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旅游攻略2017
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拥有非常深厚的历史沧桑和责任感,这里遗留了太多的中华文明的精髓,满足你的基本历史认知和情怀,来这里旅游将会净化你的心灵深处,下面给大家分享2017年南京旅游最详细的攻略。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我怎么会去了南京?我也不知道究竟为何。
对于南京,印象最深刻的是一张照片,四五岁的我穿着母亲从南京带回来的白底黑圆花连衣裙,手里拿着一束假花,小男式的发型,小小的脸,没有笑容。
母亲在南京待了一年,带回一些照片, 我看到南京街头有人骑着马,母亲站在阳光下,那么年轻。
中学时代学历史,知道南京是三国吴、东晋、南北朝时期的宋、齐、梁、陈六朝古都,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为中国七大古都之一,当然,还有震撼历史的南京大屠杀。
关于南京,有曾经的国民政府,有电影《南京!南京!》《金陵十三钗》,有孙中山先生的陵寝,有雨花台烈士陵园,有秦淮河夫子庙,有阅江楼、玄武湖、明孝陵、先锋书店等等等等。
我并未想探寻古都遗韵,许是因李志的一首《热河路》便突然去了,而因与一次梦幻般的落日晚霞意外相遇而情迷南京,念念难忘。
在中午抵达南京,找到夫子庙附近的青旅先睡了一觉。第一次尝试住青旅,特别差的体验,卫生环境实在不堪入目。在景区附近吃了一碗鸭血粉丝汤,大学时很钟爱,但在南京吃了两次也没有当年的味道。
一路从夫子庙秦淮风光带溜达过去,直接坐公交去了热河路,从南走到北,萧萧冬日,行人寥寥,真的没有人在热河路谈恋爱。
想着南京是长江沿岸城市,看看地图,好像离江边不远,便按地图走了过去。走到一半回头望见一座山上有亭楼,一查才知是江南四大名楼之一的阅江楼,但时间已晚来不及参观。还是径自往江边走去,不过心里想着第二天一定要早起登阅江楼。
这一年的旅行让我越来越喜欢山和水,总想爬到山上,也总想去到湖边江边,哪怕只是吹吹风。
临近江边看到两个小孩子在奔跑,直觉告诉我他们就是去江边玩耍的,跟着他们走上观景走廊,真的看到了浩浩长江。寒冬腊月,傍晚时分,这里几乎没有游客,那两个小孩拿出书本在江边写作业,一位婆婆坐在随身携带的小凳子上手撑着头望着滚滚东逝的江水,风很大,可心里却一点也不冷。
突然看到左边远处的落日晚霞,震惊得像个孩子一样奔跑着过去,久久地凝望着眼前的美景,想起一个人去看的那部电影《长江图》。
江边孤树在凛冽寒风中静静站立,远处夕阳落在江面上方,船只在余晖里前行,鸟儿在空中飞舞,只能想到一句“落霞与孤鹜齐飞,江水共长天一色”。
在美轮美奂的夕阳下沉醉,任江风吹乱长发,任寒冷肆意蔓延,看江水浩浩汤汤东流而去,时间仿佛在此定格。一生不长,可也不短,能留在记忆深处的时刻不多,但这场意外的美丽邂逅却深深烙印在了心底。
一直喜爱天空,尤爱晚霞,却从未见过如此令人目瞪口呆的景色,南京,开始让我迷恋。后来一直心系这梦幻般的至美晚霞,但我知道这次巧遇已是福分,不妄想再相遇。
坐了很久的公交车到莫愁湖公园,七点不到,可黑夜的帷幕早已悄悄落下。好在莫愁湖关门很晚,吃过饭再进去走了一圈。因是晚上,园内许多建筑景点已关门,莫愁女雕像也看不见,此时也没有花卉展出,只得沿湖边走走,想象莫愁女的故事。
许多锻炼的中老年人从身旁走过,湖水静谧,湖中停泊着龙舟,晚风吹拂,龙舟轻摇,湖边柳树在黑夜里显得深邃悠远。我在这座有着1500余年悠久历史的公园里感受着远离都市的宁静,忘记了时间忘记了自己。
在冬日的早晨六点一刻起床对我来说实在是种挑战,但为了登上阅江楼,我在闹钟铃响之前已翻身起来。
秦淮河夫子庙景区很安静,晨光熹微,街道刚刚冲洗过,“双龙戏珠”红墙照壁上的金龙在朝霞下栩栩欲飞,中年大叔端着相机神情专注,一条小狗从身旁悠然走过,得月台下两个游人顶风前行,夫子庙、晚晴楼大门紧闭,穿蓝色工服的环卫工人默默扫地……我在这空气 清新安静祥和的街道驻足逗留不舍离去。
