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星人来地球做客旅游景点介绍「如果火星人来到地球你会对他介绍哪些地方」

导读:火星人来地球做客旅游景点介绍「如果火星人来到地球你会对他介绍哪些地方」 中考试题 请你以一个导游的身份介绍一处你喜欢的景点 假如有一天火星人来到地球做客,请以导游的身份向客人介绍你知晓的一处旅游景点及其特征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3篇及答案

中考试题

黄冈市2004年初中升学统一考试语文试题

一、积累运用(17分)

1.读下面的句子,根据拼音填汉字,给加点的字注音。(2分)

①不少的人对工作不负责任,niān( )轻怕重。

②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dǐ( )。

③吏二缚一人诣( )王。

④菊之爱,陶后鲜( )有闻。

2.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白处,正确的顺序是 。(2分)

自然界的物体,多数呈曲线状。崇山峻岭, ;江河溪流, ;大海汪洋, ;湖光粼粼, 。

A.是抖动着的曲线 B.是翻腾着的曲线

C.是流动着的曲线 D.是屹立着的曲线

3.按要求默写。(4分)

①江流天地外, 。(王维汉江临眺》)

②由“四面湖山收眼底,万家忧乐在心头”这幅对联,你一定能联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千古名句: , 。

③登高是传统习俗,更是古代诗人表情达意的重要方式。在他们的笔下有多种多样的“登高”。请你写出与“登高”有关的古诗词名句。(课内外不限)

4.将下面的简讯改为一句话消息。(2分)

新华社电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透露,“神舟”六号将于2005年发射,并将实现多人多天飞行,目前各项研究进展顺利。

王永志说,现在初步考虑,“神舟”六准备上两个人,飞行5到7天,继续考验飞船的实际能力。他还透露,“神舟”六号还将是三人三舱的设计方案,和“神舟”五号基本一致。而与“神舟”五号最大的不同是,两位航天员将首次进入轨道舱,在太空中进行对地观测等多种空间科学实验。同时,“神舟”六号还将继续进行空间科学的搭载实验,这些实验也将首次由两位航天员完成。

5.请在“生活”、“幸福”、“爱心”中任选一词,并以此为中心,扩展成一段文字。要求运用比喻、排比两种修辞手法。(3分)

6.阅读表格⑴,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表格⑴

世界能源组成年代 石油 煤 天然气 核电 太阳能 水电 其他

1993年 40% 27% 23% 7% 2% 1%

2030年(预计) 35% 20%

①用文字概括世界能源的发展趋势。

②读此表后你有哪些感受?

二、阅读理解(53分)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7—12题。(15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7.①这首诗感情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 ,后四句 ,前后形成鲜明对比。(2分)

②请描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分)

唐睢不辱使命(节选)

秦王怫然怒,谓唐睢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睢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 流血千里。”唐睢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睢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异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8.解释下列加点词。(2分)

①仓鹰击于殿上( ) ②长跪而谢之( )

9.翻译下面文言语句。(2分)

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译文:

10.外交辞令往往委婉含蓄,隐藏着“潜台词”,听话者应仔细揣摩,才能灵活应付。请揣摩下列各句,说说其“潜台词”是什么。(2分)

①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

②与臣而将四矣。

11.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唐睢是怎样让秦王理屈词穷的?从中可以看出唐睢是个怎样的人?(3分)

12.列举我国历史上两个“不辱使命”的外交人才,分别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主要事迹。(2分)

(二)阅读《人类能够居火星么?》,完成13—16题。(10分)

人类能移居火星么?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科幻小说里,人类就开始在火星上散步了,然而直到今天这还只是个设想。但许多人都坚信,问题不是人类能不能登上火星,而是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到达那里。至今,仍然没有人确知怎样才能最方便最省力地到达火星。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不过,火星协会主席罗伯特·祖布林认为这个数字应该是300到400亿美元,相当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花费。祖布林出版了一本名为《移民火星》的书,书中勾勒了人类定居火星的宏伟蓝图。

