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保山著名旅游景点,每一个地方都值得一去,让人留恋!

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

腾冲火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云南省西南部的腾冲和梁河县境内。地质公园以古火山地遗迹及相伴生的地热泉为特色。公园内有97座火山体。其中火山形态保存完整(有火山口、火山锥)的有25座,火山锥类型多样。公园内有数级熔岩台地,主要有环火山口熔岩台地、环火山锥熔岩台地和裂隙溢出的熔岩台地,面积大、坡度平缓。腾冲火山熔岩构造景观主要有熔岩空洞、熔岩塌陷、熔岩流动和原生节理构造;火山碎屑岩可见熔集块岩、熔角砾岩和熔结凝灰岩。火山弹引人注目,主要有火山弹、火山角砾、火山灰、浮石、火山渣。其中火山弹形状各异,主要有纺锤状、面包状、麻花状。各种类型的火山锥、火山口、熔岩台地、熔岩流堰塞湖泊等火山地貌十分显目,构成壮丽的火山旅游景观。

这些火山形成于距今约340万年到1万间的上新世至全新世,其中距今约1万年左右形成的火山共4座。较早形成的火山熔岩由于遭受长期强烈风化,火山锥体大多破坏,仅保存6座仍能见穹丘地貌或火山山体的火山。部分是休眠火山。腾冲火山地热国家地质公园位于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特提斯构造带东段的腾冲变质地体内,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两个大陆板块陆—陆碰撞对接带东侧,以发育断裂构造、年轻的火山活动和强烈的地热显示为其特征。经历了漫长的地质演化,沧海桑田巨变,多次岩浆喷发和多次构造旋回,留下了众多的地质遗迹,形成了奇丽的自然景观

霁虹桥

滇西保山市与永平县之间的澜沧江上的霁虹桥,近年来经专家们考证,确认它是我国现存最古的铁索桥。追溯这座古桥的历史,既能窥见云南古代各族人民的智慧,又可从一个侧面了解云南古代的交通状况。澜沧江,发源于青海唐古拉山北部。经西藏进入云南省境内,向南流经迪庆丽江大理、保山、临沧思茅西双版纳,然后出境,国外称为湄公河澜沧江从西藏进入云南的1000多公里流程中, 过横断山脉的千里纵谷,两岸山大谷深,悬崖峭壁,河道礁石密布,险滩众多,水量随季节变化,给航运带来不便。“隔河如隔天,渡河如渡险”。几千年来,居住在两岸的各族人民,为征服这一天险,在江上开辟了无数的渡口,架设了许多桥梁,其中,历史最悠久的就是“兰津古渡”了。“汉德广,开不宾;渡博南,越兰津;渡澜沧,为他人。”这首三言六句的民歌,是东汉永平年间,汉王朝为开发永昌郡,征发大量民工服役,人民不堪其苦,而发出的愤怒诅咒。

施甸抗日江防遗迹群

施甸抗日江防遗迹群1942年5月,日寇侵占我国怒江以西大片国土,中国远征军沿江设防,英勇抗击,与日军隔江对峙直至-胜利。施甸县位于怒江中游东岸,保留了大量江防遗迹。本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大山头炮兵阵地、孩婆山战场遗迹、老渡口作战遗址、小团山盟军高炮阵地以及望江台、三个山、大蜂子窝、小金岗元、小乌木、二台坡、大红梁子、老兵洞等8个碉堡。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详见各阵地、碉堡碑文。1、大山头炮兵阵地大山头炮兵阵地建于抗日战争后期,范围包括整个大山头地区。主要遗迹有炮车路、石砌炮位、观测哨、掩蔽部和交通壕等。1942年滇西沦陷时是我远征军与日寇激战怒江峡谷的主阵地之一。1944年-开始,又有远征军71军炮兵营和长官部直属重炮团进驻山头,为策应-和摧毁敌松山阵地,提供了强有力的炮火支援。

太保山

太保山位于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城西,或称太保山公园。南面有另一景点——易罗池东方升腾的朝阳下,保山城的主大街保岫路由东向西逐渐升高,钟灵毓秀的太保山之东,保岫路日夜不停地续接着只可感知而不可听视的大山的脉息,大山的脉息是从太保山的层层石阶下喷涌而出的。太保山位于保山城西,海拔2257.3米,与城区的相对高度为580米,明代以前,因山上多松而称为松山,明嘉靖后易名为太保山。明洪武年间,太保山一度被城墙圈到了古城之内,成为了一座城内的山,今天,古代的城墙早已变成了低矮的土垣,但太保山在对古城的守望中依然生机勃勃,已经成为了保山的城市森林公园。

云南公路馆

云南公路馆于2011年6月1日在云南省保山至龙陵高速路潞江坝服务区建成开馆。成为中国第一个以公路为主题的文化馆。云南公路馆依托占地380亩的潞江坝服务区,融亚热带风光、少数民族风情、公路文化和滇西抗战文化为一体,展示云南公路交通的历史与现在、自然与人文、公路与文化。运营以来按照创建国家级旅游景区标准,不断强化基础设施,完善服务质量、丰富景区内涵和提升接待水平,通过云南-的不断努力,成功打造了云南公路馆旅游景区。

Hash:1e889ea69481b48a7c7257564a6dd065e00776e1

声明:此文由 八卦老炮徐 分享发布,并不意味本站赞同其观点,文章内容仅供参考。此文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 kefu@qqx.com