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AAA级旅游景区
北京孔庙,又名“先师庙”,位于北京孔庙位于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13号,为中国古代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大德十年(1306年)建成,面积2.2万平方米,明永乐九年(1411年)重建。
中文名:北京孔庙
地理位置: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13号
气候条件:温带季风性气候
开放时间:08:30—18:00(旺季)08:30—17:00(淡季)
景点级别:AAAA级
门票价格:30元
占地面积:2.2万平方米
著名景点: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
始建时间:元大德六年至十年(1302年—1306年)
保护级别: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批准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文物编号:3-0082-3-030
官方电话:010-84050440
北京孔庙大成殿规格媲美紫禁城太和殿,元明清三朝持续614年最终建成
从著名的皇家级喇嘛庙——雍和宫,向南步行100多米,就来到了老北京最有文化的地方:孔庙+国子监。
一进孔庙的先师门,首先就会看到孔子的塑像;孔子的手势是很有讲头的
北京孔庙,又名“先师庙”。坐标: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13号;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地界儿。中国四大文庙中唯一与皇家沾上边的(还有南京夫子庙、吉林孔庙和曲阜文庙)。
北京孔庙始建于元大德六年(1302年),大德十年(1306年)建成。明永乐九年(1411年)开始重建, 历经明宣德、嘉靖、万历, 清顺治、 雍正、 乾隆重建重修。
光绪帝升祭祀孔子为大祀;自此孔庙九五开间、红墙黄瓦,其规制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等级,堪与故宫太和殿媲美。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升祭祀孔子为大祀,将正殿扩建为"九五"开间,红墙黄瓦,重檐庑殿顶最高皇家等级的雄伟建筑。到清朝灭亡,北京孔庙扩建工程依然没有完工,修缮仍继续进行,到了1916年(民国5年)才最后竣工。至此,孔庙形成了今天的规模和布局。
大成殿,皇家祭祀先师孔子时使用。祭孔大典时,这里便钟鼓齐鸣,乐舞升平,仪仗威严
虽然经过历代重修,孔庙结构基本上保存了元代风格。整座孔庙占地约22000平方米;从南向北共分成了三进院落,依次为先师门、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及崇圣祠。
孔庙正门——先师门为元代所立,明清两代虽多次修葺,仍保留元代风格(小编实在是眼拙,看不出元代与明清两代的差别)。门前除了立有例行的琉璃牌坊之外,还有一座下马碑。下马碑刻满、汉、蒙、回、藏、 托忒文等六种文字,至此武官下马、文官下轿,步行而入。
孔庙之外的下马碑;所有官员见到此碑,文官下轿、武官下马;步行入内
入得第一进院子,东侧设有神厨、井亭、宰牲亭;西侧有神库、致斋所等;这些设置更多的功用是为了祭孔的时候做各种准备工作的。
值得重点提一句的就是:大成门前的孔子雕像;孔子双眼深邃的看着远方,五缕长髯下垂,跟古时候的一般读书老头没啥区别。左手在外右手在内,双手姿态酷似一个“人”字。
据专家考据:孔子手势的意思:双手合“爻”以交五,求天地万物和谐;手持木杖以问天,从而获得教书育人的资格。
元明清三代进士碑共计198通
再就是,院子的东西两侧的进士碑亭:元、明、清三代的进士题名碑198通;其中元代3通,明代77通、清代118通。题刻元明清三代各科进士的姓名、籍贯、名次,共计51624人。
在众多的进士当中有我们熟知的一些名人如张居正,于谦、徐光启,严嵩,纪昀、刘墉及近代名人刘春霖、沈钧儒等。为研究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文献资料。
进士题名始于唐代雁塔题名;据说当年韦肇及第,偶而题名现今陕西西安的慈恩寺大雁塔之上,故而得名。后来苏轼、苏辙等登科及第者皆纷纷仿效题名于塔上。