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地方。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但在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与地球最相像的。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面有水存在。每两年,火星会靠近地球一次,今年夏天,火星来到了距离地球5576万公里的地方,这是6万年来它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

祖布林说:“人们很想知道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火星也许是解开这个问题的关键。在火星上,即便是只能找到原始状态的微生物,那也意味着类似人类的生命不只存在于地球上。”

行星协会主席路易斯·弗雷德曼说,人类想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火星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在于它很可能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缘起和归宿。”“并且,火星是我们目前知道的人类有机会移民的唯一地方,人类将以此证明自己不会永远呆在地球上;如果我们(A)能往火星上移民,那么地球可能(B)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将不得不再次审视人类和地球的关系。”

13.阅读第二自然段,指出火星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四个条件(4分)

① ②

③ ④

14.祖布林和弗雷德 对探测火星的意义各有什么看法?简要回答。(2分)

祖布林:

弗雷德曼:

15.由于编者的疏忽,文中划线句子中掉了一个“不”字。有人认为这个“不”字应放在(A)处,也有人认为应放在(B)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里?为什么?(2分)

16.假如有一天火星人来到地球做客,请以导游的身份向客人介绍你知晓的一处旅游景点及特征。(2分)

(三)阅读《历练后的飞翔》,完成17—21题。(16分)

历练后的飞翔(明飞龙)

在辽阔的亚马逊平原上,生活着一种叫雕鹰的雄鹰,它有“飞行之王”的称号。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被它发现的小动物,一般都难逃脱它的捕捉。

但谁能想到那壮丽的飞翔后面却蕴含着滴血的悲壮?

当一只幼鹰出生后,没享受几天舒服的日子,就要经受母亲近似残酷的训练,在母鹰的帮助下,幼鹰没多久就能独自飞翔,但这只是第一步,因为这种飞翔只比爬行好一点。幼鹰需要成百上千次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母亲口中的食物。第二步,母鹰把幼鹰带到高处,或树边或悬崖上,然后把它们摔下去,有的幼鹰因胆怯而被母亲活活摔死。但母鹰不会因此而停止对它们的训练,母鹰深知:不经过这样的训练,孩子们就不能飞上高远的蓝天,即使能,也难以捕捉到食物进而被饿死。第三步则充满着残酷和恐怖,那些被母亲推下悬崖而能胜利飞翔的幼鹰将面临着最后的,也是最关键、最艰难的考验,因为它们那正在成长的翅膀会被母鹰残忍地折断大部分骨骼,然后再次从高处推下,有很多幼鹰就是在这时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但母鹰同样不会停止这“血淋淋”的训练,因为它眼中虽然有痛苦的泪水,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

有的猎人动了恻隐之心,偷偷地把一些还没来得及被母鹰折断翅膀的幼鹰带回家里喂养。但后来猎人发现那被喂养长大的雕鹰至多飞到房屋那么高便要落下来。那两米多长的翅膀已成为累赘。

原来,母鹰“残忍”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是决定幼鹰未来能否在广袤的天空中自由翱翔的关键所在。雕鹰翅膀骨骼的再生能力很强,只要在被折断后仍能忍着剧痛不停地振翅飞翔,使翅膀不断地充血,不久便能痊愈,而痊愈后翅膀则似神话中的凤凰一样死后重生,将能长得更加强健有力。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这仅有的一个机会,它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

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

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蓝天作准备的翅膀,那就是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但我们的翅膀也同样常会被折断,也同样常会变得疲软无力,如果这样,我们能忍受剧痛拒绝怜悯,永不坠落地飞翔吗?