“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我爱这个古色古香的南京,更爱这个幽静的清晨。
坐上公交去阅江楼,一个多小时的车程,只记得在一个红绿灯路口停留时看见路中心孙中山先生的雕像,此时不到八点。
在等候的时间里我想,这个城市真的是有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基础在的,有一种无论是政治还是信仰的情怀在提醒着生活在这里的人们。
到阅江楼所在的狮子山下,问了路人才沿着古城墙往西北走去,中途有块石碑写着“城之角”,这里是南京城墙最西北角,东经118°44’19”,北纬32°05’47”。十米余高的城墙威严耸立,墙壁上的藤蔓已干枯,来年春季又会转绿,墙下草坪里种有许多树,也许是海棠正结着花骨朵,为这一片冷色调景观带来别样点缀。
走了许久才到景区大门,或许游客实在太少,售票员都不在岗位而在别的屋子里聊天。买好票进去,远远地便看见一尊金色的雕像,应是朱元璋牵着自己的战马,高高地伫立着远眺守望。
600多年前,明朝开国皇帝即明太祖朱元璋还未称帝时,在狮子山上以红、黄旗为号,指挥数万伏兵击败劲敌陈友谅40万人马的强势进攻,从而为其建立大明王朝奠定了基础。阅江楼虽于1374年开建,但却在2001年建成。
何谓“一江奔海万千里,两记呼楼六百年”?
朱元璋在狮子山建阁楼并亲自命名“阅江楼”,且以“阅江楼”为题命令在朝的文臣职事们各写一篇《阅江楼记》。然而,阁楼地基打好、楼记写成之后,明太祖突然决定停建阅江楼,并在《又阅江楼记》中说了两条理由,一是上天托梦,二是有更迫切重要的大事须完成。
至于究竟为何突然停建,今天的我们无从得知,而阅江楼却因此一停六百余年。两篇有名的《阅江楼记》留传至今,一是元末明初文学家、翰林大学士宋濂所写,一是朱元璋亲自撰写。今天的阅江楼建于2001年,现代的钢筋混泥土结构代替了传统木结构,虽失了一丝古韵,却还原了一段历史。
景区面积很大,选了一条路朝阅江楼走上去,清幽的山里不时听见虫鸣鸟叫,我放开身心享受着这惬意舒适。一步一步拾阶而上,经过了始建于清代的狮岭古炮台,一门铸造于道光二十五年的“振武将军炮”在此静观过往行人。一群老人将鸟笼挂在树上,自己或锻炼或与人闲聊或下棋,虽人多却 点也不嘈杂吵闹,而我一个外来游客的出现多少有些格格不入。
“登楼阅世抚今追昔,望江怀古鉴往知来”。
在孙中山观江亭下短暂停留,而今江岸退远,高楼建筑和山上的树木遮挡了视线,已没有很好的长江视野。
看到全国之最的汉白玉碑刻《阅江楼记》,工整的书法利落的雕刻,南北两面分别刻着朱元璋和宋濂所写楼记,想起《滕王阁序》和《岳阳楼记》。
江西南昌的滕王阁因初唐诗人王勃的一篇序文和诗句“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而流芳百世。
湖南的岳阳楼自古有“洞庭天下水,岳阳天下楼”之美誉,更有北宋范仲淹“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豁达淡然的心境追求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理想。
崔颢“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的浓浓乡愁和诗仙李白的“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让我们记住了湖北武汉的这一天下名楼。
阅江楼虽因《阅江楼记》入选《古文观止》而闻名古今,且南京人也对此名楼熟稔于心,但仍有许多青年对此毫无所知。不曾去过其他阁楼,不知盛景如何,但阅江楼的历史也不应被遗忘和忽略。