北京孔庙院内的题名碑是元朝皇庆二年(1313)开科取士后建立的。将及第进士的信息题名于碑上,借以显宗耀祖。 后来,明朝时往往会把元代碑上的刻名磨去,再刻上明代进士的姓名。故而元代题名碑已不多见,仅有的3通是清康熙年间国子监祭酒吴苑在挖地时发现的。
大成殿中孔子的牌位,上面是民国大总统黎元洪的题字;这样重要的位置不知为何不是康熙皇帝的题字
整个孔庙经历三个王朝的不断打造,对于孔子的尊崇也不断升级;最终达到与故宫、天坛相媲美的皇家九五至尊。彰显了中国古代君王对于教育的重视,并尊孔树儒、以科举教育为选拔人才的标准。
创建伊始,元成宗特诏命孔子加谥为“大成至圣文宣王”,“加号诏书”石碑,现仍耸立在大成门前。
明嘉靖九年(1530年)为祭祀孔子五代先祖,增建崇圣祠,在全社会提倡“百善孝为先”。
崇圣祠,为祭拜孔子5代先祖而建
清乾隆二年(1737年),清高宗亲谕孔庙使用最高贵的黄琉璃瓦顶,给予孔庙以皇家的待遇;到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祭孔的礼节升为大祀,孔庙最终达到“九五至尊”无上的高度。
同时,在大成殿中不仅供奉着孔圣人的排位,两边设有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圣人以及古代十二哲”牌位。
孔庙不仅仅祭祀圣人孔子,还同时祭拜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圣人以及古代十二哲
孔庙不时会有各种年龄段的学生前来观光学习,孔子像、大成殿、崇圣祠整点演出的大成礼乐表演,都会给这些正处于学习阶段的天之骄子尊师重教的人生观树立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1416年(永乐十四年),明成祖颁诏迁都北京,下令仿照南京皇宫营建北京宫殿。 1420年(永乐十八年),北京宫殿竣工。
孔庙前来参观学习的更多的是学生,作为人生教育的一个部分,尊师重礼是很重要的部分
北京孔庙的修建比紫禁城整整早了114年。
从元大德六年(1302年),到光绪最后一次修缮结束1916年,前后历经614个年头。
在崇圣祠 ,每天10、11、14、15、16点,有大成礼乐表演
景区说之北京孔庙景区
孔庙,即孔子庙,又称作文庙,是纪念中国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中国各地都有,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文庙、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尤以文庙之名更为普遍。其中南京夫子庙、曲阜孔庙、北京孔庙和吉林文庙并称为中国四大文庙。咱们今天就来看看这四大文庙中的北京孔庙。
北京孔庙位于位于北京孔庙位于北京东城区安定门内国子监街13号,为中国古代元、明、清三朝祭祀孔子的场所。占地2.2万平方米,坐北朝南,现有房屋286间,前后共三进院落,南北成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上有大成门、大成殿、崇圣门、崇圣祠四座主要建筑。
进入孔庙的第一道门是大成门,院内青砖铺地,苍松翠柏,古树参天。中间一条笔直甬道通向大成殿,大成门前院内东西两立有进士碑林198通,其中有元代3通、明代77通、清代118通。碑上刻有进士姓名、次第与藉贯。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中的进士及第者计51624人(含状元、榜眼、探花)。明朝时的知名人士于谦、袁崇焕,清末的林则徐和沈钧儒的进士碑,都可在此碑林中寻找到的。
大成殿是孔庙的主要建筑,也是整座孔庙的中心建筑,红墙黄瓦的殿顶,堪与故宫太和殿相媲美。皇帝祭祀孔子举行典礼的时候,就在殿前的院落上举行,殿内主座设置有孔子画像及其神牌位。不过,现在这里已经是首都博物馆的一部分了。
崇圣祠位于大成殿之后,原名启圣祠,是用以祭祀孔子的父母以及先代,殿内供奉孔子五代先人的牌位及配享的颜回、孔伋、曾参、孟轲四位先哲之父的牌位。东西配殿坐落在砖石台基上,面阔三间,进深五檩,单檐悬山顶,内奉程颐、程颢兄弟、张载、蔡沈、周敦颐、朱熹6位先儒之父。
北京孔庙主体建筑使用最高贵的黄琉璃瓦顶,是封建社会的最高建筑规制,凸显皇家气派。孔庙的历史比故宫还久远,建筑浓缩了千年儒家文化精髓,来北京旅游时,你可千万别忘记了这个地方。
诚招“三农调研员”,主要从事有关农村发展方面问题的调研和法律援助、是针对涉农问题及项目重大选题的调研工作
想了解更多三农资讯请关注我们的官方公众号:三农法制调研中心
国风雅韵 盛世华章——第八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开幕
开幕式现场照片