17.雕鹰为什么被称为“飞行之王”?(2分)

18.文中那“壮丽的飞翔”后面蕴含着的“滴血的悲壮”指的是;(3分)

① ② ③

19.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各指什么?(4分)

①如果不这样,雕鹰也就失去了这仅有的一个机会,它也就永远与蓝天无缘。

②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自己辽阔而美丽的蓝天,也都拥有一双为蓝天作准备的翅膀。

20.联系全文,请赏析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①它眼里虽然有痛苦的泪 ,但同时也在构筑着孩子们生命的蓝天。

②没有谁能帮助雕鹰飞翔,除了它自己。

21.阅读下面的三则材料,联系本文,写出你探究的结果。(答出三点即可)(3分)

材料一 母虎抚养幼虎有三个过程。开始,它出去捕食回来,把最嫩的肉用爪子撕成碎片,喂给幼虎吃。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剩下的骨头扔给幼虎啃。再后来,它捕食回来,自己把肉吃掉,把骨头扔掉,幼虎要吃,它就大吼一声,不让它吃。过几天,幼虎饿得实在受不了,就离开母亲,自己找食吃,且不再回来。

材料二 孟子曰:“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材料三 曾有这样的一幅漫画:父亲送儿子上大学,衣着时髦的儿子空着手,与别人谈笑风生,而父亲却肩扛手提,佝偻着身子帮儿子排队报名。漫画题为“如此爱心”。

(四)阅读《错过就会永远失去》,完成22—25题。(12分)

错过就会永远失去(青杨)

⑴几年前,在北京孔庙的卖纪念品处,反复地放着古乐器埙的音乐磁带,十分地悠远苍凉。从远古飘来的声音,重重地敲击着自己麻木的灵魂。问了一下价,卖15元一盘,只觉得太贵,就放下了。出了孔庙大门,立即就又后悔了,可是再进去还得花15元买门票,便作罢。心想或许别处还能买到。然而,别处竟然没有。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

⑵一次,街上来了个卖水仙花根块的,我正骑着车去上班,懒得停下来,心想等一会儿下班时再买也不迟。可是,下班后再找时那人早已不知去向。本来非常喜欢水仙花的翠叶,哪怕就是不开花,只为那一丛亭亭昂首的青葱也值得。然而,又一次与美好的东西失之交臂,那个冬的居处就没有了一簇篷勃的春意在案头挺立,心中也就怎么也生不出厚重的诗情画意来。

⑶……

⑷一次又一次地错过,一次又一次地失去。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失去了,竟然就从此永远无法找寻,无处可觅了。

⑸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人们非亲历不能明白这一点。

⑹一次失足,将导致一生走不出创伤的阴影;一次堕落,将写下黄河水洗不清的履历;一次抉择的不当,即能造成终生懊悔的遗憾;一次关键时刻的错判,将形成永远不能弥补的过失。

⑺命运有时就是一根洪水中的木头,抓不住就失去了生存的机遇;成就有时就是沿着选中的路头也不回地走下去,观望等待得久了也会被淘汰;幸福有时就是吃尽百般苦后品出的甘甜,贪图享受安逸的人很难体味得到;事业有时就是少说多做的人捡到的一枚果实,夸夸其谈都永远嗅不到她的馨香;荣誉有时就是付给孤独的创造者的酬金,不甘寂寞的人不可能获得这份报偿。

⑻功业、幸福、成就、荣誉,一个个都曾经从每个人的面前经过。抓住的人就走出了碌碌无为的平庸,一步步踏上胜利的顶峰;错过的人即将陷入无尽的烦恼,一点点跌入失败的深渊。所以,世人永远有高低中下之分。

⑼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这一点不容置疑。

22.全文表达的主要观点是什么?(2分)

23.在第⑴段中找出与第⑷ 段“失去的都是让自己梦魂牵绕的好东西”一句相照应的语句。(2分)

24.请在文中第⑶段省略号处补上一段自己的亲身经历。(50字左右)(4分)

25.品析文章第⑹段,回答问题。(4分)

①从修辞运用的角度谈谈本段语言特点及作用。

②用一句名言或俗语概括本段的内容。

三、写作(50分)

26.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真诚地向别人道歉,这是一个明智之人的明智之举,因为一个人不能保证他永远都不会有意或无意地做伤害别人的事。美国公关专家苏珊·雅各贝曾说,学会道歉,是一个重要的社会技能。是的,真诚地道歉将会获得别人由衷的谅解,真诚的道歉将会使人们感受到人与人之间最美好的情感,并更加密切和珍视彼此间的关系和友谊

请以“真诚道歉”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①立意自定;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③题目自拟;④不少于600字;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参考答案

