涛源乡旅游景点「龙源峡风景区」

导读:涛源乡旅游景点「龙源峡风景区」 太极村在哪里? 昆明到永胜县涛源乡坐什么车,在那个汽车站上车,几点钟的车,谢谢! 太空文明 丽江地区有哪些县市区?

太极村在哪里?

太极村在云南永胜县涛源乡辖村。

太极村,属于坝区。距离村委会0.00公里,距离镇48.00公里, 国土面积26.00平方公里,海拔1200.00米,年平均气温20.00℃,年降水量605.00毫米,适宜种植水稻甘蔗、玉米等农作物。有耕地3291.00亩,其中人均耕地1.06亩;有林地3675.00亩。

全村辖16个村民小组,有农户962户,有乡村人口3362人,其中农业人口3224人,劳动力2251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251人。2011年全村经济总收入1302.6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621.00元。 农民收入主要以农业收入为主。

该行政村隶属永胜县涛源乡 ,地处 涛源乡西北边,距乡政府所在地48.00 公里,到乡道路为 弹石路,交通方便,距县城110公里。东邻涛源乡西安村委会 ,南邻涛源乡甘庄村委会 ,西邻与鹤庆县隔江相望 ,北邻涛源乡嘉禾村委会 。

大坪子 、 春头 、河外等16 个村民小组。现有农户 826 户,有乡村人口3417 人,其中农业人口 3115 人,劳动力 2015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人数 1862 人。

全村国土面积 31.88 平方公里,海拔 1,200.00 米,年平均气温 20.00 ℃,年降水量 605.00 毫米,适合种植 甘蔗、蔬菜 等农作物。

全村耕地面积 3,291.00 亩,人均耕地 1.1 亩,林地 12,501.00 亩。2006年全村经济总收入 430.67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 1,052.50 元。该村农民收入主要以 农业收入为主。

扩展资料:

太极村的由来

云南省永胜县涛源乡辖村在按照中国道教的太极星象图重新设计布局后,百姓从此安居乐业

从涛源村后的山岗高处俯瞰,一条山溪从村庄东南方流人,后改为东西向横穿村 子,直至村西山脚,复折向北至村口,呈S形流向村外田野,s形的溪流与四周环山在村口勾勒出一个巨大的太极图。而8形溪流正 好是一条阴阳鱼界限,把田野分割成“太极 两仪”。

溪南“阴鱼”古树参天,鱼眼处现有公路穿过;溪北“阳鱼”稻谷金黄,鱼眼处种 旱地作物。经仪器测量,太极图直径为320 米,面积达8公顷。涛源村的民居布局是按中国古代的天体星象图“天罡 引二十八宿,黄道十二宫环绕”来排列的。故得太极村之名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太极村

昆明到永胜县涛源乡坐什么车,在那个汽车站上车,几点钟的车,谢谢!

在昆明马街西部客运站,昆明发永胜的车白班9:00左右有一班,晚上8:00左右有两班,你买票时说明到永胜金江大桥下,跟驾驶员说明到涛源糖厂岔路口下就行了,白班可能在15:00-16:00左右到,夜班车可能在第二天02:-03:00左右到

太空文明

“太空文明”向我们走来

人类继陆地、海洋和大气层之后,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开辟了第四疆域———太空。杨利伟迈向太空的这一小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它标志着中国已经揭开了迈向“太空文明”新时代的序幕。

虽然我们对宇宙的认识和利用才刚刚开始,但今天的探索,就是将来的生活方式。如果我们错失了“太空文明”时代,就会像500年前错失大航海时代一样失去社会发展机遇——

我们已经生活在一个广泛应用“太空文明”成果的时代。但是,人类的太空探索才刚刚开始。太空为我们提供了高度资源、微重力资源、超高真空资源、无限的能源和物质资源,还有那不知有多么广袤无垠的空间资源。在太空中,人类可能发现地球上没有的物质,可以进行全新的物理、化学过程实验,能够以全新的角度认识生命起源、宇宙起源,并能够开拓出无穷的生存空间和创造新的生活方式……

太空通信

让地球变得很小

“真没想到,连我这样的平民百姓也能享受到太空提供的服务。”一提起航天,在北京开出租车的王国平师傅就滔滔不绝地跟记者谈了起来。

王师傅的那辆心爱的红色富康出租车上,安装着一个GPS全球定位仪,当他选择好目的地后,这个储存有首都地图的定位仪就能为他显示可选择的道路。同时,这个定位仪还能让公司负责指挥调度的人知道他所处的位置,当附近有人向公司叫车,他可以立即获得信息。