走过汉白玉碑刻亭,沿着明史金陵碑廊走了很久很久,这里记录了整个明代发生在南京的重大历史事件,内容异常丰富,图文并茂,记载了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宗教、民俗等全方面的内容,是一个很有意义的了解明代了解南京的渠道。
刚到阅江楼下准备拍照,一位路过的大爷突然要帮我拍照,说我一个人出来玩不好拍照,拍了一张还让换个地方再拍一张,盛情难却,拍了两张后他让我看看是否满意,不满意再拍一张,我很高兴也很满意,大爷转身潇洒离去,让我好好玩。我被突如其来的热情惊得缓不过神来,对这个地方的好感更深一层,也带着更愉悦的心情走向阅江楼。
阅江楼,即阅江揽胜,楼高50余米,外四层暗三层,“碧瓦朱楹、檐牙摩空、朱帘凤飞、彤扉彩盈”,典型的明代皇家建筑风格。楼内各层有非常丰富的展示和陈设,从踏进大门那一刻便会徜徉于明代历史中。
底层的一椅、一壁、一匾最是突出。进门右侧金字靠壁上朱元璋亲自撰写的1198字《阅江楼记》气势恢宏,靠壁前是重量逾千斤优质红木仿制的“朱元璋龙椅”,龙椅靠背上雕刻的九条龙栩栩如生。面对金字靠壁左侧康熙所书的“治隆唐宋”牌匾比较有名,其实右边还有一匾为“得水载舟”。
二楼主要展示了郑和下西洋期间以及以后的十六位皇帝像,同时还有明朝的灿烂文化。我是在下楼的时候才慢慢浏览了这一层,把每一位皇帝像和介绍一一看过去,发现明朝那么多皇帝只有开朝皇帝明太祖活得最久,约70岁。把这一发现告诉朋友,朋友解说是因为后面的皇帝争权夺利勾心斗角忧心忡忡,自然活不长久,哈哈,好像有一丝道理,真实原因也许各有千秋。
三层的一船、一画非常有名。印象最深刻的当属高12.8米、宽8米中国最大的景德镇巨型瓷画“郑和下西洋”,整个画面色彩斑斓、气势磅礴,全景式的展现了郑和下西洋的历史盛况,从建造宝船,到出游西洋各国宣传中华文明,以及永乐皇帝为祭奠保护航海平安的海神天妃娘娘而敕建“静海寺”“天妃宫”,并亲赐“天妃宫碑”、撞响静海寺钟声,十二个部分人物生动活泼,非常具有真实感。
我在这幅巨画前良久伫立,想象着郑和下西洋出海时那万人空巷般的盛景,以及他归来时人群的欢呼,这不仅是一幅美丽的画作,更是一场历史和文化的盛宴。
一船指的是一座宝船模型。郑和曾在狮子山南麓建宝船厂,为下西洋做准备。这座当年郑和乘坐的宝船长138米、宽56米,总排水量达14800吨,最大载重量达7000吨,9桅12帆,是古代造船史上的极限之作。郑和以这样一艘巨型豪船领航下西洋,真是展现了我泱泱中华的大气磅礴。
四五六层有一些出土文物展品和画作展示,纪念品区域没有营业,整栋楼里游客不超5人。踏在红木梯子上一层一层往上攀爬,心中的自由向上飞腾,像是挣脱了某种束缚般的轻松自在,也许这便是我在每个地方爱往高处走的内在原因之一。
走到每一层除了在屋内参观也到外圈走廊转一圈,从各个方向看南京看长江,视野非常开阔。放眼远眺,紫金山在薄雾中若隐若现,雄伟的南京长江大桥傲然挺立,浩瀚江水滚滚东流,江面上水雾弥漫,航船悠悠驶过,仿佛六百年前的烟雨尽收眼底。
南京城有些参差不齐,摩天大楼并不是成群连片,不知这座曾经的古都有着怎样的节奏。近处古朴厚重的城墙蜿蜒肃穆,清幽的狮子山树木郁郁葱葱,房檐上的小狮子像一个个士兵庄严地守卫着长江和南京城。
在顶层,有一扇非常精美的“四大名楼双面绣”屏风,给端庄严肃的阁楼增添了一丝柔美气息。红木雕刻的百狮台为“千狮之山”——狮子山增添了一件镇山之宝,是国内独一无二的一件红木珍品。
偶然一抬头看到了楼顶金碧辉煌的蟠龙藻井,这是由整根樟木刻制而成,沉香浓郁,龙的形象生动、威武雄壮,非常具有皇家气派,尽显古都特色。龙身由24K纯金装裱,阅江楼顶部内外共耗用24K纯金11公斤,使得藻井和楼顶闪着耀眼光芒。
“千古江声流夕照,九天楼影俯朝飞”。
六百年来长江之水奔流不息,而阅江楼一停六百年,终于在新世纪初得以实至名归,从此楼江两相望,只是诗人已不再。
一路下山,阶梯旁形态各异的小石狮好似在微笑,再回头望一望巍峨壮观的阅江楼,穿过“江南第一楼”的石牌坊,带着好像完成了一个心愿般的满足离开,从此更爱南京。
南京是此次旅行的终点站,也是农历2016年的最后一次出游。于我而言,这一年突然走了太多地方,心中承载过多有些喘不过气来。也是在这一年,我痴迷于每个地方的水,水是灵动的,无形无状包容万物,总会给内心带来平静和安宁。