1.①拈 ②砥 ③yì ④xiǎn(2分)

2.D C B A(2分)

3.①山色有无中(1分) 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分)③示例:①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②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③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2分)

4.“神舟”六号明年升空,并将实现两人5到7天飞行。(2分)

5.示例:①生活是一部大百科全书,包罗万象;生活是一把六弦琴,能弹出多重美妙的旋律;生活是一条河,奔腾不息,淘尽人间善恶。②幸福是禾苗,晃动稚嫩的身躯向天际发出无声的诉说;幸福是蚕宝宝,咀嚼着香脆的桑叶奏出“沙沙沙”的乐曲;幸福是雏燕,展翅穿过鹅黄的柳梢剪出一片春色。③爱心是一片冬日的阳光,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沙漠中的一泓清泉,使濒临绝境的人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洒落在久旱土地上的甘霖,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3分)

6.①预计2030年以后,世界能源将以核电和太阳能为主要能源。(2分)②示例:①要节约能源;②使用无污染(或绿色清洁)的能源;③要保护环境;④要珍惜资源。……(2分)

7.①低沉愤懑 高昂乐观(2分)②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侧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2分)

8.①“仓”同“苍”,青色。②道歉。(2分)

9.我明白了:韩国、魏国灭亡,可安陵国却凭借五十里的土地幸存下来只是因为有先生啊。(2分)

10.①你最好是将你们的土地奉送给我,不然的话我将发怒,那后果将不堪设想。②我将效法他们三人,与你同归于尽。(2分)

11.首先,唐睢针锋相对,寸步不让,用“布衣之怒”来对抗秦王的“天子之怒”。其次,唐睢列举了三个布衣之士的例子来反驳秦王,并表示要效法这些有胆识的勇士,不畏强暴,刺杀秦王。最后,唐睢“挺剑而起”,以死相拼,舍生取义,挫败秦王。(3分)

12.示例:①墨子 阻止公输盘和楚王攻打宋国。②晏子 出使楚国,令楚王自取其辱。③诸葛亮 舌战群儒,联吴抗曹。……(2分)

13.①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②火星上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③火星上有相当于地球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④火星上有水。(4分)

14.祖布林: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弗雷德曼:了解生命的缘起和归宿。(2分)

15.放在A处,“我们将不得不再次审视人类和地球的关系”才有依据,正因为不能往火星上移民,地球才是我们唯一的家园,进一步强调保护地球的重要性。(2分)

16.略(2分)

17.它的飞行时间之长、速度之快、动作之敏捷,堪称鹰中之最。(2分)

18.①雕鹰出生不久,就要经受千百次残酷的训练,否则,就不能获得食物。②母鹰把幼鹰从高处摔下,胆怯的幼鹰便被摔死。③母鹰折断幼鹰翅膀中的大部分骨骼,并将幼鹰再次从高处摔下,有很多幼鹰成为飞翔悲壮的祭品。(3分)

19.①折翅训练(最后一次残忍的训练)②激情、意志、勇气和希望(4分)

20.①写出了母鹰内心的矛盾和最终的选择。母鹰用近乎残忍的训练为孩子未来的生存打下坚实的基础。②本句充满了哲理。不管外界条件如何,成功最终靠自己。(4分)

21.①为了孩子的生存,动物对子女的训练是残酷的。②磨难成就了一批成功之士。③溺爱令人担忧。④“残忍”的爱比溺爱更有价值。……(3分)

22.错过就是永远的失去。(2分)

23.那埙的奇音至今揪扯着心中的悔,想起来就隐隐地针扎般地痛。(2分)

24.略。(4分)

25.①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使论据充分,说服力增强。②示例:一失足成千古恨;一着不慎,满盘皆输。……(4分)

数学考卷给你个地址吧,没办法,我已经下下来了,不过我电脑里没有word,打不开看不到,没办法复制给你,只好你自己去下载了!

