是没有道路的悬崖峭壁,今年建起了楼梯式的通道,踏着台阶的木梯,似踏着住宅楼道,有双面护栏,山岩茂密的翠柏相伴,绝壁的险情也无恐惧之感。不等距离的拐弯台阶,总有三尺拐弯平台,一转身就有一片不同的视野,闷热的天气,看到摇摇摆摆的林木,心里生出丝丝的清凉之感。

回望蹬过的楼梯, 像一条尾随的巨龙,看到停车场的小车,似一地不同颜色的馒头。看到了村庄的整体面貌,河道的湖水碧波荡漾,四合老宅院和新建会展中心清晰地展现在眼前。456级台阶,登山第一个山峰。山峰的平地建着一座庙宇,仅仅只有三间,幕布的天气光线暗淡,塑像拍照只是朦朦胧胧,堆积悬挂的锦旗,足以证明小庙的香火旺盛。

走出庙门,就可望到最高峰的祖师顶,向前50米就来到跟前。一个装饰的“道”字,直径就有二米,占据了石阶梯的主墙,主峰比第一座庙宇高出20米。第一台阶转弯立着三块不同年代维修庙宇的捐款碑,二次台阶转弯,才可登到祖师顶大殿的院中。

创建祖师顶庙宇,我在《陵川丈河“悬空寺”的传说》中,对创建祖师顶的故事进行了详细记录,现在简述一下:

在丈河村的一座庙堂里,有一位道长得道成仙,天启初年(1621)道长带着徒弟来祖师顶修庙,在平地基的过程中,挖出一箱珠宝,箱面上的精美绝伦的图案就是今天庙宇的规划图,因此才建起了祖师顶和遥遥相对的悬空寺——南崖宫。

天启三年,“山西泽州陵川县,举义南里丈河村东庄居住。善士秦增光,秦增顺同父秦仕虎宰氏,设心在丹灵华山盘龙顶祖师圣前,喜捨石供桌一张,祈保合家人口平安吉祥入意。”(供桌上的石刻拓印)

祖师顶 庙宇不大,气势恢宏,东面敞篷,西面配房,三尊神像,满屋生辉。门头上“正中天”三个字,比一座深宅寺院更感到肃静。

进入西配房,南北两壁山墙上都留有文人墨客题词,竟然还有乾隆皇帝的御笔:

十八年前到此游,

唯惜黎民万种愁。

只因事乱劳君驾,

太平官封万户侯。

对于这首诗,我在《新浪博客》上曾请教过新疆一位年过古稀的诗词老师 ,先让他把原诗翻译成白话,后请教是不是乾隆皇帝的御笔。他说:“这首诗很难翻译。我读过很多乾隆皇帝的诗,根本不是他的风格,书法功夫也很差劲,内容表达不出皇帝的本意,皇帝的授权也不会让其它人代劳。这只是肚里有点干货的文人,在此信手题词。”后来这首诗,我在一篇博客上,在陵川县东面一个村庄的庙宇里也有同样的内容,从中可以证实皇帝御笔的真伪。

墙上留下的诗篇,都在表达每位登山者的情怀,面对此情景,每上一次山 ,游客都有挨奈不住的激情。站在墙头,俯视着丈河村庄,更能体现“一览众山小”感觉。

进入最后一座庙宇,比第一座庙宇略高,也是三间房,周围有二尺高的院墙,刚刚站定,与东面上山的游客汇聚在一起。每一个人都是汗水淋淋。天气铺满浓云 ,没有一点阳光,有的男士却光着脊梁,汗衫与衬衣搭着手臂,随手当毛巾在擦着汗水。进院的每个人脚步不停,进庙门就磕头跪拜。看到此情景,我想起前年到一个村庄跟着一个团队考察,相随人员有专家、学者、老师等人员,每一个人进庙拜佛的情景,我写下一首打油诗:

入庙就磕头,祈盼神保佑。

若神未助你,信你实力够。

实际上是对这一段 的延伸:“若是你向神求助,证明你相信神的力量;若神没有帮助你,证明神相信你的能力。”

攀完了最高峰,走完了三座庙,当即感觉心轻气爽,站着山头天变低了,俯视大地庄变小了,极目楚天舒,崇岭手可揽。下山的道路是清一色的灰色石条台阶,平缓的道路没有一处栏杆,茂密的松柏已形成一条林荫小道,酷暑的热风吹拂,瞬间转换成阵阵凉意。753级台阶,犹如踏过三十多层楼房的旋梯。踏完台阶就来到村中心,可任你东西南北去浏览。

若是你先坐观光车到村中心浏览,再来蹬祖师顶高峰,肚里已经空腹,水杯滴水已干,继续疲劳旅行,祖师顶的美景,在你心中变成了一片空白。

站在天桥上,望到山峰的路。山头的木梯已隐蔽在丛林之中。

上高处回望,木梯就像一条巨龙尾随,把你高高托起。一家人的亲情旅游,宠物犬是开路先锋。遥望停车场,只能看到白色的小车似馒头。

铺设的木梯已看到尽头 道路中心在不到一米的距离,分别留着直径五公分的柏树和白皮松,本来就不宽梯道,似集市的出入口设置隔离墩。

第一座庙宇塑像不很清晰,庙里几处悬挂的锦旗,就可证明香火旺盛.。

走出庙门,就可望到祖师顶的最高峰,林荫道是青石铺路。

登祖师顶第一个拐角,不同年代的捐款碑。

“正中天”庙宇内祖师爷的塑像。

祖师爷供桌下对捐供桌的石刻。记录如下:

山西泽州陵川县,举义南里丈河村东庄居住。善士秦增光,秦增顺同父秦仕虎宰氏,设心在丹灵华山,盘龙顶祖师圣前,喜捨石供桌一张,祈保合家人口平安吉祥入意。

这是乾隆皇帝留下的御笔。

墙壁题诗。

在祖师顶的院墙头,看到丈河村的村景 。对面山头南崖宫的远山头正向天空上升滚滚紫云

来到第三座庙宇。

从东面上山的游客,男士已累得蹲在地下喘气。

对于神仙的祈祷,看到陌生人也没有什么忌讳,入门就磕头 。

每一个人出门,都不忘向捐款箱投入面额不等善金。

上山的游客走在林荫道上,没有上坡一半,已经是步履艰难,汗水淋淋,擦身而过,每一位都能听到气喘的呼吸。

路途中穿过10米深的石洞,上山有一次深刻的记忆。

山道的台阶上,商家也不忘贴小广告。

登山的台阶走完了,你就进入村中。

作者:贾满红

来源:微附城

编辑:太行小果

02:57

Hash:f01134d9b89dbe56e3f1309308c99936bc2e4e42

声明:此文由 悦文天下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