“它可帮了我大忙。”王师傅说。

但是,王师傅或许不知道,他的生活与太空的联系,远不止于一个GPS导航定位仪。当他在几十个频道间换来换去寻找篮球比赛时,他不知道,自己早已是我国亿万卫星电视的用户之一——当他在为中国男篮击败韩国队夺得亚洲杯冠军头衔而欢呼时,这激烈的比赛场面,正是通过太空的卫星才进入自己家的电视画面的,还有那越来越准的气象预报等。太空,这个遥远得普通人只能想象的神秘领域,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竟然联系得如此紧密。

“仅一个卫星通信技术,就为现代社会提供了电话、数据传输、电视转播、卫星电视教育、移动通信、救援、远程医疗等上百种服务,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顾逸东告诉记者,1984年4月8日,我国第一颗试验通信卫星发射成功。今天,仅在卫星广播电视方面,我国已开通了47套电视节目和70多路语音广播,使我国卫星电视和广播覆盖率达90%以上,数千万中国人通过卫星广播电视接受了教育和培训。

太空探测

无所不能的“千里眼”

人们可能不知道,在1998年夏季长江中下游和嫩江松花江发生特大洪水时,遥感卫星地面站根据卫星获取的微波遥感资料,对灾情最严重的地区进行了全天时、全天候的监测,为抗灾、救灾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我国航天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备为防灾减灾提供服务的能力。5年来,我国相继发射了气象、海洋、资源3个系列共计5颗卫星,有力地发挥了防灾减灾的“千里眼”作用。

中国 际减灾委员会介绍说,目前,用于防灾减灾的卫星主要是对地观测卫星。卫星数据在防灾减灾中起到了灾害预报、及时了解灾情发展以及灾害损失评估等作用。

气象卫星已经成为我国天气分析预报、灾害性天气监测、气候分析与预测不可缺少的手段,在我国发生的火灾、雪灾、沙尘暴的监测中也发挥了重要作用。资源卫星在灾情评估、灾害区域动态监测和管理以及为防灾、减灾规划提供信息支持方面具有很强的应用潜力。2002年6月和9月,我国利用海洋一号卫星分别发现渤海、华东沿海的赤潮,为海洋环保部门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在环保方面,国家环保总局说,利用卫星技术,可以快速、大范围地观测大气、土壤、植被和水质状况,为环境保护提供决策依据;还可实现边远地区环境质量数据的采集和传输。

此外,卫星还能为渔民提供鱼类的位置信息,为农民提供农作物产量估计与病虫害预报等服务。

新华社8月7日发布消息说,我国将于2006年发射两颗光学小卫星和一颗合成孔径雷达小卫星,用于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小卫星投入使用后,将使我国的环境与灾害监测预报水平再上台阶。

卫星监测数据甚至有助于化妆品研究开发。不久前,法国一家化妆品公司让欧洲航天局的卫星帮助分析不同地区的空气污染物种类和浓度,并以此为依据开发出针对不同地区、特点各异的化妆品。

太空生物

新世纪农业脱胎换骨

利用空间特殊环境诱导植物性状变异,以培育性状优良的新品种,近年来成为一项热门研究。

9月3日,滇西北金沙江畔永胜县涛源乡传出喜讯:经水稻专家的实割验收,农户张恒昌种植的“Ⅱ优247”干谷亩产1183.81公斤,显示出超高产潜力,创航天水稻问世以来亩产最高纪录。“Ⅱ优247”是福建省农科院利用航天育种材料作亲本,进行复合杂交选育而成,具有抗病强、产量高、米质优、适应性广等特点。

超级航天稻不过是我国天空育种的成果之一。据不完全统计显示,自1987年以来,有800多个品种的植物种子乘坐我国发射的返回式卫星进行了太空育种试验,培育出一批高产、优质的农作物新品系和新品种,产量比原来普遍增长10%~20%。如,太空水稻蛋白质含量比原来提高了8%~12%,累计试种和推广面积达几百万亩。还有果大、质优、抗病性强的太空青椒——它的平均果重较原种提高70%,最大单果重达700克。

“目前,青椒种子已经有了14年的育种实践,国内许多地方都在大面积推广。”中国科学院院士、航天专家梁思礼在他今年出版的著作《向太空的历程》一书中这样写道。他说,他亲自吃过一个500克的航天椒,维生素含量比普通青椒高,口味非常好。

太空技术

民用领域落地开花

太空实验室为人类提供的还远远不止这些。新药品、新材料、新物种……有关部门的统计表明,我国1100多种新型材料中有80%是在空间技术的牵引下研制完成的。目前,已有1800项空间技术成果移植到国民经济各部门,大量太空技术运用于电视转播、纺织、石油交通运输、医疗等行业,不断改变着人 们的生活。