9月23日,由北京市文物局、中共北京市东城区委、北京市东城区人民政府主办,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东城区委宣传部、东城区文化和旅游局、东城区教育委员会、安定门街道办事处、《中华文化大讲堂》组织委员会承办的“第八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隆重开幕。在拥有七百多年历史的国学圣地——孔庙和国子监博物馆再次举办国学文化节,颂赞先贤智慧,展现国学魅力。北京市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翠杰,东城区区委书记孙新军,东城区区委副书记、区长金晖,东城区副区长刘俊彩等出席开幕式。
第八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开幕启动
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
下午3时整,在孔庙大成殿前,伴随着古朴典雅的国乐《孔庙大晟乐章》,第八届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拉开序幕。北京孔庙国子监国学文化节自2010年首次开办以来,立足北京、辐射全国、连接世界,经过十年的积淀和发展,成为北京国学领域最具品牌号召力的系列文化活动,与全球孔庙、文庙、孔子学院和儒学文化交流传播机构共同努力,向世人展现博大精深的中华传统文化。本届国学文化节延续“国学圣地 德化天下”的主题,组织多场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国学活动,让市民通过体验国学、感悟国学,提升人文素养和精神境界,实现中华传统文化代代传承、日久弥新。
北京市文物局党组副书记、副局长王翠杰在致辞中谈到:“要秉承北京文博人的情怀,以及求真务实的创业精神,盘活北京地区文物资源,‘让文物能说话’‘让文物会说话’,让承载上千年文明的文物所蕴含的文化价值滋养现代人、哺育现代人,让更多的人走进博物馆,让博物馆真正成为民众接受终身教育的‘第二课堂’”。
守正创新的发展力量
音诗画表演《怀古抒情》
开幕式安排了一系列国学主题表演。一人抚琴、一人吟诵、一人起舞,音诗画《怀古抒情》用现代的舞台艺术形式,让人们沉醉于古诗词宏大深邃的意韵。独唱演员宫政演唱了舞剧《孔子》主题曲《幽兰操》,歌曲采用诗经文体,举重若轻,一咏三叹之间,回顾了孔子追寻天下大道的心路历程。北京市五中分校带来的武术表演《尚武乾坤》,让孩子们在习练武术的过程中,磨砺身心,践行仁义礼智信。北京市第五十五中学的国际学生们朗诵圣人遗训,促进文化交流融合,让中华先贤智慧与传统文化传播到全世界。舞蹈《采薇》取材于《诗经·小雅》的同名诗歌,融入汉唐宫廷乐舞元素,翩翩长袖、盈盈身姿,尽显婉约之美。
舞剧《孔子》主题曲《幽兰操》演唱
东城区副区长刘俊彩在致辞中阐述了国学文化节的发展方向,在赋予传统文化时代意义的同时,打造国学文化强IP,丰富“文化东城”内涵,提升品牌价值。尤其要深入挖掘文化动能,助力东城区文化产业实现突破性发展。她强调:“要充分激发东城区国学资源的创新活力、广泛链接和导入全市乃至全国的优秀国学力量,联合社会各界共同讲好新时代背景下的国学故事,大力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促进‘文化+’跨界融合,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武术表演《尚武乾坤》
深度互动的文化场景
9月23日至28日期间,本届国学文化节将设立国学大典、国学讲堂、国学体验、国学传承四大活动板块。邀请中央文史馆特约研究员,中国文物学会会长,中华文化大讲堂组委会主任单霁翔,在孔庙与国子监举办大讲堂专场《留住城市文化的根与魂》。展示北京中轴线的遗产价值与其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礼制文化、营城理念,以及高超绝妙的建筑设计、营造水平等。在孔庙大成殿前广场举办祭孔大典,按照传统礼制,再现古代祭孔场面,给人以身临其境的文化体验。
外籍学生国学经典诵读
除主会场之外,还在东城区图书馆、吉祥大戏院、紫金城市书院、布衣古书局、故宫文创馆·汉字馆、文沁阁、体元书院、汉泽学堂等地设立分会场,通过线上线下不同渠道,开展古代服饰专题讲座、敦煌题材读书分享会、亲子共读国学经典、国画学习、国医文化直播课堂、古法拓印体验、汉字创新展等系列文化活动,内容包括不同文化学术门类,服务对象覆盖不同群体、不同年龄段,为群众提供多种选择,方便参与活动。不仅承担推广国学、普及国学、传承国学的重任,力争成为文化引领城市发展的“东城范式”的一张靓丽名片。
舞蹈《采薇》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