安吉的雨水,西塘的溪水,上海的黄浦江,西藏的纳木错,大理的洱海,三亚的蓝海,重庆的长江、嘉陵江,杭州的西湖、千岛湖,桐庐的富春江,无锡的太湖、古运河,南京的长江、莫愁湖、玄武湖、秦淮河。
每一次,只要看到水,心中的郁结就好像自动打开了,多么想让自己也变成一滴水,融于大地中,融于万千水中,融于永不会消逝也不会留存的无形中。
南京的玄武湖有1500多年的历史,江南三大名湖之一 ,也是江南最大的城内公园,被誉为“金陵明珠”。巍峨的明城墙,秀美的九华山,古色古香的鸡鸣寺环抱左右。想去坐一坐船,没有坐成,只走了走,高大的梧桐上装满了路灯,彩虹般的灯光从树中射出,好似挥舞着的魔法棒。
据说,民间传说《新白娘子传奇》里的雷峰塔便是在鸡鸣寺取景(剧中白府则是在“金陵第一圆”的瞻园取景),这里的樱花二月初蕊红、三月满枝桠、四月花似画、五月踏绯棉,而我却在极寒冷的一月游逛南京,也没有得以去鸡鸣寺看看。“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有机会也许还会想到南京闲逛。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一首刘禹锡的《乌衣巷》,让这个普通的小巷子成为文人骚客们寄托情怀的地方。
也许实在是淡季,灯会也没开始,老门东街道异常冷清,古朴的建筑里满是商业店铺,也没什么可逛的。很高兴的是坐了秦淮夜船,小小船只摇摇晃晃,刚上船的姑娘们总怕翻到水里。
夫子教诲代代传颂、江南贡院举国朝拜,心怀天下之士纷纷赴秦淮赶考,考场就在河边,河水承载着他们一览众山小的梦想。
文人墨客、羁旅骚人来来往往,造就了秦淮河曾经“桨声灯影连十里,歌女花船独戏波”的灯火繁华。
忽略发臭的河水和喧嚣的游人,徜徉于“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历史中,侧耳倾听“十里珠帘”秦淮八艳的故事,谁说“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商女们早将一切了然于胸,只是不愿提起。
当书生散尽,唯剩女子空望一江春水,空有回天之心,却手无缚鸡之力。李香君撕了桃花扇,柳如是愤然投江……家国破灭一瞬间,南京的香艳和绝美都付了一纸哀愁、十里画舫。
如今,歌女文人已不在,游人如织,吵吵闹闹,是另一番繁荣景象,而秦淮河水依旧静静流淌,夫子默默凝视着一切繁华与衰败的跌宕,谁知百千年后又是怎样的秦淮十里。
天涯游子,怅惘于此,来过、爱过,只剩深深的留恋。无论在岁月长河,还是历史变更里,你我不过是渺渺过客,终如云烟随风飘散。
与南京匆匆一遇,没有时间去感受这座城市更多的风情与韵味。路上行人友好和善,中老年居多,步伐很慢,文化氛围浓厚,那所始建于1899年的中华中学让我顿时心生敬畏。我爱这样感情炽烈鲜明的地方,有强烈的家国情怀,就像曾经站在天安门广场上那样,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自豪。
带着所有相遇和感受,在细雨清晨中离开。南京,从不曾令我想象,匆匆一瞥却让人眷恋难忘。
藏地的阳光,大理的罂粟花,三亚的碧海蓝天,重庆的老街,杭州的温柔雨,无锡的灯火,南京的晚霞,这些美丽景物成为每个地方留给我的印记,深深铭怀于心。
这一年的旅行终于结束,身心俱疲,却一直不曾忘记途中的点点滴滴,惟愿以文字做一番记录,以待他年再忆时能仿若亲临其境。
以来自先锋书店的明信片上的一句话送给每一位在世间游荡的过客:“每个人都是一棵树,树根深埋于土地,灵魂却四处漂泊,我们都是大地上的异乡客。”
愿每个天涯游子在茫茫尘世寻得一处灵魂的归宿。
Hash:0beeefb469f5b938457e5a424dfc59e4a80f5123
声明:此文由 佚名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