英国和法国的两位着色性干皮病患儿日前试穿了欧洲航天局为他们定做的连体防护服,这种防护服可使他们在户外不被紫外线灼伤。

这种连体服则使用了太空飞船表面使用的防辐射涂料,以保证紫外线不能穿透连体服。为了夏天穿着时不闷热,防护服内还专门嵌入了一种太空冷却系统。

今年的巴黎国际航空航天展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欧洲航天局签署了利用卫星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协定。航天专家介绍,目前,民用地面观测卫星可以观测到地面60厘米大小的物体,这为了解和追踪森林变化、土地使用情况、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情况以及自然保护区内濒临灭绝动物的生息活动情况等提供了非常好的手段。此次签署的协议主要是利用卫星对全世界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文化遗产名录的730个景点进行观测保护,特别是位于非洲地区的自然景点。

太空开发

好戏才刚刚开场

9月23日,德国科学家提出了一项在太空中建立太阳能“发电厂”的方案,并声称有望在50年后让地球人用上直接来自太空的能量。

这些科学家演示了一种新型激光设备,该设备将可以利用激光光束把在太空中收集到的能量传送回地球。科学家解释说,他们的计划是首先利用太阳能电池在离地球3.6万公里的太空中收集太阳能,然后通过激光光束把能量发送回地球。

尽管这一宏伟计划似乎离现实还有点远。但科学家们说,他们计划在2008年将第一台激光装置送入国际空间站,第一座“太空发电厂”则将在50年后开始工作。

相比之下,曾经出现在科幻小说中的太空旅行,却显得不再那么可望不可及。7月4日,俄罗斯航天领域人士透露,国际空间站已售出第三张旅游门票。负责开发国际空间站旅游业务的美国太空冒险公司已与国际空间站第三名游客签署了初步合同。2001年和2002年,美国富翁丹尼斯·蒂托和南非商人马克·沙特尔沃思曾先后造访过国际空间站,他们为约1周的太空之旅分别支付了2000万美元的天价。

“陆、海、空、天是人类活动的四大疆域。50年前,人类开始跨进第四疆域——太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飞船系统总指挥袁家军说,发展空间技术半个世纪以来,全球发射到空间轨道上的航天器已有4000多个。“可以说,我们的生活已经离不开它们了。”

从陆地到天空,每一个新的疆域都大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真正的“太空文明”时代是什么样子?也许我们谁都无法想象。但是,随着中国第一位航天员即将进入太空,我们可以确信的是,中国,也正在向“太空文明”时代迈进。

【链接】

2000多年前,人类开始向海洋进军,不到100年前,人类开始进入天空,50年前,人类开始跨进第四疆域——太空。每一个新疆域的开拓都大大地推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中国,向第四疆域进军

新华社记者黄国柱贾永曹智

2003年10月 16日,中国首次载人航天飞行取得圆满成功。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乘坐中国人自己研制的飞船在太空中绕地球飞行14圈后,安全着陆于内蒙古草原

这是中国人迈向宇宙的历史性一步,这是中国航天事业划时代的伟大成就。

33年前的4月24日,一曲悠扬的《东方红》乐曲从深邃而神秘的太空传来,划破夜空,回荡大地。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今天,当杨利伟走出“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的时候,中国,一跃成为国际“太空俱乐部”的第三位成员。

杨利伟60万公里的太空之旅,在浩瀚的太空中只是咫尺之遥。然而,它却是一个民族等待了几千年的梦想和期盼。

自古以来,人类就有飞出地球、探知太空奥秘、开发宇宙资源的愿望。经过千百年的努力,人类终于在20世纪飞出了自己的摇篮———地球,从而开辟了继陆地、海洋和大气层之后的第四疆域。

自1957年人类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上天,空间科学技术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之一。如果说,电力和石油是工业革命的命脉,那么对通信、导航与授时、遥感、监测和气象有特殊贡献的航天事业,必将成为21世纪信息革命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人类已经登上过月球,人类的航天器已经访问了太阳系的主要成员,对大部分行星进行了反复的勘测。目前,建立月球基地和登陆火星已进入具体研究阶段。但是,面对无穷的宇宙,我们的认识和利用才刚刚开始。

在这个全新的“太空文明”时代,地球是人类生存之本和一切物质财富之源的断言似乎已显得过时,浩瀚宇宙正以其无穷无尽的宝贵资源,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们去开发、去利用。人类进入外层空间,向宇宙的广度和深度进军,这是历史的必然,也是人类文明继续发展的重要条件。