请你以一个导游的身份介绍一处你喜欢的景点

导游词最主要的就是景点概述,在抵达某个景点前,需要对景点进行概括性描述,精心的设计会立刻引起游客的兴趣,为之后的讲解打下良好的基础。

长城的导游词:

大家好,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因长度逾万里,故又称作“万里长城”。据记载,秦始皇使用了近百万劳动力修筑长城,占全国人口的二十分之一。

当时没有任何机械,全部劳动都得靠人力,而工作环境又是崇山峻岭、峭壁深壑。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各国为了防御别国入侵,修筑烽火台,用城墙连接起来,形成最早的长城。以后历代君王大都加固增修。长城东辽宁丹东虎山,西至甘肃嘉峪关,从东向西行经10个省区市。

今天的长城,早已失去军事价值,而以其特有的魅力,吸引着广大中外游客。随着旅游业的发展,长城这一中华民族的象征,全世界重要的文化遗产,会焕发出新的生机。

“不到长城非好汉”,各位放心,您马上就成了登上长城的好汉了。

假如有一天火星人来到地球做客,请以导游的身份向客人介绍你知晓的一处旅游景点及其特征

必须带它去北京啊,北京我国首都啊。

先去北京故宫,这是旧称紫禁城,是中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

再去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

然后去颐和园,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皇家园林,中国四大名园(另三座为承德避暑山庄苏州拙政园、苏州留园)之一。

接着去鸟巢,这是举行奥运会、残奥会开闭幕式、田径比赛及足球比赛决赛的地方。

再来就去恭王府,这前身是乾隆时期权臣和珅的邸宅,嘉庆四年,和珅败亡,此宅赐予庆郡王,咸丰初年,赐予恭亲王,称为恭王府;现归国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

不到长城非好汉,下一个地方肯定到八达岭长城了,这是我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建于明代弘治十八年(1505年),明嘉靖、万历年间曾加以修葺该段长城地势险峻,居高临下,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

所以火星人要是来了,绝对得带它去北京啊。

初一语文阅读理解练习题3篇及答案

1、说明文阅读: 人类能移居火星么?

早在一个多世纪以前的科幻小说里,人类就开始在火星上散步了,然而直到今天这还只是个设想。但许多人都坚信,问题不是人类能不能登上火星,而是在什么时候通过什么方式到达那里。至今,仍然没有人确知怎样才能最方便最省力地到达火星。有人估算,人类登上火星需要600亿美元的资金,甚至更多。不过火星协会主席罗伯特•祖布林认为这个数字应该是300到400亿美元,相当于阿波罗登月计划的花费。 祖布林出版了一本名为《移民火星》的书,书中勾勒了人类定居火星的宏伟蓝图。

为什么人类对火星始终充满向往?因为就目前的观测情况看,火星是最有可能成为人类第二家园的地方。尽管火星上的温度是零下200℃,但在所有太阳系的行星中,火星的环境是与地球最相像的。火星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的一半,那里还有相当于地球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百分之一的大气浓度。最主要的是,探测器已经发现了在火星冰冻的极点和地表下面有水存在。每两年,火星会靠近地球一次,今年夏天,火星来到了距离地球5576万公里的地方,这是6万年来它距离地球最近的一次。

祖布林说:“人们很想知道地球之外是否有生命存在,火星也许是解开这个问题的关键。在火星上,即便是只能找到原始状态的微生物,那也意味着类似于人类的生命不只存在于地球上。”行星协会主席路易斯•弗雷德曼说,人类想要回答的基本问题是,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火星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在于它很可能帮助我们了解生命的缘起和归宿。”“并且,火星是我们目前知道的人类有机会移民的唯一地方,人类将以此证明自己不会永远呆在地球上;如果我们(A)能往火星上移民,那么地球可能(B)是我们唯一的家园,我们将不得不再次审视人类和地球的关系。 ”

Q1、由于编者的疏忽,文中划线句子中掉了一个“不”字。有人认为这个“不”字应放在(A)处,也有人认为应放在(B)处。你认为应该放在哪里?为什么?