与人类探索脚步的每一次延伸一样,通向太空的每一步都伴随着巨大的风险和牺牲。正是这种风险和牺牲,引领着人类前进的步伐,造就了一批被称为民族英雄和人类英雄的勇士。作为造访太空的中国第一人,杨利伟无疑就是我们这个民族的又一位英雄。他独上九霄,只身面对未知世界的勇气和精神,必将会给人类探索未知领域的行动涂抹上新的亮彩。

今天是未来的前奏。今天正在进行的基础研究,就是明天的技术,就是后天的生活方式,这一点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们的共识。从设计制造运载火箭、宇宙飞船到建立完善的发射场地和测控网络,载人航天工程几乎涉及所有的国民经济部门,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集中体现。实施载人航天工程,不仅可以带动一大批高新技术领域的水平提高,而且必将会对一个国家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

今天,如果我们错失了“太空文明”时代,就会像500年前错失大航海时代一样失去相应的技术、社会发展机遇。

著名的航天先驱齐奥科夫斯基说过:“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没有人能永远留在摇篮里。”

自从昨天杨利伟走向太空的那一刻起,中国人开始走出自己的摇篮,蹒跚学步了。杨利伟勇敢迈向太空的这一小步,是中华民族的一大步。因为,它标志着:中国,已经揭开了迈向“太空文明”新时代的序幕。

另一篇给你网址:(人民网)

丽江地区有哪些县市区?

截至2019年5月,丽江市下辖1个市辖区、2个县、2个自治县,分别是:古城区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宁蒗彝族自治县、永胜县、华坪县

1、古城区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向云贵高原过渡地带,全区幅员面积1255.4平方千米,全区幅员面积1255.4平方千米。截至2019年5月,古城区辖4个街道、4个乡、1个镇;共18个社区、35个村。

2、玉龙纳西族自治县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99°23′~100°32′,北纬26°34′~27°46′之间,东与古城区、宁蒗彝族自治县相邻,南与剑川县相连,西与维西傈僳族自治县兰坪白族普米族自治县接壤,北隔金沙江香格里拉县四川木里藏族自治县毗邻。全县幅员面积6392.6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5月,玉龙县辖3个镇,13个乡,具体下辖有黄山镇、石鼓镇、巨甸镇、石头白族乡、黎明傈僳族乡、九河白族乡、白沙乡、拉市乡、太安乡、龙蟠乡、鲁甸乡、塔城乡、大具乡、宝山乡、奉科乡、鸣音乡,全县有5个社区,97个村。

3、宁蒗彝族自治县

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中部丽江市东北部川滇交界处。东、东北分别与四川省盐源盐边县接壤;南、东南分别与华坪、永胜两县相连;西与玉龙纳西族自治县、古城区隔金沙江相望;北与四川省木里藏族自治县为邻。东西横距90千米,南北纵距250千米,辖区总面积6025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5月,宁蒗彝族自治县辖1个镇、13个乡、1个民族乡,共7个社区、84个村。宁蒗彝族自治县具体下辖乡镇为大兴镇、拉伯乡、永宁乡、翠玉傈僳族普米族自治乡、红桥乡、宁利乡、金棉乡、西川乡、战河乡、西布河乡、永宁坪乡、跑马坪乡、蝉战河乡、新营盘乡、烂泥箐乡。

4、永胜县

位于云南省西北、丽江市东南部,东与华坪县交界,东南和楚雄大姚县接壤,西与玉龙县、大理县山水相依,北和宁浪彝族自治县毗邻,南与大理州宾川县相连。县境东西横距82公里,南北纵距140公里,幅员面积4950平方公里。

截至2019年5月,永胜县辖5个镇、10个乡(其中7个民族乡):永北镇仁和镇、期纳镇、程海镇、三川镇、羊坪彝族乡、六德傈僳族彝族乡、东山傈僳族彝族乡、东风傈僳族乡、涛源乡、片角乡、光华傈僳族彝族乡、松坪傈僳族彝族乡、大安彝族纳西族乡、顺州乡。

5、华坪县

位于云南省西北部的金沙江中段北岸。东接四川省攀枝花市,南望滇中腹地楚雄,西通丽江,北与宁蒗县泸沽湖毗邻。县城距省会昆明420公里,距丽江市政府220公里,距四川省攀枝花市中心70公里。总面积2200平方千米。

截至2019年5月,华坪县辖4个镇:中心镇、荣将镇、兴泉镇、石龙坝镇,4个少数民族乡:新庄傈僳族傣族乡、通达傈僳族乡、永兴傈僳族乡、船房傈僳族傣族乡,51个村,10个社区,899个村(居)民小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丽江

参考资料来源:云南省人民政府-行政区划(丽江市)

参考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全国行政区划信息查询平台)-云南省丽江市

Hash:e25044c70b62737c3c456deef08fd1ad3a3826bc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