Q2、假如有一天火星人来到地球做客,请以导游的身份向客人介绍你知晓的一处旅游景点及特征。(2分)

2.星

在一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意间见到这样的句子:

“星星,美丽的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

解你们……我是一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星星,美丽的星星……”

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哀诉的心情。好些人都这样地对蓝空的星群讲过话。他们

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上海一个小小舞台上,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他或者坐在钢琴

前面,将最高贵的感情寄托在音乐中,呈献给一个人;或者立在蓝天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

飘的头,用赞叹的调子说着:“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的星星。”望着蓝空里眼瞳似地

闪烁着的无数星子,他的眼睛润湿了。

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这应该是灌溉灵魂的春雨吧。

在我的房间外面,有一段没有被屋瓦遮掩的蓝天。我抬起头可以望见嵌在天幕上的几颗

明星。我常常出神地凝视着那些美丽的星星。它们像一个人的眼睛,带着深深的关心望着

我,从不厌倦。这些眼睛每一霎动,就像赐予我一次祝福。

在我的天空里星 是不会坠落的。想到这,我的眼睛也湿了。

小雇员说“我了解你们”,作者说:“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哀诉的心情”,又说:“我了解这个老音乐家的眼泪”。维系他们这种理解的,在境遇上的纽带是什么?在感情上的纽带是什么?(各限10个字)

境遇上(

感情上(

凝望星星,小雇员、老音乐家和作者的感受相同之处是什么?“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各限10个字)

相同处(

表现出作者(

3.文学是人类感情的最丰富最生动的表达,是人类历史的最形象的诠释。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优秀的文学作品,传达着人类的憧憬和理想,凝聚着人类美好的感情和灿烂的智慧。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对了解历史,了解社会,了解自然,了解人生的意义,是一件大有裨益的事情。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文化的积累,一种知识的积累,一种智慧的积累,一种感情的积累。大量地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不仅能增长人的知识,也能丰富人的感情。如果对文学一无所知,而想成为一个有文化有修养的现代文明人,那是不可想象的。有人说,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纵然他有“硕士”“博士”或者更高的学位,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7.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潜移默化: 危言耸听 8.读了语段你知道“文学”包括: (2分)9.读了语段你能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下面的内容吗?(2分)A、文学的内涵: B、文学的功能: 10.一个从不阅读文学作品的人……他也只能是一个“高智商的野蛮人”怎样理解加点词语的含义。(3分)答: 11.语段中“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感情”的次序能颠倒吗?为什么?(3分)答: 12.结合自己阅读文学作品的体会,谈谈你对“文学作品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句话的理解。(2分)

答案:

1.B处。“火星是我们目前知道的人类有机会移民的唯一地方,人类将以此证明自己不会永远呆在地球上”

八达岭长城:位于北京延庆的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中保存最完好,最具代表性的一段。这里是重要关口居庸关的前哨,海拔高度1015米,地势险要,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是明代重要的军事关隘和首都北京的重要屏障。登上这里的长城,可以居高临下,尽览崇山峻岭的壮丽景色。迄今为止,已有包括尼克松、撒切尔夫人在内的三百多位知名人士到此游览。

2.境遇上(“我”了解他们两者 )

感情上(表示了内心的孤寂 )

相同处( 星星是明亮美丽的)

表现出作者(希望自己永远不会孤寂 )

3.潜:暗中同,不见形迹;默:不说话,没有声音。指人的思想或性格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了变化。 词语出处: 北齐·颜之推《颜 氏家训·慕贤》:“潜移暗化,自然似之。” 使用举例: 民众文学当有一种“~”之功,以纯正的博大的趣味,替代旧有读物、戏剧等底不洁的、褊狭的趣味。(朱自清《民众文学的讨论》) 危言:使人吃惊的话;耸:惊动;耸听:使人听了吃惊。指故意说些夸大的吓人的话,使人惊疑震动。 一个民族的文学,是这个民族的历史。一个时代的优秀文学作品,是这个时代的缩影,是这个时代的心声,是这个时代千姿百态的社会风俗画和人文风景线,是这个时代的精神和情感的结晶。 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文明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这已经成为很多人的共识。

Hash:ebd0d9ce14d7f0b484dca3d17d206b9f24f1675b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